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

好在這個時候殿內傳來趙元昌的誇讚聲,總算讓陳佑稍稍心安。

趙元昌誇的是長子德昭,一句話陳佑聽得模模糊糊,趙元昌說的誇的那個詞也不知道是“聰敏”還是“聰明”。不過聽起來官家心情不錯,興平郡王也沒惹官家生氣,那就好得很。

在宦官的指引下,陳佑走過前殿,進入後方的一間屋子。

果不其然,皇帝皇子都在屋內。

陳佑進來的時候,趙德昭正在向父親展示他自己做出來的一個小玩具。

陳佑眼神不錯,立刻就看出來,那是一個簡易的顯微鏡,主要材料是兩個放大鏡。難得趙德昭這麼一個五六歲的小孩能沉下心來調整兩面放大鏡的距離,以達到可以視物的程度。

不過想要調整到合適位置,要是運氣不好,得嘗試很多次。一個孩子天天抱着兩個放大鏡玩,也不怪傳出興平郡王玩物喪志的消息了。

陳佑進門纔看清屋內情形,正準備行禮,就聽趙元昌道:“大哥把這東西拿給長陽子看看。”

“好!”

清脆的童音響起,趙德昭小心翼翼地捧着那根簡陋的顯微鏡走到陳佑面前,舉過頭頂:“給陳先生看。”

陳佑連忙接住:“有勞大王。”

趙德昭微傾腦袋考慮了一下,然後擺正臉色道:“不必多禮。”

沒等陳佑反應過來,他又面帶急色指着陳佑拿在手裡的顯微鏡:“這個要放在眼睛上看,就對着樹葉!”

一邊說話還一邊用手比劃,顯然十分期待陳佑對這件作品的評價。

陳佑看了眼一臉滿意神色的趙元昌,見他點頭,這才接過趙德昭遞過來的樹葉,舉起顯微鏡和樹葉,對着光看去。

可能是樹葉太厚的原因,也可能是光不夠強,總之陳佑看到的景象十分黯淡雜亂,但不可否認,這的確是一個顯微鏡!

陳佑心中感慨,將顯微鏡還給趙德昭,讚了一聲:“這是一個改變世界的發明。”

此言一出,趙德昭還有些茫然,不知道該不該表現出被誇讚的喜悅。一旁的趙元昌卻收斂笑意,正色問道:“將明此言何意?”

陳佑解釋:“好叫官家知曉,方纔臣發現通過興平王做這個,臣覺得稱呼爲‘顯微鏡’比較合適,通過顯微鏡看到的樹葉同我們平常看到的樹葉不同。臣認爲,顯微鏡的出現,將我們的目光從眼前這個大尺度的世界,擴展到平常看不到的小尺度的世界。至少在醫學上面,有了顯微鏡的幫助,將會有極大的進步。”

說實話,趙德昭並不明白陳佑是怎麼從顯微鏡聯繫到醫學進步的,他不理解其中的邏輯關係。甚至於有那麼一瞬間他都懷疑陳佑是不是在拍趙德昭的馬屁,只不過一想到趙德昭的年紀,這個猜測就被他拋棄了。

不過沒關係,他是皇帝,像顯微鏡這種無關緊要的小事,丟給底下人就好了。若是真如陳佑所說,就能爲趙德昭揚名,即便不成也沒什麼損失。

“既然如此,嗯,正好本草還在編着,准許你從太醫署調人在你那書院開一個醫學院,專門負責此事。”

這算是意外之喜了,陳佑當即躬身一禮:“臣遵旨。”

這事說完,趙元昌喊來姆媽帶興平王去尋聖人,他自己則同陳佑來到前殿。

“聽說你今年要把妻兒都帶去長安?”

驟然被問到這個問題,陳佑不明白趙元昌的心思,只得照實道:“正是,長子已經五歲,帶在身邊正好教養。”

說到這裡,他一臉苦色:“說出來也不怕別人笑話,我這離家近兩年,年前回到家中,兩個孩子卻是已經不認識我這個父親,被嚇得哭出聲來。”

趙元昌點點頭:“那是得帶着。”

陳佑沒有說話,他等着趙元昌繼續往下說。

過了一陣,就聽見趙元昌問道:“你說要教養兒子,可有什麼計劃?”

這個問題陳佑一直在考慮,不爲其他,就爲了不把自己兩個兒子養廢了。

因此,當趙元昌問到之後,陳佑只是稍一猶豫,便痛快開口:“家中二子尚幼,故而只是準備教一教識字,和簡單的詩詞,同時教導他們一些爲人處世的道理。”

“哦?”

陳佑解釋道:“譬如長輩在不可先食,譬如言而有信,譬如尊老愛幼。”

“都是一些常說的東西。”趙元昌有些奇怪,“那你準備什麼時候讓他們學習典籍?”

“大概十歲左右可以讓他們接觸典籍了,只不過除了古籍經典,還準備叫他們接觸物理算術等,以後是學習什麼,就看他們長大之後對哪方面感興趣了。”

沉默一陣,趙元昌再次開口:“沒想過培養他們入仕麼?”

這一次陳佑沒有立刻回答,他終於明白了,趙元昌還在因爲皇長子的教育問題而煩惱。那麼在他臨出發離京之前把他叫進宮來,難不成是想讓他做皇長子的老師?

想到這裡,陳佑眼皮一跳,幸好之前說了就別之後兒子不認自己的事情,不然怕不是要把皇子帶到京兆去。

陳佑都不願意想這個猜測成真的可能性,帶着一個五六歲的皇子出鎮,那跟抱着核彈上戰場沒什麼兩樣。一不小心即便核彈沒爆,只要出了點小小的問題就夠他受的。

深吸一口氣,不管官家有沒有讓他當興平王老師的想法,都得提前打消。

整理了一下思緒,陳佑開口了:“好叫官家知曉,臣以爲兒孫自有兒孫福,父母管的再多,到最後決定人生的還是自己。我不在乎子孫們能不能出將入相,只要能爲國爲民做出一些微小的貢獻,一輩子縮在書院研究典籍也好、探尋物理也罷,我都不反對。”

我又不打算一定要子孫當官,隨便他們怎麼發展,我可不懂如何培養一個合格官員甚至合格皇帝。

這就是陳佑話語中蘊含的意思。

趙元昌或許聽懂了,也或許沒聽懂,但是他是皇帝,有任性的權力。

於是,好不容易放下心來的陳佑聽到了一個對臣子來說比較驚悚的問題:“將明,你以爲什麼樣的皇帝是一個好皇帝?”

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臨深淵尋正途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六)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