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太子婚,將軍行!

這一日,按照燕國的歷法,乃是燕歷平光九年八月二十六,按照慶國的歷法,則是慶曆崇仁十三年的八月二十六,在兩國的歷法之中,這一日都算得上是極好的日子,宜婚嫁,更宜出行。

天剛矇矇亮的時候,慶宮便已經派出了大批的宮女和太監在皇家別院外等候,御林軍爲了以防萬一,在韓漠的親自帶領下,嚴陣以待。

按照禮儀的程序,卯時一過,公主便要在儀仗隊和護衛隊的簇擁下,前往祭天之所齊天觀,那個時候,慶國的太子和官員都會在齊天觀聚集,辰時開始進行祭天儀式。

儀式自然是漫長無比的過程,只是在午時之前,儀式便要結束,隨即太子便會護衛公主的大婚車鸞,進宮拜見皇帝皇后,由皇帝冊封公主爲慶國的太子妃,皇帝皇后更要賞賜大批的財物。

這些儀式過後,公主纔會被迎入東宮,進行又一系列的儀式,總體而言,這一場大混下來,操持婚事的官員們固然累的昏天黑地,便是當事人慶太子和燕公主,也會是疲憊不堪。

至於韓漠,則是要率領近百名精銳的燕國武士,在公主入宮之前,都要全程護衛。

皇家別院燈火輝煌,慶國的禮部官員以國舅爲首,更有太常寺和鴻臚寺的大批官員,都已經聚在了皇家別院內。

燕國的禮部官員自然是陪同寒暄,昌德候曹殷則是陪着國舅說話。

熱熱鬧鬧,等到了卯時,皇家別院門外慶國派來的迎親儀仗隊率先響起了鑼鼓之聲,鑼鼓隊,彩旗隊,華蓋隊,禮樂隊,都是穿着鮮豔,盡顯堂堂大慶國的風采。

宋世清自是令燕國的儀仗隊也造起聲勢來,雖然人數比不得慶國人,但是身在異國,卻也不能輸了陣仗。

沒過多久,在一衆宮女的簇擁下,身着禮服的紫兒終於出了來。

上紺下縹,深領廣袖,雖身量略顯不足,但是愈發顯得玲瓏嬌小,行走之時,卻是動作輕緩,透出十足的皇家威儀來。

在場官員,俱都跪下行禮。

踏着長長的紅色地毯,在宮女的扶持牽引下,在無數官員的參拜下,這位僞公主,卻比真公主更有氣質地出了皇家別院,在韓漠率領的燕國武士護衛下,登上了華貴的車輦。

此時天剛矇矇亮,但是隊伍便已經開始起行。

上京城太過龐大,皇家別院距離齊天觀的路途並不算太近,必須在辰時之前,趕到齊天觀。

車隊在禮樂聲中,緩緩前行,一條長龍般,蔓延在上京城的大街道上,那美妙動聽的禮樂聲,也打破了凌晨的寧靜。

從皇家別院通往齊天觀的道路上,沿途每隔一段距離,都會有上京警備營的精銳武士守衛,衣甲鮮明,勁氣寒霜。

沿途的房屋,早都掛上了紅綢,透着喜氣。

上京城的百姓們,早就知道今日乃是太子大婚,許多人都是起了個早,聚集在路邊等着看浩蕩的車隊,即使是在上京城,這樣隆重熱鬧的場景,卻也是並不多見的。

雖然上京城內的達官貴人少不得婚嫁,但是自然沒有人敢比皇家的規格氣派,皇家的婚事,纔是真正的國婚,隆重非凡。

上京警備營的官兵固然嚴陣以待,韓漠的御林軍,卻也是手握刀柄,做好了隨時應對任何意外的準備。

韓漠騎在馬上,神情淡然。

雖然是盛大的婚事,但是對於韓漠來說,這種政治聯姻,實在沒有讓人高興的理由。

騎馬跟在車輦旁邊,韓漠卻是想到了已經脫離苦海的小公主霜兒,自在送親半途設計讓她脫身,之後便再無那個小丫頭的消息,也不知她如今身在何處。

只不過此事既然是秀公主精心策劃,那麼一切的程序想必都是非常的妥善,倒也不必爲小霜兒擔心。

只不過,那日一別,今生卻不知是否能夠再相見?

……

齊天觀內的祭天道場,此時已是被精兵環衛,說得誇張一點,也確實是連蒼蠅也難以飛進去,上京聖將商鍾離一身戎裝,豁然在場,而上京警備營總制使雲滄瀾,亦是親自在齊天觀負責保衛事宜。

