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變臉

蜀王出事的消息很快就得到了證實。

雖然秦平與王復中今日都告了假,不曾進宮,但進宮上朝的人有那麼多,自然也有許多人目睹了御前生的事。爲了這個,朝上官員們還忙了許久呢,直到接近中午的時候,才得以出宮回家。消息就是這個時候散播開的。證人很多,許多官員都這麼說,就算有人覺得只是謠言,在衆口一辭的情況下,也不得不相信了。

二房上下都驚住了。秦伯復顧不得去清算自家分到了多少財產,忙忙拉着薛家的大小舅子們一道出門去打探消息。薛氏與小薛氏婆媳倆在家驚惶不已,薛家女眷中有人小聲問:“姑太太不是認得什麼王妃?不如也去打聽打聽?”薛氏這才醒過神來,猶豫了一下,對小薛氏道:“你去山陽王府問一問吧?如今只是蜀王出事,山陽王府想來是無礙的。去探探口風也好,若是沒什麼要緊的,我們全家也能放心些。”

小薛氏很少與郡王妃這種等級的貴人來往,通常不過是跟着長房的女眷出行罷了,如今婆婆忽然叫她獨自去山陽王府,她也有些心裡虛。只是看到面色慘白、一臉茫然無措的女兒,她就心軟了,低頭應了下來:“是,太太。”

小薛氏出門之後,沒多久就回轉了。她沒能見到山陽王妃。自從宮裡傳出了不好的消息,山陽王妃就帶着大女兒去了蜀王府,安撫蜀王妃去了。山陽王府二郡主則回了外祖家塗家,約摸也是商量應對之法去了。長史等一衆屬官都不在王府中,或是打探消息,或是出門辦事,王府裡只有七歲的小郡主、三歲的小世子和僕人在,能管什麼用?小薛氏只跟王府總管客套了一番,表達了一下內心的擔憂,又慰問幾句,就回家了。

她沒有打聽到有用的消息,薛氏氣得罵了她幾句。小薛氏的母親薛大太太和嫂子薛大奶奶在旁看見,有些心疼小薛氏,對薛氏便產生了些許不滿。人家王妃不在家,王府的主人只剩下兩個孩子看家,小薛氏能怎麼辦?難道還能冒着得罪主人家的風險,逼着人家的僕人說實話?可那些僕從就算肯開口,又能信得過麼?小薛氏去得不湊巧,過後再去就是了,薛氏身爲婆婆兼親姑姑,怎麼就一點都不知道體恤晚輩,反而破口大罵起來?

薛大太太替女兒心酸,歸根到底,不過是因爲女兒沒能爲秦家生下嫡子罷了。沒有兒子,腰桿子終究直不起來呀。

薛大太太不好多說什麼,只能把話題岔開:“蜀王出的這事兒,會有什麼不好的結果麼?他是皇上的親兄弟,皇上又打算過繼他小兒子爲嗣了,想來,性命總是無礙的吧?”

薛大奶奶嘆道:“太太,宗室裡的貴人若不是犯了造反大罪,通常都是性命無礙的,怕就怕皇上一怒之下,要降蜀王府的爵。還有,蜀王正想要把小兒子過繼給皇上呢。他這個做老子的如今犯了事兒,他的小兒子也不知道還有沒有那個福氣。”

薛氏與秦錦儀的臉色頓時青了。倘若蜀王幼子無法入繼皇家,那她們的盤算可不就落空了麼?!

坐在一旁看戲的薛二太太瞥了這祖孫倆幾眼,心裡也能猜到她們在想什麼,忙笑着打起了圓場:“沒事沒事,就算蜀王真的倒黴了,他小兒子沒犯事,就沒有大礙。說來也都是身份尊貴的金枝玉葉,就算皇帝不過繼他小兒子了,他小兒子也依舊是富貴命。運氣好,將來能封個王,運氣不好,也至少是個宗室將軍。儀姐兒嫁過去,一樣能享一輩子富貴尊榮。依我看哪,就該趁着他家這會子走黴運了,儀姐兒趕緊到蜀王妃跟前獻一獻殷勤,叫她知道儀姐兒的真心。等到他家平安無事後,蜀王妃一定會高看儀姐兒幾分。這樣儀姐兒嫁過去了,婆媳之間也能相處得好。”

