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

經過這一次不知道是警告還是試探,陳佑讓劉河手下的情報網維持基本聯繫,暫停活動,錦官府那邊的牛三也去信叫他仔細蟄伏。

陳佑之所以發展情報網,不是處心積慮想要造反,只是出於內心的優越感,想要一切消息都瞭然於胸。只可惜通訊手段的落後,讓他這個目標大打折扣。

不管怎樣,既然他不想造反,那麼情報網暫時收縮影響也不大。

至於走得近的文官武將,也都讓人帶話稍微點了點。但他並沒有做孤臣的打算,一個人做不了所有事情,必須得有親近之人幫襯着,不然他還開書院親自講課作甚?

十一月十八日,權知河南府事林師德以貪墨被罷免,侍御史趙普以本官權知河南府事。

趙普終於如願以償,降職半年就重新回到原位。

不過御史起的是監督的職責,趙普這以本官權知河南府事肯定長不了。要不就是免去侍御史的職事,權知府變成知府;要不就是代理一段時間的知府就換到另一個位置上。

參加完趙知府上任後的第一次議事,魏仁浦一臉嚴肅地回到稅曹。

快速寫了一封簡短的信讓僕下送給陳佑,他叫來自己在稅曹親信。

諸曹只有參軍事屬於官,其餘的府、史屬於流外,被視作未入仕。流外官也分九品,九品最低,二品之上不是一品,而是勳品。到了勳品之後經過考覈通過,就可以授流內職事或者散官。

武周之前,流外官可以越次超遷,也就是說今天進入府衙成爲流外九品,過兩天府尹被府尹看中,能夠直接升到七品六品,甚至直接被舉薦進入中樞流外都可以。等到武周長安年間,畢構奏稱不能這麼來,就不能這麼幹了。

不過經過這百多年的戰亂,這規矩實際上也沒多少人在意。

比如唐時就規定:凡官人身及同居大功已上親自執工商,家專其業,皆不得入仕。差不多就是三代以內親屬,不管直系還是旁系,只要有經營工商業的,你就不能入仕,最多當一個流外官。

然而陳佑的情報網之所以能持續發展,全靠陳家各處工坊商行獲利支撐。當朝相公們也多有涉及工商之業,沒誰會不開眼拿這件事出來說道。

畢竟,這些規定都是前朝的事情了,咱們周朝可不興這種“不近人情的惡政”。

閒話少說,回到眼前。

待幾名府史坐到面前,魏仁浦雙手交叉放在桌面上,語氣平淡地道:“我不日便會調離稅曹,爾等是欲隨我離開,還是留在此處?”

乍聽此言,一干府史盡皆色變。誰也沒想到,陳佑卸任少尹都沒更換參軍事的稅曹,趙普下車伊始會拿它來燒第一把火!

不論他們作何想法,此時面對兩條不同的道路,有人選擇離開,有人選擇留下。

交待了稅曹下屬,申時許,魏仁浦坐到了陳佑面前。

“趙使君想叫我轉任司錄,主管法曹事宜,雖還沒確定稅曹何人接手,但我估摸着即便我不同意,在稅曹也呆不久。只是專管法曹,我覺得有些不妥,若是不同意,也就只能請辭。”

聽完魏仁浦的話,陳佑略一沉吟,贊同道:“趙則平這是要借我的刀去爲他殺人啊!道濟你是怎麼看的?”【1】

魏仁浦眼都不眨:“這要看詹事了,若詹事有心助趙使君,且不擔憂反噬,借刀一用也無妨。”

陳佑輕笑一聲:“趙則平不需要我助。不知怎的,這一次他接手河南府,竟然得到了江相公的支持。”

魏仁浦是剛剛聽說這件事,頓時明白了陳佑的態度,當下點頭道:“既然如此,我明天就請辭。只是稅曹之中還有幾個人想要跟着我一同離開,這該如何安排?”

“道濟你外放一任縣令如何?”

陳佑雲淡風輕地說出這句話。

他是風輕雲淡了,魏仁浦就不鎮定了。

等了一小會,魏仁浦臉色堅定地道:“仁浦定不叫詹事失望!”

“嗯。”陳佑靠到椅背上,“襄州谷城令即將調任,你就去谷城。”

谷城是上縣,縣令爲從六品上,同魏仁浦現在的稅曹參軍事差了三小級,勉強算是正常升遷。

至於說一個河南府的幕職如何能成爲一縣主官,這就看陳佑的功夫了。

魏仁浦,上面有人!

二十三日,魏仁浦接了吏部公驗,啓程前往襄州。

除了魏仁浦,韓向陽也被陳佑放出去,通過馮道的關係,推薦到郢州當一個諸曹參軍事。龐中和更是直接打發到潘美帳下,他的幾個幕僚現在就只剩下汪弘洋還在京中。

十二月,詔以吏部右侍郎馮玉知貢舉。

緊接着知貢舉馮玉奏請來年二月初七開試,詔可。

此時書院歸家應解的師生也入京了,加上河南府的十三人,這一次書院參與來年春闈的共有二十五人。

雖然這年頭科舉僅僅只是諸多爲官途徑的一條,有不少高手沒有走這一條路,但一個書院有這麼多人能參加春闈,着實吸引了不少目光。

見此情景,陳佑也不妄想韜光養晦了,直接讓丁驍走明面上的途徑收集馮玉的消息文章。

十二月二十日,離新年只剩十天的時候,調西川都監李克榕入殿前司。

嘉定三年就這麼過去了,這個年,陳佑過得不踏實。

元日大朝會,前朝種種氣象不必多提,這邊李疏綺着花釵翟衣入宮朝見皇后。

這天皇帝在前朝見賓客朝臣,皇后則在宮中接受外命婦的稱觴獻壽。除此之外,平日裡外命婦也會定期或不定期朝參皇后,這是君臣交流溝通的渠道之一。

只不過,大多數時候皇后只會按照皇帝的傾向對某些人家的婦人另眼相待,本身不會對朝政發表意見。

李疏綺本以爲這次就是走個過場,沒想到等儀式結束,她準備出宮離開的時候,一個年輕宮人找到了她:“長陽郡夫人請留步!”

她停下腳步:“原來是李尚宮,不知尚宮喚我是爲何事?”

清荷微微一禮道:“聖人有請夫人至暖閣品點心。”

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四)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