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

自馮府出來,陳佑先回了趟家。

他這一次準備孤身上任,妻子留在洛陽,反正李明卿過幾天就能回來,能照看着點。

至於兩個兒子的教育問題,有李疏綺在,問題不大。等過個兩年若是還沒有回京的苗頭,再把孩子接到身邊也不遲。

家中行禮早已收拾好,該說的話也都說過一遍,陪着妻妾兒子吃完午飯,在李疏綺和南桑依依不捨的目光中登上馬車,往城外去。

周山書院中還有一羣人等着他。

這一次春闈及第的四十多人沒有經過吏部試,趙元昌尋了個空閒時間將這些人叫到宮中出題考問,排出名次之後直接就下令授官。

授官的範圍有中樞有京外,但書院考中的十二人無一例外都放出京了,其中有兩個正巧被分配到京兆。

就連最受重視的進士科及第,第一任官職在京外也很正常。但在有人留京有人出外的情況下,同出一門的十二人全部出外,這就不太正常了。

很顯然,這些人是被陳佑連累,他於情於理都要出面。安撫情緒也好,表示歉意也罷,總之不能讓書院衆人對他失去信心。

很快,馬車就到了書院正門之前,陳佑動作利落地下了馬車。

現在門口只有守衛,沒有學生,陳佑整理衣冠後朝門口守衛點頭示意,甩開袖子大踏步走進書院。

書院內此時除了零散走過的僕役外,沒有看到任何師生,不出意外的話,一干師生應該都集中在真理堂中。

書院是依山勢而建,不能講究對稱,但在小處還是可以對稱的,比如整理堂正門和書院正門就在廣場的中軸線上。

從書院正門沿着這條中軸線一步一步朝真理堂走去,一種難以言表的情緒在陳佑心中積累。

距離真理堂越來越近,能聽到堂內隱隱約約的說話聲,只是聽不清說的是什麼。

恍惚間似乎聽到一聲“山長來了”,待陳佑走到門口,堂內已經安靜下來。

這時候的真理堂內燭火通明,書院內三百餘師生站在講臺前方,目光都放在陳佑身上。

然而陳佑此時的注意力卻在講臺上。

講臺中央只有一桌一椅,一個陶瓷杯,一塊醒木。

這是他每次講課時候的標準配置。

深吸一口氣,繼續邁步向前。

一衆師生目光隨着陳佑移動,除了呼吸聲,沒有發出其它聲音,整個真理堂內,只能聽到陳佑規律而平緩的腳步聲。

一路走上講臺,站到桌前,轉身,掃視諸人,平靜開口:“某乃陳佑。”

“先生安好!”諸人齊齊躬身。

陳佑受了此禮,也微微躬身回禮:“諸君安好。”

直起身來,雙手擡起,虛壓:“坐。”

一陣座椅移動的聲音響起,很快又停息,諸人皆正襟危坐,目光直視陳佑。

看着這些人,陳佑將原本深思熟慮的講話丟開,嘴脣一抿,心神安定下來,沉着開口道:“首先,恭喜這次春闈及第的十二人。”

說着,他一一念出這十二人的姓名,每唸到一個人,此人就會站出來點頭示意,衆人也會在陳佑的帶領下鼓掌以示祝賀。

原本拊掌是爲了表示興奮高興,在陳佑的帶領下,現在書院中表達贊成、祝賀等態度的時候,也多拊掌。

待最後一人坐下,掌聲停息,陳佑這才肅容道:“及第乃是喜事,此次諸君皆是外放出京,或爲縣丞,或爲主簿,雖非百里侯,卻也都是親民官。只願諸位爲官一任,造福一方。”

頓了頓,立刻就有那機靈地擡手欲拍,但陳佑沒給他們這個機會,直接就道:“說起來,這一次書院十二人皆出外,讓我有些詫異,但之後我想明白了,這十二個人是受了陳某的牽連。什麼牽連?疑似結黨!”

他右手猛然揮下,吐出殺傷力巨大的那四個字。

環顧神色各異的師生,陳佑朗聲道:“《白虎通義》有言:朋者,黨也;友者,有也。《禮記》曰:‘同門曰朋,同志曰友。’如此說來,同出一門的諸君,算是一黨了!”

他來回走了兩步,高聲問道:“果真如此嗎?我問諸君,陳某往日課上之言,可有反對之人?”

靜了一陣,幾個零零散散地聲音道:“有!”

“有。”陳佑重複一遍,繼續問道,“我再問諸君,課餘辯論,可有爭執不休者?”

這一次回答的人就更多了:“有!”

“也有!”陳佑站定在桌前,目光灼灼,“遍尋古今,可有一黨之內意見相左、互不相讓之例!”

沉默,長久的沉默。

陳佑話語中這個“黨”,非是政黨,而是利益團體。根據所涉範圍的不同,同一個人或許可以劃分到不同的利益團體中,但在某一個利益團體之內,各成員所追求利益必然相同。如若內部意見相左,這個利益團體必然要分裂成兩個甚至更多個次一級的團體。

沒有讓大家思考太久,畢竟臨時發言,真要細究,總有漏洞,回去之後可以仔細討論,但現在最好不要讓大家注意到。

陳佑一個深呼吸調整了一下情緒,總結道:“可見陳某非有結黨,諸君也非是陳某之黨。某自問心無愧,諸君愧否?”

“我亦無愧!”“我無愧矣!”“吾亦問心無愧!”......

一連串的聲音響起,陳佑臉上終於出現了笑容。

擡手虛壓,示意衆人安靜。

“某即將趕赴京兆,這爲政之學到今天算是結束了。然某爲政之路尚在繼續,諸君以後是與吾同路也好,異途也罷,切要記得,爲官之要,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至於即將出京的十二人,吾也有一言相贈。”

頓了頓,他開口道:“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佑與諸君共勉之!”

說完這話,他徑直走下講臺,走到汪弘洋麪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平遠,書院就交給你了!”

汪弘洋微微欠身:“山長放心。”

陳佑點點頭,看了一眼站起來的師生們,最後道:“還望諸位誠心向學,莫要辜負大好時光。陳某就此別過。”

話音未落,就聽一人喊道:“山長!我欲跟隨山長前往京兆求學!”

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五百七十一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六)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四)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計亂紛紛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