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心虛

虎伯也是位知情人,還是當年舊事的親歷者。金象在他面前,少了許多忌諱,一些不敢說的話,也敢說出口了。

“咱們在侯府裡的下人,大多數是不知道這些的。就算有人聽說過些小道消息,也不過是道聽途說而已。小弟既然知道當年的內情,自然比別人要看得明白些。以下這些話,有些是小弟聽來的,有些是自個兒猜的,未必做得準。但小弟敢打包票,就算不中,也差不太遠。

“三老爺帶着你,離京三十年了,想必對京城裡的消息也不大清楚。如今這位聖上,那可比前頭先帝要聖明得多了,等閒人都不敢在他面前搗鬼!可即使如此,能得他信任的,也沒多少。你大概也聽說過吧?先帝末年,聖上還是東宮太子時,會遭那麼大的難,咱們家皇后娘娘會吃那麼多苦頭,就是因爲東宮有人通敵,在東宮書房裡藏了假造的所謂證據,才害得聖上被先帝圈禁的!你想想,有了這麼大的教訓,聖上對身邊的人,還能不小心?若不是十分信任,他都不可能留在身邊重用!”

虎伯前頭聽着還好,後來見他歪到了皇帝身邊的人上,有些不明白:“你到底想說什麼呢?”

金象哂道:“小弟想說的很簡單,就是聖上當年登基的時候,多虧了先帝身邊一個姓王的中書舍人,保住了先帝真正的遺詔,沒聽那幾位叛王的命令,將遺詔交出去撕毀,聖上方纔順利得登大寶。那位王中書,爲此一直十分受聖上信重,幾十年來都是御前最有體面的人。若不是他並非翰林院出身,只怕早就進了內閣。不過,託他的福,整個王家都過得十分風光,三十年裡,就出了十幾個做官的子弟,最高的都做到二品大員了,在御前也能說得上話。所以,別看那位王中書始終只是箇中書舍人,卻沒人能看輕了他,內閣裡的幾位相爺,遇見他也要客客氣氣的。”

他頓了一頓:“咱們侯府裡,侯爺嫡出的長子二爺,娶的就是這位王中書的嫡親外孫女兒。王中書只有一個老來女,並無子嗣,也沒有過繼嗣子。可以說,咱們侯府的二奶奶就是王中書最親的後輩了。這是夫人親自爲大爺定下的婚事,侯爺也十分得意。有王家支撐,有王中書這位聖上心腹在,侯府就算沒有實權,也可保平安。將來,咱們大爺,還有大爺的子孫們,想要搏個錦繡前程,也更容易些。”

虎伯皺着眉頭問他:“這不是好事麼?怎麼你說起來好象很犯愁的模樣?”

金象的臉又苦了起來:“怎能不犯愁呢?我的好哥哥,那位王中書確實是聖上幾十年的心腹沒錯,可他年紀大了啊!他今年都快七十了!身子也不大好,一年裡時病時好的,能在御前的時候越來越少了。我們二爺的官位還在從五品上呢。別說我們侯府,就連王家都開始着急了。若是他沒了,王家還有十幾個官兒撐着,我們侯府卻又該如何是好?!”

虎伯訝然,沒想到是這個緣故:“這也是難免的,是人就會老。再說,既然這位王中書如此得皇上信重,怎的你們侯爺不趕緊想個法子,讓他在皇上面前替家裡幾個爺多說幾句好話,把他們的官兒給升一升?”

金象苦笑:“聖上是怎麼想的,我們哪裡知道?但若說侯爺與夫人沒想過法子,那是不可能的。王中書也不會眼睜睜看着嫡親的外孫女婿一輩子就做個從五品的小官兒,不得寸進。最近幾年,其實他已經幫了不少忙了。二爺雖然官位不變,但早前只是每日到部裡點卯,無論上官、同僚還是下屬,都只會客客氣氣地與他打招呼,卻從來不會叫他一塊兒辦什麼差事兒。可近幾年,有王家人幫忙,二爺已經可以參與到一些差事裡頭,也算是立了幾個不大不小的功勞。只要聖上不故意壓制,過得一兩年,他就能光明正大地往上升。你說,在這個當口,侯府能沒了王中書的助力麼?沒了他,別說王家還願不願意幫侯府了,只怕他們自家都難保呢!”

