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 名不正則言不順

秦始皇三十八年,八月初二。

新上任的“奉常”陸賈坐在官署內堂中,手中的銀印已被他長久把玩,有了點溫度,其末端繫着青綬三彩,分別爲青白紅三色,這是九卿的地位標誌。

奉常的職責,便是掌管禮樂社稷、宗廟祭祀、朝堂禮儀、兼管文化教育,也統轄早已名存實亡的博士。其屬官有太史、太祝、太宰、太藥、太醫、太卜六令及博士祭酒。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這禮祀一項,我便交予你來爲我把關了!”

這是黑夫原話,讓陸賈幾乎當場灑淚。

一來是感激黑夫知遇之恩,他陸賈出身低微,不過南楚一窮士,又無斬將陷陣之能,竟能憑籍一張嘴混到這地位,着實不易。

二來,爲天下定禮,這是從孔子起,每個儒生的夢想啊,陸賈也不例外。

陸賈深感任務重,昨日得了黑夫授命,今日便與前任奉常周青臣做了政務交接——老周雖然馬屁拍得好,但新九卿人選,首先考慮的是爲北伐做出的貢獻。

陸賈以說巴蜀、入漢中、監韓信軍定雍之功,封爵駟車庶長,又身爲儒生,學識廣博,熟悉禮儀,自然比周青臣更有資格,於是周青臣只能去做與九卿平級的御史府副職——御史中丞。

之後,陸賈又與屬下太史胡毋敬,太祝叔孫通等人揖讓一番,眼下獨居內室,便開始思索起自己上任後,要做的事來。

儘管在素來被詬病爲“少禮”的秦朝,奉常地位大不如其他卿,

但在陸賈心目中,它纔是真正九卿之首。

“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陸賈算是荀子蘭陵學派的後學,比起荀卿真正的傳人李斯、韓非、張蒼都學得有點歪,偏向帝王術、法家、數術百家學不同,陸賈研習的是荀子學問體系裡更偏向傳統“儒”的一面。

他認爲天、地、人道是一致的,都是一種有秩序的規律,是共通的,在天曰“天道”,在人世間則曰“禮義”,乃是治國的最高法則。

至於律法,不過是禮義的輔助罷了。

所以先前陸賈纔對黑夫說:“法令是用來消除邪惡,而並不是用來規勸善良的。”

但還有後半句他未言:“曾參、閔子騫非常孝順,伯夷、叔齊非常廉潔,難道是他們怕死才這樣做的嗎?是教化使得他們這樣做的。”

此言不是陸賈臨時想的,而是在奔波各地,替黑夫遊說巴蜀之際,根據他所見秦政之蔽,所知三代得失,寫的一篇文章裡的——至於這些文章以後是叫《陸子》還是叫《新語》,他還沒想好。

總之在陸賈看來,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舉措太衆、刑罰太極故也。殊不知事逾煩天下逾亂,法逾滋而天下逾熾,兵馬益設而敵人逾多。

眼下陸賈成了定禮之官,少不了摩拳擦掌,欲加重“禮”在國家治理上的分量。

但陸賈追隨黑夫數年,深知這位行伍起家的武忠侯,受秦制薰陶頗深。

連先前軍中儒生提議的進入咸陽後“廢苛法而只約三章”也斷然拒絕,寧可選擇漸漸改動,所以,絕不可能立刻廢法崇禮。

只可能是援禮入法,使得禮、法合壁,用一種人情世故的柔軟,彌補法家太過剛硬的缺陷。

“不能急,還是得從亟待解決的事上入手。”陸賈如此想。

那爲政第一件急事是什麼?自然是正名,定下朝堂秩序禮度!

陸賈開始掃視手中的一份新鮮出爐的名單:新朝堂三公九卿諸官表。

如今天子缺位,大秦的最高統治者,無疑是武忠侯黑夫,他以太尉職攝國事,代行天子之政。

接着便是右丞相李斯,左丞相常頞。

這裡卻有個小插曲,因爲先前陸賈入蜀,遊說常頞以蜀郡叛北投南,最終陸賈巧舌如簧,靠着一個“右丞相”的承諾,以及胡亥的昏招,使常頞同意舉事。

眼下關中已定,黑夫一邊讓部將入蜀,準備接管郡縣,一邊信誓旦旦地寫信給常頞,以攝政的資格,拜其爲徹侯。又說李斯年邁,在高位上坐不了多久了,只要常頞來咸陽,便立刻讓他當右丞相!

