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

陳佑聽了只是點頭,沒有其它表示。

盧仲彥見此,明白他是不準備用這個法子,哼了一聲準備開口,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略一沉吟道:“話已帶到,要是沒事我就先回驛館了。”

看他這個樣子估計也不可能留下吃飯,陳佑直接起身:“保重!”

盧仲彥只在長安城待了一夜,次日一早便帶着親衛早早出發東去。

他這時候趕去潁州,最大的可能就是參與淮南之戰。不過眼下戰事將起,他纔到那邊,獨領一軍的可能性不大,反而是留在官家中軍隨侍身旁的機率更大一些,毫無疑問,官家是要培養新一代將領作爲心腹了。

陳佑在京兆府一時無事,隨着山匪越來越少,剿匪的頻率也漸漸下降,府兵們就有了更多的時間來整修坊牆,清理水渠。

實際行動加上陳佑安排的宣傳,京兆府兵的名聲好了許多,連帶着陳佑這個府尹也成了難得一見的好官。

不過陳佑心裡有數,他這個好名聲持續不了多久,因爲官家批准了他收稅擴軍的計劃。

進入五月,兩位宣撫使先後離開京兆府,京兆府衙成立了稅曹,以參軍事崔翰權知稅曹事。府衙設立稅曹的同時,也發符令諸縣皆設司稅佐。

縣衙司佐就相當於府衙的諸曹參軍事,和府衙不同,天下九成縣衙都只設立司戶佐和司法佐,惟民生與法制最重要。

現在要求單設司稅佐,實際上是把徵收稅賦的權力從原有的體系中剝離出來。但司稅佐名義上也是縣令僚屬,如果任由縣令任免的話,不起作用的可能性更大。於是,諸縣司稅佐皆由府衙任免,諸縣只需要將卷宗賬簿什麼的整理好等待交割就好了。

若不是現在很大一部分都是實物稅,即便收上來的貨幣也要大量人力運輸,陳佑甚至都有把稅賦全部集中到府衙,讓各縣給預算,然後根據預算來撥發錢銀的想法。

只可惜再好的想法也要受到時代的限制,更準確地說是受到技術手段的限制。

府衙任免稅務人員已經是陳佑所能想到的最合適的法子了。

成立稅曹之後,府衙開始招兵,同在洛陽一樣,這次也只招良家子,寧缺毋濫。

這一次徵兵由兵曹主持,府兵們分出數隊前往各縣宣傳,短短數天就招了千餘人。不是不能招到更多,而是達到了倉曹估算每日耗費的錢糧之後給出的極限數字。

畢竟陳佑不是那些處於半割據狀態的方鎮,稅收很大一部分都要上交給國庫,再扣除日常消耗和留作備用的部分,能用來養兵的錢就比較少。

一千多新兵集中到長安城後,都換上了陳佑令人定做的制式服裝——其實就是就是灰色的短衫長褲,再加上纏在腰間的藍布腰帶、胳膊上的藍色系帶。

服裝是不起眼的服裝,但一千多人都穿同樣的衣服,手裡面都有漆成黑色的長棍,站在一起就很有氣勢了。

這些人單列出來成立了一個“警察營”,花名冊歸屬於府兵序列,但目前由參軍事崔翰統率,除了操練的時候同老府兵在一起之外,其餘時候都跟着稅曹行動。

警察營按照籍貫分爲十個都,每個都有五隊,隊正胳膊上系兩條繫帶,都頭是三條,若是日後有人因功升爲營副,則有四條。

對了,愛民如子的陳府尹談到這個規定的時候,戲稱他們是一道槓、兩道槓和三道槓。

五月中旬,周國安淮都監公良傅領水師攻壽春,周宋淮南之戰正式打響。

戰事起時,京兆府尹陳佑下令京兆府警察營以都爲單位,在府衙稅曹的領導下,協助各縣徵收稅賦。

在這之前,陳佑已經讓人比對賬本算出各個縣一年各階段正常開支,所以他還令各縣上狀書羅列從現在到秋稅收齊這段時間的開支計劃。聲明將根據計劃給各縣留下足夠的稅賦,其餘部分盡皆運送至府衙。

爲了防止被培養出珍惜名聲習慣的警察營不好同縣衙硬來,陳佑特地把這些人安排到非本人籍貫所在縣,比如把出自鄠縣的那個都安排到富平縣去。

一時間,京兆各縣官不聊生。因爲官不聊生,所以導致民不聊生。

陳府尹的好名聲,幾乎沒人再提起了。

這一時的名聲,陳佑並不在意,他的應對措施就是繼續通過各種手段讓府兵們在自家父老鄉親面前感覺有面子。有吃有喝,精神需求也得到了滿足,這些府兵自然而然地就會跟着陳佑走,回到家中也會念着陳佑的好。

而且這些人在協助收稅的過程中,自然會明白府衙原本的規定是什麼,回到家鄉一看,哦,家裡人被官吏禍害了,該找誰還不是一目瞭然?

這是設想,是計劃。然而計劃經常是趕不上變化。

淮南之戰開始十多天後,消息終於傳到了京兆府,而這時候遼國進攻燕國的消息也在抵達洛陽之後飛速傳往南方前線的官家行營處。

這等大事,像陳佑這樣在京中有人的外官也很快得到通知。

傳信只是讓陳佑有個心理準備,其實他現在也做不了什麼。

可對於某些人來說,國家生亂,正是爭權奪利的好時候。

西邊北邊的那些方鎮先不去說他,就京兆府,府衙警察營押送稅銀自櫟陽縣回長安的時候,遭遇襲擊,死傷大半,糧食布帛被燒燬,錢銀被搶走。

京兆府衙,府尹書廳。

陳佑坐在書桌後,雙手搭在桌上,靜靜地看着面前站着的幾個人。

錄事參軍事樑關山,兵曹參軍事吳竹林,權知稅曹事崔翰。

現在正是盛夏,書廳內擺了數盆冰塊,然而這一絲涼意似乎沒有起到任何作用,站着的三個人皆是汗水直往下流,一個個垂手低頭默默不言,哪怕汗水進了眼角都沒擡手去擦。

也不知過了多久,三人所佔之處甚至形成了一塊巴掌大小的水漬,陳佑終於出聲了:“稅曹把這次丟失的財物統計一下交給司錄,這次事情樑司錄來負責,府兵全員參與,但有一貫錢沒追回來,追剿就不得停止。”

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四)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