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

辰正,陳佑被陳行文叫醒,卻原來是周軍大營來了傳令兵,說趙元昌召集諸將開會,讓陳佑立刻趕到。

一番洗漱之後,陳佑就着茶水嚥下幾塊糕點就要出門。

走到庭院,就見劉河、丁小驢二人俱換上了普通的武士服站在院裡等着。

仔細打量着兩人,陳佑笑道:“小驢新來的,今天就先在家中和同僚們熟悉熟悉。劉河,你帶幾個人跟我過去。”

“是!”兩人抱拳答應着,只是互相之間總有點別苗頭的氣氛。

陳佑看在眼裡,但卻不點破,只是轉向陳行文道:“文哥兒,家裡存糧要是還夠的話,這幾天就別讓家裡人出門了,等城裡穩定下來再說。”

“老爺放心,我都曉得。”

“嗯。我也就多個嘴,你辦事我放心!”說着就要邁步,卻突然想到什麼似的停下來,“等這段時間過去,家裡面可以添一些女婢男僕啥的,嗯,還可以看看有沒有無主的田地能不能加一兩塊。”

其實他的重點是在“女婢”二字之上,只不過纔來此世不久,還抹不開面子,這才說得這麼的隱晦。

陳行文一臉贊同地道:“老爺放心,明天我就下去看看有沒有無主的田地!”

好吧,陳行文將重點放在了田地上面。

陳佑嘴角抽了抽,也不好意思糾正,只好擡腳便走。

走到客廳接了傳令兵,陳佑一行人便在傳令兵的帶領下一路向城外大營行去。

經過半夜的混亂,此時街面上到清靜許多。除了來去匆匆巡邏傳令的周兵,幾乎見不到其他人。估摸着所有人都躲在家中,等着官府秩序的恢復。

一路行到軍營,只見此處和城內完全是兩種氛圍。雖然都是兵員不時走動,如果說城內有種兵荒馬亂的意味,那軍營中就是緊張肅殺。

來到中軍帳前,那傳令兵當即上前呼喊道:“奉聖軍節度行軍司馬陳佑請見!”

喊了一聲,帳內立刻傳來趙元昌清朗的聲音:“請陳司馬入內!”

聽到這一聲,陳佑深吸一口氣,撩起帳門大步走進去。

只見帳內主位端坐着大皇子趙元昌,趙元昌右手邊是一中年將軍,這應該就是潘美所說的李繼勳李將軍了。

坐在李繼勳對面的是趙元昌手下文官之首——奉聖軍節度掌書記王樸王文伯。

王樸下首是趙普並潘美、楊光義等人,此時王、趙二人之間正空着一個位置。

另一邊李繼勳下首則是一溜煙的將軍打扮,看起來左邊是外將,右邊是奉聖軍的班底。

說起來字數比較多,但陳佑進來不過短短几息時間就將帳內看了個明白,當即長揖道:“屬下參見大帥!見過各位將軍。”

趙元昌含笑道:“將明不必多禮,今後都是自家人。”說着,他掃視帳內,彷彿纔看到有空位,“嗯,你就坐文伯下面吧。”

“是!”陳佑乾脆地拱手應下,走到空位上坐下。

走過趙普身邊時,趙普輕輕碰了他一下,兩人對視一眼,俱是微微點頭。

見陳佑坐好,趙元昌輕咳一聲開口道:“既然人都到齊了,那就商議正事吧。”

主帥一發話,衆人皆是正襟危坐。

只聽趙元昌道:“此戰尚未結束,諸位的賞賜還得等官家定奪。”

此話一出,帳中衆人皆抱拳唱喏。

趙元昌滿意地點點頭:“不過,吾之節度府內尚可自決,正好此次徵辟將明,就一塊宣佈了。”

說着,他看向王樸:“文伯轉任節度判官如何?”

陳佑此時眼觀鼻鼻觀心,好似一切於己無關。

按照制度,節度府有節度使一人、節度副使一人、行軍司馬一人、節度判官二人、節度掌書記一人、參謀數人。有時候也會設立諸如節度支使、諸曹椽等職,但都是臨時職位。

所以,在制度上,身爲行軍司馬的陳佑排名應該在節度判官之上纔對。而此時被安排在王樸下首,其實就隱含着警示的意味了,也表明此時他在這裡還需要夾着尾巴做人。

不提陳佑心中何種想法,王樸當即道:“謹遵殿下之命!”

“嗯。”趙元昌點點頭,看向陳佑,“將明,你新爲我行軍司馬,這帳中諸人還需認識一下才好。”

說着,不等陳佑說話,便指向李繼勳:“此乃我大周壯武將軍、全州防禦使李繼勳李將軍。”

這又是一個名人!陳佑心中微動,立刻站起來行禮:“下官見過李將軍!”

“陳司馬有禮了。”李繼勳坐在位子上微微點頭,就算是回禮。

李繼勳之後是此次歸趙元昌統帥的諸軍都指揮使。此次攻伐南平,總共調撥包括奉聖軍在內的十五個軍。其中有三軍駐守歸州,三軍被馬青帶走,另有一軍早早渡江南下,現在在帳內的還有七位都指揮使。

介紹完左邊之後,趙元昌笑道:“想必則平、仲詢、重諾三人將明是都認識了,那坐在最後乃是我奉聖軍聶字營指揮使聶宏遠聶大志。”

“聶將軍!”陳佑轉身抱拳。

聶宏遠也站起身來:“見過陳司馬。”

到此,帳內衆人算是認了個遍,陳佑的事情纔算結束。

趙元昌笑着看向趙普:“則平。”

“屬下在!”趙普激動地站了起來,他甘涉險境,不就是爲了能在趙元昌帳下得一個不低的位置嗎。現在終於要實現了!

“此次若非則平孤身犯險,居中聯絡,我恐怕就錯失將明瞭。而我大軍遠來,也可能會無功而返。如今官家尚未封賞,不知則平可願屈就我節度掌書記?”

只能說趙元昌這番話水平太高了,既點明瞭趙普的功勞將他捧了一捧,又順帶表明自己對陳佑的重視。

在打了座次安排這個“大棒”之後,給了當衆誇獎這個“甜棗”。陳佑立刻表現出激動的神情,似乎想說話,但場面不合適硬生生忍住的樣子立刻出現在趙元昌眼底。

“屬下,謹遵大帥之命!”趙普收斂激動的情緒,鄭重一拜。

將陳佑、趙普的表現都收在眼底,趙元昌哈哈一笑:“至於其餘諸公,我已經上書官家,暫且耐心等待纔是。”

衆將轟然應諾。

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六)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六)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六)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