“豈有右丞相而不居國都者?望君速速北上,共整朝綱。”

黑夫言之鑿鑿,其實是想順便解決蜀郡這一遊離在他勢力外的隱患。

眼下就看常頞怎麼選了,如今局勢已定,蜀郡被巴郡、漢中包圍,翻臉風險太大。若常頞識趣,那便立刻啓程北上,交出兵權,換得個人榮耀,家族富貴。

三公還有一位是御史大夫,因爲沒有合適人選,暫時空缺,由周青臣爲御史中丞,王戊爲御史丞,畢竟御史府文獻資料衆多,初來乍到者一時半會還理不清。

三公之下便是九卿,掌管刑獄的廷尉也暫缺,由李斯之子李於擔任副職廷尉正。

治粟內史,掌谷貨,由有統籌之功的駟車庶長蕭何擔當。

少府,掌山海池澤之稅,以給共養,由大上造張蒼擔任。

衛尉,掌宮門衛屯兵,由北伐以來,多有陣戰陷城之功,新封的關內侯東門豹擔當。

郎中令,掌宮殿掖門戶,由軍功第一的關內侯韓信擔任。

太僕,掌輿馬,由在北地舉事有功的大庶長章邯擔任。

只是這三人,都不在關中就職,東門豹在函谷關、陝縣,韓信則在上郡高奴城,章邯仍督北地、朔方軍務,黑夫就靠這三將,東拒六國,北御匈奴,陣容可謂十分華麗。

此外還有典客,掌諸歸義蠻夷,由駟車庶長陳平擔任,陳平是黑夫最早的幕僚,也是落在遠東的偏子,未來可同與關中一同夾擊六國,他當然不可能回來就職,暫時掛名而已。

最後是宗正,掌公室親屬,這位子,落在了“長安君”子嬰頭上。

人多位子少,至於沒能混上九卿的衆人,武忠侯也沒有委屈他們,一邊加重爵位分量,一邊也委任顯赫要職。

比如起兵時的“副統帥”趙佗,別看這廝悶聲不做響,好像沒多少功績,但仔細一算,卻挺嚇人:

三十七年,以桂林兵平洞庭郡,三十八年,與吳臣取巴郡,敗馮劫,近來又帶兵出祁山道,克定隴西郡。

要知道軍功第一的韓信,雖然勝仗打得多,但前後加起來,也不過拿下了長沙、漢中、雍三地。這定三郡之功,足夠趙佗被拜爲關內侯了,黑夫委任趙佗爲常被稱爲“第十卿”的內史。

另一個把兄弟吳芮,以平會稽,以及近來北上奪取淮南數城之功,也被封爲關內侯,稱將軍,執掌江淮兵事,尉陽爲其副手。

駟車庶長小陶成了中尉,比起壓根不在咸陽附近的衛尉東門豹、郎中令韓信,內史趙佗,他纔是真正負責關中防務的人。

也是黑夫最信任的人。

駟車庶長季嬰爲護軍都尉,繼續負責情報工作。

黑夫的重心將轉移到關中,地方上的舊部也有發去綬印:

利鹹拜駟車庶長,掌荊州五郡政務。

徐舒拜大上造,掌江東三郡政務。

大庶長共敖爲將軍,掌嶺南五郡軍政。

駟車庶長曹參亦爲將軍,掌齊地海東軍務。

這都是戰時臨時分配,不得已而爲之,往後肯定得分權,權太重者調到朝中任官,再從咸陽派新官吏去邊鄙,但那是贏得勝利後的事了。

此外,大上造董翳爲內史東部都尉。

少上造司馬欣爲三川守。

其餘降將降官如殷通、呂齮、辛夷、李良等,也各有加爵授職。

接下來細細的名單還很長,就不必一一挑出來分說。

總之,除了李於任廷尉正,是對李氏投名狀的回報外,其餘基本是北伐戰爭中,功績比較突出者,且十分合適所得的職務,這名單一出,反對者寥寥,都誇讚武忠侯知人善任。

陸賈已經看了第五遍名單,挑不出什麼毛病來。

除了一處!最關鍵的一處!

“元年春,王周正月。不書即位,攝也……”

一邊念着《左傳》開篇意味深長的第一句話,陸賈將手按在了名單最高處,大秦攝政武忠侯現在的職務“太尉”上。

陸賈暗道:“君侯看來是鐵了心,暫不取代秦帝,而欲緩緩圖之。”

“如此也好,君侯本爲秦吏,驟然奪位,會使得故秦人好感蕩然無存,一直宣揚的忠義之名蒙上污點,反而不美。不如以烹小鮮之法,文火慢煮,等再度一統天下,九州穩固,君侯得到了無上功績,再水到渠成不遲。”

“無其名,敢據其實乎?君侯肯定是這樣想的罷,像秦始皇帝一樣,靠統一天下來贏取帝位,這纔是王道!”

……

但這並不意味着,過渡期的“攝政”可以隨便亂來,不符合禮制!

陸賈打定了主意,次日去向黑夫述政時,便下拜道:

“古人云,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臣敢言之,今君侯以太尉之職攝國政,實在是名實不符,不倫不類!”

“哦?”

黑夫還以爲這羣傢伙又要急匆匆地來勸進了,目光從厚厚的文件裡抽離,看向陸賈,笑道:“奉常剛剛上任,主持朝堂禮度,第一個要規正的人,卻是我啊?”

