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第八十一章

謝宗臨見狀微怔,如墜五里迷霧。

陸聽溪命人備下馬車, 一徑出了城。

估算着時辰, 謝思言應當尚未走遠。她依稀記得謝思言跟她說他要走東南那條路, 一路不住催促車伕往東南疾馳。

她走的是官道,官道是爲方便官家往來各地辦事修築的,尋常人走不得, 但她頂着馬車上的魏國公府徽記,一路暢通無阻,無人敢攔。

到了大興地界上也沒瞧見謝思言, 她心急如焚, 仍舊往東南行去。將至弘仁橋時, 終於瞧見在驛站門外跟驛丞說話的楊順,忙命車伕停下。

楊順聽得動靜, 扭頭瞧見陸聽溪,一驚:“少夫人怎來了?”

“世子呢?”

楊順道:“世子急着趕路, 已往前行路了。小的是回來找那驛丞說幾句話的。”他見陸聽溪問明瞭謝思言的去向, 滿面焦灼, 忙問她可是出了何事。

陸聽溪道:“有急事。”一頓, 看向楊順,“前頭的路我不熟,你來帶路。”

一行人重新上路。然而一直追到安次也沒瞧見謝思言的蹤跡,楊順問了安次的驛丞, 驛丞說並未瞧見謝閣老。

陸聽溪拿出京畿輿圖看了半日, 問楊順可確定謝思言走了這條道。楊順此刻也有些心下不安:“確是這條沒錯。”他原本並沒當回事, 只以爲陸聽溪是要追來跟世子說什麼體己話,他聽說女人有時十分難纏,心血來潮追出二里地去也不足爲怪。

但如今瞧見陸聽溪的諸般反應,他覺得事情怕不簡單。

陸聽溪道:“你不是回來跟驛丞交代事情的嗎?難道轉個頭的工夫他就改道了?”

楊順嘆道:“小人也不知。”

正一籌莫展,楊順忽道:“世子是打算讓小人留下來照應着京中這邊的,臨行前跟小人說,若是遇到了什麼十萬火急之事,就去豐臺給他飛鴿傳書。”豐臺那邊有世子爺的產業,那邊養了一批專作傳書之用的信鴿。

豐臺在大興附近,這基本相當於原路返回了。

陸聽溪對着輿圖蹙眉:“那去到豐臺,給他傳了信,多久能收到回信?又要花多久追上他?”

楊順苦笑:“小人也不知,但好歹是個法子。”

陸聽溪只好點頭。

動身往豐臺折返時,已是下午。好在夏日晝長,一行人緊趕慢趕,終於在天色黑透之前趕到了豐臺。楊順給謝思言傳了信後,又趕忙轉去照看陸聽溪。陸聽溪路上面色就發白,他嚇了一跳,可陸聽溪說沒甚大礙,喝點紅糖姜水就好了。

他到得大廳時,陸聽溪正將個湯婆子按在小腹上捂着,容色較之方纔好看了些。楊順忙叫來莊頭,悄聲問:“少夫人這是怎麼了?要不你去請個大夫來看看。”

莊頭面色古怪地看他一眼,語氣仍是恭敬:“您多慮了,世子夫人無恙。”楊順可是世子爺的貼身長隨,他開罪不起。

楊順立等急眼:“你怕還不知咱們這位世子夫人多得世子爺寵愛,若夫人有個好歹,瞧世子爺不摘了你的腦袋!”

莊頭踟躕片刻,終是道:“大人許是不知,有些婦人來了月信,就是這般。這算輕的,有些還會疼得滿牀打滾。世子夫人這般,喝些紅糖姜水就好了。若大人實在不放心,請個大夫來瞧瞧倒也無妨。”

楊順一怔,乾咳一聲。

他這光棍還真是不懂這些。不過爲策萬全,他還是讓莊頭請了個大夫來給陸聽溪診了脈,確定的確無虞,這才安心。

陸聽溪等到半夜也沒等到謝思言的回信,在羅漢牀上靠坐了半日,腰背更酸,只好慢慢躺下。不知是否因着受到心緒的影響,她此番來癸水比往常都要難受,方纔心焦之極時,還一陣陣抽疼。適才喝了些紅糖姜水,才終於緩過來些。

躺在牀上也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她只要闔上眼睛,就能看到那晚在阜城驛站裡做的那個夢的情景。白日間在家時尚不明晰,如今倒是越發記起來了。那滿眼的血色,刺得她心驚。

