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9章 生民和邊事同重

“戰事不可避免傷害生民,我們卻要去儘可能挽回,決不能因小失大。”宗良很不同意虞允文觀點,昨天就說過,饑民用少許米糧,加上樹皮研磨熬粥,讓他極爲憤慨,三十里外就是禁軍糧草轉運點,莫大的諷刺啊!

“兀朮正在撤退,我軍正四面合圍,輜重壓力那麼大,豈能爲了些許事,造成前方的不穩定。”虞允文很憤怒,宗良也是歷任軍州大路的重臣,爲何目光如此短淺?一戰可定乾坤,旁枝末節隨着時間流逝,必然會化爲歷史塵埃,就算稍有瑕疵也無礙大局。

民衆生死固然是大事,卻不能和滅強敵復失地相提並論,爲何宗良就看不到?

“虜人早就是秋後寒蟬,河北生民苦於戰亂,嗷嗷待哺,朝廷怎能圖一時全功,種下無邊怨恨。”宗良氣憤地道,他也很不理解虞允文,爲何看不明白天下大勢已定,就算晚些女真也必然敗退,何必爭一時長短,壞了河北民心。

不顧百姓生死,會造成很多的暴亂,又直接增加戰後的負擔,此時賑災滅瘟,要比徹底爆代價小的多。

王秀嘴角上翹,虞允文從家國大勢角度看問題,自然是不讓女真人有喘息之機,完全是大勢下一切服從國策,可以說是上策的選擇。

宗良考慮的比較全面,側重於朝廷統治的穩定,作爲上位者並非全然憐惜生民,而是兩害取其輕,在全面取得優勢的情況下,消除對內政有着長遠影響的流民問題,減輕民間對朝廷的憤恨。

很顯然,宗良的主張是穩健有遠見的,虞允文還不算太成熟。不過,他自己考慮問題,也暫時偏向邊事國策,對饑荒瘟疫並不太在意,隨着問題的不斷擴大,倒是讓他有了別樣考慮,慢悠悠地道:“放任流民擴散,終究不是辦法。”

虞允文詫異地看了眼王秀,有感態度的變化,不由地道:“大人,當下大好機會,絕不應該錯過,朝野上下因齊心協力,不能讓旁枝末節壞了大事。”

王秀又深以爲然,卻逐漸偏向中和他們建議,淡淡地道:“可以分出幾萬民夫,調運沿河的糧草,至少用加肉鹽的米粥賑災,還可以調派些醫官給藥。至於前方軍務,可以酌情退下些非戰鬥部隊,逐步壓縮戰場。”

壓縮戰場固然是逼迫金軍魚死網破,卻也有減少人力投入的作用,一定區域內排兵佈陣有最大限度,過這個極限,不僅形成不了戰鬥力,反而會增加協調指揮困難,造成各部隊的混亂,被敵人有機可乘。

當下不可能有無線電通訊,也沒有有線通訊,只能依靠急腳子和五方旗、狼煙通訊,能夠掌控萬餘人征戰,那就是經驗豐富的大將,行營都統制無不是大將中的精英,能節制十萬大軍的人,朝廷諸將中還真不多。

原因無它,就在於無法協調各部行止。

就像另一時空的伊拉克上空的制空,制空戰鬥機最多隻能達到三十六架,不可能再多了,否則在空域內要防備的不是敵人,而是自己的友軍,防止飛機碰撞。

雖然,壓縮戰場不利宋軍優勢兵力,卻也不是全然一無是處,至少宋軍有技術上的優勢,又能限制金軍馬軍的大迂迴,何況限制兵力投入不代表不能投入,宋軍龐大的行營可以在戰場邊緣待命,作爲隨時補充的預備隊。

宗良恨恨瞪了眼虞允文,朗聲道:“先生,前方是重要,河北饑荒瘟疫更加重要,大河太長,防備的再嚴也不可能都堵上,萬一蔓延到河南各路,如何是好?”

