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

“將明倒是好手段。”

趙普笑呵呵地給兩個酒盞斟滿酒,坐下的時候感嘆一聲。

陳佑輕笑搖頭:“全是無染相公所爲,某隻不過是奔前跑後罷了。”

他這話說出,趙普只是笑而不語。

陳佑明白,趙普這是急了。

有劉熙古和盧億在,趙普沒辦法像以前那樣輕鬆寫意地針對陳佑手裡的人才,要做成一件事,必須要付出點代價。

本想着法司改制,能趁機送些人情或者交換一些好處,誰成想治安寺他不能插手,大理寺被王、馬兩位相公劃定。

偏偏陳佑還成功地把手伸進了大理寺,也不怪趙普以爲是陳佑在後面攪風攪雨。

喝酒吃菜,一連三杯酒下肚,趙普才滿臉感慨地開口:“到你我的位置上,將明你也明白,人吶,有時候是身不由己。”

這話陳佑十分贊同,點頭附和道:“的確是,你不想走,後面也有人推着你不得不走。”

兩人碰杯一飲而盡,好似都有了些醉意,可其中幾分真幾分假,誰都不知。

只聽得趙普繼續道:“我倆相交微末,當初將明你曾捨命與我共搏富貴,我也曾冒險助你除去敵手,如此情義,何人能比?”

陳佑臉上浮現出回憶的神色,接過話頭:“猶記得太祖末年,你我二人受先帝之命潛回京城,當時真是通力配合豁出命去,方纔有如今的生活。”

頓了頓,他曬然而笑:“則平你我想知多年,有話就直接說了吧,作甚彎彎繞繞好不爽利!”

聽了他這話,趙普放下酒盞,臉上感慨盡消,對上他的目光,平靜開口:“也是,不說虛的了。前陣子我對你多有爲難,其中緣由想來你也清楚。”

“在其位謀其政,身處此間,不得不如此。”陳佑微微搖頭,既是表示對趙普的理解,也是在說自己現在給趙普使絆子實屬正常。

趙普顯然明白這一點,臉色沒有絲毫變化:“你我之間,只有公事,沒有私怨。”

有了這樣的共識,就有了合作的基礎,不存在說因爲之前敵對,現在就不能相互配合的情況。

陳佑點頭,默然舉杯。

酒水下肚,趙普沒有吃菜,而是前傾着身子,壓低聲音道:“張歡投了溫美才,文伯相公那裡,恐怕有些阻礙。”

“呵呵。”陳佑眼底盡是嘲諷,“此等人物,阻了文伯相公變革,怕是蹦躂不了多久。”

似是見陳佑明瞭,趙普輕鬆一笑,坐直身體吃了口菜,然後才道:“三司可不僅僅是一個三司使的事情,關心的人不少。”

陳佑停下筷子,話語間帶着些鄭重:“怎麼,溫美才對三司改制有意見?之前文伯相公宣佈的時候怎麼不見他提?”

“人是會變得嘛!”

趙普也放下筷子,十分認真地看着陳佑,緩緩道:“似溫美才這般一心只有私利的人,實在不該留在中樞。”

意料之中的事情,只是沒想到先提出來的會是趙普。

陳佑默不作聲同趙普對視良久,然後道:“還要看文伯相公作何說法,或許溫美才只是一時糊塗,是吧。”

趙普頷首:“確實要看王平章怎麼說。”

說完這句,兩人默契舉杯。

當天晚上,陳佑尋到王樸府上。

在客廳坐下,揭開茶盞抿了一小口,陳佑率先開口:“佑星月來訪,實是有要事想同相公商議。”

王樸面目微動,正色道:“將明且講。”

陳佑稍稍沉吟後開口道:“眼下相公只爲兩件事忙碌,一是法司,一是三司,佑所言無誤否?”

“的確如此。”

法司涉及刑部、大理寺,以及準備籌建的治安寺;三司涉及鹽鐵、稅賦、戶部錢糧等等。兩件事牽扯麪極大,法司改制涉及到京城兵力分配,三司改制涉及錢糧稅銀,都是一等一的大事。

藉助改制,王樸也能貫徹自己的意志,鞏固地位權勢。

只是哪怕作爲首相只需統籌局面,同時推進兩個系統的事情,也耗費了王樸大量的精力,不然也就沒有陳佑趙普這些人的事情了。

其實王樸也可以充分放權給底下人,只負責指出方向和驗收結果。可這樣的話,底下人會把政策執行成什麼樣子,就只有天知道了。

經常會出現,一項項政策單獨拿出來那都是利國利民的好方略,組合到一起就變成勞民傷財的法子。

王樸從小吏幕僚做到首相,對此自然知曉,故而在當前只是抓住兩點,其餘暫且不管。

陳佑卻不這麼看,他認爲眼下還有一件事比較重要。

“相公以爲,法司、三司的改制,諸府軍州會如何應對?”

他語氣淡然地問出這個問題,隨即又補充道:“或者說,那些手握重兵的節度刺史,可能放下手中權力麼。”

沉默一陣,王樸從容對曰:“有賴先帝之功,天下兵馬大半聚於京師,誰人敢反?誰人能反!”

陳佑立刻道:“若是一地節鎮數年不便,則如何?若是中樞生亂,則又如何?”

停頓一下,陳佑沉聲道:“佑以爲,如今之重,非是兩處改制,乃是中樞穩定。中樞定,則各節鎮不敢不服從調令;中樞定,則改制可穩步推行。”

他這話一出,王樸登時反應過來。

“將明你這話。”王樸看着陳佑,眼中帶着探究,“是話裡有話啊。”

陳佑絲毫不虛地同王樸對視:“相公當知,天下定於兵馬。然先帝已去,官家年幼,天下兵馬以何人爲主,全在於中樞如何。”

“怎麼,有侍衛親軍司和殿前司還不夠麼?”

王樸面帶淺笑看着陳佑,說出來的話卻有些冰冷。

陳佑立刻回道:“佑能掌握侍衛親軍,非是武功威望壓服全軍,而是有兩府在身後支撐。如若相公和長山公不支持我,恐怕我是一個軍漢都指使不動。”

這話說完,兩人目光相交,靜默良久。

許久之後,王樸垂下眼皮:“汝之所慮,吾知矣。”

停了一下似乎在整理措辭,然後道:“政事堂這條船,不能漏,也不會漏。”

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臨深淵尋正途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五百七十一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六)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