心裡揣着心事,兼且來着癸水,她一夜都沒怎麼閤眼。翌日一早,她就去楊順那裡打探消息。

楊順說豐臺這邊的人一時半刻也聯絡不上世子,如今只能先等着。陸聽溪又問可去跟國公府那邊報過信了。她昨日一夜未歸,自然得有個交代。

楊順點頭:“少夫人放心。”

陸聽溪不能在外濡滯太久,又在豐臺等了兩日,一面擔憂着謝思言那頭,一面又想到再在此待下去,國公府那邊怕要派人來接她回去,一時倒兩難。

第三日的黃昏時分,陸聽溪伏案抄經時,謝老太太身邊的郭媽媽來了。陸聽溪翻了翻已抄好的一卷經文,輕嘆。她閒着也是閒着,想起從前總在宮中幫太后抄經迴向功德,就命人取來文房,也幫謝思言抄經祈福。

郭媽媽問起她不回府的緣由,她覺得老太太這邊大抵不太好糊弄,正忖量着如何迴應,就見楊順歡歡喜喜進來:“夫人,世子回了!”

謝思言大踏步進來,讓廳內閒雜人等先出去。

待只剩他與陸聽溪二人,他嘆着氣道:“什麼事這樣火急火燎地尋我?那日出門前不是把要說的話都說全乎了?”

興許是來着癸水性子格外暴躁,陸聽溪當即不豫:“你是嫌我麻煩嗎?若非有急如星火的事,你覺着我會這般來來回回地折騰?我身上還不爽利呢,我在家窩着喂喂兔子摸摸耗子不好嗎?”

謝思言覺她有些不講理,又看她臉色不大好,算算日子,知她說的身上不爽利指的是來了癸水,上前包覆了她一雙柔若無骨的小手,問她如今小腹可還難受。

他自來火力旺盛,掌心滾燙的熱度將她微涼的雙手牢牢包裹,倒令她覺着燙貼不少。又見他額際滿是熱汗,揣度着他是得了信後着急忙慌趕回來的。

陸聽溪緩了口氣,與他說起了正事。她跟他大致講了自己的那個夢,末了道:“雖說眼下的狀況跟夢中的不太相符,但你還是不去更穩妥。朝中文臣武將那麼多,又不是一定要你去的。”

謝思言眸中漾起一抹柔色,似還帶了些漪漣似的淺笑:“這般關心我?放心,無事的。”

陸聽溪才消下去的火氣又竄了上來:“你哪兒來這麼大的自信?萬一呢?性命攸關的事,可不是好玩的!”

謝思言見她不依不饒,踟躕少頃,按她坐下:“其實我這趟並非真的要去廣西。”

陸聽溪一怔:“什麼?”

“說來話長,我原本確是要去廣西的,但後來行程有變。”

“楊順在弘仁橋附近留下來跟驛丞交涉,讓驛丞回頭跟人說我是往正南去了,不要暴露我的行蹤。我離開弘仁橋後,依着原計劃本是要去安次,但後頭半道上往北面折行了,因爲我忽然收到消息,要去香河見個人。我本打算稍後再差人知會楊順,沒想到你趕了過來。”

“這麼幾番下來,我倒是兜兜轉轉又回到了京城附近。我不能在豐臺這邊久留,一旦被人發覺,我前面的籌劃就白費了。”

謝思言解釋罷這一長串,見面前的小姑娘沉默不語,習慣性將人拉到跟前,想如往常那般摟過來親熱,卻被小姑娘一把甩開。

“既是不能久留,那你快些走吧,別耽擱工夫。你既不去廣西,那想來也死不了。”陸聽溪不再看他,坐下來收拾自己方纔抄寫的經文。

謝思言立了須臾,想從背後抱了人哄幾句,但陸聽溪彷彿知道他的心思,在他手臂伸來之前起身躲開。

陸聽溪抱了經文,直直看去:“這盛夏炎暑,我一路從國公府追到城外,又從大興追到安次,最後從安次原路折返,來了豐臺。來豐臺的頭一晚,我忍着月信的不適,等你的消息,久候不見,躺到牀上又輾轉難眠。我在豐臺等了兩三日,終於等着你的人,你回來跟我說,你根本不是去廣西?合着我這兩三日全是自討苦吃?你可千萬別因着我這多餘的舉動耽擱了你的行程,快去辦你的正事吧!”

