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

一邊吃菜喝酒,一邊觀看中央舞臺上的歌舞百戲,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夜色已深,酒宴漸歇,一波又一波的祝酒之後,趙元昌着人給酒樓中的賓客、小廝們送上厭勝錢。

這厭勝錢乃是仿照開元通寶的樣式新鑄的銅錢,只是多了些好看的花紋,正面是“上上大吉”等喜慶話,背面是猴子圖案。

贈送厭勝錢也是要看身份的,像陳佑這等人,自然能分到數十枚,而那等僕役,也就一兩枚。

分了厭勝錢之後,這宴會也就進入尾聲。

那些耄耋老人先行離去,之後趙元昌和馮道二人退場,再之後是呂施彥,再之後是陳佑等人。

回到宅中,陳行文早就將換來的厭勝錢發給宅內僕下了,這不需要陳佑操心。

爆竹聲中一歲除。

早上醒來,陳佑的年歲就要改成二十五了。

洗漱一番,換上新衣新帽,陳佑要先到秦王行營議事。

說是議事,實際上就是新年賀歲,走個流程罷了。

議事結束之後,他就要去給馮道和龐禮拜年。在江陵,能走動的也就這兩位算是他長輩了。

就在陳佑忙着拜年的時候,利州州治綿谷縣城已經換了主人。

雖然保寧軍在半路上就被昭武軍攔住了,但也成功吸引了利州兵馬的注意。

漢中軍在寅末卯初趁着夜色攻城,天光大亮之時,史肇慶就進了綿谷城。

奪下縣城之後,史肇慶下令放任軍兵劫掠。

至於原因,卻是在除夕元日不讓人團圓,本就容易心緒波動。再加上經歷一番奔波廝殺,不讓這些軍兵發泄一下,怨氣積累起來倒黴的就是他史肇慶。

只是兵貴神速,綿谷縣城到劍州之間還有葭萌、昭化二縣。稍作休整之後,史肇慶立刻命令沒有參與攻綿谷城的蘇恆部迅速南下奪取葭萌關。

初二,保寧軍繞過劍門縣城,自後方攻入劍門關。得到消息的劍門縣令斬殺主戰縣丞,在保寧軍沒有後續支援的情況下主動投降。

初三,昭武節度使在利州嘉川縣投降。

正月初四這天,蜀都孟昶終於收到了史肇慶連同保寧軍攻劍州的消息。

而此時,漢中軍和保寧軍已經在劍州州治普安縣城外會師。

劍州所屬的武德軍節度使則率軍停在梓潼縣,逡巡不進,等待蜀都命令。

收到軍情後,孟昶連忙召集朝堂重臣商討對策。

待文書在殿內諸臣手中轉了一圈之後,早已忍耐不住的孟昶連忙問道:“諸卿以爲當如何?”

衆人互相看了看,皆是沉默不語。

孟昶看着這幅情景,不由氣急,目光轉向樞密使、金吾衛大將軍石頵:“石卿可有妙策?”

石頵乃是協助他誅殺張業的功臣,當初張業逆黨作亂,就是石頵指揮禁軍將逆黨趕出城外的。是以孟昶對石頵很有信心。

聽到孟昶的問話,石頵拱手道:“官家,臣以爲,漢中才歷戰事,兵將必疲,糧草必寡。只要傳令各州堅壁清野,謹守城池,不出月餘則漢中必退。”

雖然這話聽着讓人喪氣,但不得不說,真要執行得好,也不失爲一個好的計策。

只是孟昶卻接受不了這個建議。

倒不是他知道自家那些文官武將不靠譜,實在是他剛剛誅殺權臣、平定內亂,那股子心氣還在,自然不想採用這麼憋屈的法子。

尤其是幾個月之前還是果決英武的石頵突然變得這般保守,他更是心頭不滿,當即語氣不善道:“先前叛亂,朕被迫堅守蜀都,如今史肇慶發兵來攻,你們也只知道讓朕守城,難道就沒人願意領兵出戰嗎!”

又是一陣尷尬的沉默。

瞪着雙眼看着面前的這羣大臣,眼見沒人有反應,孟昶臉上的不滿與期待漸漸消散。

好一會兒,終於一臉疲憊地靠到椅背上,無力地擺手道:“罷了。着武德軍堅守綿州,令邛州刺史高彥儔爲巴中馬步軍都部署,總領平賊事務。”

此話一出,殿內沉悶的氣氛頓時消散一空,諸臣皆是長揖道:“陛下英明。”

兩天後,高彥儔趕到蜀都陛辭,領兵趕往綿州。

而收到堅守命令的武德節度使立刻收攏兵馬退回綿州州治巴西縣城,只留下少量兵力駐守梓潼等縣。

等高彥儔領兵趕到綿州之時,史肇慶部纔剛剛拿下武連縣,離梓潼縣還有一天路程。

漢中史肇慶攻蜀的消息,一直到上元節之後才被趙元昌獲知。

得到消息之後,他立刻上奏汴京。

等待汴京回覆的空隙,他將陳佑、王樸等人召回江陵,探討該如何行事。

二十一日,終於等到了趙鴻運手書,正文只有四個字:便宜行事。

只是稍稍猶豫,趙元昌就傳信給忠州的李繼勳,讓他做好攻蜀準備。同時開始調集兵馬,令水軍陸續送兵馬糧草至忠、萬。

二十五日,巴西縣城被攻破,高彥儔率殘兵退往白馬關固守不出。

同日,漢中軍不和。史肇慶不得不遣蘇恆部攻龍州、茂州,且許其劫掠城池。

好在這一路行來,史肇慶手中兵力不減反增,入蜀時的三萬餘人,現在已經增長到了近五萬人,分出蘇恆部不到一萬人,完全沒有影響。

二十六日下午,蜀都再次收到告急軍情。

無奈之下,孟昶只好調楊中廣北上,同時調遂州刺史王昭遠任武泰軍節度使,前往涪州防禦周軍。

與此同時,千里之外的太原府,自十四日起便抱病的太原留守劉知遠在議事之時猝然暈倒。

整個太原留守府一下子慌亂起來。

太原府諸軍,數年來一直是以劉知遠爲首團結在一起,這讓他們在面對燕國朝廷之時有較大的自主權,不至於被驟然調開失去權位。

如今劉知遠病了十來天之後突然暈倒,極有可能就此逝世。他們急需尋一個新的帶頭人出來,帶領他們頂住朝堂壓力。

只是原先劉知遠能力威望都比大家高,這才能壓服衆人。現在這些人都是平級的,也沒什麼突出的功績,憑什麼能站到其他人頭上?

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