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高瞻出山

“高先生,感覺如何?身體好點兒沒有?”

望着對自己噓寒問暖的衛朔,高瞻心中若說沒有一點兒觸動,那是不可能的。之前高瞻追隨崔毖多年,從未被人如此重視過。怪只怪他命不好,沒有早日遇到衛朔。

高瞻故意冷着一張臉道:“衛大人請回吧,在下是不會選擇投降的!”

面對執拗的高瞻,衛朔是又喜又惱,不過想想歷史上高瞻寧願鬱鬱而終也不願出山幫助慕容廆,他滿腔的鬱悶最終化爲一聲長嘆。他太欣賞高瞻的才華與德行,實在不忍高瞻像歷史一樣默默無聞。

從與崔燾的對話中瞭解到,如果崔毖能重用高瞻的話。衛朔此戰未必能贏得如此輕鬆,他相信只要給高瞻一個合適的舞臺和機會,他綻放的光芒未必輸給在歷史上大放光彩的裴嶷、魯昌等人。

衛朔上前一步摸着高瞻的心臟部位道:“先生,我看您的病根是在這裡,而不在其他地方。我知道你在意我驅逐了崔刺史,可非是衛某貪戀權力,實在是方今天下大亂,不忍遼地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不得已才驟起兵戈,今崔刺史已逃亡昌黎,我與他的恩怨已然了結。”

“今後,我想與先生一道同心合力,共同匡復華夏,做個華夏的忠臣,這是我的心願,也是我的真心話,你爲什麼要那麼執着於之前的是是非非呢?何況整件事都源於崔刺史事先勾結蠻夷圖我西安平,我聽說先生也曾對此大力反對!”

“高先生,我與您有一樣的信念和理想,志在拯救被胡人擾亂的華夏大地!先生難道忍心看我華夏百姓在胡人鐵蹄下苦苦掙扎?崔刺史無法完成先生的夢想,可我有這個能力和實力,我認爲判斷一個人忠誠與否,不在於這個人忠於何人,關鍵是要看一個人是否忠誠與自己的國家和民族,你認爲呢?”

衛朔這番推心置腹的話語終於打動了高瞻的心,雖然他還沒有開口表示要出山相助,但心中上已有了鬆動。正當衛朔信心十足準備一鼓作氣拿下高瞻時,不料太守府屬官奏事掾史宋該卻站出來極力慫恿衛朔殺掉‘不服王化’的高瞻。

原來宋該與高瞻素有舊怨,這一次宋該看到高瞻深受衛朔器重,生怕將來高瞻得勢給自己帶來禍患,就想趁機先除掉對方。可惜宋該完全低估了高瞻在衛朔心中的地位,他的建議被衛朔毫不猶豫地給拒絕了。

同時,衛朔還怕高瞻誤會,特意當着高瞻的面表示自己絕害人之意!而這個時候高瞻也意識到,如果他還僵持着不願投效衛朔,以後就算衛朔無意害他性命,仇人宋該也不會放過他。

爲了家族考慮,同時也感於衛朔的誠意,一週之後,高瞻終於接受了衛朔的任命,擔任了東夷校尉府長史一職,成爲校尉府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人物。本來高瞻不想一下子就躍居諸人之上,可衛朔堅持己見,他也只好苦笑着應了下來。

高瞻畢竟非是一般人,衛朔此舉雖有將他架在火上烤的意思,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恰恰說明了衛朔對他的重視。他在崔毖手底下,從來沒有被重用過,更多的是披着長史身份做着幕僚的事情,就這崔毖還往往對他的建議視而不見。

在這一刻,高瞻突然有些明白歷史上諸葛亮爲何會對昭烈帝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士爲知己者死’有時候並不只是說說而已!

爲了慶祝高瞻榮升校尉府長史,衛朔特意在原來的刺史府內爲其舉辦盛大宴席,席間以裴嶷、魯昌爲首的文武紛紛舉杯恭賀高瞻。

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歡迎高瞻的加入,奏事掾史宋該目光陰沉的看着在人羣中高談闊論的高瞻,握着酒樽的右手上青筋暴露,顯示出此時宋該內心憤怒至極。要說宋該此人本事也有,唯有一點兒就是太小肚雞腸了。

之前衛朔爲了宋該與高瞻之間的恩怨,還曾特意充當調解人,期望二人能化干戈爲玉帛。只是沒想到宋該一聽要與高瞻同席馬上就翻了臉,一點兒面子都沒給衛朔。也多虧衛朔是個現代人,不然有宋該受的。

正一個人喝悶酒的宋該不但對高瞻升職耿耿於懷,同時也對衛朔產生了些許恨意。在宋該看來,衛朔爲了一個降臣竟然不顧心腹屬下的感受,實在是太薄情寡義。他看着志得意滿的高瞻,暗暗在心底發誓,早晚要將高瞻踩在腳下。

“高長史,你可算是出來做事啦!你是不知道,這幾日爲了長史,主公是吃不香也睡不好,如今總算是守得雲開見日出得償所願了。”參軍司主事魯昌爲人灑脫不羈,他趁着敬酒的間隙,竟然開起來新任上司的玩笑來。

衛朔聞言苦笑着搖搖頭,扭頭對高瞻說:“高先生莫介意,魯主事就是愛開玩笑!”

高瞻毫不在意道:“主公多慮了,在下久聞魯主事大名,日後在公務上還需對方多多幫襯在下!”