謝思言攔住她的去路:“可我出門前並沒跟你說我的詳明去處,並不算騙了你。你應當是從父親口中得知我要去廣西的吧?我此番籌劃機密,父親那邊也是不知的。至若你,我是覺得你沒有必要知道。你看,我光是跟你解釋我這幾日的去向都費了許多脣舌,這樁事極是複雜,我與你說了你怕還不愛聽。”

“我早說了,小姑娘家的,吃喝玩樂、攀比打扮纔是正經。你若是手上銀子不夠使,我回頭將我名下的產業全交於你,你想怎麼花怎麼花,出去採買也不必看價錢,喜歡就拿,愛拿多少拿多少。不知買什麼就揀最貴的拿,不必幫我省,你花得越多我越高興。朝堂上這些烏七八糟的事,你又何必操心。”

“所以你覺得我就是鹹吃蘿蔔淡操心是嗎?你去漷縣那回,我就操了回閒心,以爲你被困在良鄉回不來,幾經周折打探你的消息。後來發覺被騙,也不過發發牢騷,並沒深究。後頭我知道你去漷縣也算是爲着我家的事,更覺自己沒有立場指責你什麼,也就沒再提起。”

“可這回又來一出,我倒不知往後還有多少回等着我。你若下輩子投生成個女人,不如試試來着癸水又要在暑熱天裡往返奔波,還要爲自己丈夫的安危時刻擔憂的滋味。”陸聽溪一雙盈盈杏眼瞪得溜圓。

謝思言籲口氣:“我那回是騙了你不假,可我這回總沒騙你吧?我只跟你說我要去南方,並沒提廣西的事。”再度伸手來拉她。

陸聽溪呵了聲:“你是沒騙我,可你瞞了我,你當時但凡稍微跟我透個底,我也不至如此。我跟個傻子似地折騰了兩三日,心裡不快,不成嗎?你快些走吧,你不是不能在豐臺久留嗎?誤了你的大事就不好了。”言罷抽身離去,留謝思言一人在原地空望。

謝思言在空蕩蕩的廳內原地踱了幾步。

他自小到大都橫得很,從不怕得罪誰,也從來沒怕過誰,但那是對旁人,陸聽溪是個例外。大抵是因着他太過在意她,每回跟她生出齟齬,哪怕只是極其尋常的鬧彆扭,只要她對他愛答不理,他都會渾身不自在,做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致,丟了魂似的,非得跟她和好了,兩人復歸和美,他才覺自己重又活過來了。

他怕是沒救了。

看她方纔離開時那架勢,這回恐是不好哄的。

他確實不能在豐臺久留。在廳內坐了一盞茶的冷板凳後,他轉去跟陸聽溪辭行。不出所料,小姑娘沒見他,說自己癸水還來着,乏得很,要歇息,隨後便不再搭理他。

謝思言出來上馬車時,面上陰能滴水。楊順等人更是大氣也不敢喘。世子爺如今是帝師,還是閣老,連皇帝都將世子爺奉爲上賓,說話從來客客氣氣的,敢這樣給世子爺吃閉門羹的,怕也只有他們這位世子夫人了。

誰能想到在外頭叱吒風雲的謝閣老回到家中要受媳婦的氣呢?雖然他不太清楚世子爺這回是如何惹到了少夫人,但瞧那架勢,世子爺回頭回來怕是要跪一夜搓衣板才能換得少夫人解頤了。

作爲一名貼心的長隨,楊順已經開始盯着世子爺的腿盤算着回頭要給世子預備個多長多寬的搓衣板合適了。或許還可以取個巧,偷偷墊個護膝?不然回頭跪得走不得路,出去總不能跟人說是跪着批閱文牘跪出來的吧。

陸聽溪回到國公府,先去見了一趟老太太。應對了老太太的問話,她剛要走,又被叫住。

“你母親前日見了我,與我說想讓你回去小住幾日。如今思言不在家中,府內中饋又由老大媳婦打理,你正可回去一趟。只也不要太久,我怕你在孃家住着住着,想起閨中時光,覺着還是獨身一個自在,屆時不願回來,思言恐要讓我賠他媳婦了。”

陸聽溪心中舒悅。她自回門之後,還沒回過孃家。而今老太太開這個口正是時候。當下道了句“多謝祖母”。

誰知老太太端量她幾眼,竟是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我那孫子若是瞧見你一聽說要回孃家就喜滋滋的模樣,怕是要氣死。要不你索性一直在孃家住着,等他回來,讓他接你去,”老太太招手示意她上前,拉住她的手笑道,“我平生有一大嗜好,就是看我那孫子吃癟。你也曉得他自小就狂都很,我當年就念叨說,一物降一物,將來遲早有個人降住你。”

陸聽溪抿脣。

她理智上知道謝思言這回沒騙她,但受了這許多折騰,心裡還是憋着一股氣。歸根到底,情緒無法控制。亦且,若她這回又輕輕揭過,往後他還不知要讓她再經歷多少回這等類似的事。

