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心急的崔毖

“什麼?!你說封老頭已派自己的兒子親往建鄴呈表辭呈?”

平州刺史府內,崔毖一臉震驚的看着來人,不敢相信此事是真的。

來人一臉焦急,忙點點頭肯定道:“回稟大人,封校尉不但遞上了辭表,同時還舉薦衛朔爲下任東夷校尉。”

“可惡!殊爲可惡!衛朔、封釋你們欺人太甚!”

崔毖得知封釋舉薦衛朔的消息後勃然大怒,他沒想到老對手封釋竟然在臨死之際給他來了一記重創。本來按照崔毖的打算,等到封釋去世卸職後,就讓姐夫王浚表他爲東夷校尉,可眼下看這條路走不通了。

如今封釋已向琅琊王舉薦了衛朔接任東夷校尉,就是姐夫王浚代表的幽州行臺根本無法與琅琊王相提並論。一旦衛朔拿到琅琊王的任命必將對崔毖的計劃產生影響,崔毖思來想去覺得只有在封抽回來前得到東夷校尉一職。這樣就算日後衛朔拿到了告身文書,說不得會捏着鼻子認了。

“既然姓衛的不識好歹,那就別怪老夫厚顏無恥了!”

崔毖眼中寒光一閃,立即吩咐人準備馬車,他要親自前往薊城找姐夫幫忙,通過王浚私立的幽州行臺,趕在封釋兒子返回遼東前上任東夷校尉。在崔毖看來,只要他搶先一步上任東夷校尉,就能阻止衛朔進一步在遼東擴充勢力。

“姐夫,這一次你一定得幫幫我,封老頭瞞着我偷偷向琅琊王遞了辭表,還大力提拔那姓衛的小子!那姓衛的不過是個寒門士子,而我是堂堂的清河崔氏子弟,無論如何也不能輸給對方!”

“再說,整個幽平兩州誰不知道我崔毖是您的人?如果最後我沒能爭得過那個姓衛的,到時幽州軍民該如何看待您?您還如何統領幽州數十萬軍民?”

崔毖這一番話的確說到了王浚的心坎兒上,對王浚來說,任命妻舅崔毖擔任東夷校尉一職不過是小事一樁,但正如崔毖剛纔所說,若因此事丟了麪皮,纔會讓其感到難以接受。世家大族自有世家大族的驕傲,怎能輸給一個小小的寒門子弟?

“嗯,賢弟言之有理,衛朔不過寒門出身,如何能竊據朝廷四品大員?爲兄這就出具文書告身與你,讓你儘快到東夷校尉府上任。”

很快王浚就以晉尚書令的名義罷免了封釋身上的官職,重新任命崔毖擔任新的東夷校尉。崔毖拿到王浚任命的告身文書後,立即興高采烈地向四周廣佈這個消息。

而且他一回到襄平就迫不及待的來到封府上,且當着封釋的面,崔毖得意洋洋的拿着文書炫耀道:“哈哈哈,封老頭,這一次看你還有什麼招數可玩!知道我手裡拿的是什麼東西嗎?告身!哼!我姐夫王浚已經以幽州行臺的名義任命我爲新的東夷校尉!”

“我知道,你想讓那個姓衛的擔任下任東夷校尉,可惜呀!你終究還是晚了一步。現在我崔毖已是朝廷任命的新東夷校尉,就算你兒子從江東回來了,也無可挽回了。”

躺在牀上的封釋看着在他面前耀武揚威的崔毖,嘴角不禁露出一絲譏諷之色。他與崔毖鬥了這麼多年,自然知道對方有多無能。若非有王浚在其背後撐腰,崔毖早就不知死多少次了,封釋從來就沒將崔毖放在眼裡。

至於崔毖手中的告身,封釋根本就沒放在心上。在他看來,崔毖、衛朔二人最終誰能得到東夷校尉一職,告身文書都是虛的,最終還要看各自實力的強弱。王浚固然強大,可他的主要敵人石勒卻在河北。王浚不可能將重心放在荒涼的遼東,因此幽州對崔毖的支持有限。只對付崔毖一人,封釋還沒將其放在心上。

“嗯?到了今天這地步,你還敢譏諷老夫?”崔毖無意中看到封釋嘴角那一絲若有若無的嘲諷之色,不禁惱羞成怒,忍不住破口大罵。

崔毖吐沫橫飛罵了半天,封釋卻沒一點兒反應,定睛一看發現封釋早躺在那兒閉目養起神來,這下崔毖就感覺自己一拳打在棉花上,毫無着力之處。他站在原地又運了半天氣,最後只能悻悻然離去。

“崔毖,跳樑小醜不足爲懼!”

在封府吃了癟,崔毖氣鼓鼓返回了刺史府,不過他越想越是惱火,本想去嘲笑一下老對手,不成想反被對方奚落了一番。

“哼!先讓你得意一陣,等我將遼東軍政大權拿到手上,再回過頭來好好收拾你!”

沒過多久,崔毖就以刺史府的名義傳檄遼東大地,向四周廣佈他繼任東夷校尉的消息。除此之外,崔毖還派人催促段氏、宇文、高句麗三方讓其加緊戰備,爭取早日出兵西安平。

……

崔毖出任東夷校尉一職在遼東引發了巨大波瀾,消息傳到慕容部落,慕容廆儘管內心十分不滿,可也不敢明目張膽的反對崔毖。畢竟崔毖背後站着的可是幽州刺史王浚,在王浚敗落之前,慕容廆可不想招惹強敵。

慕容皝有些不甘心的道:“父親,難道我們就這麼放棄嗎?”