王秀看了眼宗良,心下升起些許念頭,別看宗良處理軍務不算高明,連岳飛的小手段也無法制止,民事庶務上確有兩把刷子,至少不會像哪些精英士人,明裡表裡都以大策爲先,無論出點是怎樣,至少其能夠考慮到生民。

短暫的沉吟,緩緩地道:“大哥,由你來負責河北饑荒和疫病,一切都以先穩住爲上,我分出五萬民夫,五千鄉軍給你,不夠的話,你只能自己想辦法,朝廷已經無力了。”

“多謝先生。”宗良想也沒想就答應了,他知道邊事非常重要,內政同樣很重要,自己的份量自己明白,五萬五千人不算少了。

虞允文看了眼宗良,瞬間領會王秀意思,也不再糾結得失,他和宗良生意見衝突,沒有私利全爲公事,既然宗良能不動用大量資源條件下處理內政,他也沒有必要爭執。

他果斷地放開饑荒和瘟疫問題,話題一轉道:“大人,既然要壓縮在場,卻不知要怎樣?恐怕雲騎軍不夠。”

“自然不夠,我已經傳令龍騎軍加快行程,務必在三日內趕到,消耗是大點,卻能夠讓我們和虜人馬軍抗衡,死死咬住他們。”王秀很有信心地道。

不能不說,你配備的技術兵器越多,行軍打仗時耗損就越大,馬軍就不用多說,戰馬長途奔波肯定有損耗,這是毋庸置疑的,五萬馬軍就需要二三十萬戰馬供應。

就拿十一行營車兵來說,他看到了封元的官塘,兩個軍征戰到今天,徹底損毀戰車二百餘輛,五成的戰車都經過戰鬥損傷,幾乎全部的戰車都有行程損耗,進行過戰鬥間隙維修,應該說經過不斷補充和維修,十一行營的戰車出戰率只有七成,十輛中有三輛無法野戰,可見器械的耗損程度。

“大人說的是,我看他們很可能故技重施,以籤軍拖延我軍,主力向燕山撤退。”虞允文點了點頭,根據最新軍情顯示,金軍後軍已經抵達固安、永清,兀朮要捨棄部分力量,完全可以退到燕山府,也就是女真人改稱的大興府。

王秀認同虞允文的判斷,雲騎軍經過長期連續作戰,哪怕得到一定補充,也因爲損失和疲勞,很難截住金軍主力,他的目光轉向虞允文,平靜地道:“那就把戰場壓縮在燕山府,不能再向北了,哪怕拼光雲騎軍也在所不惜。”

第1595章 決戰之王秀的救援第300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9第1478章 碣石第834章 雞飛狗跳第1211章 元帥府的無奈第1383章 禍起江寧之前夜2第1622章 決戰之混亂第1614章 決戰之殺劉正彥立威第1545章 文武意見衝突2第207章 回鄉5第259章 一場政治鬥爭1第582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27第865章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796章 蔡駙馬到來第1555章 主動破圍第732章 上清雲霄觀5第844章 總大綱寬小節第574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19第905章 絕地之戰11第556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1第357章 東京保衛戰46第726章 秦敏的難題第1566章 生軍抵達第38章 道德是利益的標杆第1547章 兀朮吞血第713章 營救撻懶3第318章 東京保衛戰7第64章 總有陽光照不到的地方第1628章 決戰之死志第1002章 李仁忠的謀逆第1355章 邱血手第625章 新山長之論第1011章 三方角逐的帷幕第352章 東京保衛戰41第1047章 何老道看兒子來了第863章 胡風再起第613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58第1572章 女真人真敗了第1559章 僵局第667章 無可奈何了第21章 縣尉的求婚第1157章 中秋之變6第717章 行朝的發展第657章 京東反攻第531章 南北的再次盟好2第86章 對未來的規劃第685章 女真人對大宋的刺探第1364章 仼人山第551章 謀劃杭州7第1317章 美談第931章 吳宣的機遇第369章 張啓元的算計第409章 秦獻容的決然第558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3第484章 胡風又起第308章 月殿影開聞夜漏5第439章 未來之星的啓蒙第1350章 丟臉的同窗第1149章 南北戰略態勢的較量第713章 營救撻懶3第1613章 決戰之悲催的劉正彥第60章 勾欄前的那點事第1023章 日薄西山2第80章 新時代的雛形第1028章 遭遇伏擊第992章 骨力黑的反擊第220章 大捷第165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2第113章 那一回眸的牽掛第573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18第1608章 決戰之張過的志向第28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3第602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47第105章 若要兩情長久時第1642章 要麼死要麼接受羞辱第1502章 王新真遇險第252章 沾滿鮮血的儈子手第925章 各忙各的第575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20第1269章 血色驕陽之無能爲力第237章 利國風雲17第1509章 真有人作死第739章 兀朮的險惡用心第24章 與老狐狸謀皮第1179章 宮變6第993章 兵抵西平府第881章 宣撫處置司第565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10第997章 襲寨第1260章 兩府戰前變更第576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21第672章 新政非坦途第204章 回鄉1第858章 無題第417章 破南薰門第474章 波瀾又起7第47章 張啓元的巴結第1614章 決戰之殺劉正彥立威第87章 此景猶如畫中人第653章 秦檜的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