“高長史也曾聽說過我等大名?”

“略有耳聞,年初西安平大捷之後,衛大人雄起於遼東,一時之間遼地豪傑多有投奔主公者,其中尤以裴、魯、遊、封等幾位爲最。而且在此次統一遼東過程中,幾位多有不凡的表現。當初崔刺史就常在某耳邊唸叨幾位,恨不得把幾位抓到刺史府爲他效力!”

“哼!就憑崔毖也想讓我等效力?他也太高估自己的魅力了!當初如果不是他與姐夫王浚作祟,我等豈會深陷遼地有家不能回?不過也多虧了他們二人倒行逆施,才讓我等有幸結識了主公!”

提起崔毖,在場衆人對他的怨念不小,他們都是因王浚、崔毖之故才滯留在遼地。聽到在場衆人紛紛數落崔毖,高瞻、崔燾二人臉上露出一絲尷尬之色。衛朔見狀忙打斷了衆人對崔毖的聲討,生怕因此讓高瞻留下心結。

“好了,好了,大家不要再說不相干的人了!今日衛某將大家聚在一起,一是爲了慶祝高先生升任長史一職,二嘛則是與衆人商討一下今後治理遼東的事宜。從今天起,我們就是遼東郡真正的主人了,爲了遼東十多萬漢人百姓和二十多萬各族胡人,我們必須早作打算!”

“而且拿下了遼東之後,我們今後將直接面對昌黎的慕容部落,慕容廆可不是志大才疏崔毖、宇文遜暱延,此人雄才大略不下石勒,而且還懂得收攬民心,實在是我們的一大勁敵!”

“主公擔憂不無道理,在下曾擔任過昌黎太守一職,與慕容廆多有接觸。此人的確乃梟雄之姿,慕容部落在他的治理下才逐漸強盛起來,其實力漸漸超過了段氏、宇文兩部。日後我們西出遼東,慕容廆就是擋在我們面前的攔路虎!”

在場衆人對名聞遼東的慕容廆並不陌生,畢竟歷史上眼前這一批人正是被其收入麾下,成爲日後慕容部落稱雄遼東的重要助力。衛朔相信,如果不是他冒然闖入遼東,慕容廆絕對會如歷史上一統遼東。

“主公!”正當衆人沉默思考之時,剛剛接受了衛朔任命的高瞻卻站了出來道:“慕容廆固然可慮,但也不比過於將其放在心上!慕容廆乃蠻夷首領,與主公相比他有着天然無法彌補的缺陷,在下相信將來定可戰勝慕容廆收復昌黎!”

“呵呵,有諸位相助,衛某何愁大業不成?!”

第254章 封鎖江面第457章 大戰之前第560章 牀弩,又見牀弩第569章 橫掃千軍如卷旗第409章 榆眉會戰之背城而戰第355章 ‘瓊林宴’第216章 艦隊歸來第349章 水師陸戰隊第43章 空談誤國第559章 驅除胡虜,復我華夏!第485章 東、西羅馬之爭第633章 熱鬧的嶗山第201章 遼東軍初戰!第355章 ‘瓊林宴’第272章 昌黎大捷!第609章 伐蜀之議第661章 悅般王的野望第593章 世家欲北返第111章 整編胡騎第616章 北宮純的計劃第62章 裴盾又回來了第335章 自取滅亡第130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565章 石虎、石勒被擒第510章 涼州猛將——索苞第101章 插手遼東第398章 與世家關係轉暖第424章 宋禕北上第514章 欲霸西域,必先得涼州第153章 平州州學第153章 平州州學第528章 新長安第178章 司馬嫣在遼東第276章 關中求援第489章 廣固之戰(上)第588章 成漢與江東第41章 裴穎兒的好意第632章 逃亡燕國第361章 水師前出第548章 會師南皮第360章 給江東貸款第508章 鼓勵生育第440章 公主身份公開第313章 蠢蠢欲動第601章 王敦病重第240章 劉、衛深談第667章 西域初定第142章 全取遼東第23章 南下徐州第415章 勸降第520章 又添強敵第343章 河東世家第160章 修好慕容廆第15章 琅琅書聲第622章 謝艾的打算第79章 參觀船坊第630章 王敦將死第372章 告別薊城第531章 時光如梭第549章 中原爭鋒第332章 呼家將投誠第289章 苻洪的選擇第648章 暗潮涌動第421章 千里奪戰馬第437章 美女是間諜第118章 水師再建功第523章 不甘心的祖約、蘇峻第260章 彷徨無助的段氏鮮卑第477章 影響(上)第635章 世家的罪惡第407章 軍情如火第534章 各方準備第525章 郗鑑獻策第633章 熱鬧的嶗山第363章 疑惑不解的琅琊王第255章 逼退江東水師第181章 各方準備第265章 晉軍渡河第252章 羣起而攻第271章 致命一擊第439章 陰差陽錯第33章 上任第一步第566章 坑殺羯胡!第524章 河西大捷第664章 弩破胡騎第639章 收復越巂第15章 琅琅書聲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400章 石勒的應對第292章 閒話西北第117章 浴血廝殺第611章 東北劃界第527章 江左又起波瀾第571章 兵臨城下第350章 科舉攬人才第169章 說服劉琨第97章 水泥作坊第239章 敲詐拓跋六修第11章 再進縣城!第121章 裴嶷來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