這話說得很有見地,薛大太太、薛大奶奶以及小薛氏都點了頭,連秦錦儀也在猶豫。但薛氏卻斷然拒絕了:“不成!若是蜀王這回倒了黴,他小兒子沒法過繼給皇上了,便留不了京城,那還能有什麼出息?做老子的沒犯事,兒子也未必能封郡王呢,更何況那做老子的犯了事?若是沒有王爵,只有個輔國將軍、鎮國將軍的爵位,我何必要把孫女兒嫁得這麼遠?京城裡的宗室子弟,一抓一大把,有的是人由得我們儀姐兒挑!空有爵位和名頭,一點實惠都沒有,窮宗室的日子過得還不如我們薛家呢。山陽王就是好例子,就算是個王爺又如何?不是蜀王一家回了京,滿京城裡有幾個人看得上他?與其要這樣的宗室子弟做女婿,我還不如把儀姐兒嫁回孃家去呢!”

薛二太太聽得雙眼一亮:“姑太太這說的可是真心話?”她有個孫子,恰好與秦錦儀年紀相當,也是自小讀書,生得也清秀,自問不會辱沒了秦錦儀。

然而薛氏卻只是白了她一眼:“二嫂,我不過就是隨口一說,你還當真了不成?我們儀姐兒是什麼出身?薛家是什麼出身?儀姐兒如何能嫁回薛家去?!”

薛二太太臉上一僵,好容易才把心口那股氣給嚥了下去,心中卻忍不住冷笑。

薛家又如何?薛氏難道不是薛家的女兒?當初秦家出事,薛老太爺死活把女兒救了回來,等秦家平反了,薛氏又開始抱怨老父當初做得太過,害得她回了秦家也要被人戳脊梁骨。她也不想想,即使她是不想跟着秦家人受苦才棄了夫家,等到秦家女眷回鄉的時候,她也完全可以找上門去的。當時她挺着大肚子,只需要說一聲是爲了保秦家骨肉,葉氏老夫人那般好脾氣,還能不要孩子不成?她卻偏偏一面都不肯見,還不許薛家人接濟秦家,彷彿生怕沾染了秦家的晦氣一般。等到秦家起復了,她的兒子被人非議不是秦家骨肉,她倒埋怨起孃家人了。薛家父子爲着迫她留在秦家做寡婦,心中總覺得有愧於她,一直對她優容有加,言聽計從。薛二太太心裡卻大不以爲然:當初秦家認子不認媳時,薛氏不想做寡婦,大可以改嫁。她自個兒捨不得侯府榮華,倒把責任都歸到了孃家人頭上,如今還看不起薛家來了,真真是好厚的臉皮!

薛二太太冷笑着閉了嘴,不想跟薛氏多說。薛大太太卻不能棄外孫女於不顧,便對薛氏道:“聽姑太太這口氣,莫非是不想跟蜀王府結親了?若真是如此,咱們也別得罪了人,人家蜀王府就算不能過繼兒子給皇家,也是親王之尊,金枝玉葉,不是我們能得罪得起的。倘若王府的茶會不辦了,姑太太就只當不知道蜀王妃的意思,另給儀姐兒說定一門好親事,人家見儀姐兒已有了人家,也就不會再提了。倘若王府茶會照辦,那儀姐兒就別打扮得太出挑,到了茶會上也別出風頭,由得別家的閨秀爭先。如此一來,蜀王妃是何等身份?自不會選中樣樣都比不過別人的儀姐兒。”

秦錦儀忍不住道:“這如何使得?外祖母,若我在人前表現得樣樣不如別家閨秀,便是將來要另說親事,也要叫人瞧不起的!”

小薛氏忙道:“只是讓你別在茶會上出風頭罷了。日後再有機會,你再跟人爭這個先,難道不好麼?”

秦錦儀抿着脣不說話。她雖然什麼都不講,但屋裡人人都明白了她的言下之意。她是不甘心藏拙的。

小薛氏見狀暗歎,正要再勸女兒,卻聽得婆婆薛氏道:“出什麼風頭?茶會那日咱們不去就是。我看這茶會能不能開得起來還是兩說呢,就算蜀王妃真個厚着臉皮,照樣開起了茶會,願意去的人也不多了,更別說是樂意上趕着要與他家攀親的閨秀。蜀王都壞了事,他兒子如何還能過繼到皇家去?咱們去了茶會也無用,還不如省下這功夫。”

衆女都吃了一驚。小薛氏忙道:“太太,這可是得罪人的事兒。咱們二房的帖子還是山陽王妃特地送來的……”

