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郗鑑獻策

建鄴是大晉立國以來第三個都城,如今這裡儼然已經成爲大晉新的政治中心。

太初宮偏殿內,天子司馬睿正和一個五十歲男子手談。

縱然眼下春寒料峭,但因燃着上等竹炭,整個偏殿內卻是溫暖入春。

眼前這盤棋,白棋已被黑子殺得步步敗退,一眼望去棋盤之上幾乎全是黑色棋子。

過了一會兒,司馬睿終於將手中白棋丟在棋盤上,喟然嘆曰:“朕輸了!”

見天子棄子認輸,對面男子微笑道:“呵呵,非是臣技高一籌,而是陛下心思不在對弈上,被臣乘虛而入罷了。若陛下認真以待,微臣豈是陛下對手?”

“唉,知我者道徽也!”

“陛下可是在爲大將軍而煩惱?”

聞言司馬睿面帶悽切之色,起身彎腰深施一禮拱手請教道:“請愛卿爲朕指點迷津!”

此時司馬睿早已有心除去王敦,可惜王敦羽翼豐滿爲時已晚。

眼下面對籌謀叛亂的王敦,司馬睿只能暗中佈局謀劃,表面上還得忍氣吞聲,以免激怒王敦令其狗急跳牆。

但司馬睿絕不甘心束手就縛,不會安心做王敦傀儡,否則當初他也不會重用刁協、劉隗之輩。

今日他以下棋手談名義將郗鑑召至宮中,就是想向對方請教一二。

要說起來司馬睿手底下也有些信得過的人才,比如刁協、劉隗、戴淵等輩,但真要說起來除了劉隗外,怕還就只有眼前郗鑑合適出謀劃策。

郗鑑忙上前一步跪倒,沉聲道:“陛下折煞微臣了,陛下務憂,臣有數策可助陛下破逆賊王敦。”

司馬睿聞言大喜,滿眼熱切地望着郗鑑道:“還請郗卿直言。”

面對天子盛情,郗鑑悠悠道:“自古主弱臣強,皆是禍亂之源。假若陛下大權在握,只需一道詔書就可置王敦於死地。但可惜呀,眼下江左軍權盡在王敦手中,陛下一旦輕舉妄動必會給自身帶來禍患。”

“因此臣建議陛下首先一定要戒急用忍,在無完全把握時千萬不要冒險。”

“愛卿之言,朕定當謹記在心,只是總不能一直被動忍耐吧?”

“陛下莫急,且聽在下一一道來。”

“首先,陛下不要將整個琅琊王氏列爲叛逆,要分清王敦是王敦,琅琊王氏是琅琊王氏,二者不可混爲一談。”

“此策在於分化拉攏敵人,陛下應當清楚,並非所有琅琊王氏子弟均支持王敦,比如王導、王棱等王氏子弟皆反對王敦發動叛亂,只因王敦勢大又固執己見才作罷。”

郗鑑此言其實就是在批評司馬睿之前行事莽撞,不該疏遠王導,因爲那樣做只會讓琅琊王氏內部溫和派失望,進而有可能反過來去支持強硬派王敦。

好在天子司馬睿已意識到在處理王導關係上做得不妥當,從各種跡象表明,王導的確跟王敦不是一條心,或者說並不完全是一條心。

雖然王導也跟王敦一樣同樣看重家族利益,但至少不會像王敦那樣野心勃勃想着推翻晉室,取而代之。

“道徽所言甚是,朕知錯矣,明日朕就下旨召茂宏進宮見駕。”

“此言大善,陛下此舉勝過雄兵十萬!”郗鑑見司馬睿知錯能改,不由讚歎不已。

“有王茂宏在,陛下就可通過他穩住王敦,使其不能在朝廷準備不足的情況下起兵叛亂。”

“茂宏他……”司馬睿欲言又止,他擔心王導不會爲他所用。

郗鑑是什麼人,自是一眼就看穿了司馬睿顧慮,忙開解道:“陛下但請放心,茂宏乃忠貞之士,豈會因一點兒誤會而怨恨陛下?再者王導根本就不看好王敦,未來王敦一旦兵敗,爲了避免琅琊王氏遭到重創,王導必然要盡力幫助陛下,並在平叛過程中立下殊功才行。”

聽了郗鑑的話,司馬睿眼前一亮,心中對王導再無半分芥蒂,同時也認識到王導的重要性。

“在用王導安撫住王敦之後,接下來陛下就要着手拉攏忠於朝廷的將領。”

“只有陛下手中掌握足夠多的兵馬,才能真正立於不敗之地。”

一提起兵馬之事,司馬睿就懊惱不已,原本他手中有幾隻可用之師,分別掌握在戴淵、劉隗、郗鑑三人手中。但隨着羯胡侵襲江淮,三大心腹將領麾下兵馬幾乎折損大半,眼下已不堪重用。

“唉,當初若非劉胤喝酒誤事,也不至於讓胡虜將淮南數萬大軍一口吞掉。”

“陛下,淮南精銳盡喪固然可惜,但江左依然有幾支兵馬可爲陛下所用。”

“其一便是坐鎮交廣二州的陶侃,其出身寒門,精通兵法,深爲王敦忌憚。只要陛下時時下旨慰藉,將來陶侃一定會爲朝廷所用。”

“除了陶侃之外,甘卓、司馬承、周訪等幾位領兵大將均跟大將軍面和心不合,只是畏懼其權勢地位纔不敢公開表達不滿。陛下需暗中儘量拉攏安撫衆人,即便衆人不能公開支持朝廷,至少也不能讓他們倒向王敦。”