虎伯聽得直嘆氣:“靠着帝王恩寵而來的富貴榮華,就是這麼靠不住。我雖然不清楚皇上是哪裡看你們侯爺不順眼了,但他當年若是爭氣些,爲人正派些,想必也不至於如此吧?好歹,還有我們老爺幫着說和,你們侯爺不至於因爲心虛,哪怕吃了虧也不敢到皇上面前問個明白。”

金象也想嘆氣了,說起這事兒就想哭。因爲這種種不順,承恩侯秦鬆脾氣陰陽怪氣的,他這些年可沒少受苦。

虎伯嘆氣完,忽然覺得不對了:“你說了這半日,還沒跟我講明白呢。這些跟我們老爺有何干系?難不成你還真指望我們老爺回京去替你們侯爺說情?開什麼玩笑?!我們老爺當年離京時,你們侯爺說過什麼話,難道你都忘了不成?託你們侯爺的福,我們老爺昔日雖與皇上有些情份,只怕也早就因爲誤會而消磨殆盡了吧?”

金象拉住他的手:“好哥哥,你彆着急。我不是那個意思。”

虎伯不耐煩地甩開他的手:“那你究竟是個什麼意思?還不趕緊說清楚?磨蹭什麼呢?!”

金象無可奈何,只好照實道:“王中書這幾年老了,許多事都辦不了,聖上體恤,叫他留任,其實並不需要他日日去上差辦事。如今聖上身邊負責起草詔令的另有其人,也是心腹臣子,卻是兩位翰林,其中一位也姓王,名喚王復中。”

虎伯猛然站了起來,瞪着金象:“你們想幹什麼?!”

金象連忙拉住他:“哥哥急什麼?聽我說完呀!王翰林在御前得用都有好幾年了,若侯爺有什麼想法,也不會等到現在!這不是……平四爺跟着秦王爺進京,在萬壽節那日入宮晉見,在御前遇到了王翰林麼?王翰林那人,說來也是位光風霽月的溫文君子,只是不大愛與人交際,太獨了些。可那日在宮門前見到平四爺,那叫一個親近!兩人拉着手說了半日的話。若不是王翰林還要趕着到御前去,平四爺也要與其他秦王府親衛在一處等候召見,只怕還要再說上半日呢。侯爺後來去尋平四爺相認的時候,他就正跟着王翰林在外頭大街上逛。能讓聖上最寵信的王翰林如此不顧旁人側目,公然密切來往的人,哪怕不是咱們秦家的爺呢,別人也會多看幾眼的。用不了多久,這消息就能傳到皇上耳朵裡去,到時候……”

虎伯明白了,不由得好笑:“是了,咱們家大爺固然是不清楚往事,可有王翰林在,一旦皇上好奇之下過問,詢問王翰林,王翰林自然會將二人的交情一五一十地說出來。王翰林可是咱們老爺的得意門生,從小兒在這宅子裡讀書,足足讀了十幾年呢,跟大爺也可以算得上是總角之交了。他若是把自個兒恩師的姓名來歷通通稟告給皇上,於他,不過是幾句簡單的話,於皇上,卻是指明瞭小舅子的下落。而王翰林家在米脂又是老戶,他對我們老爺的來歷一清二楚,甚至連我們老爺三十年前過的是什麼日子,又是什麼時候跟太太成親的,成親前都曾經去過哪兒,全都瞭如指掌。若是皇上有意細細詢問,就憑你們侯爺那點本事,還能瞞得了誰?”

