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

待陳佑自復州回來,烏皮暖靴已經做好。

這鞋匠也算用心,小羊皮做裡,牛皮蒙在外面,針腳嚴嚴實實,看上去就很暖和。

只不過這靴子也不便宜,陳佑花了整整一千六百錢。這還不是那種大錢,而是開元錢。

戰亂年代,各國鑄錢種類繁雜,有小平錢,也有當十、當百、甚至當千的大錢。鑄錢的質量也是千差萬別,有銅料足的銅錢,也有銅料不足的劣錢,鐵錢、鉛錢都出現了。

別說什麼劣幣驅逐良幣,人民可不傻,同樣的一文錢,我的銅錢你就必須用四五枚劣錢來換,我還不一定要!

而這種銅料足的銅錢,就被統稱爲開元錢。

一來是因爲這些錢的形制、用料比例都是仿照開元通寶來的;二來是因爲開元之後的幾位唐皇,也都鑄造過足料的開元通寶。

那麼,這一千六百開元錢是什麼價值呢?前文說過,一匹好馬,大約是一兩萬錢。而郢州這邊的糧價,雖因周邊戰事漲了一些,可也不到八十錢一斗。

也就是說,十雙靴子就能換一匹馬,一雙靴子能換二十鬥近兩百斤慄米。

不過一分錢一分貨,如今牛皮乃是戰略物資,再加上禁止民間私自宰殺耕牛,光是那一層牛皮就很值了。

陳佑帶着靴子來到馮道處,嘿嘿笑着將靴子擺到地上:“馮公試試合不合腳啊!”

馮道心中有些猶疑,放下手中書冊拿起一隻靴子仔細查看,又看了一眼陳佑:“新做的?”

“新做的。”陳佑當即點頭。

又翻看一番,馮道將靴子遞給一旁的小廝:“我來試試。”

陳佑連忙道:“我來!我來!”

說着,蹲下身子,擡起馮道的一隻腳放到膝蓋上脫下叫上的布履,換上自己帶來的皮靴。

這番動作,倒讓馮道失笑道:“卻不意你小子這般厚臉皮!”

聽着這話,陳佑只是嘿嘿笑道:“師有事,弟子服其勞。”

馮道無奈的搖搖頭,待兩隻靴子都換好之後,站起身來來回走了幾步,又站在原地跺了幾腳。這才道:“不錯。”

“馮公滿意就好。”陳佑一臉燦爛的笑容。

“滿意得很啊!”馮道嘆了一聲,突然問道,“你是如何做得合腳的?”

說到這個問題,陳佑臉上閃過一絲得意:“好叫馮公知曉,前次去江邊垂釣之時,我偶然看到馮公留在岸邊的腳印。”

聽到這般回答,馮道愣了一下,隨即無奈搖頭道:“倒是我疏忽了。”

說着,他重新坐下,輕輕一擡腳:“換下來吧。”

陳佑連忙過去將靴子換成布履。

“這雙靴子花了多少錢?”

“也不多,不過千六。”

“難得。”

一時無話。

等陳佑換好,重新站起身來,只聽馮道輕聲說道:“前次某曾言,欲效仿黃石公測試你一番。當初黃石公以着履始,某此次就以換履終罷!”

乍聽此言,陳佑先是一愣,隨即一股喜悅衝上頭頂,也顧不得地上的塵土,就這麼鄭重拜下道:“弟子陳佑,拜見師父!”

待陳佑再拜而起,馮道溫聲道:“起來吧,在某面前沒必要恪守這等俗禮。”

陳佑起身笑道:“禮不可廢。”

卻見馮道轉頭示意小廝離開,一時間,這個院子裡就只剩陳佑和馮道師徒二人。

“坐吧。”馮道說了一聲,沉吟一陣,然後道,“咱們師徒倆也別藏着掖着了,說說你對這天下有何看法。”

一上來就是這個問題,陳佑有些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雖說如今這師徒關係就跟父子關係一般緊密,但他這纔剛拜師,還沒外人知道,就這樣談論這種問題,他心裡有些沒底。

只是看着馮道溫和蒼老的面容,猶豫良久,終於下定決心開口道:“好叫馮師知曉,小子以爲,如今這天下,當有雄主出,方可安宇內、定乾坤。”

哪知馮道並不滿意他這番說法:“此乃是老生之談耳!”

陳佑一窒,好一會兒才訕訕一笑,然後道:“馮師,自樑至今上,皆是兵強馬壯者爲天子。若要天下平靖,這驕兵悍將必須翦除。”【1】

哪知馮道繼續搖頭:“天下諸國並立,北有契丹,若無兵將,國土如何守之?”

好在陳佑知道北宋解決這件事的辦法,雖然北宋後來有些矯枉過正了,但基本思路卻是對的。

這麼想着,當即說道:“馮師以爲,強幹弱枝如何?”

馮道一笑:“將明以爲秦王比之今上如何?”

這就是在問秦王能不能接班擔起這強幹弱枝的任務了。

陳佑仔細想了想,先是點頭,後又搖頭道:“秦王先滅南平,後奪蜀地五州,其武功非一般人所能比。只是手下得用者僅馬、李二將,似那潘美、楊光義等人尚不可獨當一面。”

聽他這麼說,馮道才點頭道:“那你以爲該怎麼做?”

略一沉吟,開口道:“我以爲,關鍵還在蜀地。”

說完這一句,他擡頭看着馮道。畢竟,馮道能在皇帝入走馬燈般變換的時代穩立朝堂,眼光那不是一般地好。

只見馮道笑道:“不錯。拿下蜀地,秦王麾下兵將才有足夠的空間歷練。”

見馮道也贊成自己的想法,陳佑心中一喜。

只是還不等他繼續說,就聽馮道問道:“秦王如此,將明你又該如何行事呢?”

“啊?”

“當今之世,文臣終不如武將。你看這一年,政事堂幾乎換了個遍,樞密院若非史肇慶叛亂,可有變動?”

說到這個,陳佑不由苦笑道:“好叫馮師知曉,小子雖曾領兵,但未經戰陣。且如今秦王多以謀士用我,實在是沒法子。”

“又非讓你親自拼殺,所謂出將入相,無非攻心、用人而已。”說着,馮道看向陳佑,“若是入蜀,你可敢獨當一面?”

只是略一沉吟,陳佑便乾脆道:“有何不敢?”

“好!”馮道撫掌笑道,“就是要有所決斷。蜀地乃是敵國,就怕臨事不決。”

說着,他站起身來,負手道:“如今三王相爭,秦王優勢雖大,但手中無人。你乃是其手下官階最高者,有些事非你不可。”

陳佑點點頭:“小子明白。”

“行了,你且去罷。我觀這史肇慶必不滿足於漢中,怕是不久便要攻蜀了。”

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戰前動員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