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

不管這些大臣如何咋呼,高保遜只是按着劍柄一個個看去,直到所有人都安靜下來,他才冷哼一聲:“回宮!”

說罷,直接走下城頭,坐上車駕。

等宦官放下四周的紗帷,他才鬆開握着劍柄的右手,微微顫抖地喘着氣,臉上泛起一絲不正常的紅暈,原本兇狠的目光也透出一絲迷茫。

年少即位,雖然有些東西還看不明白,但他知道南平高氏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生死只在一瞬間!

見南平王都離開了,衆大臣互相看看,大司馬突然開口:“正值危急存亡之秋,還望各位戮力同心,不負先王知遇之恩!”

然後他纔在一片“理當如此”的聲音中跟着南平王下了城頭。

當天下午,攻城器械準備就緒的周軍開始第一次攻城。

具體情況陳佑無從得知,但從黃世俊遣人來通報的情況分析,不太樂觀。

而且黃世俊還給了一個消息,早在周軍圍困歸州之時,南平就已派出使者出使沈國和宋國,只是不知這兩國會不會來援,又能不能趕上。

晚上,忙碌了一天的周敞帶着路上買的一些酒菜回到家中。

作爲一箇中層軍官,他也能在國都搞到一個小院,生活還算可以。

進了門,看似院裡無人,他反身關好院門、拉上門閂,然後才小聲喊道:“趙先生?是我!”

直到這時,東邊的小屋內才傳出一聲乾咳。

緊接着小屋門打開,一個二十五六歲、國字臉、面相中正、身着深青色士子服裝的青年走了出來:“周校尉,今日情況怎樣?”

“正要告先生知曉。”周敞提着油紙包拱拱手,快步走到正屋,推開門進去。

這趙先生雖心中着急,但也還是邁着沉穩的步子走進正屋。

兩人坐好,周敞灌了一杯涼茶,這纔開口道:“好叫先生知曉,周軍已至城外。”

“着啊!”趙先生一拍手,神色間已經帶着些興奮,緊盯着周敞:“不知周校尉準備的怎麼樣了?”

“唉!正要說這事!”周敞嘆了口氣,說話的語氣也帶上了些焦慮:“我好像被懷疑了。”

“什麼!”趙先生一驚,差點忍不住站起來,同時目光下意識地朝外看去。

周敞立刻安撫道:“先生莫急!總不至於連累先生,只是我們那右軍將軍陳佑,可能懷疑上我了,只是還沒有什麼具體的行動罷了。”

“還請詳細說來。”雖然周敞認定沒事,但這趙先生還是不敢放鬆。

“昨天不是說宮衛大將軍安排左右軍輪流守衛王宮嗎......”周敞也不敢怠慢,連忙將事情詳細說出。其中特意仔細說了陳佑的言行態度,以及自己的猜測。

說到最後,他露出一絲兇狠的神色,伸手做了一個割喉嚨的手勢:“要不殺了他?”

聽完周敞的敘述,趙先生面色凝重、久久不語,顯然在緊張地思考。

周敞也不好催促,只是一口接着一口喝茶。

眼看這一壺涼茶喝得差不多了,趙先生終於開口了:“我想去見見這陳佑。”

“嗯。”周敞下意識地點點頭,隨即睜大眼睛驚詫道:“什麼!”

“沒錯!”趙先生十分嚴肅,“從你的描述中,我感覺陳佑似乎另有想法,應該不是死忠南平的人。所以我想去見見他,若是能得到他的支持,咱們成功的把握就更大了。”

“可是,陳佑的父親可是原來的歸州留守啊!他家關係複雜,若是憑一個猜測就暴露了先生,豈不是太危險了?”周敞還是有些猶豫,既是怕危險,也是因爲不想功勞被瓜分。

對於他的想法,這趙先生還是能看出一點的,當下保證道:“等王師攻下南平城,我自然會在大皇子面前爲校尉請功!且此次只需校尉爲我指明路途即可,無論我是否成功,都不會誤了校尉舉義反正的大事。”

“這......”周敞還是有些猶豫,偶然擡頭看到趙先生的目光,心頭一跳,迅速應道:“都是爲了大周,先生既不怕,我又有什麼好猶豫的呢?容我換身便服,就送先生去陳府。”

聽了這話,趙先生才露出笑容。

就在兩人準備的時候,一個閒漢悄悄離開周敞家周圍,迅速趕往陳府。

不一會兒,剛吃完飯在書房翻書的陳佑就聽到劉河稟告:“下面人發現周校尉家有人。”

“有人不很正常嗎?”初聞這個消息,陳佑還有些不解,但緊接着聽劉河解釋道:“周校尉一個人住在國都,平常家裡只有他一人。今天下面人聽見他回家之後,院子裡傳來對話聲,雖然沒聽清內容,但可以肯定是兩個人。”

反應過來的陳佑考慮一番,也不準備等了,直接命令道:“你下去準備準備,今晚我們去他家探探。”

“是!”劉河領命,下去安排人手自不必提。

當晚一更四刻,大約相當於晚上八點,陳府角門外出現一個青衣士子,正是之前出現在周敞家的“趙先生”。

敲了會門,裡面的門房問了聲:“誰啊?”

“請告訴你家主人,我是來救他一命的!”

那門房沒好氣道:“你這廝說話怎麼這麼難聽?趕緊滾!免得挨一頓打!”

“呵!”趙先生也不生氣,只是道:“你還是先去通報,耽擱了大事你承受不起!”

“嘿!口氣蠻大!”門房這麼說着,心底卻還是有些虛,“你在這等着,若是矇騙於我,定要你好受!”

等這門房找到陳佑時,他正要帶着劉河出發。

聽了門房的回報,目光閃動,隨即讓劉河先去書房等着,接着對門房吩咐道:“你去把這人帶到書房。”

不到半盞茶時間,門房就帶着趙先生來到書房外:“老爺,人已經帶來了。”

“嗯,你先下去吧。”陳佑目光轉向一臉泰然走進來的趙先生,“你是何人?就是你說要救我一命?”話語間透着一絲懷疑與輕視。

這位趙先生卻是淡然整理衣着,長揖道:“正是!在下幽州趙普,忝爲大周奉聖軍節度支使!”

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一)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三百三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三)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