慕容廆嘆道:“不放棄又能如何?王浚勢大,封釋又不願站在我們一邊,僅靠我們慕容部落的實力根本無力與崔毖相爭。”

“要說最可恨的還是封釋,本來與我們合作的好好的,不知爲何突然中途變卦,導致我們全盤計劃陷入被動之中。”

提起封釋,慕容部落每個人都不陌生,當初就是靠着封釋慕容部落才能在最近幾年內勢力得到迅速發展。然從去年開始,一向與慕容部落交好的封釋卻突然斬斷了與慕容部落的聯繫,當初雙方商量好的協議也都全面終止了履行。

“父親,我聽說封釋已轉投了西安平的衛朔,二人不知何時搭上了頭,現在遼東大部分流民和讀書人在封釋的影響下紛紛轉投衛朔。”

衛朔!又是衛朔!自去年開始衛朔這個名字在遼地廣爲流傳,隨着開春西安平大捷傳來,衛朔在遼東的聲望一下子壓倒了平州刺史崔毖,成爲漢人在遼東的一面旗幟。大批遼地百姓和讀書人紛紛前往西安平投靠他。

本來在招募流民上佔據優勢的慕容部落一下子被衛朔給比了下去,與慕容部落相比,衛朔本身的晉人身份對遼地漢民有着無與倫比的吸引力。就算慕容廆再怎麼禮賢下士也改變不了自身是胡人這個事實,稍稍有些骨氣的漢人都不可能拋開衛朔選擇慕容廆。

“其實大單于也不比太過擔心那個衛朔,在下聽說崔刺史正密謀對付西安平,大單于只需靜下心來等待片刻,等他們雙方打得筋疲力盡之時,就是我們慕容部落橫掃遼東之時!”

……

“呵呵,沒想到崔毖竟然如此着急!”封奕拿着一份告示撇撇嘴不屑道。

衛朔無奈的搖搖頭笑道:“他怕晚了就被我們搶先了,可惜他卻不知道,一切官職頭銜都得有相應的實力相匹配,你沒實力就算再怎麼搶也搶不到手中。崔毖不可慮,可慮者反而是幽州刺史王浚。”

“請主公放心,王浚怕暫時顧不上我們這一頭了,等他先收拾了河北石勒再說吧!也不知裴長史、封參軍二人此行是否順利?”

提起石勒衛朔心頭一黯,石勒的確是個人物,他從一介胡人奴隸最後成爲一國之主,其付出的努力和心血絕對不比歷史上任何一位開國君主少。自決心走上匡扶天下的道路,衛朔就把石勒當成自己最大的對手。

“石勒……”

正在圖謀冀州的石勒,突然在這一刻有了感應,他擡頭望着遼東方向,彷彿那裡有什麼人或者東西在吸引着他……

第439章 陰差陽錯第119章 大獲全勝第480章 大戰在即第257章 關中危矣!第637章 返回洛陽第628章 生老病死第486章 貨賣兩家第343章 河東世家第455章 再次大婚第68章 離間敵人第77章 石勒崛起第19章 海盜下帖子第525章 郗鑑獻策第294章 高調入長安第223章 讖語顯,胡虜亂第529章 成漢來使第541章 信心大增的羯胡第558章 爭分奪秒第238章 會盟雁門關第494章 欲修洛陽第492章 大戰之後第91章 曹嶷邀請第433章 出巡之潼關、大荔第557章 張賓‘料事如神’第121章 裴嶷來投第295章 老而彌堅的樑芬第64章 彭城之殤第116章 兵圍西安平第355章 ‘瓊林宴’第667章 西域初定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216章 艦隊歸來第501章 高僧佛圖澄第268章 毛寶初上陣第611章 東北劃界第292章 閒話西北第473章 王者歸來!第73章 對自由的嚮往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589章 天子駕崩第93章 僥倖過關第542章 石勒的雄心第369章 扶南欲圖夷州第292章 閒話西北第322章 拓跋崛起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476章 漢奸錄第457章 大戰之前第236章 血戰飛狐口第194章 拯救降兵第246章 損失慘重的江左世家第554章 羯胡中計第428章 宴請隱士第437章 美女是間諜第321章 福船戰艦入役第180章 王浚圖謀自立第151章 提升工匠的地位第150章 尋找鐵礦第396章 宗室鼎沸第273章 處置宋該第427章 名動薊城第63章 胡人突襲,彭城失守第526章 接見張茂第550章 薛濤守涿縣第548章 會師南皮第568章 人心惶惶的襄國城第117章 浴血廝殺第332章 呼家將投誠第413章 兵臨城下第282章 回師膚施!第346章 人才齊聚薊城第3章 跟着張大郎去買鹽第22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333章 眼花繚亂第51章 只聞其聲,未見其人第358章 謝艾的選擇第506章 姑臧之亂第501章 高僧佛圖澄第504章 夫人外交第321章 福船戰艦入役第674章 何去何從第442章 兩個夫人,豔福齊天第488章 劍拔弩張的江左第478章 影響(下)第476章 漢奸錄第10章 練兵不易!第653章 高昌被圍第435章 出巡之調查第512章 涼州張家第667章 西域初定第598章 吳蜀聯合第385章 嘿!羅馬!第549章 中原爭鋒第388章 羅馬人的震驚第462章 第二次河南之戰第599章 美人間諜第200章 段氏來襲第325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387章 長安城破第290章 盧水胡精騎?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