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

不過陳佑並不着急,軍營講話纔過去幾天,他的實力還不足以鎮壓一切牛鬼蛇神,現在要做的就是勤修內力。

比如說抓牢府兵,比如說選賢舉能,再比如說造福一方得一個良吏的名頭。前一個是當下的立足之本,而後兩個則是日後更進一步的基礎了。

當然了,如果陳佑心不大的話,像蘇逢吉那樣也可以,一邊貪賄享福,一邊位極人臣,最多就是運氣不好橫死罷了。反正歷史上賢臣因爲得罪的人太多而橫死的也不少,概率上來說差的不是太多。

說起蘇逢吉,陳佑聽說這傢伙在他在任職的那個縣裡面勾結了當地富戶,加上州府官員給他面子,竟然在大肆搜刮的情況下仍然治下平穩,而他搜刮的這些錢,大頭都送給了內庫,小部分送到一些敢收他錢的內外近侍手上,期待着有一天能起復。

只能說,選擇的途徑不同。

陳佑在穩住府兵之後,宣佈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剿匪。剿匪進展並不是特別順利,倒不是打不過,京兆府這些盜匪能打的青壯少有超過一百人的,府兵靠人數堆都能堆死他們。

問題在於,亂世之後官匪一家、兵匪一家的情況多得很,各地大戶說不準也有自己養的盜匪。這就很容易造成這邊府兵剛出發,那邊目標匪寨就收到消息提前躲開的情況。

也就是陳佑一開始就採取了事前嚴格保密、抵達目的地之後才宣佈目標的做法,這才能十次中有五六次能堵到人,也就最近幾次成功的機率小了點。

不過沒關係,等京中兵馬抵達,府兵也操練的差不多,就可以分兵巡察諸縣,隨機下令圍剿盜匪。的確,有人通風報信能提前躲着,但總不能一直躲着吧?只要有一次沒躲過去,那就是覆滅的下場。

這些盜匪,絕大多數沒有玩遊擊作戰的資格。而要是遇到那種依靠搶劫外地和外人來反哺自己村子的,想來這些府兵不會放過這麼一個賊窩。

實戰是練兵,高頻次的短距離行軍也是練兵,日常操練還是練兵。練兵好,既能增加府兵的戰鬥力,又能在一次次的操練和勝利中強化陳府尹的權威。

但練兵是要錢的,現在還好,只要能夠保持沒十次至少有五次收穫,就能勉強收支平衡。可以後如果京兆府內盜匪不多的話,這樣的強度光靠府衙出錢,怕是持續不了多久。

好在還有禁軍後援。

陳佑當時的後勤規劃現在正在穩步推進,這個規劃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控制外鎮軍隊的糧草補給,也就是說,哪怕路上損耗大一些,中樞也要負責軍隊絕大部分的糧草補給。

到時候京兆府只要維持府兵的基本戰鬥力,有大事直接找禁軍就好,只是不知道官家給他的權限有多大。

除了剿匪,第二件事就是整修長安城內諸坊牆,恢復坊市制度,順帶清理污水渠。

這麼多年雖然還認某某坊和東市西市,但絕大多數坊的坊牆都破爛無人管,倒塌的不在少數。

至於污水渠,長安城內本來是有完備的引水排水系統,而且長安城內人口最多時高達百萬,生活垃圾的處理自然也要有專人負責。

但是,幾百年後的今天,引水排水也就只剩極少部分還起作用,更別說生活垃圾的集中處理了。由於人都有從衆的心理和習慣問題,沒人收的話,垃圾基本上都朝一處扔,部分地方垃圾堆積都導致地面比其它地方高。

陳佑準備把水渠清理出來,然後禁止居民隨地排泄和傾倒污水。不求讓滷苦的地下水恢復甘甜,至少別再惡化,否則的話,可能過不了多久就又要營造新的長安城了。

整修坊牆和清理污水渠需要花錢,恢復坊市制度需要流外官吏。正常來說,基層流外官基本上是當地富戶或者得到大戶豪富認可的人來擔任,正好長安城內已經沒有那等能夠左右朝政的大家族,就連同中樞或者強力藩鎮能搭上關係的也就那麼幾個,陳佑索性就把兩件事併爲一件事。

只要在整修坊牆、水渠的過程中出力最大,就能提出所在區域的坊正人選。

這個出力,可以是自己出人出錢,也可以是“勞軍”——沒錯,陳佑調了府兵來做這兩件事。

府兵中不少都是本地人,真真正正爲了街坊鄰居出力幹活,再加上陳佑安排的宣傳,雖然少不了“精明人”的冷嘲熱諷,但不少百姓的確對自己從小看着長大的二狗子三娃子態度熱情許多,這也變相促進了府兵們熱情的提高。

在陳佑的規劃中,新的坊市同以前不一樣,首先就是不禁止在坊內行商賈事,其次是不禁止在坊牆上開窗,如果家中人口足夠多、得到坊正允許、通報縣衙獲准的話,甚至可以在坊牆上開門。

因爲坊的管理沒有以前那麼嚴密,日常事務可能會比較多,所以大坊除了坊正之外,還設立了督稅和不良帥。像明昌坊這樣的小坊,則兩到四個坊纔有督稅和不良帥。

督稅主要處理商賈事,兼有監督制衡坊正的作用。而不良帥,則是唐時的制度,手下有不良人若干,負責維護治安,兼協助縣衙緝捕賊盜。三個位置,也能讓富戶們有爭搶的慾望。

坊正也好,督稅、不良帥也好,全部都是自備乾糧的職事,府衙縣衙雖有一些補貼,但也就勉強夠一個人最基本的吃穿用度。

說白了,這是官府用來收買制衡富戶,增加對基層的控制力度的。

回到眼前,陳佑現在正走在東市和安邑坊之間的路上,兩側正在築牆,只不過東市這邊是府兵在動手,而安邑坊那邊則是平民百姓。

很顯然,安邑坊那些百姓都是想要把坊正等位置拿到手中的大戶招募的,對於那些富戶來說,相比於勞軍,還是自己僱傭人手來得划算一些。

一路走來,那些府兵看到陳佑,雖未停下手中活計,但一個個都呼喊着打招呼。

這副熱鬧的場景,看得高啓臉皮直跳。

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六)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六)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