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援軍,真是援軍!

“敵軍圍城幾日了?”張統看着緩緩退去的敵軍,一臉憂慮地問身邊的親兵。

“啓稟大人,已經五日了!”

“五日?”張統聞言一怔,“還沒有一絲援軍的消息嗎?”

親兵聞言面色一黯答道:“沒有……”

“唉!怕是不會有援軍啦!恐怕我們與遼東之間的聯繫已被高句麗切斷了。就算崔、封二位大人派了援軍過來,怕是也無法衝破高句麗駐守在各地的三萬大軍。”

連日來隨着多次擊退來犯的高句麗大軍,張統已對援軍不再抱任何希望。眼下他最大的奢望就是依靠城內的守軍,擊退城外的高句麗大軍,並保的城內數萬百姓安全。

實際上躲在城內的張統卻不知,遼東援軍早就來了,只是因遇上高句麗人圍城,才讓劉總等人一時無法與張統取得聯繫。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若再不設法與城內守軍取得聯繫,我怕他們堅持不了多久啊!”

劉總坐在船艙內一臉焦急,自奉命受了前來增援張統的任務後,他就帶領嶗山全水師一千人,坐着大小船隻數十艘,載着大批軍械糧草迅速來到了樂浪、帶方二郡附近海域。只是沒想到還是遲了一步,被高句麗大軍搶先一步將朝鮮城圍了起來。

“參軍,不若先想辦法與城內的張大人取得聯繫吧?”水師軍司馬王維建議道。

“你以爲我不想與張大人取得聯繫?可如今朝鮮城被兩萬高句麗大軍圍得水泄不通,斥候如何過得去?我不能平白讓下面的士兵丟了性命!大人不是時常教導我等,打仗不要做無謂的犧牲。”

劉總一臉愁容,他當然想早點與張統取得聯繫,可敵人根本不給他一點兒可乘之機!總不能靠着水師強攻吧?額?等等……水師?強攻?

他似乎想到了什麼,忙一把攤開案几上的地圖,仔細看了起來。不知過了多久,劉總臉上總算露出了一絲笑容。

“參軍是不是想到什麼破敵良策?”王維看着一臉喜色的劉總插言問道。

“良策倒算不上,只是有些心得罷了,正要軍司馬的指點。”劉總的確想到了一個破敵辦法,可此方案卻需要水師的配合。

說着劉總拉着王維走到案几旁,指着地圖上的浿水道:“王司馬你看,浿水從東北方向而來,越朝鮮城北往西南注入大海。高句麗大軍雖然有數萬人,但卻沒有一兵一卒的水師,若我等派遣精銳小股水師沿着浿水逆流而上,趁敵不備破開敵人的封鎖,將援助送入朝鮮城。”

聽完劉總的述說,王維眼中精光一閃,激動地一拳砸在案几上道:“參軍好計策!我看這計劃可行!”

“王司馬先不要高興太早,這裡還有個關鍵問題需要解決:浿水上可能航行千料以上的大海船?如果不能通行千料海船,就算我們打通了水上交通,怕也無法在短時間內將船上的援助送入城內。”

“如果靠一二百料的小船來運輸,還不知需運多久,萬一中途高句麗人前來破壞,人員損失了事小,丟失了糧草、軍械耽誤了大人的殲敵計劃纔是事大!”

“嗯,參軍所言甚是,我看咱們可以先派小股精銳前去探查一二,只要確定了浿水虛實,我等就可以依計而行。”

三日後,前去探查的水軍斥候順利歸來了,並帶來了讓劉總、王維二人喜出望外的消息。據斥候調查,浿水水面寬闊、水量很大,足可承載千料大海船。雖然無法像海上那樣運轉自如,可通航運輸還是沒問題。

解決了心頭之患,劉總、王維二人立即按原計劃行動起來。第一次行動,出於謹慎考慮,劉總只派了一艘千料運輸船,而護航的戰船有大小二十艘,其餘船隻全都留在附近海域待命。

當日,二十幾艘船隻,在水手們的操作下,從浿水入海口沿江逆流而上。因高句麗人根本就沒料到晉軍會從海上過來,故嶗山水師根本沒有遇到任何阻攔,一路平平安安抵達了朝鮮城附近。

此時正在城牆上交戰的敵我雙方頓時被冒然闖入水師戰船給驚呆了,戰場四周敵我數萬人馬各個一臉呆滯地望着二十艘大小戰船,都忘記了繼續廝殺下去。

“噹噹噹!”隨着一陣金聲響起,正在攻城的高句麗士兵迅速撤退下來。原來高句麗統帥無法分別來人是敵是友,只好暫時先將大軍撤回來,等弄明白情況後再作打算。

不提驚疑不定的高句麗人,就是城內守軍也是一臉迷茫。張統站在北門城牆上,望着城外浿水上旌旗招展的二十艘戰船,喜憂莫名。

戰船上一直在觀察敵我變化的王維見狀忙吩咐道:“將晉軍的旗幟升起來,另外向城內的守軍喊話,就說援軍來了!”

