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王敦之怒

“哎,哎,王刺史,大王已安歇了,不如您明日再來?”

“什麼?!我現在就要見大王,爾等給我讓開!”

臨近深夜,在琅琊王府門前,內侍正在與王敦爭執什麼,雙方互相推搡,氣氛一時有些劍拔弩張。原來王敦得到琅琊王任命衛朔擔任東夷校尉一職的消息有些晚了,等他來到琅琊王府時,天色已晚,但爲了改變琅琊王的主意,他已經顧不了那麼多了。

只見王敦怒目而視,盯着眼前的內侍道:“爾等給某家滾開,否則休怪我對爾等不客氣!”

那個老內侍畢竟是侍奉過兩代王爺的耋老人物,自然不會將王敦的威脅放在心上。可其他年輕內侍就不一樣了,他們都是琅琊王入主江東後才進到王府內任職,面對着赫赫有名的王刺史發出的威脅,不少人嚇得兩股戰戰,若非有老內侍頂在前面,他們早就把路給讓開了。

王敦將手放在腰間的長劍上,眼中殺氣一閃而過,有那麼一瞬間他真想一劍刺死眼前這個油鹽不進的老傢伙。

可考慮到這樣做的後果後,王敦強忍着怒火委婉道:“老內侍,我有非常重要的事要見琅琊王,請您把道路讓開。”

面對王敦的退讓,老內侍臉上並沒有露出一絲得意之色,依舊面無表情道:“王刺史,今天無論如何大王也不會見你,以奴婢之見你還是回去吧!”

王敦聞言眼中精光一閃,擡頭看了看夜色中有些模糊的琅琊王府,一時間竟然有些失神,不知心中在想些什麼。王敦站在門口足足沉默了有一炷香的時間,最後才霍然轉身離去。

等王敦離去之後,老內侍才慢悠悠回到琅琊王府內,剛一到內院就看到琅琊王穿着單衣站在庭院內出神。

老內侍施施然來到琅琊王身後,輕聲道:“大王,您交代的任務,奴婢完成了,如今王刺史已回去了!”

“嗯,寡人知道了!”

琅琊王語氣莫名,讓老內侍分不清其中的喜與悲。按說這一次大王好不容易壓了跋扈的王敦一頭,可看起來大王並不像想象中那麼高興。自白日許了衛朔東夷校尉之職後,琅琊王就知道王敦早晚會找他算賬,故他早早做了某些安排。

對於王敦琅琊王是又愛又恨,既愛惜對方的才華,又憤恨王敦不知進退。上一次就是因王敦之故,才讓他錯過了衛朔,這一次他無論如何也不想再錯過提拔衛朔的機會。不過,他也因此狠狠地得罪了王敦,一想到王敦心懷憤恨而回,琅琊王心中就有些惴惴不安。

不提琅琊王在府內擔驚受怕,單說王敦帶着沖天怒氣返回王家,迎面正好遇見了嗣子王應。王應見父親怒氣衝衝而來,忙上前請禮問安。

“父親,這是從何而來?是何人惹得父親如此生氣?”

王敦擡頭一看發現是自己的兒子,心中的怒火不由得降下幾分道:“還能有誰?!還不是那個青州小兒!”

王應能在王敦的衆多侄兒中脫穎而出,被王敦選爲嗣子,承繼其政治勢力,自有其不凡之處。故儘管王敦語焉不詳,但他還是僅憑寥寥數語就猜出讓王敦如此大動肝火的人必是那個屢次讓王家吃癟的青州衛朔。

“這青州小兒趁我今日不在琅琊王身邊,不知如何走通了劉隗老兒的門路,竟然讓琅琊王舉薦其擔任東夷校尉之職。哼!他不過一介寒門豎子,六百石的兵曹從事已是朝廷對他天大的恩賜,如何敢覬覦秩兩千石的重職?”

一想到衛朔在他眼皮底下得了好處,王敦就覺得渾身上下不得勁,否則他也不會在大半夜的時候上琅琊王府去鬧。

“父親,以孩兒看來,此事怕是沒那麼簡單!”

“嗯?應兒這話是何意?難道這其中還有什麼陰謀不成?”

“呵呵,父親大人多慮了,陰謀倒不會有,可這件事卻折射出琅琊王對父親大人有了提防之心啊!”

“嗯?”

王敦虎目一瞪,眼中寒光四射,對面的王應頓時感到一股涼氣自腳底傳遍全身,打了個哆嗦道:“父親且聽孩兒把話說完,說實話就算那衛朔得了東夷校尉之職,將來也未必會威脅到父親大人。如果琅琊王真好好與父親商議一二,在琅琊王的堅持下就算父親您再不滿,怕是也不敢冒然否決琅琊王的決定。”

“可此次在任命衛朔爲東夷校尉之職時,琅琊王爲了防止父親您從中阻撓,竟然完全拋開了我們王家,從中不難看出琅琊王對我們王家已有了深深忌憚之意。”

聽了兒子王應的話,王敦緩緩點了點頭,其實他心中早就察覺到了琅琊王對他的不滿和忌憚,但王敦一直以來都是以扶保社稷的功臣自居,暫時還沒想過與琅琊王決裂。可如今看琅琊王的行事風格,王敦與琅琊王之間怕是再不復之前的親密無間。

“我兒可有應對之策?”

“對付琅琊王無非有緩急兩策,就看父親您如何選擇了!”

“緩又如何?急又如何?”

