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西北初定

得知第二道防線部隊全軍覆沒之後,馬麒也沒有堅守第三道防線的意念了。他命令剩餘的幾千人的部隊撤回西寧,想要憑藉西寧城防之利可以抵擋一陣,以便與張安樂討價還價,另外也可以與部下商量一下對策。

西北軍這回沒有休整馬不停蹄的跟着馬家軍就到了西寧,將西寧城團團圍住,這下子馬麒成了甕中之鱉。

這個時候魏洪軍纔敢把戰報發給張安樂,接到魏洪軍的戰報,張安樂才發現自己的部隊優勢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的部隊擁有強大的火力,先進的裝備,打這些軍閥應該和遊戲中一樣平推纔是,打劉鎮華的時候印證了這個想法,也助長了他的信心,所以他纔會迫不及待的要拿下甘肅和青海,可是沒有想到居然會是這種結果,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就在張安樂爲自己的狂妄自大自責的時候,他接到了魏洪軍的參謀發來的電報,電報中他檢舉魏洪軍戰前飲酒而且不停手下的勸阻,致使部隊傷亡過大。

見到這個電報張安樂氣的真想把魏洪軍給宰了,要知道這次傷亡的10000多人很大一部分是第一軍的精銳,也就是最早跟他進入蒙古的那批人。這怎麼讓他不心疼,這個魏洪軍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打敗了一羣草包就不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了,更加重要的是在給張安樂的電報中他沒有提起自己的指揮失誤,而是把原因歸結在對方的拼死抵抗上。

這讓張安樂起了換人之心,只是現在能夠代替他的人不多,張安樂現在缺的就是高級將領。原本魏洪軍就是一個營長管着幾百人,一下子成了掌管萬人的軍長,可是他的作戰思維還停留在當營長的時候。看來等到西北安定,得好好的培養自己的軍官,拿定主意之後張安樂讓人給馬麒發電報,勸他無條件投降。只要他投降,他的部隊也可以編成西北軍的一部分,他和他的家人都會平安無事,否則就等着城陷人亡。

只剩下幾千人部隊的馬麒本來還想着能帶着部隊投靠張安樂,怎麼也能混個一官半職的。或者像馬福祥叔侄那樣帶人離開,以後不管是自立還是投奔別人都有本錢。沒想到張安樂居然要逼自己下野。馬麒當然捨不得,可是這個時候要麼拉着大家一起死要麼自己下野,最起碼手下和家人還有一條活路。

馬麒於11月1日通電下野,馬家軍被西北軍收編,青海、甘肅各地紛紛表示歡迎西北軍進駐,至此青海、甘肅全部落入張安樂手中。

拿下了青海甘肅之後,張安樂準備整編部隊。現在西北軍的編制非常混亂,有的一個旅上萬人,有的一個師才幾千人,部隊的裝備也不統一。大多數的部隊都是新收編的隊伍,也不知道以前的訓練的到底怎麼樣。

就在他一直在考慮應該怎麼整編部隊,還沒有頭緒的時候。很久沒有動靜的系統突然跳出來一個提示,您的勢力範圍IC總量超過20,第二個科技洞開啓。

IC總量超過20了,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要知道36年開局的**IC纔是6。可是真正打開系統才發現20個IC纔剛剛解決溫飽問題,原來只有一個蒙古的時候,張安樂的兵少,百姓也少。生活必需品消費也少,自然需用的IC也少。可是現在人口增加了幾十倍,部隊也增加了幾倍,看看TC(後勤保障能力)都是紅的。看來除了整編部隊之外,還得考慮怎麼發展經濟的問題了。以自己目前的實力別說想要一統天下是癡人說夢,能夠拿下西北已經是燒了高香了。

想到這些張安樂真是一個頭兩個大,幸好他還有一個系統可以依靠,不至於兩眼抓瞎。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自己以後的治所要在什麼地方,是蒙古還是西安……

這些煩心的事很快被幾件喜事沖淡了,第一件事就是滿蒙公路正式全程通車了。雖然已經決定要修建滿蒙鐵路了,但是這個年頭火車不比汽車快。再者說了,公路運輸在運輸行業一直是大頭,沒看到後世那麼多收費的公路。

除了這件喜事之外,發電廠也開始發電,蒙古迎來了電氣時代。兵工廠、水泥廠、鋼鐵廠這些已經建好就等着通電的單位都可以運作起來了,他在蒙古的工業區也有人來投資,投資者是日本人。

