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蔡豹之死,羣豪離心

蔡豹剛把身家性命壓在了琅琊王身上,卻不知他早已作爲棄子被拋棄。

在羊鑑已脫罪的情況下,無論是以王氏爲代表的世家大族,又或者是琅琊王,爲了對外界有所交代,都已下定決心拿蔡豹充當此次北伐失利的替罪羊。

蔡豹也意識到了自身處境危險,當他敗退臨淮以後,決心隻身返回建鄴,向琅琊王請罪,以此來減輕身上罪責。

就在蔡豹打點好行囊準備南下建鄴請罪之際,其新任頂頭上司王導從弟、都督徐兗諸軍事的王舒趕到了臨淮。

王舒一到極力阻止蔡豹南下,並蠱惑蔡豹道:“胡人將要南下,士宣還是先暫時執掌軍務,安定徐州。等到敵人退卻以後,再去建鄴向琅琊王請罪不遲。”

蔡豹以爲王舒是琅琊王氏子弟,不可能以虛言誆他,壓根兒就沒想到王舒已挖好了坑等着他往裡跳。

結果蔡豹這個老實人,欣欣然聽從了王舒的建議,從而沒能及時返回建鄴向琅琊王請罪。

以至於讓琅琊王以爲蔡豹自持藩鎮出身,根本沒將他放在眼裡,其誅殺蔡豹之心愈加堅定,立即派人前往臨淮索拿蔡豹。而當初建議蔡豹不去建鄴的王舒則露出本來面目,聯合琅琊王使者趁夜拿下蔡豹,送往建鄴。

而蔡豹剛一抵達建鄴就被司馬睿下令誅殺,還將屍體陳於建鄴街市中示衆三天。

蔡豹作爲臨淮太守,很得當地軍民之心。故當蔡豹被殺的消息傳到臨淮後,臨淮百姓爲此感到十分痛惜。而以祖逖、蘇峻、祖約、李矩、曹嶷等爲首的外藩鎮將,則徹底爲蔡豹遭遇感到同情,同時亦對琅琊王所作所爲感到寒心。

“唉!可惜了蔡豹一干才,沒有死於胡人之手,竟遭自己人毒手!真是可悲可嘆!”

想着如歷史一樣死於非命的蔡豹,衛朔嘆息不已。原本歷史上,屯居在江淮之間的各路流民帥沒有一個是庸才。就拿蔡豹來說,其雖然不善軍陣,可治政安民卻很有一手。若換成他是琅琊王,絕不會任由這樣的人才損失掉。

高瞻聞言輕笑道:“呵呵,這樣豈不更好?主公,江東北伐失利,琅琊王不拿真正的罪魁禍首羊鑑問罪,反而冤殺蔡豹必使各地藩鎮離心離德,接下來只要遼東稍使手段加以拉攏,還怕諸人不倒向遼東?”

“嗯,景前之言深得我心,表面上看,此次討伐徐龕失利乃羊鑑之錯,然而真正導致北伐一無是處的原因卻是江左內部爭權奪利引起的。”

“現在再回過頭去看看當初王茂宏一力堅持啓用羊鑑作爲征討都督,企圖掌握淮南最高軍事大權時,不能不懷疑王導時存有私心。假如羊鑑一旦順利入主淮南,必可向北遙制祖逖,向南呼應王敦。”

“只可惜羊鑑毫無作爲,不但白白浪費了蔡豹因檀丘之勝而創造的大好局面,最終又害得蔡豹死於非命。”

“而羊鑑的所作所爲無不再次證明了,九品中正制選拔出來的世家名士不過是一繡花枕頭徒有虛表罷了!”

“不但於民於國無利,還會害人害己。”

“從整個事件進程上看,只有蔡太守開始取得了檀丘勝利。後來,又是他主張積極進兵,而其他衆將則寸功未立。即便最後因局勢發生重大變化,而導致討伐失利,可也不應該將全部罪責推到蔡豹頭上。”

“可惜琅琊王得罪不起王家,只好讓王導、羊鑑等人全部逍遙法外,而次等士族出身的蔡豹做了替死鬼。”

衛朔這話一說出來,連裴嶷、溫嶠、高瞻等世家出身的官僚亦是默然,很顯然王導以北伐徐龕之名,舉薦羊鑑領兵於外,根本就動機不純,其真正目的是要掌握江北軍隊。

“主公,不管琅琊王是不是有心,這蔡豹一死各地羣豪必將對江左離心離德,如此遼東的機會來了!不妨趁着新年將近,邀請李矩、曹嶷、祖逖、蘇峻等人來薊城做客,順便聯絡聯絡感情,以便爲日後收編羣豪打下基礎。”

聽了高瞻的建議,衛朔眼前一亮,對於各地羣豪,他早有心將其拉到遼東一邊,只因時機未至才遲遲沒有下手。而今因蔡豹被殺一事,使得羣豪對琅琊王大起疑心,正是遼東下手拉攏之機。

“好!就依景前之意,立即以我的名義給李祖逖等人發出請帖,邀請衆人到薊城相聚!”

建興五年,十一月中旬,在江左北伐徐龕失利不久,鎮北將軍衛朔力邀徐州刺史祖逖、冀州刺史邵續、司州刺史李矩、青州刺史曹嶷、豫州刺史祖約、睢陵內史蘇峻前往薊城一會。

消息傳出,各方震驚!

……

石勒擔心遼東又要聯合各地討伐襄國,立即將張賓、夔安、徐光等人找來商議。

“主公不必擔心,臣以爲遼東邀請羣豪齊聚薊城,最擔心的不該是我襄國。”

“哦?孟孫此言何意?”

