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

眼見快到下午上課時間,易經組衆人盡皆散去。

陳衡下午第一節沒課,留在活動教室裡幫楚芒收拾碗筷。

“衡哥。”

忙活一陣,楚芒突然停下手中的活,看着窗外匆忙奔走的學生們,語氣中帶着些猶疑:“你覺得對朝廷來說,哪些人是最重要的?”

“嗯。”陳衡扭頭朝他看去,稍作思忖回答道,“是‘民’。”

“這民和民也有區別。前些日子,曹先生提出,這個天下有兩種人。其中一種是掠奪者,或者說被供養者;另一種是被掠奪者,又叫供養者。這是兩個階級,掠奪者在上,被掠奪者在下。”

楚芒轉身,看向陳衡。

“你是掠奪者,而我曾經是被掠奪者,現在也在向掠奪者階級攀爬。”

陳衡微微歪頭,皺眉問道:“學長的意思是?”

楚芒沒有馬上回答,而是繼續說着自己的想法:“我問曹先生,爲什麼要這麼說。先生回答,農民辛苦種出糧食,卻僅能餬口,豪商權貴不事生產,卻飲酒食肉。

“這是因爲,農民生產出來的糧食,其成果不僅僅能讓農民餬口,可超出的部分被豪商權貴掠奪過去,這纔出現豪商權貴不事生產卻能夠飲酒食肉的情況。這是掠奪與被掠奪,供養與被供養的關係。

“我之前尚且迷茫,今日你重提山長的話,‘農業補貼工業’,我才驚醒,這其實就是農民補貼權貴。

“而我出身小民,父母兄弟僅以薄田餬口。幸蒙山長恩慈得以進學,日後也將不事生產而飲酒食肉。不由就要多想,這天下,究竟是我父母兄弟那般的農民重要,還是我這樣的不分五穀者重要?”

他這一番話,叫陳衡思緒混亂,好一會兒才勉強迴應:“這……有些人雖然不種地,可也通過自己的勞動換得報酬購買糧食……”

“同樣的勞動,爲什麼有些人報酬數十萬錢,而有些人僅得數百錢?”

“……”

陳衡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回答,他還沒考慮過這些,加入易經組也只是爲了尋找自己心中的道義。

“你也不知道吧?”楚芒嘆了口氣,“曹先生也不知道,我希望你能問一問山長,或許山長能給我們答案。”

“刨除那些特殊情況,你這個問題或許可以用‘社會契約’來解釋。”

突如其來的聲音,讓陳、楚二人心頭猛跳,扭頭看去,陳衡有些詫異地喊出來:“韓三哥!”

來人正是韓陶朱!

楚芒也連忙行禮:“韓學長。”

韓陶朱點點頭,走進教室,順手把門關上。

他沒有寒暄,直接就着之前的話題往下延申:“按照我的理解,所謂社會契約,乃是一種基於天下平穩的期望與分工。

“就拿農民和宰相來舉例,農民們希望風調雨順、國家太平,但是單個的農民無法聚集起來實現這兩個要求。於是,他們留下僅供餬口的部分,將多餘的生產成果拿出來交給宰相,使得宰相們可以不用參與生產而吃喝不愁。

“相應的,拿到報酬的宰相,就得滿足農民們的期望。於是有祭神祈雨,有興修水利,有平息內亂,有抗擊外敵。

“單單數名宰相當然無法完成這麼多任務,所以他們將農民交給他們的成果分一部分出來,僱傭工人,培養軍隊。

“農民辛苦耕種供養宰相,宰相耗費精力協調內外滿足農民的期望,這就是一個簡化的社會契約,兩者沒有高低之分,沒有輕重之別,只不過是分工不同罷了。”

陳衡似懂非懂,楚芒倒是若有所思。

韓陶朱見狀笑道:“我只是舉個例子,並不能完美的描述,如果有興趣,以後咱們再討論。”

說完,他看向陳衡:“我這次來是找德駿先生,順便給你們兄弟幾個帶了些東西,已經叫人送到你宿舍門口了,先回去看看吧。”

陳衡收斂思緒連聲感謝,匆匆幫楚芒收拾好碗筷,就跟着韓陶朱離開教室。

走了一陣,眼看周圍再無他人,韓陶朱突然開口:“盤哥兒日常在易經組都討論這類話題嗎?”

“差不太多。”

陳衡想了想,稍稍解釋一下:“平常都是討論朝廷某項政令對百姓的影響。我們這些人都是組長和封學長一個一個拉進組的,基本都對‘民貴君輕’比較認同。”

“楚芒此人值得深交。”

韓陶朱點點頭,略過這個話題,轉而詢問陳衡這段時間的學習生活情況。

……

與陳衡分開,韓陶朱提着兩包糕點補藥來到曹驄的辦公書房。

“曹先生,學生韓陶朱求見。”

靜等片刻,屋內沒有任何動靜。

韓陶朱只得再喊一聲。

這一次房間裡總算有了迴應。

腳步聲由遠及近,木門轉動的吱呀聲中,一個帶着欣喜的聲音傳出:“叔蠡你可是許久未曾過來了!”

房門打開,露出一個頂着灰白髮髻的中年人,正是曹驄。

“做了起居郎之後,難得纔有假期出來一趟。”韓陶朱笑着解釋,將手中禮物向前給出,“這是山長讓我準備的一點心意,還請先生不要推辭。”

他翻了基本書冊,找到一頁記載,拿着本子走到韓陶朱面前,一手捧着本自,一手伸出食指指點其中文字:“你看這邊,我從大理寺拿到的記錄,《專利詔》頒發後,《專利法》訂立前,算上嚴打時期查出的陳年舊案,四五年間也不過才十三件權貴豪富侵奪專利案,其中致專利權利人死亡案只有四件。

“而《專利法》訂立之後,兩年多時間裡發現了一百一十九件侵奪專利案,其中致死案八十六件。更爲可笑的是,這一百多件專利中,有八成無法取得收益。”

他停下敘述,擡頭看着神情嚴肅的韓陶朱,皺着眉道:“這個專利法,似乎並沒有起到山長之前所說‘保護髮明人權利和收益’的作用。”

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計亂紛紛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計亂紛紛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三)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