她當下就回去收拾包袱。從鷺起居出來時,正碰見賈氏身邊的杜媽媽。杜媽媽來傳賈氏的話,讓她去嚐嚐才從宮中運來的果子。

“這回運來的果子皆非順節而生,有西山的軟子石榴,江淮的鳳尾橘、漳州橘、小金橘……據說都是剛摘下就用冰湃了晝夜不息運來京城的,稀罕得緊,少奶奶快隨老奴去嚐個鮮,回頭若是晚了,怕是風味就不好了。”

陸聽溪不鹹不淡地瞥了眼賈氏手下這個忠僕。

天興帝登基後,三不五時地往謝家塞東西,都是各地奉上的貢品,從綾羅紗緞到各類茶果,無一不有。用天興帝的話說就是,橫豎如今後宮中人少,東西多了也吃不完,不如拿來孝敬謝先生。

謝思言約莫是怕樹大招風,幾番勸阻,天興帝纔有所收斂,但還是時不時地頒賜些東西下來。東西送來,自是要先緊着長輩,但老太太不爭這些,也知這是皇帝特特頒賜給謝思言的,只命徑直送到長房這邊,其餘各房勻一些,是個意思便是。

這些送到長房的東西,都由賈氏調配。長房人口簡單,賈氏爲顯己之慈厚,時常將大半都送來鷺起居這邊,自留的極少。但最近兩次卻不是着人送來,而是請她過去吃。

杜媽媽被陸聽溪盯得極不自在。因着上回的事,她被太太遷怒,罰了足足半年的工錢,如今瞧見這位少奶奶,就提起十二分的警惕,唯恐再被算計了去。

陸聽溪似笑非笑:“祖母適才開口說準允我回孃家小住幾日,那些果子就留給母親慢慢吃吧。”言罷看也不看她,領了兩個丫頭掣身離去。

杜媽媽面上僵住。她怎生從少奶奶這話裡聽出一份施捨的意味,好似是將什麼她不要的破爛玩意留給她們似的。

陸聽溪回孃家幾日後,邊地忽傳來消息說土默特大軍壓境。皇帝急調了五萬兵馬趕赴前方。又十來日,京營中的戰兵營、車兵營、守兵營中的左右副將挑頭,三千紅盔將軍、一千明甲將軍響應,京營共計一萬軍士突然譁變。

帶頭譁變的將官以爲仁宗皇帝——咸寧帝的皇長兄討公道爲由,要求天興帝拿出傳國玉璽,以證其皇位並非來路不正。又重提當初原寧王在咸寧帝駕崩之後鳴冤之事。當時原寧王就提出,仁宗皇帝是被咸寧帝鴆殺,他手裡握着仁宗皇帝的遺詔,當年仁宗膝下無子,實則是打算在宗室裡選個年紀相宜的子侄來承統,並無遜位於咸寧帝之意。只是那時天興帝與幾個閣臣聯手將此事壓了下來。天興帝當時將寧王廢爲庶人幽禁封地的舉動,也被認爲是要想堵寧王的口。

叛軍要求天興帝將寧王召來京城對質,並復其王爵。

天興帝焦頭爛額,但幾個素日滿腹經邦之道的閣臣拿不出個章程來。那三千紅盔將軍和一千明甲將軍都是仁宗皇帝的舊部,個個能以一當十,當初咸寧帝登基時,因着諸般緣由未能將之拔除,隨後一直採取懷柔之態,如今羣情激憤,天興帝又才調了五萬兵馬出去,手頭兵力空虛,根本壓不住。

半月後,叛軍將皇宮團團圍住,本應被囚在封地的原寧王忽然現身京師,又不知從何處糾集來了兩萬兵馬,讓天興帝出來對質。這兩萬兵馬裡頭非但有騎兵、步兵,還有火器軍隊。這批火器軍隊裝配的火器都是新式的,不僅有鳥銃、三眼銃、魯密銃這類手持的火銃,還有後裝炮和大佛朗機銃這類火炮。

京師一時大亂。

陸老太爺見外頭時局不穩,思及孫女婿如今不在京中,總覺孫女留在眼皮子底下穩妥,遂讓陸聽溪先在陸家住着。

這日晚間,陸聽溪坐在自家園子裡跟新進門的嫂子成氏對弈。成氏與陸修業新婚不幾日,就鬧了彆扭,兩口子如今誰也不睬誰,看得葉氏只翻白眼。

成氏倒跟陸聽溪這個才處了不幾日的小姑子頗爲投機,聽聞她也跟謝家世子爺才爭持一回,嘖嘖不已:“那魏國公世子什麼脾性,滿京都知道,敢下手扯虎鬚的也只有你了。”

兩人說着話,就見一個小丫頭急匆匆跑過來:“叛軍殺到門外,說要搜府。”

陸聽溪起身:“搜什麼?”

