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一分錢都不捐

就在孫中山準備離開日本的時候,突如其來的一場自然災害打亂了他的所有計劃。

1924年11月5日11時58分,日本神奈川縣地下傳來一陣悶雷般的巨響,大地在一陣怒吼聲中劇烈震顫。建築物開始搖晃,大地裂開道道巨縫,人無法平衡。緊接着一幢幢房屋及其他建築物開始倒塌,到處塵土飛揚。地震幾秒鐘後,驚恐萬狀的居民拚命往外衝。頓時,東京城裡大街小巷水泄不通。

由於地震發生時,許多人正好在家中做午飯。當時的日本家庭通常都用炭爲燃料。地震發生後,火紅的炭渣撒在草墊上或地板上,飛濺在紙糊的牆上,不到幾分鐘,東京城裡千家萬戶的住宅頓時起火。更糟的是,東京城裡的供水管道在地震中受到嚴重破壞,無法使用。轉眼間,全城一片火海。

在這次地震和大火中,東京損失了30萬幢建築。地震中橫濱倒塌的建築有6萬幢,碼頭和港口幾乎全被損壞。道路上到處都是裂縫。城裡到處都是死人屍體,更多的人被埋在了地底下和亂石中

這次地震史稱關東大地震,地震的發生不光震驚了全日本全中國,更加震驚了張安樂。因爲後世福島大地震,政府捐款被無數的網友痛批,更有人以關東大地震來說事。張安樂就瞭解了一下關東大地震,清楚的記得關東大地震是1923年9月1日發生的地震,去年在德國一直沒有聽到地震的消息。他還以爲老天不開眼放過了日本,沒想到居然是延後了。

地震之後日本反應迅速,中國更加迅速,當天下午2點孫中山代表“中國人民”表示慰問。他致電日本國攝政裕仁親王(即日後的裕仁天皇):“值貴國京城和國家遭受空前災難,造成生命財產損失之際,請接受中國人民的深切慰問。”

同時,他還給他的日本朋友們犬養毅、福田雅太郎、大倉喜八郎、藤村義郎、久京房之助、頭山滿、瑩野長知、宮崎寅藏家屬等,致信表示慰問。接着他向國內發電,請全國同胞放棄擱置以人道主義爲先,伸出援助之手。

11月5日下午,段祺瑞召開了內閣會議討論援助日本的事宜,會議上一致通過了5條援日救災決議:除了分別電令駐日代辦張元節、駐神戶總領事館緊急調查災情之外,撥款20萬元援助日本,並要求“各省長官聯合紳商地方團體組織日災急賑大會,與政府一致進行”,同時“派遣商船運送糧食藥品,及紅十字會赴日”。

11月6日,上午段祺瑞召集內閣同時邀請在京的各界權貴、名流一共開會共同商議援助日本的具體事項。

身爲西北軍司令,陸軍部次長的張安樂自然也在其列。

到達會場所有人到齊,段祺瑞剛要宣佈會議開始,張安樂站了起來。

“總理,各位先生,會議開始之前伯偉有話要說。”

“張次長,有什麼話開會時候再說麼。”段祺瑞很不高興,雖然你張安樂手握重兵是一方諸侯,可是也不給我面子了吧。

“會開完之後就沒有說的必要了,對於日本人,我一向是深惡痛絕的。歷史無數次的證明日本就是養不熟的白眼狼,甲午戰敗的賠款直到今天我們依舊在賠付、旅順2萬死難同胞的哭喊聲猶在耳邊響徹。臺灣、大連、旅順還被日寇侵佔,身爲民國軍人不能爲國去賊已經是羞愧萬分,要我爲日本人捐款,我的回答是我一分錢都不會捐!他日如若日本再犯中華,爾等皆是日寇幫兇!”說完之後他不管段祺瑞什麼反應轉身離開了會場。

“混賬,簡直是胡鬧!”氣的段祺瑞狠拍了幾下桌子。

這個時候一個老者擼着鬍子站了起來“各位聽我一言,此次日本震災,爲近世大劫,吾人本人類互助及救災恤鄰之誼,理當援助。頗聞同人中有以國恥爲恨者,須知不忘國恥,是一事,人道主義又是一事,不妨並行,且此次可爲吾人仁義之試驗,進德之途徑。”

老者說完得到了現場的一致稱讚,隨後大會在熱烈的氣氛中開始了。

出了會場的張安樂對於這幫人真是無語至極,現在這個時候居然想起來給日本人捐款?全國有多少人吃不上飯,每天有多少人被逼的賣身爲奴,他們又有哪個人會管!

