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

時近黃昏,入城的隊伍還排了很長,反而是出城因爲查的不仔細,沒有積攢下來太多的行人。

在城門洞內看了一會兒,薛盛感覺有些不對勁,擡頭朝城外眺望,沒看到商販車隊,怎麼還有這麼多人要進城?

沒有過多考慮,他直接叫來自己的兩個親信,提着刀走出城門仔細查看。

此時城門外等待入城的排成了兩隊,約有兩百人,不少人挑擔推車,看到他走過去,盡皆低頭縮身,這都是小民遇見兵時的正常反應。

薛盛掃視隊伍,總覺得有不和諧的地方,然而他之前從未看守過城門,沒有過往經驗來對比,所憑藉的只是戰場上磨鍊出來的本能。

本能畢竟是本能,只不過是一種心血來潮的感應罷了,也不是次次都準。看了一圈沒看出問題來,薛盛收回目光,鬆開刀柄往城內走。

走了沒兩步,他又突然想起七哥,略一猶豫,麻煩點就麻煩點,可千萬不能出漏子。

想到此處,他吩咐檢查的府兵仔仔細細地翻看行人所帶物事。

剛吩咐下去,就聽到北面跑來一府兵,一邊跑還一邊大喊着:“金光門有賊人攻城!速速前去支援!”

這話喊出來,排隊的百姓頓時一陣慌亂,但其中不少人卻互相對視,顯得有些興奮。

薛盛快步向那府兵走去,拔刀出鞘正要高呼一聲卻突然停住。

回頭看了一眼正在排隊的行人,突然大喝一聲:“先關城門!”

此言一出,原本的就有些亂的城門口更亂了,只聽得一聲呼喊:“我們要進城!”

城門洞內頓時亂作一團,出城的,入城的,看守城門的府兵,全都擠在一處,車輛倒地籮筐摔落的聲音交織起伏,“讓我出去”和“讓我進去”更是連綿不絕。

不等薛盛反應過來,一聲慘叫在城門洞內響起,彷彿安靜了一瞬間,血腥氣伴隨着“殺人啦”的驚呼聲來到薛盛身邊。

熱血上涌,薛盛猛然回頭,世界彷彿安靜下來,哪怕城門洞裡那麼多人擠在一塊還沒散開,哪怕此時金烏西墜天光昏暗,他還是一瞬間就看到了一賊子手持帶血利刃將一府兵踹開。

“呔!”

聲未至,人先至。

刀光一閃,鮮血四濺。

那一聲大喝在城門洞內迴音不絕,靠近城內這端數人驚叫連連地倒下,卻是剛纔被薛盛擠開的。

“殺賊!”

擡眼一掃,入眼多爲持械賊人,薛盛高呼一聲,合身撲向離自己最近的一個賊人。

直到這時,他手下軍兵才反應過來,一個個也呼喊着涌向城門洞。

那被稱爲三爺的清秀漢子正在其間,原本是打算悄悄混進城,卻突然變成了刀槍見血的進攻,這變化太快叫他有些反應不過來,當下心生退意。

拔出腰刀砍倒一個攔路的路人,三爺高聲喊道:“殺了那將!”

話音未落,一腳把一個受傷慘叫的路人踹到薛盛面前。

他這一番動作,叫原本沒注意到他的薛盛盯上了他。

然而薛盛閃過路人,又擋下一賊人的劈砍之後,混亂間又跟丟了他的身影。

薛盛拼殺之間已經知道賊人數目不下於自己帶的這一都。西城牆全都是他所在的這個營來負責,三個都守三門,其餘兩都用作後備。

但事先金光門遭襲,甚至都來此處求援,顯然一時半會延平門這裡是沒有援軍的。

心思急轉,薛盛往後一瞧,手下兵士已經聚集起來,當即丟下對手,向城內跑去:“長槍上前!把賊人捅出去!”

“殺!”

留了一道口子放薛盛入城,持着長槍的府兵們大喝一聲,踏步上前,身子前傾,雙手猛然向前一送,長槍齊刷刷捅向前方。

不拘平民亂賊,在長槍陣下都討不得好,有那等動作遲緩的,直接被穿了個通透。

現在的府兵都是上過戰場的,就算沒親手殺過人,也見過各式死狀的屍體,即便有些難受,卻也緊緊抓着槍身。

“刺!”

薛盛終於能夠指揮了,一聲令下,收回長槍的府兵們再次踏步。

訓練的作用就在此時,不管是扎到人了,還是扎到空氣,所有府兵都按照訓練時的要求一個步驟一個步驟來。

便是有躲過長槍試圖上前砍殺槍兵的賊人,也有薛盛這般持刀府兵來對付。

終究是臨時糾結起來的賊盜,又試了兩次之後,見那三爺都躲在後方不上前,這百多名賊人隨着一聲“跑啊”轟然散去,只留下城門洞內二十餘具屍體以及七八個倒地不起的傷員。

說來可悲,死傷的這二三十人,一大半都是當時等着出城入城的無辜民衆。

薛盛沒有追擊,吩咐將不屬於府兵的屍體扔到城外,死亡的府兵則暫時擺在城內空地上,傷員盡皆綁起來,然後關城門。

亂世之中,命如草芥,若不是親近之人,哪怕當場橫死,也不會吸引多少關注。

陳佑實在自家府宅之中接到賊人攻城的消息的。

說是攻城,實際上只不過是襲擊城門罷了,總共也就持續了一刻鐘左右。

先是近百名賊人衝擊金光門,緊接着百多名賊人意欲通過延平門混進城內卻被把守延平門的薛盛攔下。很顯然,這是一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策。

戰死府兵自有功曹兵曹處理後事,陳佑開始考慮是不是要放棄整個外城牆。

現在的長安城不比盛唐時期百餘萬人,城內民衆加上諸軍商賈也不到三十萬,其中大部分人都住在北城區,南城區除了少量坊民村落外,大多成了菜地或者荒地。

唐末韓建節度京兆使面臨和陳佑一樣的問題——長安城大,手中兵少,難以守禦。便準備放棄外郭城,縮回皇宮內,推倒皇宮建築重修新長安城。

歷史上他真的完成了這一舉措,不但修了新長安城,還在兩側修了長安萬年兩座縣城——城區都在老長安城內,實際上就是築起城牆分隔開來。

但在這條時間線上,他只來得及推倒皇城平整土地,官廨才隻立了一個地基就爆發戰亂,沒過多久他就被刺殺身亡。

陳佑現在就想接着他的工作來重修長安。

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