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7章 漁陽

張過很不在意地笑了,李長昇戰略上有遠見,卻也僅限於海戰,對6戰壓根就不瞭解,或許應該說是侷限很大。

他用兵的戰術豈能是別人理解的,那是完全理解王秀的理論,集中優勢兵力,用在某個關鍵戰場,推動整個戰局向有利方向展。

當年,王秀爲了禁軍的建設,也算是煞費苦心,綜合另一時空後世很多軍事理論,淺顯易懂的標註出來,概括了制海權、戰爭論和各種戰略戰術理論,除了制空論稍加一點,說是未來的展,人定然能像鳥兒飛翔天空,把火器帶上天空拋向地面,可以摧毀任何敢於阻擋之敵。

最重要的還是地面戰術運用,把裝甲戰和戰場情報結合,詳細規範了新式的車騎戰。

他是精心研讀實踐,戰術上是受益匪淺,如同小集羣閃擊戰運用的爐火純青,手裡有了萬餘精兵,加上兩萬炮灰,又有精銳的虎翼第一旅鎮,完全可以在局部形成優勢,他很有信心抵達燕山府。

“怎麼。不服氣?”李長昇看了眼張過,認爲自己看的很準,金軍絕對會力保燕山府,也就是大興府,這是兀朮能夠逃出生天最後選擇,沒有任何的迴旋餘地。

“服氣,從三哥眼中去看,自然是困難重重,我卻不盡其然。”張過喝了杯茶,放下杯子道:“兵勢如水,善加利導,方能無往不利,光看到高山險峻,卻不知山澗可以流水,終會匯成浩蕩川流。”

李長昇聽明白了,張過意思是以靈活的戰術運用,不斷地消減對方實力,逐漸壯大自己,以戰術運用達到戰略目的。

他固然有不同意見,戰術的運用必須服從戰略,哪怕你有一百個好機會,與戰略不符的話,也不能一意孤行。

拿大勢來說,宋軍主戰場在河北、河東,那你陝西就不可能大造聲勢,把有限的資源浪費在邊遠地區,耽誤了主戰場勝利,薊北也是一樣,他們的任務是牽制金軍。

“我有的是時間跟他們玩,最新軍情你是知道的,兀朮已經失敗了,他們要想逃脫生天,必須守住燕山西側,保證主力從燕山退入龍門。要是真的先攻破了燕山府,可就壞了先生算計,我們就在百餘里掃蕩他們力量,確保屆時雷霆一擊,當然,兀朮要有命撤到燕山才行。”

李長昇也不贊成拿下燕山,當然,虎翼北方行營也不具備獨立拿下燕山力量,還是需要打通和主力聯繫,協調步伐才能揮最大的優勢。

“行了,三哥,想的太遠不現實,先看看如何拿下漁陽,這可是重鎮啊!”張過掂量着機司所繪製地圖,上面赫然有漁陽的城防圖,還非常地詳細。

李長昇顯然是知道的,漁陽絕對是關鍵,拿不下來的話,根本不要奢談兵抵燕山,他看也沒看城防圖,道:“漁陽守軍並不算多,幾千人而已,關鍵他的地形不利我,要是師老城下就不妥了。”

漁陽,自漢唐就是重鎮,一直作爲北方抵擋蠻族據點經營,唐代又是盧龍節度使治地,契丹人也把漁陽作爲幽州的後方,在城池防禦上沒有半點鬆懈,造成他們今天的不悅。

怎麼回事?緣由漁陽城太堅固,就算守軍不多,他們也可以組織居民防禦,想要拿下城池要付出很大代價,他並不主張進攻堅城,白白地消耗力量,問道:“你非得要強攻?”

“不拿下漁陽,我們東進不安心,那麼多的籤軍,也要好好消耗,不能讓他們出亂子。”張過很乾脆地道,用心卻是充滿了狠辣,根本沒把那些降兵當人看。

李長昇點了點頭,漁陽不拿在手中,他們貿然進攻通州,會被牽扯很大的精力,萬一對方擊敗圍困兵馬,後果就不堪設想,有可能導致虎翼北方行營退回宗州,因爲他們沒有足夠的精銳圍困,憑藉那些人心不穩的籤軍,不能讓人放心,這些人在困境中隨時能夠反擊。

既然不能讓人放心,最好的辦法就是消滅或弱化,那就好辦了,無外乎在戰爭中不斷消耗,攻堅戰無疑是最好手段,近兩萬人不斷低消耗,絕對能消弱城池的防禦,也能讓這羣籤軍物有所值。