“主公,自蔡豹之死的消息傳出之後,各地羣豪無不對琅琊王感到寒心。而至此關鍵時刻遼東突然力邀羣豪北上,顯然是要趁機拉攏羣豪。等着吧!用不了多久,江左就該坐不住了,臣有點兒好奇,不知琅琊王該如何反擊?”

……

事情正如張賓所料,當琅琊王得知遼東邀請各地羣豪前往薊城時,頓時心慌了。他很清楚江左在處理蔡豹一事上傷了各羣豪的心,司馬睿很擔心羣豪受蠱惑而徹底倒向遼東。若真發生了那樣的事,那這一次琅琊王將輸的連褲衩都不剩!

不得已,琅琊王只好將劉隗、刁協、戴淵、庾亮等人找來商議對策。

“大家都說說,遼東此舉到底有何意圖?”

“這還有什麼可說的?不就是想趁機拉攏各地藩鎮嗎?我聽說早些時候,駐守淮南一帶的祖逖、蘇峻、蔡豹等人都在暗中接受遼東支援。雙方眉來眼去已久,而今蔡豹橫死,藩鎮離心,若遼東再下把力氣,未必不能將他們拉攏過去。”

刁協面色凝重斬釘截鐵道:“大王,絕不能任由藩鎮投靠遼東!”

司馬睿沉重地點點頭,冤死蔡豹讓他在政治上失分太多,大大損害了之前一直維護的高大形象,經過這件事他別想再像以前那樣號令羣雄。如今再回過頭想想,當初真不該迫於世家壓力處決掉蔡豹。

不過,不管司馬睿如何找藉口,蔡豹之死的責任總要由他來承擔。而且真要說起來,其中琅琊王未必沒有順手推舟之意,不然他真要堅持己見,不說讓蔡豹像羊鑑一樣脫罪,起碼保住性命應該問題不大。

“諸位可有良策教我,以解眼前之困?”

劉隗長嘆一聲道:“唉!而今除了高官厚祿以外,也沒什麼好辦法啦!”

升官!?琅琊王眉頭一皺有點兒不樂意,而今那些外藩鎮將各個高居一州之刺史,若是再升的話,豈不要給他們都加上侍中的頭銜?

可不要小瞧侍中頭銜,在秦漢之時,侍中原本爲少府屬下宮官羣中直接供皇帝指派的散職;西漢時又爲正規官職外的加官之一,文武大臣加上侍中之類名號可入禁中受事。

西漢武帝以後,地位漸高,等級直超過侍郎。魏晉以後,侍中往往成爲事實上的宰相。

最後琅琊王思來想去還是不得不接劉隗的建議,他立即上書長安,以討虜有功爲由升衛朔爲鎮北大將軍,祖逖爲徐州牧、鎮西大將軍,李矩爲司州牧、安西將軍,邵續爲冀州牧、平北將軍,曹嶷爲青州牧、安東將軍,祖約爲豫州牧、平南將軍。(。)

第116章 兵圍西安平第41章 裴穎兒的好意第470章 長城會盟(下)第239章 敲詐拓跋六修第565章 石虎、石勒被擒第186章 終議親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224章 盧家的選擇第17章 青島港第512章 涼州張家第202章 陌刀的威力!第18章 徐福島上的海盜第314章 欲行科舉第667章 西域初定第451章 婚期將至第174章 靠着祥瑞升官第277章 戰前動員第342章 蒲津古橋第372章 告別薊城第615章 秋闈將至第262章 勢不可擋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435章 出巡之調查第601章 王敦病重第146章 祖逖西征豫州第260章 彷徨無助的段氏鮮卑第306章 再襲定襄第281章 擒殺劉虎第225章 創立闡教第597章 不同的選擇第456章 請鮮卑人離開華夏故土第214章 連鎖反應第633章 熱鬧的嶗山第657章 諸佛有難第44章 宴會之後第473章 王者歸來!第666章 龜茲大捷第527章 江左又起波瀾第95章 討好曹嶷第240章 劉、衛深談第291章 各方反應第582章 波斯王子第190章 洞房花燭第230章 挑撥離間第502章 與高僧交流第83章 清河公主第652章 西域使者!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456章 請鮮卑人離開華夏故土第590章 餘波第126章 四月春耕第129章 謀取東夷校尉之職第100章 引來烏丸人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597章 不同的選擇第497章 徵收個人所得稅第255章 逼退江東水師第371章 古代馬六甲第15章 琅琅書聲第409章 榆眉會戰之背城而戰第205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567章 夔安投江東第291章 各方反應第27章 途經郯縣第251章 琅琊王的心病第191章 王浚稱帝,天下震動!第528章 新長安第563章 漢軍倒戈!第116章 兵圍西安平第78章 前往江東買船第141章 威震遼東第420章 元帝登基第401章 司馬保稱帝第562章 羯胡弱點第421章 千里奪戰馬第428章 宴請隱士第227章 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第461章 有點兒不對勁!第674章 何去何從第148章 意外的盟友第510章 涼州猛將——索苞第316章 一聲驚雷第660章 前哨戰第168章 衛朔是誰?第603章 輿論之爭第270章 擂鼓助威第160章 修好慕容廆第96章 曹嶷有心事第424章 宋禕北上第504章 夫人外交第655章 活捉焉耆王!第14章 立下根基第228章 風起北疆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377章 江東的試探第404章 襲取華陰第7章 美好前景!第49章 野心家們都跳了出來!第652章 西域使者!第291章 各方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