軍方不少將領都集中在此處,比起前來齊天觀的公主車隊,此時的齊天觀內,卻顯得很是安靜。

在已經佈置好的場地正中間,卻有一名身着明黃禮服,頭戴金冠的年輕人正安靜地坐着,他的長相很普通,若不是一身奢貴無比的禮服,便是屬於丟在人羣中誰也不會注意的角色。

但是這個人的身份實在不一般。

這位便是今日大婚的主角之一,堂堂的慶國太子。

他的嘴脣很薄,眉毛很淡,身體看起來還頗有些瘦弱,與旁邊的商鍾離等一幫軍方武將相比,實在是瘦弱的很。

慶太子雖然儘量做出鎮定之色,但是卻顯得頗有些緊張,兩隻手有些拘束不安,一會兒扣在一起,一會兒又是放在椅把子上。

商鍾離在旁瞧見,眼中卻是顯出一絲黯然之色。

國之強弱,與一國之君的才幹息息相關。

當今天子,人所共知乃是一代昏君,在位十三年,除了開始兩年還作出一副要大幹一番的姿態之後,便陷入了長達十多年的酒色生涯之中。

一開始,慶國文有老丞相,武有商鍾離,以這二人爲首,慶國朝堂亦是有不少能臣干將,整個慶國上下,倒也是安寧昌盛,皇帝倒也樂得逍遙自在。

那時候皇帝立下的太子,亦是聰明睿智,而且能文能武,作爲未來之君,慶國有這樣一位太子,實乃是大幸之事。

如果一切順利,慶國不能保持着中原第一強國的地位,而且勵精圖治之下,很有可能完成一統中原大地的霸業。

但是,玉寒宮的那一場火,改變了慶國本來極其美好的前景。

新的皇后,新的太子……!

當年前太子葬身火海,崇仁帝的子嗣之中,有資格繼承太子之位的,便只有皇后所生的二皇子和三皇子。

二皇子與當今聖上一般,乃是一個酒色之徒,不學無術,而且爲人陰損狠辣,稍有不順,便要虐待下人,甚至毫不顧忌地取人性命,朝野上下對於這位二皇子,自然都是滿腹怨言。

在新太子之爭中,二皇子身邊一開始的勢力,顯然要強國三皇子,而且三皇子性情懦弱,遇事容易受驚,所以不少人都以爲新太子將是二皇子的囊中之物。

誰知在最後時刻,商鍾離與老丞相竟是一同上書,舉薦三皇子爲新太子,宮中剛剛被立爲皇后的魯妃,甚至在崇仁帝詢問時,也贊同立三皇子爲新太子。

這一場太子之爭,最終卻是出人意料被沒有任何實力的三皇子贏得。

三皇子被立爲太子之後,二皇子卻是在半年之後,被封到了慶國極北部的北地郡,名爲封地,實際上則是將其驅逐出京城,免得又起波瀾。

雖說新太子背後有商鍾離這座大山,但是這位太子,優柔寡斷,性情柔弱,稍微遇到一點事情,就神經兮兮,緊張莫名,這讓心憂慶國前途的朝臣們,心中總是免不了泛起一陣黯然。

當今之世,實非太平之世,且不說國內已經隱患頻現,只說環肆兩側的魏國和燕國,無不是齜牙咧齒,並不掩飾爭霸中原之心。

如此懦弱的太子,日後真要是登上帝位,到時候手下倚重的臣子例如商鍾離這一類鎮國之臣離世而去,是否能夠讓慶國繼續存於中原大地?

商鍾離看了太子一眼,收回目光,心中只是嘆了口氣。

當前他已沒有精力去想十年二十年後的事情,現在他要應對的,乃是慶國面臨生死存亡的一場大劫。

辰時之前,公主的車隊抵達齊天觀,齊天觀內的祭天儀式便即開始。

祭天儀式繁瑣而隆重,韓漠只是領着十名武士進入道觀。

祭天儀式持續到午時,所有人都有些疲憊,等到儀式結束,太子與公主又是分坐車輦,往慶宮而去。

慶宮內自然也是處處張燈結綵,一片喜氣,入宮之後,慶太子以紅綢拉着燕公主進入了承天殿,慶帝與慶後已是在威嚴的金鑾殿等候。

接下來,便是要於承天殿之上行冊封之儀。

慶太子與燕公主跪拜於朝堂,老丞相親自持帝冊封命詔讀之,“妃尊與太子齊體,供奉天地,祗承宗廟。蓋有內德,長秋宮闕,東宮曠位,今有燕公主霜,秉淑媛之懿,體河山之儀,威容昭曜。寮所諮。僉曰宜哉。卜之蓍龜,卦得承幹。有司奏議,宜稱紱組,以臨兆民,立爲太子妃。後其往踐爾位,敬宗禮典。肅慎中饋,無替朕命,永終天祿。”

韓漠亦是在朝堂之上,昨夜一夜未睡,今日又是繃緊精神,倒是頗有些疲憊。

想到昨夜之事,不由往高座上的皇后瞧去,只見慶後此時一身金裝禮服,貴氣無比,端莊冷傲,有一股子凌然不可侵犯之姿。

看她此時模樣,實難將她與昨夜那激情風騷的風流豔婦聯繫起來。

韓漠也看不懂這些繁瑣的禮節,只是靜靜等候,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慶太子與公主終是謝恩離殿,這一次則是在無數的宮女太監簇擁下,太子牽着燕公主登上了更爲華貴的花車輦,無數的宮女手提花籃,跟在車輦旁邊,華貴的紅色地毯,竟是從承天殿直鋪到東宮,花車輦便順着地毯往東宮而行,宮女們則是沿途向空中拋灑花瓣,空氣中瀰漫着幽香味道,禮樂鑼鼓之聲,喧天齊鳴,整個慶宮,莊嚴中卻是透着熱鬧。