不能不說,在他們這些高等都校眼中,人命真的就是數字,是取得最終勝利的工具,尤其是那些俘虜。

“三哥,你看漁陽的城防,歷來都是重視北方,哪怕契丹人增加南壁堡壘,也是極其有限,這正是我們的機會。”張過指着城防圖,凝重地道:“吸引他們出戰不太可能,我決定實施強攻。。。。。。”

正說着沒完,李長昇不悅地道:“強攻,不要說時間問題,這點人根本不夠消耗的。再說,漁陽是南北重要道路,不少糧隊都在此歇息,他們的糧草儲備非常豐厚。”

有糧草才能堅守,貿然進攻糧食充足的大城,並非兵家之道。

“呵呵,我又豈能不明白,強攻自然是一定的,不拿下燕山可以,要不佔了漁陽,我們不可能在通州伸縮自如。”

張過看了眼李長昇,目光又轉到城防圖上,道:“前唐五季時代修築城垣很完善,可以說是攻防兼備,還真不是太好打。契丹人就不成了,他們重視是不假,卻僅把漁陽作爲屯兵所在,並沒有對破敗的壁壘進行完善,有些甚至爲了駐紮兵馬方便,拆除了部分防禦壁壘,這就是機會。”

這些都是機使臣提供的軍情,契丹人重視漁陽不假,卻當做屯兵場所,並不認爲大宋能打到漁陽。

城池防禦是定期維修,但某些關鍵防禦設施,在修建軍營是被拆除作爲物料使用,那些戰防器械更是十不存一二,導致看是依舊雄壯大城,實際是漏洞百出,要是能突然襲擊其弱點,很有可能事倍功半。

李長昇疲憊地捏了捏鼻子,無奈地道:“雖說有軍情支撐,他們臨戰必然加固城防,有老底子在啊!”

第1000章 粗中有細的景波第818章 丹青史冊的獨傳第449章 南遷2第342章 東京保衛戰31第1414章 禍起江寧之調遣不動第1458章 請天子裁決第90章 商水縣的博弈1第1628章 決戰之死志第1031章 党項人的悲哀第249章 漂亮的一記耳光第1415章 禍起江寧之王秀迴歸第1127章 推動變革第743章 謠言起第962章 營救第1317章 美談第600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45第1573章 怎樣打最後一戰第1088章 王秀很不高興第1292章 血色殘陽之暗箭第93章 商水縣的博弈4第622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67第1487章 學院派分裂端倪第1550章 楊再興的逆襲第894章 入套第1384章 禍起江寧之前夜3第204章 回鄉1第542章 王家大娘子第837章 王秀的手段第784章 反擊第1600章 決戰之張啓元的驚慌失措第776章 王秀對撻懶的謀劃第44章 有琴莫言的心1第445章 趙構的被動第931章 吳宣的機遇第1547章 兀朮吞血第1634章 決戰之歸降第860章 鍾離睿的不服第1522章 論戰第481章 錦衣夜行5第282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6第1519章 強悍的草原野蠻人第991章 各方的謀劃第675章 新安大長郡主第87章 此景猶如畫中人第1387章 禍起江寧之前夜6第1256章 慈壽殿第31章 交易2第372章 水落石出後的算計第815章 鐘山書院的講學會第160章 真誠的張啓元第506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22第275章 革新前的一點嘗試第1269章 血色驕陽之無能爲力第374章 海闊天空1第936章 決勝南海2第1677章 箭在弦上第868章 王家的誥命夫人第1115章 宋軍在河西的攻勢第704章 吃酒第601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46第1162章 中秋之變11第988章 王秀的掠奪戰略第703章 一顆好棋子第711章 營救撻懶1第1112章 嫉妒第534章 王門諸子的夜話第1628章 決戰之死志第494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0第1031章 党項人的悲哀第1114章 金軍在河南地的尷尬處境第1183章 北伐的開始第1450章 深談2第1393章 禍起江寧之等一個人第323章 東京保衛戰12第763章 張啓元和趙構的齷齪第1215章 屬於景波的戰場第1208章 父母心思第102章 有琴莫言的另一面第1626章 決戰之徹底失敗第1192章 戰爭主導權爭端第57章 琴瑟和鳴第1147章 經營海外的成效3第629章 京東戰事起3第893章 戰起第1609章 決戰之追殺張啓元第1152章 中秋之變1第562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7第1549章 觀津第505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21第899章 絕地之戰5第132章 大宋頂級的風月場所第946章 靈活和強硬第347章 東京保衛戰36第1372章 景波的蔑視第1234章 伏擊大抃第1243章 驚慌密議第1420章 禍起江寧之平亂5第1192章 戰爭主導權爭端第620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65第960章 王秀要去陝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