聽了郗鑑所言,司馬睿異彩漣漣,頓時信心大增。

郗鑑看了一眼滿臉喜色的司馬睿,直接潑冷水道:“陛下切莫高興太早,光靠外人是不行的,您手中還必須有嫡系人馬,以便關鍵時刻發揮作用。”

“可……可眼下江左軍權俱在王敦手中,朕亦無能爲力啊!”司馬睿沮喪道。

不料郗鑑臉上露出一絲笑容道:“不不不,大將軍雖權勢驚人,但還做不到一手遮天。”

“哦?是嗎?請道徽細細道來,朕洗耳恭聽。”司馬睿頓時來了興趣,附身做傾聽狀。

“陛下,您忘了坐鎮襄城的周訪周老將軍了嗎?自去年始,周老將軍身染重病,至今已是病入膏肓。”

“昔日,王敦擔憂杜曾勢力增長,於是向周訪允諾,一旦周訪摛獲杜曾就會讓他任荊州刺史。”

“但沒想到當週訪誅殺杜曾後,王敦竟自任荊州刺史,沒有實現當初承諾,仍讓周訪任梁州刺史,這件事徹底導致了周、王之間關係決裂。聽說後來王敦曾數次寫信試圖解釋,但均未獲得周訪諒解。”

“眼下週訪病重,用不了多久便會西去,陛下何不趁機安排一名心腹前往襄城任職,如此不但可白得數萬精銳之師,日後王敦叛亂還能從側後威脅武昌。”

提到周訪司馬睿不禁感嘆道:“周老將軍一代名將,又對朝廷忠心耿耿,若其身體無恙必可壓制王敦。眼下朕思來想去,朝中有能力接替周老將軍者非愛卿莫屬,不知愛卿可願擔此重任?”

郗鑑忙謝恩道:“臣謝陛下重用,請陛下放心,此去襄陽臣一定替陛下將兵權牢牢掌握在手中。”

司馬睿伸手撫摸着郗鑑後背道:“愛卿忠勇,朕已深知,只是此事該如何說服大將軍同意呢?”

“嗯,陛下大可將此事交給中書監王導大人去交涉,同時陛下也該向外界展示一下強硬態度。如今遼東不是陛下支持者嗎?有這麼好的外援怎能不好好利用一下?陛下只管大張旗鼓地任命臣去襄城任職,若大將軍不同意,您大可借遼東之勢聯合王導強行通過。”

“這合適嗎?”司馬睿在王敦面前軟弱慣了,一時間不太習慣強硬麪對王敦。

“陛下,您是九五之尊,萬萬不能一味屈從王敦,臣的意思不是要陛下與其激烈對抗,而是要適當向外界表現出自己的強硬,要讓外人知道您對大將軍的不滿。如果陛下只是一味的退讓,不但會助長王敦黨羽氣焰,還會讓朝中忠貞之士失望,甚至會讓觀望勢力倒向王敦。”

第350章 科舉攬人才第30章 打賭!第468章 漠南,我的漠南!第465章 狹路相逢第4章 這也叫'好鹽'第574章 反攻清算第208章 再添一良將第302章 宣威朔方第172章 祥瑞帶來麻煩第675章 燕王歸來!第356章 江左來客第598章 吳蜀聯合第570章 襄國欲和談第624章 漢中震動第176章 民心即天道第304章 有人要作死第452章 張賓至薊城第12章 拖!第645章 太寧二年第56章 留縣大捷!第287章 馮翊賑災第107章 遼東會盟第576章 曹家的尷尬第569章 橫掃千軍如卷旗第505章 新年述理論第3章 跟着張大郎去買鹽第449章 扶余來使第178章 司馬嫣在遼東第110章 封釋的打算第309章 北宮純重出江湖第591章 交換領土第159章 新任陌刀將第18章 徐福島上的海盜第51章 只聞其聲,未見其人第553章 謝艾之謀第335章 自取滅亡第341章 整合軍隊第442章 兩個夫人,豔福齊天第601章 王敦病重第648章 暗潮涌動第599章 美人間諜第501章 高僧佛圖澄第50章 王桑、趙固犯徐州第536章 風雲驟起第650章 高車與嚈噠第465章 狹路相逢第288章 謀取隴東第300章 陰謀在醞釀第317章 青州求援第345章 薛氏強兵第110章 封釋的打算第491章 賈堅神射第377章 江東的試探第334章 躁動的琅琊王第413章 兵臨城下第540章 誰是獵物?第387章 長安城破第261章 偷襲臨榆鎮第163章 回首青州第259章 關中?昌黎?第185章 過年逼婚第111章 整編胡騎第392章 祖、劉再會第647章 進駐高昌第225章 創立闡教第60章 有人來打劫!第665章 最後的決戰第627章 百年河患第672章 東晉變天(下)第419章 整頓關中第33章 上任第一步第128章 放牧濟州島第179章 再見雙姝第554章 羯胡中計第370章 南陽王野心作祟第540章 誰是獵物?第644章 燕晉第二次爭鋒第652章 西域使者!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151章 提升工匠的地位第526章 接見張茂第295章 老而彌堅的樑芬第187章 祖約野心初膨脹第660章 前哨戰第10章 練兵不易!第645章 太寧二年第437章 美女是間諜第180章 王浚圖謀自立第19章 海盜下帖子第281章 擒殺劉虎第370章 南陽王野心作祟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543章 遼東挖坑第114章 援軍,真是援軍!第587章 勸進風起第643章 決心西征第289章 苻洪的選擇第34章 裴盾的變化第611章 東北劃界第409章 榆眉會戰之背城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