“緩嘛,無非就是父親暫時向琅琊王低頭認錯,等日後時機成熟了再找對方算賬;至於急……”

說到這兒,王應故意停頓了一下,擡頭看了一眼王敦。王敦眉頭一皺催促道:“有什麼話你就直說,幹嘛吞吞吐吐的?”

“是,孩兒這就說,雖然父親暫時無力阻止琅琊王任命衛朔爲東夷校尉,但卻可以在其他地方狠狠打擊一下琅琊王的臉面,讓其知道沒有父親大人從中斡旋,琅琊王根本無力掌控江東局面。只要琅琊王意識到離不開父親的輔助,想必將來他行事時就會掂量一二。”

王敦性格強勢,聽了嗣子王應的分析,很快就拿定了主意。如今江東面臨的最大危機就是聚集在荊州、湘州兩地的流民叛亂,自去年春杜弢被推舉爲流民首領,並自封樑、益二州牧,領湘州刺史後,流民起義迅速在荊、湘兩州蔓延開來。

去年四月,杜弢率起義軍攻長沙。五月,荀眺棄城逃奔廣州,被起義軍擒獲。後僞降於徵南將軍山簡,任廣漢太守,擊斃率衆來攻的湘州郭察,南破零陵、桂陽,東攻武昌,殺晉官吏甚衆。

永嘉六年,晉荊州刺史王澄奉琅琊王之命屢攻杜弢,卻均被起義軍擊敗。無奈之下琅琊王司馬睿遣心腹周顗接任荊州刺史,擔負其剿滅杜弢的重任。只是讓琅琊王沒想到是,杜弢麾下別將王真偷襲沔陽,周頡狼狽失守,大軍隨即潰散,死傷無數。

周頡丟盡了琅琊王的臉面,可爲了儘快鎮壓杜弢起義軍,琅琊王不得不再次向琅琊王氏求援,隨後他任命王敦爲征討都督(這也是最近王敦常不在建鄴的原因)。得了琅琊王的任命後,王敦就遣武昌太守陶侃、尋陽太守周訪、歷陽內史甘卓諸軍共同前往圍剿杜弢起義軍,王敦則進屯豫章爲諸軍後援。

“沒了我王敦,我看你琅琊王拿什麼來剿滅杜弢!”

王敦眼中寒光一閃,嘴角露出一絲嘲諷之色。本來王敦打算早日剿滅了杜弢返回建鄴,如今聽了兒子的一番話,他卻又不想那麼快剿滅起義軍了。一回到府內,王敦立即停止往前線送糧草、軍械。

本來各路進展順利的朝廷剿滅大軍,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突然停止了攻勢,而勢力有所減弱的杜弢起義軍趁機卻又恢復了一些聲勢。在建鄴,琅琊王得知王敦爲了一己之私而罔顧剿匪大業後勃然大怒。

至此,二人之間的裂痕是越來越大,再也無法彌補。

第584章 南北運河第373章 扶南偷襲第429章 退耕還林第362章 爲石勒編織的網第198章 入主薊城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第18章 徐福島上的海盜第427章 名動薊城第651章 西征!西征!第146章 祖逖西征豫州第161章 慕容廆很得意第573章 再見張賓第663章 騎兵威力第221章 先攻段氏,再滅慕容第47章 二郎歸來!第194章 拯救降兵第464章 鮮卑主力南下第285章 上郡大捷第460章 謝艾首秀第672章 東晉變天(下)第84章 再見祖逖第306章 再襲定襄第179章 再見雙姝第453章 冬狩閱兵第322章 拓跋崛起第260章 彷徨無助的段氏鮮卑第656章 進退不得第447章 天子賜婚第200章 段氏來襲第289章 苻洪的選擇第420章 元帝登基第340章 整合政務(下)第271章 致命一擊第518章 羅馬商人在遼東第234章 莫含的大禮第487章 即將鉅變的涼州第222章 轟傳天下第122 章 遼東對第211章 西征廣寧第125章 水師、港口第225章 創立闡教第170章 狩獵遇險第396章 宗室鼎沸第152章 河北邵續第58章 內憂外患第121章 裴嶷來投第1章 天顯異象第389章 徐兗變局第32章 司馬奧逃了第71章 世家的恐慌第535章 王敦之亂第333章 眼花繚亂第583章 四州發展藍圖第126章 四月春耕第90章 初見蘇峻第30章 打賭!第306章 再襲定襄第462章 第二次河南之戰第471章 徐州之變第301章 西晉第一武技高手第4章 這也叫'好鹽'第14章 立下根基第564章 羯胡崩潰第172章 祥瑞帶來麻煩第315章 納妾是成功人士的象徵第333章 眼花繚亂第148章 意外的盟友第467章 草原大捷第32章 司馬奧逃了第483章 整編青州兵第276章 關中求援第141章 威震遼東第396章 宗室鼎沸第420章 元帝登基第506章 姑臧之亂第411章 榆眉會戰之大獲全勝第116章 兵圍西安平第352章 張榜公佈第609章 伐蜀之議第96章 曹嶷有心事第586章 給藩屬國立規矩第219章 高瞻遺計助幷州第291章 各方反應第323章 謝艾與韋謏第317章 青州求援第605章 權錢交易第505章 新年述理論第482章 謝艾智破麻秋第418章 隱士獻策第155章 新式馬刀、陌刀第319章 又要盤算家底第187章 祖約野心初膨脹第534章 各方準備第373章 扶南偷襲第19章 海盜下帖子第473章 王者歸來!第319章 又要盤算家底第357章 江左眼中的遼東第281章 擒殺劉虎第471章 徐州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