自從他當了蒙古督軍,又搞了免稅的工業區就吸引了日本人的注意。他們藉着考察的名義一波波的來到蒙古,有相當一部分人加入了尋礦人潮中。

日本人辦廠的動機張安樂多多少少能猜到,因爲張安樂從小看電視或者電影,很多日本商人就是間諜。其實不光日本的很多間諜是商人的身份,張安樂現在派在德國和美國的兩位也是商人的身份。擁有了商業奇才這個特長的凱蒂·克爾根在美國混的是風生水起,自己當初給她的1000萬美元如今早就翻了好幾番,她本人也成爲美國著名的美女企業家。

張安樂對於日本人十分上心,自打他知道有日本人都了蒙古就吩咐下面一定要注意日本人的動向。

在張安樂的計劃中,因爲東北已經是張學良的地盤。依靠蒙古的礦產資源在那裡建立一個重工業基地,是他的最佳選擇,有了這個重工業基地以後的他的發展會順利很多,畢竟重工業是一個國家的命脈。沒有重工業只能任人拿捏,你買了炮還得買人家的炮彈,買了人家的機器還得買人家的配件。到時候人家一個不樂意,你之前買的東西都成了廢銅爛鐵。至於輕工業,這種投資小見效快的產業,民族資本家很樂意效勞。

想着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張安樂在北京又過了兩天安穩日子,不過這種日子很快就要到頭了,因爲孫中山要回來了。

孫中山此次去日本是報了很大的希望的,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在日本飽受冷落,不管是官方還是民間對他都沒有多少熱情。其實最主要原因就是現在中國的形勢已經很明朗了,不管是臨時大總統張作霖還是代總理段祺瑞都是親日的軍閥。相比之下這個時候還窮的靠借錢過日子的孫中山,並不能給他們帶來多少利益,他受冷落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被冷落的孫中山也不會自討沒趣,只在日本呆了7天的他決定提前回國,當然這也不是主要原因,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覺得自己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了。

第76張 捉賊給賊第54章 一個月的時間第19章 一網打盡第8章 整合科技組第12章 好事成雙第22章 打的就是奉軍第13章 入主鈴木(上)第6章 各界代表第15章 怎麼又是你?第21章 和蘇聯合作第43章 最後的衝鋒第61章 建立裝甲師第10章 財神到第10章 秋操軍演第21章 和蘇聯合作第5章 回家第2章 矛盾初顯第31章 勝算幾何第四十八 掌對四川下手第13章 英國調停第50章 智取海參崴第56章 英國想結盟第7章 敲打顧維鈞第13章 入主鈴木(上)第29章 奇怪的部署第27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67章 馬不停蹄十第64章 新年大禮第34章 中原大戰爆發第16章 尋找大小姐第2章 《哈爾濱條約》第63章 延長石油廠第39章 戰爭爆發第6章 國民軍又投降了第11章 當兵光榮第31章 拿下海州第32章 皇帝出宮第59章 武功再高 也怕陰招第3章 張學良說媒第9章 外交的勝利第23章 朝陽寺事件第71章 國民軍投降第3章 初見張學良第51章 最後一戰第59章 武功再高 也怕陰招第33章 海州解圍第6章 各界代表第3章 張學良說媒第40章 猛虎下山第57章 李景林下野第42章 直奉聯合第46章 政治局會議第26章 都在糊弄第30章 施從濱之死第46章 政治局會議第55章 送富貴第44章 巨流河戰役第41章 血戰馬家軍(二)第57章 進展順利第60章 國慶典禮第11章 當兵光榮第37章 再戰福建第2章 張宗昌想下野第31章 拿下海州第3章 張學良說媒第10章 這不是商議而是通知第1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8章 倉皇北逃第18章 蘇聯撤軍第12章 一觸即發第59章 恐高與平等的誤會第25章 佔領張北縣第33章 視察裝甲師第45章 各方反應第34章 裝甲師的驚喜第33章 海州解圍第3章 聲東擊西第7章 到達美國第5章 善後會議第14章 入主鈴木(下)第47章 車上談話第40章 猛虎下山第61章 建立裝甲師第53章 蘇聯的底線第9章 各界代表會議第37章 改旗易幟第66章 一語成真第17章 安撫軍進城第4章 多選任務第26章 新渤海艦隊第44章 全線突破第36章 郭鬆齡反奉第32章 決定動手第17章 初見黃金榮第30章 施從濱之死第51章 最後一戰第3章 張學良說媒第7章 驅虎吞狼第46章 政治局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