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

吵了半天,這羣人終於想到了太原府少尹劉承訓。

劉承訓是劉知遠的長子,歷史上他已在去年十二月暴斃,只不過如今他活到了現在。

反應過來之後,一羣人立刻把在劉知遠牀前服侍的劉承訓拉了出來。

也不顧劉知遠現在還沒死,直截了當地說留守怕是不行了,現在大傢伙的身家性命都託付給你劉承訓了,希望你立刻擔任河東節度留後,然後咱們一起上表擁立你爲河東節度使。

好在劉承訓也不是個優柔寡斷的性子,雖心中悲慼,但也明白現在事關劉家存亡,當即答應下來。

正月二十七日上午,劉知遠清醒過來,召集諸將和劉承訓。

雖然這世上有兵權才能活得更好,但這幾十年來強將逼帝、強兵克將的例子可不少。

長子劉承訓不過二十餘歲,沒有帶兵征戰的經歷,就沒有武功威望來鎮壓底下這羣驕兵悍將。尤其是,他現在只是燕臣,而非一國帝皇。

沒有大義,這權力傳承只要底下有一個人不滿,燕帝就能借着這個機會掀翻劉家。

而他的弟弟劉崇現在雖然當了晉陽三城馬步軍都指揮使,但向來是個無賴性子,估摸着諸將也不會服氣。

故而此時他也不求自己的權勢能夠傳承下去,只想託付諸將護着自己幾個兒子當個富家翁就是。

待衆人進來,被扶着靠坐在牀頭的劉知遠掃視一圈,衆將皆是俯首低頭。

虎死威猶在,何況他還沒死!

劉承訓連忙上前抓住他的手,紅着眼眶喊了一聲:“爹爹!”

費力拍了拍劉承訓的手背,劉知遠緩聲道:“吾命不久矣,這太原府事還需有人擔起纔是。”

雖然他的聲音十分虛弱輕緩,但此時屋內衆人皆是仔細聽着,沒有一人插話。

見此情景,他心中暗自嘆息。要是有可能,他真的不想就這麼離開。

很快收拾好心情,看了看站在人羣中的劉崇,然後將目光轉向站在最前方的忻州刺史李文兵:“如今這太原之地,也就李刺史官位最高,可代爲留守,以待官家詔令。”

他剛說完,那李文兵臉上閃過一絲喜色之後立刻就反應過來,連忙推辭道:“下官何德何能竟可擔此重任?還望留守收回成命!”

聽到這反常的話,劉知遠心中蒙上一層陰霾,轉向李文兵旁邊的憲州兵馬都監楊程方:“既然李刺史不願,那楊都監可否擔起重任?”

楊程方毫不猶豫地拱手道:“留守有命,某本不該推辭。只是這等重任,某卻是能力不足。”

說完這句話之後,他緊接着道:“好叫留守知曉,某以爲,太原府少尹承訓忠厚愛人、德行如一,甚肖留守,當可擔起此等重任!”

他這話一出,屋內衆將也顧不得劉知遠的積威了,皆是拱手齊聲道:“某等必悉心輔佐少尹承訓!”

看着這羣弓着身子,顯得異常恭敬的將領們,劉知遠不由惱怒非常。尤其是人羣中的劉崇還一副真心實意的神情,更是讓他心中積鬱。

太原留守的位子不好坐,劉承訓坐上去,搞不好就會成爲出頭鳥、替罪羊。

這些人如今的做法就是在逼宮!

雖然心中明白,也恨不得就此將這些人都殺掉。但如今他身體已經不允許,羣情激奮之下,他要是不想撕破臉皮逼這些人動手,就不得不同意。

這一怒一忍,讓本就虛弱的劉知遠重重喘息起來。

一直靜靜聽着看着的劉承訓連忙輕輕拍打着他的後背,同時呼喊道:“叫大夫!再送一杯溫水!”

喝下半杯水之後,劉知遠總算平靜下來。

事已至此,哪怕明知前面是坑,也得踩下去。

於是就趁着意識還清醒,在諸將的見證下,口述保舉劉承訓爲河東節度留守的表文並用印。

待衆人心滿意足地離去,他才拉着劉承訓的手叮囑道:“我兒且記,這些人,你彈壓不住。早日降了,做個富貴閒人罷。”

說罷,渾濁地雙眼緊緊盯着劉承訓,抓着劉承訓的手也是十分用力。

直到劉承訓含淚點頭道:“爹爹放心,我記下了。”

見他應下,劉知遠才鬆了口氣。

少頃,他呼吸越來越急促短暫,用力抓着劉承訓的手,吐出幾個含糊不清的音節後,突然沒了動靜。

燕廣運三年戊申正月甲寅二十七日丁丑,太原留守劉知遠病逝。

同日,太原府上劉知遠遺表保舉太原府少尹劉承訓爲河東節度留守,太原諸將上表奏請以太原府少尹劉承訓爲河東節度使留守太原府。

一天後,周樞密副使吳巒收到線報,待確認之後,立刻上奏汴京、傳訊劉承澤,同時命令各軍整軍備戰。

正月二十九日,吳巒召集諸將,出示趙鴻運手書密詔,覈驗兵符後發兵太原府。

二月辛巳朔,周軍先後下壽陽、榆次、陽曲、太谷等縣,圍困晉陽城。

駐紮在汾州的劉承澤收到吳巒的傳訊之後,權衡之下,在沒有京城命令的情況下起兵攻太原其餘諸縣及憲州。

剛剛接任燕國河東節度留後的劉承訓還沉浸在悲痛之中,就不得不站上城頭,面對晉陽城的周國晉陽節度使吳巒。

站在城頭看着城下黑壓壓的軍陣,劉承訓深吸一口氣,轉向左右問道:“諸將以爲如何?”

左右諸將互相看看,好一會兒纔有一人道:“求援文書已經發出,想來朝堂很快就會發兵來援,我等固守城池就是。”

聽了這話,劉承訓不置可否地點點頭,又看向城下週軍:“據說周國已經滅了南平、又攻取了蜀東諸州。”

“不過聽聞史肇慶據漢中叛周,估計周國現在也不好過。左右城中兵精糧足,守個把月,周兵自會退去。”

說這話的卻是劉承訓的叔父劉崇。

聽了這話,劉承訓點點頭。又看了一會兒,才宣佈回府。

到得府中,他立刻叫來劉知遠原先的元隨隊率:“小乙哥,你立刻出城去找周軍主帥。”

那隊率一愣,看着劉承訓認真的神情,這才應下:“不知留後有什麼話要小的帶到?”

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三)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臨深淵尋正途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三百三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三)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