薛氏擺擺手,打斷了兒媳的話:“山陽王妃算哪根蔥?從前蜀王一家未進京時,你看長房那邊有跟山陽王府來往過麼?咱們家也就是看在蜀王份上,纔給山陽王府一點臉面罷了。如今蜀王都不成了,我們還理會山陽王妃做什麼?他家要是來人,就跟他們說,我們剛分了家,正忙着呢,沒空去茶會。”

小薛氏有些不安:“太太……是不是先看看再說?興許蜀王那兒只是有驚無險?又或者長房與三房仍舊會去茶會?咱們跟着長房行事便是。若他們不去,我們不去也不打緊。倘若他們去了,我們卻沒去,那就太……”

薛氏沉下臉:“太什麼?我們都分了家了,便是兩家人。憑什麼叫我聽許媺的號令行事?!得了,這事兒我做主了。若是蜀王平安無事,茶會我們就照常參加。若是蜀王受了罰,他小兒子也不能過繼了,那咱們就只當不知道茶會的事。人家找上門了,我們就推說家裡人病了,他們總不能逼着病人上門喝茶吧?!”

小薛氏無奈地閉了嘴。薛大太太不安地勸小姑子:“姑太太,這樣是否不妥?蜀王府若是連王爵都革了,徹底敗落,咱們不讓儀姐兒嫁過去受罪,倒也無妨。但若是蜀王府只是受了輕罰,哪怕是降了爵呢,人家也依舊是高高在上的宗室。儀姐兒若能嫁進那樣的人家,還是嫁給嫡子,已經是難得的福氣,我們哪裡還挑剔得起呢?姑太太眼光太高了,可別誤了儀姐兒的前程纔好。”

薛氏板着臉說:“大嫂不必再勸了,你們不知道朝中的事,纔會覺得尋常一家宗室王府都是高不可攀的貴人。事實上京城裡有名有姓的王爺多了去了,有幾家比我們秦家更體面?人家還巴結討好我們呢,用不着儀姐兒紆尊降貴,委屈自己。她的婚事由我做主,你們就不必操心了。”

衆人見她拿定了主意,心頭雖有萬般意見,都只能閉了嘴,私下暗歎不已。

第一百零九章 和善第四百五十三章 婚禮第八十章 挑撥第八十四章 質問第五十七章 心煩第三十七章 入夜第三十七章 起風第二百五十五章 擇地第五百八十五章 心灰第二十章 人多第六百六十三章 新年第五章 裡短第三百二十一章 見證第五十八章 野心第六百八十五章 嫉恨第二百五十九章 君子第一百一十五章 形勢第二百八十一章 盤查第八章 吹柳第三百二十二章 審案第三百一十五章 內鬥第四百九十五章 應對第一百三十七章 念頭第一百七十七章 賠禮第五百五十六章 震驚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府第一百九十五章 不甘第二百三十一章 自告第四百六十一章 算計第三百零一章 哭求第六百四十八章 無人知第一百二十二章 逼迫第三百二十八章 目的第二百八十七章 躺槍第一百四十五章 藥瓶第六百五十九章 串門第二百六十章 讚美第二百五十八章 路遇第二百三十一章 提醒第三百六十章 謎案第五百零五章 煩心第七百二十一章 喜事第一百零四章 師生第三百八十七章 擔憂第四百五十章 偏執第六百一十二章 考驗第一百四十九章 壓力第四百一十九章 總結第三百五十一章 添堵第五百八十三章 撇清第三十二章 報喜第三百五十五章 秘聞第六百七十九章 暴露第一百九十三章 怨忿第五百二十二章 求助第五章 裡短第六百五十八章 挑撥第三十七章 犯愁第三百四十五章 過關第四十八章 用功第二百七十章 來信第十四章 膈應第二百二十八章 雙標第四百二十三章 恩怨第六百二十三章 了悟第三百五十一章 添堵第六百一十四章 請罪第七十五章 變故第六百二十一章 引蛇第四十七章 求助第五百七十八章 聞訊第二百八十一章 盤查第三百六十三章 到手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婦第二十八章 夫妻第七章 壽禮第三百六十三章 到手第一百一十一章 演技第三百四十二章 到達第七百一十八章 帝婚第一百八十章 好人卡第六十八章 迴歸第五百零九章 秘密第三章 恩情第五百七十三章 探病第三百零八章 鄉試第五十一章 故友第二百六十六章 豐兒第五十三章 過府第三十七章 入夜第四百章 轉變第六百一十二章 考驗第七章 籌謀第四百五十章 偏執第一百零三章 質問第九十四章 許諾第五十章 分析第二百七十章 暗中第六百九十六章 茫然第三十六章 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