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

“是基層將領盲目求戰被節度使攔下好,還是基層將領仔細權衡放棄越境好,王相公不會不知吧?”

董成林說着,提高聲音:“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決斷由其心,功過在其身,必當謹小慎微,不然,則罪責加身不爲遠也!如此不比決斷出於上官更好?”

王彥川眸光閃動,他不再爭辯:“董大夫如此詭言,未知文宣王如何看!”

話音未落,目光轉向陳佑:“我就兩點意見:一,出兵與否的決策權收歸節度使;二,不應當派出調查組。”

說完後,他閉嘴不言。

董成林也跟着道:“諸位相公,下官以爲一不應使基層將領爲節度使所挾,二不應叫邊軍節鎮不受監管。國朝治亂,在乎爾等,煩請慎思之!”

陳佑微微頷首:“天下萬民賴一言而得生,因一言而赴死,我等爲政,不可不慎。”

他環視諸人:“松嶺和雙木意見相左,汝等可有意見?”

等了一陣,沒人迴應。

陳佑只得點名:“慶安如何看?”

巴寧泰朝陳佑點頭示意,然後看向其餘諸人,緩緩開口:“凡事皆有利弊,朝廷政令亦不能免。吾等所爲,不過是取其利重而害輕罷了。”

所有人都等着繼續往下說,但是他的話到這裡就結束了!

如果是像陳佑那般的總結定調也就罷了,陳佑問他對具體政策的意見,他來一套這樣的發言,沒有一絲一毫有用的內容。

董成林見其許久沒下文,眉頭直跳,差點就忍不住站起來質問他到底是怎麼想的。

陳佑卻似乎並沒有放在心上,只是微微點頭繼續問道:“若是沒有其它意見,就先照此實行。”

“平章!”

董成林立刻喊了一聲。

“雙木你再仔細考慮考慮。有問題咱們再交流。”

董成林稍稍猶豫,點頭不語。

很快,這次都堂議事結束,衆人各自散去。

陳佑、董成林二人在書廳裡分了主客坐下。

不等董成林出聲詢問,陳佑率先開口:“我知你心憂天下,只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衡取其重,爲了當前的安穩,不得不承擔日後的風險。”

董成林立刻道:“請平章詳說。”

“雙木當知,因運輸不便、聯絡困難,邊疆兵馬向來自主性高。”

物質、信息的交流,說一句決定社會運行狀態絕不爲過。

中樞對軍隊和地方政府的控制,正是社會運行狀態裡的一環。

物質交流不便,信息交流困難,遠離中樞的地方必然獨立性大於靠近中樞的地方。

所謂“天高皇帝遠”,就是如此。

哪怕陳佑知道某些事項應該避免,可囿於當前科技水平,不得不讓邊境地區獲得較大的自主權,自然就有邊軍坐大、朝廷難以駕馭的隱患。

“這幾年邊軍將領爲了立功,常常帶兵深入草原大漠襲擊契丹部族,契丹必不可能忍氣吞聲。從去年契丹設計伏擊我軍便可看出,彼等一直在尋找甚至創造機會,試圖將朝廷驅出燕雲一帶。”【1】

說到這裡,陳佑聲音放低:“我判斷,小規模戰鬥將會減少,大規模戰役將會增加。爲了保證戰役的勝利,一要避免邊境各軍出現各自爲戰的局面,二是要在邊境州郡儲備軍械糧草以免戰事驟起朝廷難以及時支援。如此,即便現在不放權,到那時候也不得不放權。”

董成林面容嚴肅:“此事兩府諸相盡知否?”

“這只是我個人判斷,尚未告知他人。不過我已經叫軍備司聯合諜報等部推演接下來一年到三年契丹的軍政走向,等他們完成,我自會召集相關人員一同商討。”

說到這裡,他終於開始正面回答董成林的質疑:“若等不得不放權時纔想着如何制約邊疆節鎮,不若現在就定下調查組的制度持續監督。之所以讓增加節度使的權力,也是想叫彼等更容易接受罷了。”

……

“陳將明殊無氣度!”

王彥川坐在自己的書廳裡,臉上帶着輕微的笑意說出這樣一句話。

刑部侍郎張鵬跟着笑道:“想要削節鎮之權,卻又不徹底,叫董雙木這等人心中不喜;想要收節鎮之心,拿出的好處摳摳索索,又叫節鎮心裡不爽。到頭來兩邊都得罪,實爲不智。“

“畢竟是個臨陣倒戈的軟骨之人,敢嘗試削權已是不易。”

王彥川微微搖頭,滿是鄙夷與惋惜。

“只是陳將明所爲雖不智,所想卻是善政。”王彥川嘆了口氣,語氣稍稍嚴肅,“這四境兵馬,近來越來越有昔日藩鎮氣象了,若不加限制,遲早又是一個藩鎮之亂。”

都堂議事的時候奮力駁斥董成林,私下裡卻說出了和董成林相似的話語。

聽到他這話,張鵬寬慰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陳將明一手攬權,相公便是有心改變,也無力抵擋。如今之計,只有等着陳將明事敗,相公纔好出來收拾殘局。”

“難,難!”王彥川搖頭嘆道,“難啊!若是如此輕易,也不至於讓他當四年首相權勢越來越大!”

一想到此處,王彥川就不得不多想,陳佑現在的操作是不是有什麼他沒看懂的地方?

仔細想了想,似乎想不到。

只得再嘆一聲,看着張鵬吩咐道:“你去走動走動,讓該知道的都知道,陳平章欲限制節度使,某雖盡力阻止,卻徒勞無功。”

“喏。”

張鵬答應一聲。

稍微等了等,纔開口:“另有一事要問相公。下官聽聞宗正卿這兩日一直在愁到底何人適合做皇后,似乎是陳平章跟禮部說最好選邊軍將領嫡女,而太后那邊傳出的口風卻是要盧家女。”

“邊軍的話,估摸着還是以節度使爲上。”王彥川皺眉,“要想制衡邊軍,洛陽這邊的兵馬是關鍵。我看殿前司盧孟達十分適合,正巧他也有一女。”

說了一大通,其實就是支持太后。

張鵬立刻答應:“下官也以爲當如此!那明後日,下官請宗正卿一敘,談一談此事?”

王彥川冷哼一聲:“你明日敢去請宗正卿,後日他陳將明就敢說你意圖謀反。”

張鵬一怔,反應過來後訥訥稱是。

宗正卿,乃是寧王趙元興,坊間傳言曾與太宗皇帝爭過帝位。

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四)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