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

這還算好的了,同他一起來京兆府的另一個人叫白茅,明算科頭名,授正九品上儒林郎,現在是咸陽縣主簿。

現在每一科什麼名次該授什麼等級的官職沒有具體規定,或者說,唐時的規矩已經廢弛,新規矩還沒確立,授是什麼官全看官家心情。顯然,在趙元昌看來,明算科比不上進士科。

準確地說,現在提起科舉,人們說的都是“進士及諸科”,進士科是毋庸置疑的優勢科目,就跟唐初的秀才科一般。

即便這年頭有比科舉更好的出仕途徑,但進士科第二依然是一個值得誇耀的榮譽。

進士及第的他來藍田縣任縣丞十分正常,他原本還準備大幹一場,早日出入州府迴歸中樞,直到他聽說書院十二人全部出京。再之後書院山長陳佑也因被彈劾結黨而貶官,嚇得呂雲帆以爲自己仕途就要止步於此。

好在陳佑沒出事,他們這些“陳佑黨人”也沒被特別對待,跟着陳佑一路西行而來,他也漸漸放心。

正如他之前所想,他要在藍田縣大幹一場,所以,需要配合陳山長壓下藍田縣境內的地頭蛇。

他當然可以不配合,得益於陳佑離京之前在書院的那番講話,他若是因爲施政而與陳佑起了爭執,反而會被人們所讚揚。

同樣的,如果他出了事被陳佑鐵腕拿下,陳佑在京兆府對付其他人就有了天然的正義,甚至能更快地返回洛陽也說不準。

這是一個囚徒困境,選擇不合作,會獲得更大收益。但若兩個人同時刺對方一刀,卻會讓人產生“內鬥”的觀感,說得粗俗一點就是狗咬狗、窩裡鬥。

呂雲帆選擇了配合陳佑,他相信,如果陳佑不希望書院人心渙散的話,絕對不會主動坑害他。他選擇錯誤的機率,取決於陳佑到底有多麼看重書院。

而且,藍田縣令、主簿、縣尉態度很好,縣衙僚屬佐史也都說着好話奉承着,呂雲帆覺得,似乎也沒有山長說得那麼困難嘛!

藍田縣身爲唐王朝的幾縣,即便現在沒有從前的政治地位了,但當初府衙的建築卻保留下來,縣丞也能有一間單獨的書廳。

此時呂雲帆坐在書廳的椅子上,只覺得雄心壯志在胸膛中激盪。

雖然縣衙建築已經老化,雖然桌椅書架露出斑駁,雖然有種種不便之處,但這是屬於他這個藍田縣第二人的書廳。

一牆之隔的縣令書廳中,藍田令馬河清看完手中書信,輕嘆一聲:“這新來的縣丞也不讓人安生。”

縣尉趙大有就坐在他對面,聞言露出憨笑:“哥哥你說一聲,俺大有馬上就能叫他安生下來!”

“就知道打打殺殺!”馬河清痛心疾首道,“咱們都是文官了,做事就要按照文官的規矩來,別動不動就動手!”

“那是哥哥你,俺可還帶着兵呢!”

趙大有難得頂撞一次,倒把馬河清氣笑了:“就你手底下那五十幾個人?算了算了,總之你安排人把那個呂雲帆看好了,別讓他亂來。”

趙大有畢竟曾是他最信任的部下,這些小事沒必要太過苛責。

將趙大有打發走,馬河清陷入了沉思。

高啓派人送來信,讓他儘快弄清楚呂雲帆和陳佑的關係怎樣,是不是可以利用呂雲帆牽扯到陳佑身上。

這讓他頭疼萬分。

這要怎麼查?直接去問呂雲帆麼?人家會這麼傻地直接告訴你?

很顯然,這件事要是做不好,絕對會被高啓找機會換掉。典型的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馬河清正煩着,呂雲帆敲門進來了。

只見他面帶喜色快步走到桌前,語氣急促地說道:“明府!使君要來藍田巡視,我們要早些做準備啊!”

“嗯,你說得對。等等!”

剛應和一句,馬河清突然愣住了,他忍不住站起身來,雙手撐着桌面仔細看着面前的呂雲帆:“你說的是‘使君’?陳佑陳使君?”

“除了陳使君還能有誰?”呂雲帆反問一句。

“你說得對,只有陳使君。”馬河清在臉上擠出笑容,“這迎接陳使君的事就交給呂縣丞了。”

呂雲帆在政事上有些幼稚不假,但不代表他傻,否則也不能從賊窩裡面安然出來。

他見馬河清如此作態,立刻明白自己有哪個地方做錯了,當即收斂笑容道:“明府畢竟是一縣之主,此事當以明府爲主。”

“也可。”馬河清直接就點頭了,倒讓呂雲帆忐忑起來。

強忍着心中不安,呂雲帆回到自己書廳,來回踱步思考自己究竟哪裡做錯了。

而馬河清則一邊寫信給高啓,一邊搖頭嘆道:“這來得太容易反而叫人心虛。”

是的,呂雲帆對陳佑即將來巡視表現出的熱切與興奮,已經表明他的態度,馬河清的任務就這麼完成了。

長安城內,陳佑沿着潏水漫步,他身側跟着的是京兆府功曹參軍事田從善和法曹參軍事金長順。

這兩人分屬永興派和本地派,但田從善出身京兆大姓田氏,原本就同金長順相識,但也僅限於相識罷了。

陳佑是府尹,理論上整個府衙,除了少尹高啓之外,其餘人等都算他的幕僚,想換就能換。但實際上不可能那麼簡單。

高啓雖出於行伍,但選人用人也自有一番心得,可以說府衙諸官實際上是本土勢力和外來勢力形成了一個平衡。

陳佑想要打破舊平衡,建立以他自己爲中心的新平衡,有些困難。

“田司功,京兆府當前考課情況如何?”

談了一陣潏水風光,陳佑突然開口詢問政務。

田從善稍一思忖,回答道:“好叫使君知曉,京兆府現在是一歲一考,每年冬十月到十二月是考課的時間。”

“哦?”陳佑沒有回頭看他,“你給我說說,去年考課的結果怎麼樣。”

“是。”田從善先答應下來,之後才考慮該怎麼回答。

陳佑沒有催促他,一行人就這麼沉默地向前走。

沒過多久,田從善十分謹慎地開口:“去年冬考課分爲府衙和外縣,功曹只負責府衙和長安、萬年兩縣,其餘諸縣有各縣錄事負責......”

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計亂紛紛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