“城內的守軍聽着,我們是遼東來的援軍,快快打開城門!”不大一會兒,數十名水手的喊聲就傳到了朝鮮城內,連站在城牆上的張統都聽得一清二楚。

城內守軍得知援軍來了,不少人都喜極而泣,嘴裡高興地喊道:“援軍來啦,我們有救了!援軍來啦,我們有救了!”

“大人,要打開城門嗎?”一名親兵面帶喜色向張統請示道。

不料,張統卻一臉嚴肅地拒絕道:“慢着!來人是敵是友尚未辨明,先不要急着打開城門!”

“爲什麼啊?”親兵有些不解,前些日子自家主公日盼夜盼援軍到來,今天援軍來啦,卻又將援軍拒之城外,不知是何意思。

“你懂什麼?!他們說自己是援軍,你們就相信啊?!萬一是敵人假扮的呢?你們何時聽說過我大晉在遼東部署水師啦?我大晉的水師全都在江東,怎麼可能會有水師前來增援?若我所料不錯,恐怕是敵人見我城堅池厚不易攻取,故採取的鬼蜮伎倆罷了!”

“啊!不是吧?原來是白高興一場啊!”親兵耷拉着腦袋有氣無力道,本以爲盼來了援軍,卻不想是敵人假扮的。

“哼!區區小計,怎可瞞得了本將?爾等且小心戒備,若敵水師來攻,只需用火箭將其逼退即可!唉,本來守城都挺艱難,沒想到敵軍還有如此強盛的水師做幫手。”張統一臉憂慮地望着浿水上的戰船道。

見城門遲遲不曾打開,船上王維等人一下着急了。若在拖延下去,等高句麗人反應過來就麻煩了。他瞧着城牆上的張統若有所思道:“這個張大人還挺謹慎的!不過,這樣也好,性情謹慎的人最適合守城。派一個人帶着沓氏縣令的信件以及印鑑前往城內交給張大人,讓他不要懷疑我等的身份!”

很快一名水師斥候就被城內守軍通過吊籃弄到了城牆上,張統的親兵正一臉戒備的圍着吊上來的精壯漢子。不料那漢子竟一點兒也不懼怕,抖抖身上泥土施施然道:“快通知你家張大人,就說沓氏縣令派來的援軍到了!”

“我就是張統,你說你是沓氏縣令派來的援軍?可有證據?”見來人一臉坦然的樣子,張統從親衛後面站了出來問道。

“啓稟張大人,這是沓氏大人命卑下交給你的書信以及印鑑,您看了之後就什麼都明白了!”說着來人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連同背上的包裹一同交給了張統。

張統先檢查了包裹中印鑑的真假,然後纔打開了書信仔細看了起來。看完書信張統才徹底弄明白城外那股水師的來歷,同時也對素未謀面的衛兵曹心存感念。

第121章 裴嶷來投第144章 玄菟郡(上)第677章 最後一戰第169章 說服劉琨第367章 授劍儀式第121章 裴嶷來投第514章 欲霸西域,必先得涼州第627章 百年河患第21章 以鹽換船第326章 討胡檄文!第123章 遼東農場第542章 石勒的雄心第287章 馮翊賑災第558章 爭分奪秒第323章 謝艾與韋謏第224章 盧家的選擇第669章 東晉內訌第477章 影響(上)第634章 司馬紹之雄心第509章 姑臧爭鋒第331章 實力碾壓第383章 秦州聯盟第201章 遼東軍初戰!第216章 艦隊歸來第334章 躁動的琅琊王第548章 會師南皮第349章 水師陸戰隊第90章 初見蘇峻第213章 女將顯威第482章 謝艾智破麻秋第282章 回師膚施!第658章 又見高僧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58章 內憂外患第422章 騎兵對決第347章 南洋摩擦第224章 盧家的選擇第640章 宋褘立功第375章 雖遠必誅!第41章 裴穎兒的好意第596章 新年王子到第478章 影響(下)第397章 新年初定計第53章 商議退敵第594章 封邦建國第562章 羯胡弱點第66章 倉皇而逃第641章 車師前國內附第22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296章 朝堂交鋒第638章 蜀中變局第264章 段氏末路第616章 北宮純的計劃第673章 在途中第160章 修好慕容廆第294章 高調入長安第187章 祖約野心初膨脹第422章 騎兵對決第671章 東晉變天(上)第583章 四州發展藍圖第491章 賈堅神射第83章 清河公主第138章 開府治事第285章 上郡大捷第356章 江左來客第497章 徵收個人所得稅第122 章 遼東對第32章 司馬奧逃了第270章 擂鼓助威第528章 新長安第378章 南洋大捷第286章 震驚關中!第47章 二郎歸來!第581章 雙方妥協第670章 昭武九姓第581章 雙方妥協第366章 莫含的毒計第420章 元帝登基第374章 被激怒的遼東軍第82章 又有人不安分了第333章 眼花繚亂第110章 封釋的打算第635章 世家的罪惡第314章 欲行科舉第306章 再襲定襄第516章 河西世家的選擇第227章 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第176章 民心即天道第326章 討胡檄文!第51章 只聞其聲,未見其人第330章 重鑄榮耀第504章 夫人外交第269章 炮灰作用第159章 新任陌刀將第667章 西域初定第501章 高僧佛圖澄第447章 天子賜婚第544章 大破支雄第179章 再見雙姝第118章 水師再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