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一計退三敵

雖然城外聚集了數萬大軍,可衛朔他們卻一點兒都不擔心,畢竟敵人大部分都是騎兵,不可能用來攻城。趁着敵軍圍城的間隙,衛朔召集幕僚開始商議退敵之策。

“主公,僅看美川王高乙弗只派了幾千士兵前來會盟,可知高句麗人根本就沒將此次會盟放在心上。我們完全可以私下裡先擺平高句麗,只要高句麗人退去,其他幾方敵人定會心生疑慮,到時我們再稍加挑撥一二,由不得敵人不自亂陣腳。就是不知沓氏霞客願不願意捨棄部分高句麗戰俘?”

“嗯?長史此言何意?難道你想以釋放高句麗戰俘爲條件換取對方撤兵?”

“不行啊主公,如今營建旅順港全靠高句麗戰俘在維持,一旦抽走大部分戰俘,旅順港的建設會因缺乏勞動力而暫時陷入停滯。”

沓氏霞客一聽裴嶷在打高句麗戰俘的主意,頓時急眼了。這兩萬高句麗戰俘可是沓氏霞客營建旅順港的主力軍,他真不敢相信沒了高句麗俘虜,今後的旅順港該怎麼建造下去。

見沓氏霞客極力反對裴嶷的提議,衛朔也不禁爲難起來。爲眼前計他自然贊同裴嶷的提議,可他也不能不考慮日後營建旅順的問題。

正當衛朔左右爲難之際,旁邊的聯勤司主事韓壽卻笑道:“主公莫爲難,沓氏先生也莫心急!韓某保證,此戰之後,沓氏先生損失了多少高句麗人,在下就爲閣下補充多少戰俘。”

韓壽的話一下子提醒了衛朔,是呀雖然暫時損失了部分高句麗戰俘,可只要此戰勝了,還怕沒有戰俘?如此一來,衛朔徹底沒了顧慮,立即派遣陽耽秘密前往高句麗大營

晚上,正要休息的高句麗人得知衛朔使者求見,儘管高句麗人摸不清衛朔的真實目的,但高句麗人還是讓陽耽進了大帳。

“陽使者,你應該很清楚,前番我高句麗剛剛敗於你家主公之手,你們乃我高句麗不共戴天的仇人!如果今日你到我大帳內只爲了讓高句麗退兵的話,就不用多費口舌了,不打破西安平我們高句麗是不會撤兵的!”

高句麗人看到陽耽後,不等他開口說話就申明瞭己方絕無退兵之意。面對固執己見的高句麗人,陽耽並未退縮,只見他灑然一笑道:“將軍,高句麗與我大晉一向是井水不犯河水,只因爾國先犯我帶方、樂浪二郡,我家主公不得已才舉兵迎敵。”

“好在之前的恩恩怨怨都已成爲過眼雲煙,我們雙方應該秉承發展的眼光朝前看,如果能和平共處再好不過了。本來此次主公讓派在下前來,只想告訴你們,我家主公願意釋放一部分高句麗俘虜以示誠意。可惜將軍對此不感興趣,在下只好回城稟報給主公!”

說着陽耽站起來就要離去,這下可急壞了高句麗人。他們這次來遼東本是爲了打醬油,如果能順道帶一些俘虜回去,一定會受到國相以及大王的讚許,說不定還能借此機會升官發財,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高句麗人怎麼會輕易放棄?

“陽使者……陽……陽使者且慢離去!”

陽耽本來就沒打算走,之前不過在欲擒故縱罷了,眼見高句麗人已上鉤,他自然就順勢就坡重新留了下來。陽耽重新坐下之後,大帳內的高句麗人再不復之前的敵視之態,反而各個爭着上前與陽耽說好話。

“陽先生,你剛纔所言的釋放我國戰俘一事可是真的?”

陽耽將手中酒樽一放,斜着眼睥睨道:“我家主公是何等人物,豈會食言而肥言而無信?只要你們高句麗人願意與我方交好,我方自當遵守約定釋放部分高句麗戰俘!”

在場高句麗人一聽此言頓時大喜過望,忙問道:“不知你們願意釋放多少我國戰俘?據我方所知,目前大約有兩萬高句麗人滯留在遼東,如果貴方願意將其放回我高句麗的話,我家大王一定會與遼東重修舊好!”

見高句麗人竟然把遼東文武當白癡凱子,陽耽嘴角露出一絲冷笑道:“我想將軍大人誤會了,我方釋放多少戰俘回高句麗完全取決於貴國的選擇。不過,在這之前,我方可以先釋放三千高句麗俘虜,以示我們的誠意!”

聽說可白得三千高句麗俘虜,在場的高句麗人各個興高采烈,同時還在心底狠狠地鄙視了一番晉人,覺得晉人還是和以前一樣好糊弄,只要隨便說幾句好話,晉人就會像白癡一樣把好處往外送。

可惜高句麗人卻不知,衛朔之所以答應先釋放三千高句麗戰俘,只因這些戰俘都是身殘體弱之輩。留在遼東除了浪費糧食外根本不能有任何貢獻,衛朔爲了減輕負擔才毫不猶豫地將此包袱甩給高句麗人。

雙方約定了移交戰俘的時間之後,陽耽就順利返回了城內。次日,到了約定時間後,衛朔等人故意讓人敲鑼打鼓,將整個移交儀式搞得熱鬧而隆重,生怕外人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高句麗人雖然明知晉人在搞鬼,可他們並沒有放在心上,如今高句麗人只一心想要更多的戰俘回國。可等到三千缺胳膊少腿的戰俘回到駐地後,高句麗人徹底傻眼了。他們拉着陽耽不讓其回城,非說高句麗上當受騙了。

陽耽翻翻白眼道:“將軍,在下何時欺騙爾等了?我只答應釋放三千戰俘,可從未向諸位保證過戰俘都是完好無損的呀?”

