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接見張茂

隨着河西世家叛亂被平息,以高詡爲首的刺史府的將重心逐漸轉移恢復涼州經濟上。

與此同時,遼東軍也沒忘記清算河西世家。此次叛亂中,河西世家損失慘重,不但要交出家族所有田產、部曲,還要向刺史府繳納一半財富。

總之,經過此番波折,河西世家除了宋、汜等寥寥數家外,其餘世家均損失慘重。

在付出了巨大代價之後,河西世家總算得以保住家族,些許錢財損失雖有些肉疼,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而且隨着遼東入主涼州,河西世家內不少人才紛紛得以重用。

唯一讓衆人感到不滿的是,除了宋配等寥寥數人得以留任涼州外,陰元、陰澹、索輔等大批涼州官員紛紛被調到朔、並、幽等外地任職。

隨着大批世家中流砥柱被調離涼州,高詡、宋配等刺史府官員少了很多牽制,在他們的主持下,涼州各地開始了轟轟烈烈地政策改革。

大批農奴、佃戶、奴僕被釋放成爲自由民,他們不但被授予田地,同時他們的後代也被允許尚學堂、參加科考。

當一些農奴、佃戶、奴僕雙手接過刺史府頒發的證書、房契、田契等文書時,都忍不住嚎啕大哭,跪在地上高呼大司馬萬歲。

隨着近八十萬底層百姓分得田地,涼州原有的經濟基礎被徹底打破,曾經被河西世家壟斷控制的涼州終於被遼東掌控。

至此,收復河西八郡之地後,遼東不但又多出百十萬人口,同時徹底打通了與西域之間的聯繫,控制了絲綢之路東段路程。

日後隨着陸上絲綢之路復興,必將爲整個西北經濟發展再次注入強勁動力。遼東一大批有實力的世家、巨賈紛紛西進,試圖提前搶佔的絲綢之路上的利益。

爲了儘快鎮撫涼州,衛朔調戰功卓著的劉遐擔任涼州都督,至於其原來的職務則由年輕將領陽鶩接任。而陽鶩也成爲遼東年輕將領中,第一個出任地方都督的人,當仁不讓成爲年輕將領中領軍人物。

新成立的涼州都督府肩上任務很重,除了要鎮撫涼州當地外,劉遐還要分出一部分精力用心西域,爲日後遼東軍收復西域做準備。

與此同時,遼東爲了加強對河西的控制,牧府拿出鉅額資金投資到涼州,修建敦煌——張掖——姑臧——金城一線水泥直道。只有這條戰略道路修築完成,河西纔會牢牢跟整個西北綁在一起。

在河西各地發生鉅變的時候,經過長途跋涉,張茂、張駿叔侄兒終於順利抵達薊城。

而衛朔終於有機會見見在歷史上鼎鼎大名的前涼成王、文王,如果說是張軌、張寔父子二人奠定了前涼基業,那麼將前涼發揚光大者,非張茂、張駿、張重華莫屬。

尤其張駿、張重華父子在位期間,前涼達於極盛,境內分置涼、沙、河三州,設西域長史於海頭,在今吐魯番地區設置高昌郡,統治範圍包括今甘肅、寧夏西部以及新疆大部。

史載前涼疆域:“南逾河、湟,東至秦、隴,西包蔥嶺,北暨居延”。

但是張重華的才能遠遜於前人,真正爲前涼奠定盛世基業的是張茂、張駿叔侄兒。

歷史上張茂、張駿二人才華均不凡,治理涼州兢兢業業。

眼下張茂正值壯年,正是大展身手的年齡,衛朔可不會放任這樣一個人才虛度時光,他此刻接見張茂自然打着收爲己用的盤算。

“罪臣張茂拜見大司馬!”

張茂自進入薊城之後就沒睡過一天安穩覺,每天他一睜開眼睛想得第一件事,就是摸摸脖子上的腦袋還在不在。

就這樣提心吊膽過了幾天,終於等到了衛朔的召見。

衛朔坐在上首,擡眼望了下跪在下面的張茂,不由嘆了口氣。他掀起的蝴蝶效應改變了許多人的人生軌跡,其中就包括眼前的張茂。若沒有衛朔攪和,在今後幾年內,張茂將正式接過戍守涼州的重任,在完成自己使命後,一生無子的張茂又將使命交到侄兒手中。

不過,如今張茂怕也沒這個機會了。

“罪臣?哼!爲一己之私抗旨不尊,置朝廷大義於不顧,你身上的罪愆可不小。”

“臣,臣,臣……”聽着衛朔話中之冷意,張茂額頭上忽然滲出一層細密的汗珠。

心神惶恐之下,張茂只能匍匐在地不斷叩首道:“臣冒領涼州,僣位刺史之位,實在是罪該萬死!”

“哼!看來你還有自知之明,若非念你們張家戍守涼州有功,我早治你的罪!”

“請大司馬贖罪!”張茂以頭搶地渾身抖似篩糠,好似感到大禍臨頭一般。

衛朔看把張茂嚇得夠差不多了,這才收起語氣中的冷意,輕笑一聲道,“呵呵,原本依律法來說,你是罪無可恕。但是看在武穆公、張使君的面上,暫且先饒你一命。”

“啊……這……這,謝大司馬不殺之恩!”

