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蒿里

經過數日鏖戰,高唐城破了,秦軍一擁而入,外郭盡數失陷。

但輕俠樂扁卻對此已不關心,他現在唯一想做的,就是阻止鄉黨愚蠢的舉動:他那年輕的小鄉黨,正試圖將流出來的腸子塞回腹中!

秦軍破城巷戰時,樂扁和鄉黨合力捅死了一個披甲秦卒,但鄉黨的肚子,也被秦人鋒利的劍刺開一個口子,樂扁拼死相護,纔將他拖回內城。

這一路上連拉帶拽,等到了地方後,鄉黨驚恐地發現,自己已經肚破腸流,除了疼痛外,更多的是恐懼。他只能用髒乎乎的手,胡亂地想讓血淋淋的腸子回到它們該呆的地方。結果卻越塞流出越多,他只能發出絕望的大哭,引起了內城裡頭,所有幸存者的注意。

城頭還有個把醫者,但只顧得照顧輕傷者,傷到這麼重的程度,已經沒有救治的必要……

樂扁無力地寬慰着他,卻無法提供任何有效的幫助,鄉黨的聲音在一點點沙啞,血也一點點流乾。

這時候,卻有個一個魁梧的身影站到了他面前,單膝跪下,止住了這個年輕人的掙扎。

“夠了。”

是“相邦”田儋,他面容痛苦,雙目血紅,爲了抵禦秦軍的攻勢,田儋數日未眠,在城牆上親冒矢石,鼓舞士氣,但這未能讓局勢有任何好轉。

秦將黑夫不愧是百戰之將,經驗豐富,圍三缺一,又不斷虛張聲勢,還讓人將臨淄百姓帶來,對城內用臨淄話高喊,告訴他們,臨淄未屠。高唐城若破,除了首逆者外,普通人只需要出城投降,可以免死。

於是乎,從西邊翻牆逃走的人絡繹不絕,城內守軍必死之心泄了。

接下來,便是秦軍猛烈的攻擊,在土山上弓箭手的掩護下,數不清的秦卒推着樓車,緩緩向城牆移動,而在另一邊,十餘架投石機也發起了猛攻,雖然這東西準頭太差,無法對城上齊人造成太大殺傷,但威懾力卻是十足的。

齊人奮力抵抗,數日內,他們摧毀了兩輛樓車,讓秦軍的攻城車報廢在城門邊。但隨着數十架雲梯搭上城頭,疲於奔命的齊人無法堵住每個缺口,鏖戰最初在城牆上進行,慢慢轉移到了城門邊,然後是巷戰和敗退……

“右司馬”田榮帶着一部分輕俠,試圖從城西突圍,但在衝出城後,卻遭到東郡兵埋伏,全軍覆沒,田榮也戰死沙場,他的頭顱如今已懸於秦營旗上。

沒了田榮,相當於去了田儋的左膀右臂,撤至內城的這一路上,田儋已不知目送多少人死去,對受傷者,輕傷的他盡力讓人救到內城,重傷的,只能賜他們一個痛快的死了。

問過傷者的名、籍後,田儋朝樂扁點了點頭,樂扁便咬咬牙,親手將一柄利刃,刺入了鄉黨的胸膛,掙扎停了,四周也安靜了下來,只剩下其餘傷者間或響起的呻吟。

“相邦。”

樂扁跪了下來,眼裡含着淚,他有些事想要問田儋。

“我叫樂扁,扁擔的扁,乃樂安縣輕俠……”

田儋點了點頭,追隨他舉事的人太多太多,他無法記住每一個人。

樂扁繼續道:“我這鄉黨,他才十七歲,家中有父有母,還有兩個兄弟,一個阿姊,在樂安聽聞相邦舉事反秦,他卻絲毫不猶豫,跟着我,拔劍而起,殺秦吏以迎相邦。”

和劉季深受信陵君影響一樣,齊地輕俠,是聽着田單、王孫賈的故事長大的一代人,身上有任俠的氣質,受田單事蹟影響,也有幾分家國情懷,兩者結合在一起,加上自身境遇的不公,促使樂扁等人殺秦吏響應田儋。

他們曾以爲,自己做的是忠義的事業,不但能將討厭的秦人趕出齊國,叫他們再也不能用苛刻的律法來約束輕俠,等光復齊國,論功行賞,也能改變困苦的處境,做人上人……

所以最初時,輕俠們士氣高昂,心情迫切,輕俠技擊,最看中的就是名聲和麪子,爲了這兩樣東西,可以殺別人,也可以殺自己,他們認定,這是一次名垂青史的大好機會。

直到他們嚐到了戰爭的滋味。

戰爭不比單人私鬥,這裡沒有個人英雄,只有不斷飛來的箭和不斷倒下的人。當諸田自知不敵,開始轉移後,失敗更籠罩在每個人心中,鞋履在無休止的行軍中逐漸解體,衣服也被灌木樹枝扯爛成布條。

這時候,他們也沒功夫講究俠義了,爲了填飽肚子,爲了穿得舒服,開始劫掠普通百姓,更做了不少惡事,以宣泄心中的恐懼。

五月份夏雨連綿,許多人生病,營地臭烘烘的,躺在發黴的稻草上,不少人開始懷念起舉事前的生活。

“雖然苦了點,憋屈了點,也不自由,但至少日子還能湊合過……”

即便如此,面對秦軍“屠城”的傳聞,爲了活命,他們依然堅守奮戰,眼看朋友被大石塊砸死,看着鄉黨肚破腸流,最後親手送他去蒿里,這滋味可不好受。

所以到頭來,樂扁心裡不由產生了疑問,自己到底爲了什麼,攙和進這場戰爭裡?

