第253章 一鍋子爛事

???“大戰後官家肯定會恢復蘇杭應奉局,正是海事和銀行發展有利時機。你自己的前程自己決定,到了這個程度,已經沒有人左右,一切要看自己。”鍾離秋平淡地看了眼王秀,說的極爲輕鬆。

王秀稍加沉吟,沉聲道:“先生說的是,三年一到,我絕不讓會小人猖狂。”

無論是戰功還是政績,他都是有目共睹的,任憑你嬉笑怒罵,還是交相彈劾,我自含笑朝天闕。

笑話,你要想得罪一批有實權的將校,要是駁了一大批官吏的顏面,那就放馬過來唄,連蔡京這等資歷的四朝老臣也不敢做的事,你就來試試看,看誰死得慘點。

現在他有了兩年前所沒有的資本,完全可以放手一搏,要做的就是靜靜地等待。

東京上陽宮,劉貴妃香消玉損,令趙佶鬱鬱寡歡,對於一些妃嬪來說,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啊!她們又可以爭寵了。

該死的劉妃總算回到神霄府了,有內有她在外有李師師,簡直沒有人家的雨露。

“官家,明天那幫逆賊就要押解到京了,官家就不要愁眉不展了。”林月姐一臉恬靜,爲趙佶剝了個崖州的紅果,微笑着道:“聽說王直閣在兩浙路殺出了威風,沒想到還是能文能武,官家還是把直閣召回來,讓他爲姐妹們填幾首小詞,也好爲官家解悶。”

劉妃的病故,美貌的林月姐得到了寵幸,幾天來一直侍趙佶,她不動聲色提起王秀。

趙佶眉頭微挑,淡淡笑道:“他啊!已經封筆了,我也不好開口,你們要有本事就自己要。不過,御史正要彈劾他,你說他一個風流書生,怎麼就那麼狠,利國就不用說了,爲了守城殺幾個喧譁的潑皮,倒也無可厚非,但在兩浙路他殺的人比武夫還多,御史們要彈劾他擅殺降人。”

“直閣立了大功,理應朝廷褒獎,竟然還有御史彈劾,妾真不明白。”林月姐黛眉微蹙。本章節由薌`忖`暁`説`網免費提供閱讀,如果你喜歡請告知身邊的朋友,謝謝!

趙佶自然不會認爲林月姐問政,小婦人伎倆而已,笑咪咪地道:“你們這些婦人,怎知外朝事。”

“妾自然不懂,宮中姐妹們都在說,直閣爲朝廷殺賊,卻被別人彈劾,幸虧官家明德勝於堯舜,把那些奏章留中不發,纔沒有寒了志士之心。”

“哦,你們這些婦人也知道?”趙佶頗爲詫異,並沒有計較妃嬪說外朝事,她們知道的很全啊!

“宮裡都在說官家聖明。”林月姐深知趙佶,話說到這裡夠多了,在往深裡說就犯忌諱了。

王秀依然在利國監當他的知監事,對他的封賞很有爭議,童貫等人回到東京被大肆封賜,他卻依然不動,似乎功過相抵。

趙佶的曖昧態度,讓朝野爲之揣測,天子到底是什麼心思,連王黼、李邦彥、蔡攸也拿捏不穩。

暗中,王黼指使御史言官幾次彈劾王秀,卻不見動靜,逐漸意識到趙佶並不想動王秀,他心裡是忌恨,但也只好暫且壓下,慢慢等待時機,在趙佶身邊不斷旁敲側擊,從小事上不斷結構王秀,千里大堤潰於蟻穴,很費時卻非常有效。

王秀似乎一點也不關心,王卿薴重新來到利國,他一面恢復利國監的銅鐵生產,一面悄悄扶持王卿薴。

不能不說,利國的血戰讓他聲名大振,對利國生民又有大恩,尤其是跟隨南征的人帶回的消息,人人都知道這位溫文爾雅的大人,絕對是爲殺人不眨眼的修羅,人家那是大手筆,動不動幾萬人頭落地,可不是利國時殺了幾個人,輕蔑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深深地敬畏。

王卿薴的冶鐵作坊置辦的很順利,不順利能成嗎?王記百貨背後可是王秀啊!不僅成立了大型的工坊,還盤下兩處鐵礦,並在白土鎮和微山各有一處炭窯,陸堯如願以償當上了王記百貨利國分號的大掌櫃。

宣和四年到了,王秀並沒有入京述職,而是繼續留任利國,但職事擴大了許多,被委任爲權試京東西路提舉常平判官,兼任海事司提舉京東二路海事。

現在還不是回朝的大好時機,他品味出鍾離秋的心思,自己也明白大勢所趨,朝廷內外鬥爭太激烈了,他雖然有了資本,要能超脫事外更好,正好藉着王黼不願他入朝,冷眼旁觀狗咬狗。

