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

何德彥說出那番話後,糾結不已的天子沒做過多猶豫便叫馬如風等人退至殿外。

殿內僅剩君臣二人,趙德昭開口問道:“何卿要說何事?”

何德彥躬身道:“啓稟陛下,臣將陛下之意說與陳中令,中令遣人去詢問巴樞使意見,其後中令問臣,欲要罷免王相公可行否。”

難得聽到這麼詳細的說明,趙德昭身子不由前探:“你是如何說的?”

“臣言中令身爲首相,強行罷免一位沒犯下錯誤的宰相,必將致使朝野不安。”

趙德昭微微點頭。

這不僅僅是朝野不安了,他這個皇帝也有點不安。

“然中令言,爲國事計,譭譽加身亦不改其志。”

沉默一陣,趙德昭冷笑一聲:“罷免王彥川是爲了國事?”

“臣以爲,陳中令性剛愎,王相公多次反對其意見,或使得其失去耐心,故而想逐王相公。”

何德彥盡力解釋。

不過趙德昭倒沒有再說,可能也認可這種解釋。

抿了抿脣,何德彥再道:“臣聞賈長沙者,漢之大賢也,然不得用,乃絳侯排擠之故也。故云: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其在長沙,忠心不改,思慕天子而輔佐長沙王,待絳侯亡則受召入京。”

加工史料,這是何德彥早就熟悉的技能,屢試不爽,這一次也不例外。

趙德昭很輕易地就嫩明白,何德彥的意思是,王彥川這樣的人可以被類比爲賈誼。

既然都是賈誼這樣的忠臣了,爲了天子受一些小小的委屈自然就不算啥。

趙德昭不知道是被自己說服,還是被何德彥說服。

總之他考慮一陣,微微頷首:“吾知矣。”

何德彥行禮出門,放下厚重門簾,他停住腳步扭頭朝後看了一眼。

“何拾遺似乎深得中書令信重啊!”

突然傳出的說話聲,使得何德彥悚然一驚。

回頭朝聲音傳來處看去,竟然是早就出殿的馬如風!

“原來是馬補闕。”何德彥擡手一禮,“在下爲官家傳話,陳平章也不至於爲難一個小小拾遺。”

馬如風聞言譏諷一笑,留下一句“日後恐怕還要靠何拾遺爲中書令傳話了”,也不招呼,轉身就走。

何德彥沉默不語,放慢腳步朝同一方向去。

他倆辦公地在同一處,有話也可以到地方再說,馬如風堵在同明殿門口說這一番話,顯然是說給天子聽的。

……

王彥川罷相的詔令很快擬好,送給天子批准後加蓋印璽,最後出現在陳佑桌上,等他簽字。

說是罷相,其實是冊命他爲少傅的冊文,只不過後面不是“餘皆如故”,改成了“罷其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

陳佑仔細看了一遍,確認沒有問題,直接簽署,着人送去謄抄存檔。

冊命還沒送到王彥川面前,消息靈通的人士就知道了此事。

此事給周國官場帶來的震動不亞於當年陳佑突然成爲首相。

突然出手罷免一名沒有明顯錯處的宰相,這意味着陳佑執政風格的改變。

只是任何事情都會有人反對。

陳佑這麼做的確震懾到了一大批人。

以前懟陳佑,是因爲他想專權,現在不敢懟陳佑,是因爲他真的幹了專權之事!

大多數官員閉嘴的情況下,依然有那等不怕丟官的站出來反對。

不等陳佑去找王彥川談話,董成林先找到了他,進門第一句話就是:“王松嶺是因何事被罷免?”

陳佑的回答是:“阻礙新政。”

這樣的理由無法說服董成林。

“阻礙新政,平章此言未免太過霸道。”

“天下萬民盡在我等,一時譭譽不過清風拂面罷了。”

董成林不由厲聲道:“平章想清楚了!如此作爲,乃亂政之始!朝廷既亂,百姓何如?”

“何亂之有?”

“人臣專權,凌逼天子!”

“呵!”

陳佑靠在椅子上,看着董成林。

“董大夫這話實在是沒有道理,冊命乃是天子親自簽署,何來某專權之說?”

這話一出,董成林氣急反笑,不復多言,直接拱手一禮,冷哼一聲甩袖離去。

不過片刻,陳省華來到門口,面帶憂慮地看着陳佑:“山長?”

陳佑擺擺手:“無事,你且去忙。”

就在首相書廳不遠處,王彥川坐在自己書廳裡,看着手邊的冊文,臉上只剩無奈。

這一重擊來得太過突然,他甚至還沒反應過來,就聽到了自己被罷免的消息。

匆忙結束巡視冬日流民收容點的安排回宮,不等他去說服天子,冊文已經下達。

甚至於他是在前往同明殿的路上被攔住的,得知冊文已經備好,就等着他這個主角就位。

事情再無轉圜餘地,他只得受了冊命後藉着謝恩的名義求見天子打探心意,最後得到的只有一句“卿爲賈長沙,朕不做漢文帝”。

“或許官家還要用相公。”

坐在他面前的馬如風這般開口。

王彥川搖頭道:“以我的年紀,估計是等不到那一天了。”

他已年過花甲,再過幾年就接近七十,這個年紀還想被召爲宰相,有點困難。

“我已經想天子推薦了繼任的人選。

王彥川收拾好心情,勉強擠出一絲笑容:“接下來兩個月,先把空出來的宰相位置確定。如果陳將明反對,可以嘗試進攻。”

“他現在越是想攬權,就越是被天子厭惡。”

聽到這一句,王彥川搖頭道:“漢宣當年也厭惡霍光,重點不是讓天子繼續厭惡陳將明,而是朝中君臣知道,反對陳將明的人有很多。

“只有這樣,纔會有人敢冒險反對陳將明,也會叫天子下定決心對付陳將明。”

簡單來說就是造勢。

營造一種“倒陳”的氛圍,誘導上下齊心,合力倒陳。

陳佑倒得越快,他王彥川重新拜相的可能性就越大。

哪怕不能重新拜相,能叫陳佑不得好結果也算出氣了。

馬如風點頭:“那我明天就彈劾。“

“這不着急。“王彥川等了等,露出神秘的笑容:“你先去找御史大夫,他只要性子沒變,一定會叫陳將明不好過。”

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戰前動員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