太子與公主既往東宮,除了陪嫁的宮女和太監一同前往,燕國的武士們卻是不能再跟隨,只能退出慶宮。

而慶宮之內,則是舉辦一場盛大宴會,百官齊樂,燕國衆官員自然也是要參與的。

這一場喜宴,只進行夜深時分。

宴會散後,羣臣卻沒有散去,因爲大家都知道,宴會過後,上京聖將商鍾離便要出城與他的兩千親衛軍匯合,趕往前線禦敵。

這一次,往日裡渾渾噩噩的慶帝,竟是親自趁着龍輦,率領百官,深夜出城,送別商鍾離。

慶帝更是吩咐商鍾離與他同輦而行,出了城,商鍾離部下的兩千親衛軍已是在城外靜靜等候,寂無聲息,顯得極是訓練有素。

慶帝牽着商鍾離的手,下了龍輦,並沒有立刻鬆開商鍾離的手,那張因爲酒色過度而有些渙散的眼睛,看着商鍾離。

“聖上,保重龍體,還請聖上早些回宮歇息!”商鍾離感覺慶帝緊握自己的手,心中升起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慶帝擡起頭,看着天上的月亮,終於道:“明月爲聖將指路,聖將則爲朕指路……朕不會做皇帝,聖將卻是千古名將!”

商鍾離想不到慶帝竟然會說出這樣的話,急忙跪倒:“聖上……!”不知爲何,聲音竟然有些哽咽。

慶帝用力扶起商鍾離,凝視着商鍾離,許久之後,才輕聲道:“聖將,朕等你回來!”

商鍾離抱拳躬身,“聖上,臣定當剿滅魏軍鐵騎,凱旋而歸,以報效聖上,報效我大慶!”他後退幾步,雙手依然抱拳,高聲道:“諸位,商鍾離就此拜別!”

慶國羣臣俱都抱拳,齊聲道:“聖將走好!”

所有人都看着一頭白髮的商鍾離從身邊的親衛手中接過頭盔戴在頭上,頭盔遮掩了滿頭白髮,這位老將看上去威猛無比,渾身上下散發着骨子裡所蘊含的霸氣,他翻身上馬,又看了慶帝一眼,在馬上抱了抱拳,再不多言,一甩馬鞭,駿馬頓時飛馳而去,兩千精銳親衛軍,跟在老將身後,如雷般的馬蹄聲響起,只是片刻間,那一隊騎兵的身影,便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之中。

第352章 鶴蚌相爭第536章 偷樑換柱第1036章 前因第275章 紅袖取刀第1120章 戲,開始!第87章 失與得第17章 馬技乞丐第97章 雙雄殺第278章 一份調兵令第1104章 局後有局第146章 絕影第729章 伸向風騎的手第1章 月下事第710章 皇族中的狼第59章 上島第331章 書上說的第721章 軍報第136章 千里長堤,潰於蟻穴!第1134章 男兒頌(上)第193章 熱情的燕京府第734章 迷局第693章 沙盤上的戰局第849章 二皇子第1079章 叛族者,死!第740章 與肖木議第187章 新任廳長第285章 所謂借勢之道第134章 雲一般的神兵第1133章 誰是高手?第600章 那個人第1114章 殺燕京第931章 酒肆三書生第629章 登門拜師第1058章 無力迴天第1070章 竹林再相逢第118章 不懷好意第1018章 還是當初少年心第297章 識奸細第37章 聖旨第1000章 闖營第49章 可遇不可求第243章 親事第427章 無名寺第401章 清理門戶第655章 萬花宮中花凋謝第414章 試探第1090章 四棍第352章 鶴蚌相爭第33章 韓家往事第618章 上京城第692章 龍不可觸逆鱗第524章 神山城第162章 加官晉爵第220章 楊樹村第397章 鬼谷香火第1126章 權臣後手第1009章 入殿第844章 坐鎮西北第349章 良辰美景隱風雷第626章 風流才子唐淑虎第913章 天亮後,忘記我!第715章 莊淵論戰第483章 西河王爺第465章 故人聚第286章 急朝第474章 迴天有術第426章 御書房定策第1111章 夏日家話第192章 瓷娃娃第218章 口供第618章 上京城第60章 美人魚第807章 那不變的誓言第729章 伸向風騎的手第581章 聖意已定第428章 冷香第744章 隆山會第218章 口供第973章 國貧之下,難有強兵!第808章 拔刀反向第1096章 狐疑第773章 帝王心術第986章 玄機授藝第37章 聖旨第936章 四道密函第175章 巧奪天工第804章 下旨第212章 親密接觸第1032章 黒木顯第791章 東海來兵第781章 雪戰圍殲第331章 書上說的第529章 登天之難第404章 一盞燈,一個人!第585章 紫袍女第784章 一枚戒指第572章 我很累!第628章 實力中的遺憾第609章 論兵第1027章 東海鷹、巨鯊和黑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