聽到衛朔不再追究他的罪行,張茂終於鬆了一口氣,他沒想到能這麼輕易就過關了,害他白提心吊膽了這麼多天。

其實張茂多慮了,且不說他本身就是個人才,而衛朔一向又有收集人才的癖好,再加上還要考慮到原涼州文武感受。因此,從一開始衛朔就沒有降罪張茂的意思。

“眼下涼州刺史已有了人選,你就不要再回涼州了。聽說你身體不太好,先在薊城修養一段,等日後時機成熟了,我再放你出去一展身手。”

“啊!”張茂滿臉震驚,他以爲自己即便免於懲處,日後也不會得到遼東重用。張茂甚至都做好了閉門謝客,虛度一生的打算,卻沒想到今日從大司馬口中親自得到了要被重用的承諾。

“啊什麼啊!?你不會還惦記着涼州刺史之位吧?”衛朔眼神凌厲地掃了張茂一眼。

“不……不,不是,不是這個意思,臣只是有些吃驚。”張茂連連否認。

“哼,不是最好!不過,你也不用爲今後擔心,只要你用心爲遼東做事,我不會虧待你。另外,你侄兒張駿雖繼承了國公之位,但也不該躺在功勞簿上一事無成。我意派他先到學堂內學習,以便日後能很好撐起張家門楣,不管怎麼說也不能墜了武穆公盛名。”

“臣替侄兒謝大司馬厚恩。”

聽到這話,張茂一直懸着的心徹底放回了肚子裡。同時亦有點兒佩服衛朔心胸,如果換做是他本人,未必會做的更好。可大司馬不但未追究張家罪行,還依然將涼國公的爵位留在張家,爲張家保留了最後一絲臉面。

“臣萬死難報主公大恩大德。”張茂這下是真的對衛朔感激涕零。

“行了,你起來吧!”

衛朔看折騰地差不多了,生怕再折騰下去真把張茂折騰壞。不管怎麼說,張茂也算是晉人中難得的人才,若真爲此事而變得一蹶不振,說起來那也是遼東的損失。

“其實說起來,我一直都很敬佩武穆公,此次若非你家兄長意外罹難,遼東上下也不會與涼州刀兵相向。但天下一統乃大勢所趨,涼州不可能永遠獨立於中原之外,即便沒有今日之事,等未來遼東收復中原後,涼州仍然要面臨今日這番選擇。”

“爲了儘快積蓄實力,完成驅除胡虜的大業,必須儘早解決涼州割據問題。好在一切都過去了,我希望你不要執着於過去,將眼前這片兒翻過去,做人要懂得朝前看。”

張茂不傻,他很快就明瞭話中深意,忙不迭答應下來。(。)

第472章 祖逖之死第207章 女將掛帥第184章 大演習(下)第378章 南洋大捷第146章 祖逖西征豫州第544章 大破支雄第5章 真的變成精鹽了?第409章 榆眉會戰之背城而戰第447章 天子賜婚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564章 羯胡崩潰第332章 呼家將投誠第564章 羯胡崩潰第80章 招募船工第654章 高昌大捷第38章 赴約第637章 返回洛陽第186章 終議親第458章 北伐誓師第399章 賽馬場上定大計第51章 只聞其聲,未見其人第388章 羅馬人的震驚第505章 新年述理論第459章 拓跋鬱律第122 章 遼東對第449章 扶余來使第651章 西征!西征!第36章 劉隗的招攬第55章 前奏第152章 河北邵續第473章 王者歸來!第79章 參觀船坊第644章 燕晉第二次爭鋒第250章 路遇名將第550章 薛濤守涿縣第537章 雙方備戰第1章 天顯異象第185章 過年逼婚第450章 欲伐草原第297章 威壓索綝第63章 胡人突襲,彭城失守第447章 天子賜婚第68章 離間敵人第48章 祖逖來了第473章 王者歸來!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130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662章 兵臨城下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43章 高瞻出山第375章 雖遠必誅!第470章 長城會盟(下)第15章 琅琅書聲第640章 宋褘立功第402章 祖逖的擔憂第638章 蜀中變局第31章 這才叫真正士兵!第77章 石勒崛起第171章 祥瑞白鹿第617章 法治與德治第310章 裴嶷說王家第29章 詰問刺史第274章 一刻不得閒第139章 大戰來臨第115章 襲擾戰第84章 再見祖逖第509章 姑臧爭鋒第328章 上黨攻略第625章 長矛兵之威第287章 馮翊賑災第568章 人心惶惶的襄國城第28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9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361章 水師前出第192章 千里奔襲,軍事奇蹟第317章 青州求援第418章 隱士獻策第152章 河北邵續第488章 劍拔弩張的江左第39章 王家新動作第634章 司馬紹之雄心第537章 雙方備戰第119章 大獲全勝第211章 西征廣寧第361章 水師前出第122 章 遼東對第239章 敲詐拓跋六修第298章 秦州內訌第297章 威壓索綝第178章 司馬嫣在遼東第92章 終至臨淄第53章 商議退敵第93章 僥倖過關第531章 時光如梭第504章 夫人外交第150章 尋找鐵礦第83章 清河公主第633章 熱鬧的嶗山第283章 城破在即第508章 鼓勵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