“似……似乎是說搜尋陛下。”

陸聽溪微訝,莫非天興帝跑了?那寧王豈不是已攻入皇宮了?

不一時,陸老太爺趕來。

“陛下打宮中密道遁走了,如今去向不明,寧王趁勢佔了皇宮,自復封號,下命全城戒嚴,搜尋陛下。魏國公本就是軍功起家,謝家在軍中頗有威望,叛軍不敢動謝家,寧王似也不想得罪謝家,國公府那頭倒是沒甚動靜,”陸老太爺嘆道,“早知如此,當初應該讓你回國公府。不過你是謝家的媳婦,想來他們也不敢將你如何。”

陸老太爺帶着陸聽溪到了前院,跟府上一衆女眷站在一處。

陸聽溪驀地想起,楊順當初在弘仁橋時跟她說,他奉了謝思言的命留在京師照應,想來陸家這邊若有個風吹草動,楊順應會前來支應。若他這回再遲到,大約就該被謝思言扔出去了。

她正出神,一個灰衣小廝端了茶點過來。這時節衆人哪有心思吃喝,她命他撤走,那小廝卻道這是老太爺的意思,說罷就躬身杵在了她身邊。陸聽溪蹙眉,往旁側挪了挪,又瞥見那小廝模樣癡肥,肚子大得跟揣了個孩子似的,從袖管裡露出的半雙手卻修長勁瘦,可惜膚色黧黑,彷彿烏雞爪子。個頭瞧着大抵不低,奈何是個駝背。

前院迎來送往的小廝都是門面,斷不會有這等模樣的,陸聽溪琢磨着這是祖父臨時揪來的粗使僕役,讓他來送些茶點安定人心。

叛軍將陸家上下搜了個遍,一無所獲,卻並不撤走。

倏忽之間,兩旁列隊而立的兵士高呼“楚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熒煌篝火中,一道被光影扭曲了的暗影緩緩近前。

沈惟欽行至陸家衆人面前,輕聲開口:“列位,許久不見。”

陸老太爺問他盤桓在此作甚,沈惟欽淡聲道:“我也不兜圈子,我要跟老太爺單獨說幾句。”

第三章第59章 第五十九章第70章 第七十章第92章 第九十二章第62章 第六十二章第七章第四章第74章 第七十四章第46章 第四十六章第一章第93章 第九十三章第35章 第三十五章第十二章第112章 番外之前塵迷夢(四)第111章 番外之前塵迷夢(三)第114章 番外之墜茵落溷第32章 第三十二章第61章 第六十一章第28章 第二十八章第42章 第四十二章第115章 番外之閣老的煩惱(一)第68章 第六十八章第十一章第73章 第七十三章第79章 第七十九章第58章 第五十八章第84章 第八十四章第91章 第九十一章第十九章第五章第36章 第三十六章第108章 第一百零八章第28章 第二十八章第二章第26章 第二十六章第39章 第三十九章第64章 第六十四章第80章 第八十章第103章 第一百零三章第十九章第47章 第四十七章第22章 第二十二章第十一章第63章 第六十三章第103章 第一百零三章第67章 第六十七章第114章 番外之墜茵落溷第68章 第六十八章第十章第56章 第五十六章第五章第38章 第三十八章第39章 第三十九章第29章 第二十九章第46章 第四十六章第89章 第八十九章第71章 第七十一章第七章第54章 第五十四章第68章 第六十八章第33章 第三十三章第48章 第四十八章第四章第105章 第一百零五章第81章 第八十一章第30章 第三十章第108章 第一百零八章第101章 第一百零一章第十六章第80章 第八十章第45章 第四十五章第36章 第三十六章第六章第86章 第八十六章第63章 第六十三章第41章 第四十一章第十二章第36章 第三十六章第97章 第九十七章第十二章第三章第64章 第六十四章第102章 第一百零二章第51章 第五十一章第92章 第九十二章第78章 第七十八章第55章 第五十五章第28章 第二十八章第47章 第四十七章第29章 第二十九章第77章 第七十七章第57章 第五十七章第40章 第四十章第107章 第一百零七章第63章 第六十三章第99章 第九十九章第53章 第五十三章第58章 第五十八章第20章 第二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