這一番說辭,頓時讓高句麗人啞口無言。不過,他們也不甘就此領着三千殘廢戰俘回國,非得讓陽耽再釋放一批戰俘不可。

望着攔着自己的高句麗人,陽耽臉上故意露出一絲爲難之色道:“再釋放一批戰俘不是不可能,只是這事需要爾等配合一二。臨來之前我家主公曾交代陽某,只要貴國答應撤軍,我方就願意再釋放三千戰俘!”

“此言當真?”

“當真!”

“全是完好無損的戰俘?”

“全是完好無損的戰俘!”

“好,成交!”

高句麗人喜滋滋帶着六千戰俘回國了,只留下暴跳如雷的崔毖以及不以爲然的宇文遜暱延。高句麗不告而別徹底打破了敵軍聯盟中脆弱的平衡關係,少了高句麗人,崔毖就再也無法壓制住桀驁不馴的宇文鮮卑。

宇文遜暱延對崔毖與段氏充滿了警惕,段氏與王浚乃多年的盟友,二者聯繫甚是緊密。宇文遜暱延生怕自己遭到段氏與崔毖的算計,故高句麗離去之後,他總是自行其是,根本不理會盟主崔毖的命令。

段秀本來就秉承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看待聯軍中發生的一切,等到高句麗離去之後,他就更加不樂意牽扯到崔毖與宇文遜暱延之間的鬥爭中。不過,即便如此他仍然受到宇文遜暱延的刁難。

見識過崔毖的無能,又看到數萬聯軍在城下逡巡多日毫無建樹,段秀也不禁心生去意。過了幾日,段秀就以南征兵力吃緊爲由,向崔毖、宇文遜暱延提出了告別之意。

崔毖自然不希望段秀離去,只因段秀一去,他自己恐怕再也無法壓制宇文鮮卑。不過宇文遜暱延則對段秀的突然離去感到十分高興,他本來就沒指望此戰中段氏鮮卑能出多少力,相反他卻還擔心戰後段氏聯合崔毖侵犯他應得的利益。

就這樣不過短短數日,崔毖費盡心機撮合在一起的四方聯盟,就此土崩瓦解。城下只留下宇文鮮卑的五萬大軍,宇文遜暱延望着崔毖、段秀的背影恨恨道:“哼!可是別以爲沒有你們我就不行,我一個人照樣能滅掉西安平。”

於是宇文遜暱延下令繼續攻打西安平,連營十里。

第516章 河西世家的選擇第365章 羅馬東帝李錫尼第251章 琅琊王的心病第654章 高昌大捷第198章 入主薊城第389章 徐兗變局第184章 大演習(下)第437章 美女是間諜第145章 玄菟郡(下)第292章 閒話西北第468章 漠南,我的漠南!第637章 返回洛陽第179章 再見雙姝第73章 對自由的嚮往第88章 蘇峻的打算第657章 諸佛有難第583章 四州發展藍圖第68章 離間敵人第436章 宋、衛初見第194章 拯救降兵第437章 美女是間諜第216章 艦隊歸來第633章 熱鬧的嶗山第156章 選拔陌刀手第462章 第二次河南之戰第206章 主公,您違律了!第149章 新年驚變第259章 關中?昌黎?第384章 各方想法第152章 河北邵續第280章 迎頭痛擊!第446章 仇池滅亡第127章 改土歸流第471章 徐州之變第520章 又添強敵第661章 悅般王的野望第572章 襄國之亂第171章 祥瑞白鹿第610章 成漢反應第375章 雖遠必誅!第464章 鮮卑主力南下第619章 大迂迴戰略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372章 告別薊城第83章 清河公主第648章 暗潮涌動第51章 只聞其聲,未見其人第574章 反攻清算第510章 涼州猛將——索苞第183章 大演習(上)第425章 太子司馬紹第168章 衛朔是誰?第359章 扶南的麻煩第138章 開府治事第590章 餘波第628章 生老病死第10章 練兵不易!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593章 世家欲北返第131章 炒茶帶來的風暴第546章 范陽陷落第128章 放牧濟州島第632章 逃亡燕國第47章 二郎歸來!第168章 衛朔是誰?第255章 逼退江東水師第190章 洞房花燭第50章 王桑、趙固犯徐州第148章 意外的盟友第380章 進駐馬六甲第66章 倉皇而逃第576章 曹家的尷尬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604章 頂風作案第240章 劉、衛深談第569章 橫掃千軍如卷旗第366章 莫含的毒計第390章 蔡豹之死,羣豪離心第80章 招募船工第638章 蜀中變局第573章 再見張賓第372章 告別薊城第14章 立下根基第440章 公主身份公開第119章 大獲全勝第663章 騎兵威力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第359章 扶南的麻煩第222章 轟傳天下第608章 大案要案第623章 新科士子第474章 張賓獻計取淮南第581章 雙方妥協第245章 發行五銖錢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489章 廣固之戰(上)第166章 “嶗山號”揚帆起航第140章 一計退三敵第77章 石勒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