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

聽完田從善的介紹,一行人已經穿過朱雀大街,走進了開化坊。

望着路邊遺留的坊牆痕跡,陳佑沒有點評考課成績,而是問道:“田司功是京兆人氏吧?有去過其它地方麼?”

“是。我與金司法都是本地人,少時曾遊歷過河中,之後就一直在京兆了。”

“原來如此。”陳佑微微點頭,“金司法呢?”

沉默了大半天的金長順一直防備着,此時聽到陳佑問話,毫不滯澀地回答:“好叫使君知曉,我自小就在京兆,未曾遊歷他處。”

“嗯,京兆之外大好世界,遠不是一個京兆府所能比的。”陳佑意有所指,“我當年若是隻想着在錦官府當一個縣令、參軍,也不可能有現在的職權。”

說到這裡,陳佑突然笑起來:“瞧我,教書時間長了,就喜歡說教了。我的話呢,你們願意聽那就聽着,不願意聽就當沒聽到,人各有志嘛!不過我跟韋縣令也是這麼說的,人啊,千萬不能故步自封,你們說對不對?”

不等若有所思地兩個人回神應和,他又爽朗地笑出聲:“哈哈!扯遠了、扯遠了!說回眼前,我看金司法久在京兆,放在法曹有些屈才了。”

說着,他看向田從善,收斂笑容指點着田從善:“這也是你們功曹的職事,要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作用。你這個司功,任重道遠啊!”

被他這麼一說,金長順、田從善一個說着“不敢當使君誇讚”,另一個則連連說“使君放心”。

薛盛家中,京兆府錄事參軍事樑關山帶着兩個醫學生來給薛盛診治。

這兩個醫學生沒能見到薛盛,早就收到招呼的薛家人奉上財物將兩人請到客廳去喝茶,而樑關山則在書房見到了薛盛。

說是書房,其實沒有幾本書,反而擺着一排兵器,房間也比較大,更像是一個練功房。

樑關山走進書房的時候,薛盛只穿着一條犢鼻褲用溫水擦拭身體,看起來健康無比。

見樑關山進來,他甕聲甕氣地開口:“七哥,你怎麼來了?”

“我要不來,你這心氣能順了?”

樑關山沒好氣地說了一句,拉過一條板凳坐在牆邊。

薛盛聽了他的話,臉上更是不服,手中布巾直接摔進木盆,嘩啦一聲濺了一地地水。

“我是不順!七哥你來了我也這麼說!”

他雙手揮舞,神情激動地喊道:“叫我稱病是他高千里的主意!好,我同意了!之後呢?七哥!我薛小乙跟着你,跟着老節使,拼了命才得來的職事,就因爲他高千里的一句話丟了!丟給那個安婆娘了!”

樑關山雙手抱在胸口靠牆,冷眼看着他,也不出聲打斷,就這樣任他發泄。

薛盛吼了一陣,見樑關山不理他,氣勢一下子低了下來,目光有些躲閃地看向樑關山,帶着些委屈道:“七哥你倒是講句話啊!”

“我的話都給你講完了,你叫我講什麼?”

刺了薛盛一句,見他垂首不語,樑關山才嘆了口氣勸道:“你說這些,我都理解。但現在畢竟不是老節使在的時候了,我們兄弟幾個,就你我二人留在長安,你以爲我不想護着你?”

“七哥,你知道我......我不是怪你。”薛盛突然有些緊張,急忙解釋,“我就是心裡面不舒服。”

“我知道你不怪我。但你不舒服,我就能舒服了?”

樑關山站了起來,壓低嗓門道:“別看你手裡面有府兵,只要不想造反,就還得聽他高千里、陳將明的!”

薛盛聞言,臉上落寞:“現在府兵已經不是我的了。”

“誰說不是你的?兵曹參軍事不還是你薛小乙?”樑關山走到薛盛面前,“那安嶽文只不過是臨時的,府兵裡面至少有一半是你我帶過的兵,你還怕他奪了權去?”

聽到這話,薛盛眼睛亮了,挺起腰背,把胸膛拍得啪啪響:“七哥你放心,我定叫那安婆娘不好過!”

樑關山瞪了他一眼:“別整天叫人家安婆娘!高少尹說了,他保證安嶽文不會動你的人,你也別叫安嶽文難堪。等你‘病好了’,這府兵還是你的!”

見薛盛沒有反駁,他鬆了口氣,拍了拍薛盛的肩膀:“你就當是得了假,這些日子就好好歇一歇,有七哥在,還能虧了你不成?”

薛盛略一猶豫,恨恨點頭道:“我聽七哥的!”

與此同時,洛陽高宅,高啓和韋三橋相對而坐,一旁作陪的是京兆府士曹參軍事韋梲。

韋三橋和韋梲雖然同出京兆韋氏,但當初韋氏本家在黃巢逃離長安之前受損嚴重,只剩下大貓小貓兩三隻,韋氏各支之間的聯繫也沒那麼緊密了,兩人屬於出了五服的遠親,關係平平。

但再怎麼關係平平,那也是同出一族,現在還常一同祭祖,真要有事一個都躲不開。

“想來延秋你也知道陳使君在錦官洛陽所做之事,不論你我,肯定都不願這等事在京兆府再演。”高啓神情輕鬆,就好似談的是今晚吃什麼一般,“某以爲京兆府不能亂,延秋怎麼看?”

韋三橋看着酒盞,緩緩道:“我這長安令,自然是使君和少尹說什麼,我就聽什麼。至於使君要怎麼做,那就不是我一個小小縣令能插嘴的了。”

高啓看了一眼韋梲,韋梲立馬開口道:“延秋兄何必自謙,以兄長之能,韋氏族長也能做得,這京兆諸事,怎能繞過兄長?”

這是要支持他小宗入大宗?

韋三橋眸光閃動,認真地看着高啓和韋梲。

不得不說,這對出身貧寒的韋三橋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誘惑。

但韋氏已經敗落,他韋三橋目前是韋氏中官職最高的一個,區區一個韋氏宗主還不足以讓他站出來。

思忖一陣,他最終開口道:“雖然這麼說,但陳使君畢竟是陳使君,聽說李副樞已經回了洛陽。”

“這也沒什麼。”高啓呵呵笑道,“北面糧運有吾侄拙之總領,現無戰事,李副樞回京也是正常。”

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