外交總長顧維鈞提出,對於日本震災,“我國本救災恤鄰之義,不容袖手旁觀,應由政府下令,勸國民共同籌款賑恤”。

今天的會議從上午一直討論到下午兩點,進一步決定:通令各省區一律籌款賑濟;迅速運米30萬石到日本;解除糧食輸出之禁令;邀請各慈善團體、紅十字會及銀行、新聞、商會、軍警各界組織日災協濟會等。

在政府的強力動員下,中國各界達成了罕見的一致行動。日本駐華使領館一時門庭若市,前來慰問和表態的人絡繹不絕。日本駐華的商業機構、民間團體等,也收到了無數的慰問電、慰問信和慰問品。

正在天津的梁啓超於11月7日發出通電:“救災恤鄰,責無旁貸,謂宜盡吾力所能逮,迅派軍艦商船,募易服食各物,馳往急賑”。

上海《晨報》在11月7日發表題爲《日本大震災》的社論:“我國國民宜速組急賑會,募集鉅款,特派大規模之救護團,馳往賑濟,並切實調查災況,如有缺乏糧食衣服之事,儘量輸贈,萬一災後發生時疫,亦當派遣十字隊前往醫護。款項愈多,人員愈衆,時期愈速,則救之範圍愈廣,效果亦愈大。”

同日,《民國日報》社論標題爲《吊日本地震慘災》,《申報》社論標題爲《悲日本地震大火災》。中國新聞界幾乎一致呼籲民衆,爲日本地震災區盡己所能獻出愛心。

11月8日,《民國日報》呼籲《中國人急宜救濟日災》,“此次日本巨災,固然是日本的大不幸,然能因此恢復日中親善,保持東亞永久和平,在中國固有益,在日本也不能謂無利。”“好義之聲,一呼百應”,希望日本人能“諒解中國人民的好感”。

就在全國進入狂熱的援助熱潮的時候,日本災區卻流傳着這麼一個說法,有朝鮮人往水井裡面投毒,而且密謀暴動。在日本政府的秘密策劃下,一項針對朝鮮人的大屠殺計劃出臺。從9月2日下午開始,在軍警的配合下,“青年自警團”對朝鮮人聚居區進行了極爲冷血的殘酷屠殺,大量動用冷兵器,死者幾乎都無完整的屍首,死亡人數約在6000~10000人左右。

除了朝鮮人之外他們還預謀屠殺在日本的中國華工和留學生,一共700餘人遇難。

不過這些國內並無有人知曉,這幾日的報紙除了讚揚中國的的人道、仁義之外就是批判張安樂,作爲西北六省的實際掌控者,蒙古一省無一人捐款,青海一省無一人捐款,甘肅、陝西、察哈爾以及綏遠合計捐款數額不到2萬大洋。全國20多個省的省督軍,從1000到10000各有捐款不等,而西北六省無一人捐款。

冷血的人、儈子手、惡毒的軍閥、沒有人性的禽獸,等等稱號全部送給了張安樂。他住的北京大飯店外面成天有學生舉着橫幅高喊這滾出北京,自動下野的口號。

11月9日段祺瑞內閣決定免除張安樂陸軍部次長和蒙古督軍的職位。

當天晚上張安樂得到系統提示,位於蒙古庫倫的軍營已經建好了。現在他就可以生產一戰步兵師,如果完全由系統成產士兵,則需要半年的時間才能創造出一個團的兵力,這個部隊就和獨立團一樣,忠誠度毋容置疑,戰鬥力也絕對能達到一戰後步兵師的水平,在現在的中國絕對是精銳中的精銳。但是半年才一個團,速度太慢,要是整編的話就簡單的多,一次可以整編一個師,而且時間也僅僅需要3個月。部隊的戰鬥力也能達到一戰步兵師的水平,但是忠誠度就不像系統創造出來的那樣有保證。優點是產量高,速度快。

