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

一道悠長的哨聲響起。

巨大的木船緩緩靠上棧橋,岸上工人和船上水手扯着嗓子互相呼喊,配合着將船隻固定住。

“趙博士,這該是趙常侍的船吧?”

河岸邊上,衛尉卿公冶通賠着笑問身邊的中年男子。

這男子不過是一介太常博士,但他姓趙名安易,乃是趙普胞弟。

竇少華致仕,公冶通不想丟官,必須重新找一個靠山。

現任宰相們是不要想了,要不是被竇少華收下,得罪了宰相們的公冶通,就不僅僅是被按在衛尉四年多了。

而尋到盧氏門上,盧孟達只是以禮相待,卻絕口不提未來。

無奈之下,打探到趙普抵京時間,跑過來試一試。

其中曲折,趙安易自然知曉。

這次趙普回京,來城外迎接的,除了他這個親人,就只有江夏青僚屬,門下主事魏羽。

公冶通跑過來,可以說完全拋棄了臉面。

只是不知道兄長的喜惡,他即不好太熱情,也不好太冷淡,只能儘量保持溫和的態度。

“正是兄長所乘的船。寒風凜冽,衛尉要不上馬車等着?”

趙安易一到這邊就勸公冶通回去,可是公冶通十分堅定要在這邊等趙普抵達。

這時候聽到趙安易這麼說,公冶通露出真誠的笑容:“無妨無妨,博士和魏主事能等,公冶通也能等。”

趙安易無奈笑笑,不再言語。

好在並沒有等多久,船上開始下人。

趙普出現在甲板邊緣,只掃一眼就注意到趙安易等人。

發現公冶通站在趙安易身邊,趙普明顯愣了一下,不過很快就猜到其心思,若有所思地在護衛之後下船上岸。

“趙常侍安好!”

公冶通一看到趙普,根本顧不上身邊的趙安易,忙不迭快步走到趙普面前,拱手一揖。

幸好他衣着華貴,又兼趙普沒開口,否則不等他走近,就會被趙普身邊護衛攔下。

“公冶寺卿何故如此多禮?”

趙普故作不知,上前兩步扶住公冶通的胳膊。

公冶通聞言,臉色微僵,有些尷尬。

雖然已經下定決心,但大庭廣衆之下,還是說不出口。

臉上神情恢復正常,公冶通努力讓自己顯得更加真誠:“我聞常侍回朝執政,此乃百姓之福,朝廷之福,下官……下官喜不自禁,喜不自禁。”

趙普輕笑一聲:“普區區之身,當不得寺卿之贊。”

說着,鬆開手,看向趕過來的胞弟,嘴裡繼續對公冶通道:“某初歸京,諸事纏身,今日暫且作罷,來日再請寺卿一敘。”

“啊,是!好!”

公冶通連連答應,之後又覺得不保險,趕緊開口補充道:“那下官等常侍陛見之後,設宴以待常侍!”

見趙普微笑點頭,公冶通這才鬆了口氣,恭敬告辭離開。

趙普同趙安易寒暄幾句,轉頭看向旁邊的魏羽。

不等趙普開口,魏羽直接躬身:“門下省主事魏羽見過常侍。羽如今在樞密院庶務司供職,日常侍奉江相公。”

“原來是魏主事。”

趙普點頭致意。

“可是江相公有事相召?”

“相公說常侍若有空閒,可過府一敘。不過這次遣下官過來,卻是有事要告知常侍。”

“這樣。”

趙普看了眼趙安易,兄弟二人的默契不必多言,趙安易立刻轉身吩咐跟隨趙普回京的僕役將行李之類的搬到車上。

趙普本人則帶着魏羽進了早已備好的寬大馬車。

兩人坐下,趙普開口:“江相有什麼話要魏主事帶給我?”

“相公說有幾件事需要提醒常侍。”

“願聞其詳。”趙普稍稍坐正。

“原史館相竇少華以少保致仕,散騎常侍魏仁浦拜爲史館相。”

“平章事陳佑稱天子納妃乃是家事,臣子不應置喙。天子命有司擇選皇后,據傳陳平章希望能選擇一位邊軍將領之女爲後。”

“前些日子都堂議事,陳平章提出讓各節度使判斷是否允許治下兵馬越境進攻,朝廷事後調查是否必要,集賢相王彥川反對。”

說到這一條,魏羽補充一句:“這幾天上次都堂議事的爭論已經在洛陽傳開。”

趙普微微點頭,他大概能猜到江夏青的意思。

“今年考課結果陸續出來,竇少保和王相公損失嚴重,巴相公有所收穫。”

“相公上書請求增加一名宰相,人選還沒確定,巴相公已經找到相公商談。”

……

等魏羽離開,趙安易登上馬車:“政事這麼急切麼?”

“踏錯一步,就是公冶通的下場。”

趙普給了一個十分直觀的回答。

趙安易聞言,微微搖頭:“公冶通當初所爲乃是忠於天子,只可惜……”

後面的話沒有繼續往下說,但趙普已經聽出來其中隱含的意思,故而道:“若非天子在上,你以爲區區竇伯菁,能保住公冶通當朝九卿的位置?”

趙安易愣了下,面露恍然神色。

沒在這個問題上過多糾結,坐好等馬車動起來,他才低聲問道:“兄長可要收下這公冶通?”

“看他表現吧。”

趙普神色輕鬆,似乎根本沒有放在心上。

“我可不是盧孟達,怕前怕後成不了事。對了,這次回來帶了兩箱珠寶兩箱金銀,我不好出頭,你看着備幾份禮單。“

“送給誰?”

“陳將明是頭一個,盧孟達也加上,還有就是宮中的童謠和任喜。其他的你看着來。”

……

次日,趙普入宮問對。

依然是同明殿。

不知是不是他運氣好,今天在同明殿裡侍奉的正是任喜!

這幾年趙普年年供奉,自認爲同宮內宦官的關係還算友善。

也如他所想,見趙普前來,任喜壓低嗓音快速介紹天子情況:“官家最近頗爲不悅,常侍多談稅收,少談中樞政事。”

趙普心中瞭然,只是即將進門,無法迴應,只得微笑點頭。

進殿行禮之後,趙德昭直接就開口詢問:“趙卿在兩浙,農事如何?”

“回稟陛下,兩浙大小村莊皆有宣農使宣講農事農時,這些年大力開墾水利田,又擇選良種,規範賦稅,兩浙百姓皆是衣食無憂。”

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六)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三)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