金象的臉色一片蒼白,露出幾分自嘲的笑意:“可不是麼?侯爺搶先認下平四爺,其實也是不得已啊!若是那時候不認,叫皇上搶先一步,還不知道會如何呢。侯爺與夫人打我過來,就是盼着我能求得三老爺開恩,若有朝一日入宮晉見,好歹替侯爺說幾句好話,別真叫他落得個欺君的罪名纔好。”

虎伯收了笑容,冷哼一聲:“這會子知道着急了,早幹什麼去了?若不是他,咱們家皇后娘娘能死得這麼早麼?我們老爺早就跟太太定了親,這是老侯爺做的主,老爺也是守諾君子,斷不會違約。你們侯爺若真是擔心親事沒了,那等夫人過了門,就該跟皇上把話說清楚的。結果如何?三十年!整整三十年!你們侯爺壓根兒就沒悔悟過!若不是皇上沒有他以爲的那麼看重他,許他高官顯位,我們大爺又陰差陽錯進了京城,與王翰林相見,你們侯爺那點子小心思眼看着就要大白於天下,只怕他還恨不得我們老爺老死在這西北邊城,一輩子不與他相見呢!”

金象哭喪着臉道:“老哥哥,你就別罵我了,侯爺想做什麼事,豈是我一個下人能做得了主的?這些年,我真的沒少受罪。若不是爲了家裡人,我早就打包了行李來尋三老爺與你了!”

虎伯嗤笑一聲,半點不信他的話:“你說了這半日,不過是想要我把這些話轉述給老爺知道罷了。行了,這事兒我心裡有數。老爺自有主張,你也不必天天在這裡哭喪着臉了,趕緊把該辦的事辦好。先前席間你也聽老爺太太說過了,家裡正缺人呢,明春出遠門,連車伕和跟車的人都湊不齊。咱們家的馬車,也未必經得起長途跋涉。這些事,都要你去辦的。若辦得好了,一切好說。若是辦不好,你看我會不會給你好臉!”

金象縮了縮脖子,諂笑着給虎伯作揖:“是是是,小弟一定把所有事都辦得妥妥當當的,包管不叫老爺太太憂心。哥哥出門請慢走,外頭冷呢,天兒黑,您要不要帶盞燈籠回去?”

第六百七十四章 報喪第二十五章 告狀第七百一十章 求助第七百二十章 官司第五百二十二章 求助第五百二十一章 籌備第一百四十六章 內情第六十三章 舒適第三十四章 拆穿第六十六章 代理第四十五章 無措第五十一章 故友第二百四十四章 密報第十七章 惱怒第五百二十章 議定第五十五章 馬屁第二百零五章 西園第一百八十五章 折服第五十二章 化妝第七百一十九章 藏書第五百三十二章 可疑第五百九十八章 大婚(中)第四百零三章 亂賬第二百二十五章 隱憂第四十三章 差別第六百二十一章 引蛇第十七章 安頓第三百四十一章 封口第一百二十一章 犧牲第二百三十六章 意動第四章 發狠第二百三十八章 笄禮第一百五十九章 挑撥第六百九十四章 胡鬧第五百八十六章 落空第二百一十四章 嫌棄第三百三十七章 覺悟第五百四十一章 焦急第六十章 家事第二百四十一章 風聲第五百六十四章 糾結第五十六章 憐惜第五百五十八章 處罰第七十二章 默契第四百二十章 冊子第四百一十一章 追蹤第一百八十三章 責罵第五百四十九章 告誡第二百一十章 艱難第八十一章 牽線第三百零六章 糾結第四百一十七章 決心第四十四章 請教第四百零一章 疑惑第四十一章 招攬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頭第三百四十章 成全第二百三十九章 歡喜第五百七十三章 探病第二十六章 閒話第七十八章 堵心第四十四章 丫環第一百四十五章 藥瓶第四百九十章 牛角尖第十二章 姑嫂第一百四十八章 吐血第一百零九章 小氣第六十一章 法子第二百一十章 愉快第七十五章 暗示第一百六十四章 勸撫第一百五十二章 另謀第一百九十二章 打趣第一百一十八章 輿論第五十一章 故友第一百八十五章 拿捏第六十八章 迴歸第二百二十三章 打臉第四百九十三章 告狀第七十六章 假信第二百一十九章 落差第一章 清醒第二百五十章 見證第三百七十章 吐血第三百六十九章 長子第二十四章 退選第三十六章 建議第三百一十七章 告誡第一百二十一章 會面第十一章 小年第三十七章 吐血第三百三十二章 討論第五百六十九章 三波第三百一十二章 老孃第三百八十四章 默契第七百零六章 去而復返第八章 顧慮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兒科第二百一十五章 情義第一百零七章 新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