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

“......着京兆府尹陳佑整頓軍政平息境內匪患,曉諭闔府,不得有誤。嘉定四年四月。”

“臣遵旨!”

陳佑高聲應下,接過這份手諭,立刻叫來錄事參軍事樑關山,將手諭遞到他手中:“謄抄幾份,傳閱府內諸縣。”

“是。”樑關山沒有多停留,捧着手諭立刻就朝司錄書廳走去。

官面上最重要的事情做完,陳佑沒有多留李仁信他們,畢竟急急忙忙趕過來,車馬勞頓急需休息,陳佑一邊派人送他們回驛館,一邊令人安排今晚的接風宴。

一次性任命八位,不,加上金長順總共是九位官員。而且這些人上任,就意味着原本佔了這個職事的官員要被罷免,在府衙這些官吏看來着實是一個大事件,哪怕人已經散了,府衙內的吏員們仍然三三兩兩地討論着這件事。

在這種氛圍中,陳佑把金長順叫到了自己的書廳中。

金長順很激動。

陳使君剛來的時候就暗示會讓他從幕職轉向民政官,他是真的信了,接過一等就是一個多月,什麼動靜都沒有!沒想到就在他差不多失望的時候,來了這麼一個驚喜。

縣令啊,百里侯啊!這是陳使君的一小步,但卻是他金長順的一大步。

在亂世之中,只要不像富平縣原來的縣令那樣同實際掌權者對着幹,這個縣令的位置就是穩的。注意這個實際掌權者是誰要看力量對比,有時候眼光不行選錯了邊還一直充當鬥爭的急先鋒那就沒辦法了,活該去死。

剛走進府尹書廳,金長順的目光就被陳佑桌上那薄薄的一疊文書吸引了。

注意到他的目光,陳佑掛上讚許的笑容,伸手將那疊文書朝前一推:“要恭喜金縣令了。”

金長順就知道這是自己的任命公文,連忙上前拿起文書,咧開嘴無聲大笑,正要翻開仔細看,突然想起來使君就在面前,頓時停住動作,分明是孟夏之際卻感到一股涼意自脊背升起。

反應過來之後,連忙朝陳佑行禮,只是手裡捏着文書不放,動作間十分別扭。

這點小小的失禮,陳佑沒有放在心上,示意金長順坐下,然後笑着問道:“你就要去富平縣了,縣裡面可不比府衙這般,你可有什麼打算?”

聽起來就好像是老領導關心下屬一般,金長順立刻表忠心:“回使君的話,下官去了富平,一定緊跟使君的腳步,嚴格按照使君的命令治理富平縣,絕對不讓富平出問題!”

“呵呵,富平畢竟離長安有些遠,不能事事照搬我的話,要因地制宜,我雖然把控全府,但也希望你們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爲官一任造福一方。”

陳佑臉色認真,擺手攔住金長順的恭維。

既然金長順沒能想到這方面,陳佑也只好自己開口提醒他了:“富平有個雨金堡你可知曉?”

聽到這個問題,金長順一愣,有些不太確定地回答:“下官聽說這個雨金堡堡主姓張,乃是當地有名的豪強。”

說到這裡,他突然臉色煞白,他總算是想起來了,原先的富平令正是雨金堡張家的人!

反應慢了點,但也不傻。

陳佑見狀微微點頭,這個金長順好歹還可以用一用。

“富平縣匪患比較嚴重,前次還發生府兵被襲擊的事件,你過去準備怎麼辦?”

怎麼辦?我投靠張家行不行?

原本升官的喜悅消失殆盡,金長順嘴裡發苦,臉皮也不由自主地皺了起來。

本來今天開開心心,從幕職成了百里侯,沒想到卻是掉進了狼窩,難受,想哭。

他不回答,陳佑也沒有追問,書廳內就這麼安靜下來。

好一會兒,他終於回過神來,心中忐忑小意試探着問道:“不知使君可有什麼吩咐?”

陳佑雙手交叉放在桌上,緩緩道:“我呢,只需要你把富平縣穩定下來,別出什麼簍子就好。那邊靠近耀州,你也是京兆府的老人了,當知曉耀州一直想把富平拿回去,如果出了事,就是給他們藉口。”

頓了頓,陳佑決定還是給金長順打打氣,免得他畏畏縮縮做不成事:“到了富平你放開手腳去幹,有事我給你撐着,府兵也是要練兵的,你知道吧?”

金長順聽聞,連連點頭。但他猶自不放心:“下官一定不叫使君失望,只是富平匪患嚴重,我這個孤身初到,恐怕......”

話說半截,他連忙解釋:“我這倒不是貪生怕死,爲了官家,爲了使君,下官是不惜此身,這條命丟了也就丟了,可若是因爲下官丟了命而累得官家和使君的安排出了錯,那真的是百身莫贖之罪了!”

你看看,你看看,我老金可不是惜命的人,對朝廷對你陳使君那可是忠心耿耿,哪怕是死了都擔心沒完成任務,這麼忠心的人,使君你捨得叫我白白死一次嗎?

陳使君當然捨不得!

於是他當即溫和笑道:“金縣令還要留着有用之身報效朝廷,陳某自不會叫你陷入危險之中。這樣,你去上任的時候,帶兩百府兵過去。今年的夏稅不能少,而且得額外挪出一部分來做這兩百人的糧餉。”

“定不叫使君失望!”

稅再難收,爲了保住小命也得收上來。這就是金長順的決定。

目送金長順離開,陳佑搖了搖頭,此人能用,但不能大用。

本來還準備多提幾句,叫他在富平佈局配合肢解張家、剿滅山匪,可惜看起來是個不堪大用的,這樣的計劃自然不能叫他知道。

看來要想有什麼動作,還得指望京中來的縣丞主簿和縣尉,說不得就得想辦法幫他們架空金長順。

晚上的接風宴風平浪靜,大家都和和氣氣,觥籌交錯倒也熱鬧。

宴席散了之後,李仁信跟着陳佑一同回到陳府,在他安排好住處之前,他都會住在陳府。至於其他七個人,則都住在驛館之中,陳佑準備明天找每個人都單獨談一談,然後再放他們離開長安到縣中任職。

偏廳之中,陳李二人相對而坐,各自端着一碗醒酒湯。

喝完一碗,擦乾淨嘴角,開始談正事。

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四)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四)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三)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