當務之急是先整編軍隊,就這一個軍營的話,光整編現在的部隊就得3年的時間。

張安樂在西安、寧夏同時興建2個軍營,一下子就用掉了4ic。原本只是溫飽的水平,一下子成了貧困。沒辦法現在一切爲擴充實力服務,其他的就只能先放下了。

張安樂決定帶着駐紮在直隸和察哈爾的部隊先回蒙古整編,等這個部隊整編好了,西安、寧夏的軍營也造好了。

11月11日西北軍駐北京的部隊在京城外集合,周圍站着很多學生和市民,他們一邊喊着口號,一邊舉着‘打到軍閥’、‘滾出北京’的橫幅。

張安樂站在臨時搭建的站臺上,給西北軍的將士喊話。

“我知道很多人不能理解我,爲什麼這個時候不肯給日本人捐款。日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如果今天我們捐了款,他日中日再次爆發戰爭,射向我們同胞的子彈有可能就是今天我們捐助的。今天我們捐給日本人錢越多,他日日本就會有更多的槍、更多的炮來攻打我們!到那個時候,我們就是民族的罪人!我寧願把錢扔了,也不會給日本人!現在我命令西北軍全體部隊撤出直隸,返回蒙古!”張安樂的目光掃過自己的部下,大聲命令道。

部隊按照序列排成隊向蒙古方向進發,張安樂上馬之前看着歡呼的人羣再次暗自嘆氣,歷史會證明我是正確的。

第36章 各有所需第44章 西北軍整編第7章 敲打顧維鈞第51章 最後一戰第33章 視察裝甲師第30章 玉麟山之戰(上)第56章 鷹擊長空第13章 入主鈴木(上)第8章 小有收穫第34章 中原大戰爆發第48章 形式上的統一第46章 角色轉變第51章 攻克雁門關第11章 當兵光榮第41章 血戰馬家軍(二)第67章 馬不停蹄十第39章 攻克南京第26章 新渤海艦隊第43章 一分錢都不捐第38章 各懷鬼胎第8章 愣子不傻第11章 你是親我爸爸第20章 英國考察團到來第19章 完美解決第11章 當兵光榮第46章 善後會議召開第35章 金蠶脫殼第32章 都有援軍第44章 西北軍整編第28章 又見任務第24章 武昌之戰(三)第47章 車上談話第73章 皇姑屯事件第33章 視察裝甲師第29章 又晚了一步第58章 與日本人會面第44章 全線突破第33章 海州解圍第5章 回家第49章 西北發展規劃第65章 分道揚鑣第11章 當兵光榮第18章 蘇聯撤軍第32章 決定動手第59章 武功再高 也怕陰招第19章 兵諫第33章 視察裝甲師第33章 實力大增第44章 西北軍整編第36章 各有所需第38章 連山之戰第14章 入主鈴木(下)第22章 國民政府成立第28章 又見任務第2章 矛盾初顯第14章 孫傳芳求見第39章 攻克南京第58章 與日本人會面第55章 飛機下線第77章 針鋒相對第79章 南滿守備軍被滅第68章 我們不服第47章 西南事起(上)第74章 爲張學良立威第42章 直奉聯合第50章 孫中山逝世第66章 一語成真第10章 整編魯軍第73章 皇姑屯事件第9章 外交的勝利第28章 猛虎連第56章 鷹擊長空第55章 送富貴第30章 蘇聯斷交第13章 入主鈴木(上)第13章 升官當了副師長第20章 英國考察團到來第48章 西南事起(中)第34章 中原大戰爆發第25章 佔領張北縣第11章 你是親我爸爸第7章 驅虎吞狼第61章 建立裝甲師第27章 我們不殺俘虜第35章 金蠶脫殼第15章 老婆還是別人的好第41章 李景林倒戈第28章 猛虎連第35章 部署防務第35章 段府宴會第4章 調虎離山第43章 一分錢都不捐第23章 朝陽寺事件第18章 一人一杯喝多了第21章 雙喜臨門第57章 李景林下野第41章 雛鷹初啼第74章 爲張學良立威第55章 送富貴第20章 英國考察團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