方臘起事,御史中丞陳過庭就上奏說:“方臘起事的罪魁禍首是蔡京和朱勔父子,讓方臘坐大的是王黼,把蔡、王流放,朱勔父子處以死刑,則方臘亂事自平。”

王黼對陳過庭恨至切骨,藉故陷害流放,但他做賊心虛,在剿滅方臘後對趙佶建議,方臘謀逆並不是爲了湖石,而是因爲茶鹽法,童貫率軍南征卻聽信謠言,把過錯歸於天子。

其實,他也很矛盾,朱家父子玩的太絕了,不要說蔡京看不過去,就是他也想廢止湖石。可惜的是,湖石事關趙佶的享樂,在內侍的勸說下,他上奏趙佶把應奉司設在自家裡,他爲主,樑師成爲副,沉重的負擔再次壓下來。

出爾反爾還不說,不僅恢復蘇杭應奉局,還成立了應奉司,這破事連童貫也看不過去了,說了句‘東南人家連飯鍋子也沒有了’的公道話,惹的趙佶龍顏不悅。好在咱們的童大官位高權重、深受寵信,又是挾剿滅方賊的大功,一看趙官家龍眼不悅也就閉了嘴,也就被上面睜隻眼閉隻眼過去了,結果下面的人被處罰了。

但是,鄭居中卻徹底取代童大官,領樞密院、主本兵。

朱勔卻因禍得福,再次被趙佶啓用,甚至進宮都不用避開妃嬪,可見趙官家在物資的享樂上,追求不是一般地高。

這還是國內的那點破事,最危險的是東南亂事剛剛平定,趙佶在對遼用兵上又有些猶豫。王黼再次粉墨登場,說什麼南北雖然是兄弟之邦,但契丹主多次違背盟約,如今是收復薊北的大好時機,等到女真人拿下來的時候,朝廷永遠再無機會收復故地。

這不,幾句話讓趙佶又灌了迷魂湯,再次吃了秤砣,當了老王八。

第816章 家國辯論第199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21第850章 西征的廷議第1341章 兀朮生病了第1473章 河北攻略第334章 東京保衛戰23第829章 薄章第864章 衆人的憂慮第1621章 決戰之抉擇時刻第1182章 王秀的強勢定位第878章 張過的志向第102章 有琴莫言的另一面第945章 針鋒相對第635章 邱雲的忍耐第508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24第60章 勾欄前的那點事第394章 全軍備戰第701章 撻懶的末路第1431章 不要得罪女人第1263章 血色驕陽之矛盾第1628章 決戰之死志第321章 東京保衛戰10第848章 能人太少第1478章 碣石第34章 沈默的疑問第496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2第1606章 決戰之張啓元脫身第1251章 後發制人第797章 駙馬的傷感第1632章 決戰之勸降第1013章 商品集散設想第599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44第453章 南遷6第1129章 時不我待第45章 有琴莫言的心2第84章 美人如花第956章 給你看機密又如何?第1654章 南北勾心鬥角第1575章 商人逐利第1650章 戰後會商第505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21第957章 黨家兄弟第1588章 決戰之大宋明光鎧第712章 營救撻懶2第1106章 夏殤之算計第954章 王門子弟的想法第1634章 決戰之歸降第183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5第135章 男人的本質第833章 大宋士民的憤怒第987章 王門弟子的戰場第1184章 李長昇和張過的心情第489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5第122章 龍飛榜的危機第223章 利國風雲3第94章 商水縣的博弈5第515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31第1123章 人生的隔閡第1596章 決戰之右翼第314章 東京保衛戰3第1497章 大姐和女兒要來了第1137章 對話第294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3第1486章 範離的窩囊氣第718章 鍾離睿和費蘇的話第191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13第622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67第1005章 王秀的取捨和党項亂起第549章 謀劃杭州5第95章 商水縣的博弈6第575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20第91章 商水縣的博弈2第1611章 決戰之張啓元被俘第1543章 大勢如意第539章 大宋新政的序幕1第702章 撻懶的抉擇第1549章 觀津第134章 不自量力的人第61章 解試1第1668章 王門子弟的心思第854章 王門子弟矛盾端倪第149章 一羣人的齷齪第1540章 各有算計第347章 東京保衛戰36第1318章 第十一行營第1523章 女兒長大了第1248章 保皇一方的反應第673章 女真的變局第617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62第1525章 秦敏會迪古乃第1317章 美談第270章 利益是永恆的第310章 月殿影開聞夜漏7第552章 謀劃杭州8第722章 博望軍第1202章 打仗不是演電影第925章 各忙各的第1288章 血色驕陽之震懾第1520章 謀劃草原的平衡第1549章 觀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