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

來了!

陳佑掃了一眼溫仁福,立刻把目光轉向王樸。

只見王樸微微皺眉,隨即溫聲問道:“此話怎講?”

“前朝設立三司,是因國朝稅賦錢糧令出多門,故以三司總國計。”溫仁福語氣輕柔,但說出來的話卻十分冰冷,“可如今三司拆分,這國計之事無人總理,恐怕過不多時又會混亂不堪。”

他話音落下,趙普立刻出聲:“政事堂諸公總理國政,財賦事自然也是由政事堂總領。”

溫仁福輕輕一笑,看向趙普的目光中帶着嘲弄:“政事堂這麼多人,一人管一點同不管有什麼區別?或許,趙參政的意思是,專門讓某個相公負責此事?”

最後一句話說出口,坐在溫仁福下手的竇少華臉色立刻有了變化。

如果財政大權真的收到政事堂,毫無疑問會掌握在王樸手裡。沒有一點轉圜餘地,他這個新入政事堂的宰相估計是要成爲毫無權力的空頭宰相。除非依附王樸,纔有可能分潤到一點權力。

他的目光越過溫仁福看向王樸。

王樸拆分三司的意志甚爲堅定。而且根據幕僚分析,如果繼續留着三司,三司使極有可能壓迫他這種新任宰相的權力。

一時間,在戰場上面對種種局勢能夠快速決斷的竇少華有些茫然,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這時候焦繼勳插話道:“溫相公怕是忘了,先帝時後勤改革,凡涉軍事,一應支出皆從樞密院。”

說到這裡他笑了笑:“這方面咱們樞府雖然人多,可也沒什麼煩亂的地方。”

他貿然插話,不過樞密院這邊其他人都沒說話。

現在樞密院錢糧方面還要依靠三司和戶部這邊,王樸準備拆分三司之後,由樞密院單獨負責軍政之預。

也就是說,只要三司被拆分,三司裡面關於制定一年軍事支出預算的權力將會被劃撥到樞密院,政事堂這邊只負責撥款。

雖然脖子上的繩套還在,但拿到預算權力也讓這個繩套鬆了些。對馬青來說,這更加有利於樞密院制衡政事堂,自然不會拒絕。

見王樸有了樞密院的支持,溫仁福微微皺眉,微不可察地同坐在樞密院這邊的李繼勳交換眼色後,臉上表情不變地看向一直沒說話的竇少華。

他需要竇少華的支持,但之前已經說得那麼清楚了,爲什麼竇少華沒說話,難道他不在意?還是說……

溫仁福想到了竇少華已經被王樸利益收買的可能性,臉色終於變了。

正巧竇少華同他對上了目光,他清楚地看到竇少華眼中的茫然與焦慮,頓時升起一絲希望,試探着開口道:“我的意思倒不是繼續留着三司,只是天下財賦畢竟繁雜,總得叫專人負責。”

竇少華悟了!

能打勝仗的將領都不笨,有溫仁福的提醒,他立刻明白過來,當即道:“那還是叫張參政擔起來嘛!總歸他之前就是三司使,有經驗。”

溫仁福就等着這句話,竇少華這句話說出的瞬間,溫仁福和張歡都是如釋重負。

對面李繼勳終於找到機會,立刻跟進:“呵呵,竇相公說得有道理。改制要改的是三司,又不是張參政。現在沒有其他合適的人選,也不能叫事務繁忙的三位相公專門負責,叫張參政繼續處置財賦事宜倒是最好的選擇。”

陳佑扭頭看了李繼勳一眼,只可惜他說的這話與樞密院無關。雖然能叫馬青等人疑心李繼勳投靠了溫仁福或竇少華,但此時畢竟是政事堂內鬥,馬青等人並不想摻和進去。

王樸瞥了一眼溫仁福,語氣平緩地開口:“溫相公所言‘不可不解決的問題’,竟然只是叫張參政繼續負責財賦事麼?”

趙普聞言,眼前一亮,立刻起身朝趙德昭行禮,朗聲道:“普不知道,原來在溫相公眼中,天下財計竟比不上張參政一人去留!如此私心,何以總計天下政務!”

說着,他再次一禮,高聲道:“啓奏陛下,臣普,彈劾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溫仁福和三司使、參知政事張歡以國朝權柄私相授受!請逐此二人,以正風清!”

殿內靜了一瞬間,焦繼勳也看到了更進一步的希望,瞅了眼坐在他身邊面露糾結的李繼勳,心中冷笑一聲,也站起來高聲道:“臣亦以爲溫相公和張參政所作所爲實有負官家信任,以天下爲兒戲,非是宰執所爲。臣繼勳,亦請逐此二人!”

突然而來的彈劾,趙德昭明顯不知道該怎麼辦了,他看了看陳佑,又看了看王樸和馬青,甚至不敢隨意開口說話。

馬青見狀,嘆了口氣正要開口維護官家威嚴,溫仁福連忙起身呵斥:“趙普、焦繼勳!你二人豈敢在君前胡言亂語!”

說着,他朝趙德昭一揖,高聲自辯:“啓稟陛下,臣一心爲國,不敢有絲毫懈怠,更不敢懷有私心!所爲者不過是天下安定罷了!”

在他身後,張歡也是跟着一齊喊道:“臣未曾與溫相公私下勾連!趙普、焦繼勳所言乃是污衊!”

王樸冷哼一聲,趙普當即會意,又道:“若無勾連,何以溫相公要停滯三司改制,用以挽留張參政!陛下!此風不可長啊!”

趙普話音剛落,趙德昭身後的帷幕內傳出一聲輕咳。

有些茫然失措的趙德昭立刻鎮定下來,深吸一口氣後朗聲道:“諸卿且起,我,呃,朕自有思慮。”

殿中諸人聽着趙德昭說話,注意力卻放在帷幕後面。

誰都知道,以趙德昭當前的年齡,做決定的實際上應該是太后杜氏。

陳佑嘴角上翹,暗自輕笑。

他明白張歡是留不下來了。

畢竟在這次議事之前,他曾見過盧雲華,把張歡投向溫仁福引來王樸不滿的事情說了出去。

盧雲華立刻意識到這是個機會,入宮同身爲太后的大姊商量之後,決定推盧仲彥取代張歡。

雖然陳佑反對,但姊妹二人甚爲堅定,再加上盧仲彥也想更進一步,此事就這麼定了下來。反正趙德昭是皇帝,趁機換一個參政罷了,哪怕沒陳佑的支持也無傷大雅。

果然,趙德昭接着道:“便如趙卿、焦卿所言,張歡罷三司使、參知政事。”

突然說出這句話有些突兀,但是在當前這種情況下,無人能夠攔住趙德昭的這個決定。或者說,沒有人願意和溫仁福一起出頭,更別提溫仁福也是自身難保。

趙官家的話音剛落,王樸爲首的諸人一同應下,而張歡面色瞬時煞白,溫仁福也變了顏色。

但是,趙德昭的下一句話卻讓溫仁福重又升起希望。

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