陸賈卻絲毫沒有退讓,肅然道:“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實辨,道行而志通,而慎率民則一焉,君侯之位不正不穩,天下諸事亦難正,臣不得不說。”

見陸賈如此認真,半步不讓,與先前的圓滑中庸大爲不同,好似當上奉常後,換了個人般,黑夫也只好正襟危坐:“你說說看。”

陸賈此來是做足了準備,侃侃而談道:“臣歷數周時攝政,第一次攝政,乃是周成王時,時周公爲太傅、太公望爲太師、召公爲太保,周公以太傅職攝政,踐天子位。”

“第二次攝政,乃是周厲王出奔後,周定公爲太傅、召穆公爲太保、共伯和爲太師。共伯和以太師位攝政,踐天子位。”

“君侯若欲名正言順,便必須踐位,受百官之拜,如此,攝政方能行天子之權!”

眼看黑夫沉吟不語,或許是在思慮時機不夠成熟,會引發動盪,陸賈才話鋒一轉:

“就算君侯暫不踐位,也當在三公之上,增設一上公,爵爲國公,職則取太傅、太師、太保之名,如此君侯之位,方能凌駕於百僚之上,正上下之儀!”

“太傅、太師、太保……”黑夫摸着下巴:“你以爲哪個最合適?”

“臣以爲,太師爲妥!”

陸賈推薦的,是“太師”之稱,以表明武忠侯攝政而天子缺位,是效仿共伯和以太師之位行政,有古制可依。另一層含義則是如師尚父般,既是最高統帥,又爲執政之人。

這時候,與陸賈一同前來,身爲太祝,負責規範禮儀的叔孫通卻說話了:

“奉常此言甚妙,國中徹侯太衆,難以顯尊者,是時候效仿周政,在侯之上,增設一上公之爵,以彰顯君侯之位了。”

既然黑夫鐵了心要攝政而不立刻取代秦朝,他們作爲禮官的,也只好拼命爲這一特殊制度尋找依據,彌補遺缺了。

叔孫通贊同在二十等爵上加一“公”爵,以凸顯攝政的地位。

但卻反對師、保之類的稱呼。

他振振有詞:“師者,範也,教人以道者之稱也。師保者,輔弼帝王及王室子弟也,必社稷先有君王居位,方能有師有保,奉常此議,恐怕不妥。”

陸賈卻笑了,光論禮儀,他不一定比世代學儒,乃孔門嫡系弟子的叔孫通嫺熟。

但陸賈高明的地方,一是他心懷更大的理想,二來,在於他更瞭解黑夫,洞悉了黑夫未曾明說,但一直在爲人做事上,力行的事……

這也是,他陸賈能位列九卿的原因!

陸賈朝黑夫長拜,擲地有聲:“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三代禮俗各有不同,名稱職位多有偏差,亦有創舉,既然如此……”

“太師,爲何非得是君王一人之師?”

“爲何,不能是天下人之師!?”

……

PS:要查的東西好多,頭大,今天只有一章,明天回國,一直在飛機上,可能也只有一章。

第524章 說出來就不神了第1021章 趙無恤第485章 松柏之凋第143章 這秦吏怕不是有特殊癖好吧?第556章 必會君符第321章 人生贏家第182章 鮦陽第948章 一生功過第226章 自三峽七百里中第129章 什伍如親戚,卒伯如朋友第383章 豳風第582章 任將第947章 三千年來誰著史?第134章 戶牖遊徼第403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646章 刀劍第646章 刀劍第499章 不破不立第960章 強渡第867章 當立第419章 善爲誘兵以冒敵第752章 在街壘上第828章 誰能置身事外?第825章 今天下三分第924章 甩掉歷史包袱第226章 自三峽七百里中第450章 河邊骨第611章 如蠅逐臭第849章 博浪沙第722章 國家終於同意給我們發老婆了!第636章 魚脫於淵第892章 秦旗第387章 以力爲雄第272章 無不陷之矛與不可陷之盾第414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第858章 三呼第203章 退婚第343章 滑稽第78章 大行於世第452章 賞罰分明第330章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第21章 百萬秦軍成於斯第324章 王在法上第49章 善假於物第669章 君道第453章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第532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356章 黃老第698章 雁南飛第213章 利於人謂之巧第219章 鶯鶯燕燕第458章 好男兒第20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835章 世無忠臣第590章 縱橫第433章 慈不掌兵第381章 孤雁第516章 擇世所需第41章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第494章 一人之心第802章 左列鍾銘右謗書第451章 諸夏親暱第284章 秦王(上)第519章 一夫第742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上)第525章 取之於無形第756章 小小的改變第824章 趙客縵胡纓第985章 千鈞第137章 禮與劍(上)第820章 信第437章 單于王庭第282章 勝利者第560章 武者止戈第970章 風口第110章 入學第618章 連坐第283章 伍奢有二子第1007章 贏家第750章 復生第46章 門縫裡看人第823章 煮酒第755章 尉即墨攜民渡江第564章 儈子手第47章 秦之律令第625章 碣石第134章 戶牖遊徼第172章 秦墨第129章 什伍如親戚,卒伯如朋友第860章 舟中指可掬第218章 麻衣如雪第43章 舂穀持作飯第20章 寧爲雞口第203章 退婚第385章 初來乍到第651章 常識第219章 鶯鶯燕燕第821章 八千里路雲和月第418章 胡兒十歲能騎馬第836章 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