他們到底爲何而戰?又將爲何而死?

來自區區小卒的問題,卻像是重錘,敲在田儋心裡。

爲了復國?爲了報田齊數世之養?爲了報答他田儋十來年的接濟和小恩小惠?

大義凜然的話,田儋已經說不出來了,當這場戰爭接近尾聲,滅亡近在咫尺時,連他自己,也陷入了懷疑中。

他曾經想做田單、王孫賈一般的事業,袒右舉事,做那個將齊國光復的英雄。

但事實告訴他,並不每個人,都能做成安平君一般的事業。

時代變了,局勢也變了,這場造反,成了徒勞無功的撲騰。田榮、田都相繼戰死,昔日門客也死傷慘重,甚至連他扶立的齊王田假,也在秦軍破城時失散了,此刻大概正在哪個角落裡躲着瑟瑟發抖呢。

而眼下,讓田儋最後悔的就是,追隨他的兩萬餘人,戰死無數,僥倖活下來,也要慘遭屠戮,再按照秦的嚴刑峻法,牽連其家人,何止十萬?這些都是懷念齊國的好齊人,卻要被殺絕,復齊,自此再無指望。

他沒有成爲齊國的大功臣,卻成了田氏的大罪人……

就在田儋久久無言時,一個大嗓門卻替他回答了這個問題。

“大丈夫生於世,不平則鳴,仗劍而起,還能是爲了什麼?”

……

說話的是田橫。

田橫赤着上身,他身被數創,血淋淋的,甚至有支弩箭深深扎進大腿,走路一瘸一拐,但只用衣裳隨意包紮,拄着矛,站在牆頭,目視田儋,也對所有人道:

“齊國兩百載社稷毀於一旦,齊王建被餓死於松柏之間,我眼見宗國破滅,爲之不平,故背井離鄉,藏身海外,力圖復仇!”

“秦以秦吏治齊,苛待世族,待諸田猶如豬羊,或屠或遷,我身爲諸田一員,爲之不平,故率衆而歸!”

言罷,他大聲道:“這便是我反秦的緣由,若是如晏氏、公學弟子、夜邑閭左等輩,得了秦人嗟來之食,日子過得好好的,爲何要反,吃飽了撐着?二三子隨我兄弟反秦,皆因心中有不平,當日不問緣由,殺官相迎,今日死到臨頭,反倒要思索爲何而反,有用?”

田橫這自述說得真實,但卻讓田儋恍然大悟。

“這就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麼?”

田儋哈哈大笑,田橫不擅長言辭,做事一根筋,但只有向他這樣的人,才能對自己做的事,至死不渝吧!

他笑容收斂,回答了樂扁的問題:“秦人逐一掃滅諸田,我不平于田氏紮根狄縣百年,枝繁葉茂,卻要被強行遷離,故而造反。”

“齊地郡縣,諸田不得爲長吏,我不平於滿心志向,卻只能當一介黔首,故而舉事,齊王建、後勝昏君庸臣敗掉的祖宗社稷,我要憑自己的本事,一一奪回來!”

田儋不止是想當“田單”,他甚至想做田單沒做的事,將無能庸碌的王室一腳踢開,自己來當齊王!

內城僅存的這數百人,亦人人皆有自己的“不平”。

田橫手下的海寇,昔日的齊國兵吏,不平於失去了昔日所有,不平於被秦軍封鎖餓死在海島的命運。

樂扁等輕俠技擊,則不平於秦律打擊輕俠,讓他們不得自由,遇到不平,仗劍而起,這不是輕俠該做的事麼?

被田橫一激,那個寧可死於國事,也不肯坐以待斃的田儋回來了,他掃視衆人:

“爲抒出胸中這份不平,二三子隨吾等兄弟大鬧兩月,轉戰十縣,也算轟轟烈烈,讓天下側目。可惜時也勢也,眼下僅剩數百人,面臨上萬秦軍進攻,必死無疑,可有人後悔欲降?”

“若有,請斬田儋之首,去獻給那秦將黑夫,不但能活命,更能得賞!”

一陣沉默,但隨即,向田儋發出質問的樂扁最先呸了一聲,說道:

“相邦,事到如今,怕死的人,後悔的人,該逃的早逃了,能跟相邦到這裡的,都是寧可死,也不願降秦的,相邦說這番話,是看不起吾等輕俠技擊麼?死便死,只願能多殺一二秦人陪葬!”

“然也!”衆門客、輕俠大聲應和。

田橫壯其志,也忍着身上的傷,拍胸脯道:“兄長,田橫能死在齊地,死在先祖起家的高唐,亦無悔矣!”

“吾等亦然!”

跟着田橫從沙門島歸來的海寇也大聲贊同,他是真正的“視死如歸”。

“相邦、左司馬,秦軍來了!”

示警聲響起,田儋、田橫站在內城上向外看去,卻見高唐外郭的街道上,秦軍終於出現,還是玄色的旗幟,人人手持盾劍,結成陣列,緩緩向前推進。

秦人已經控制了外郭各門,肅清了零星的抵抗,正準備奉黑夫之命,將這場叛亂徹底平定……

這內城,其實就是田齊時的高唐行宮,牆高不過兩丈,衆人眼下是退到裡面的“高唐臺”上,秦軍只要平推過來,破牆而入十分容易。

衆人沉默了下來,但與先前的躊躇不同,此刻的他們,已心存死志。

“吾等還剩多少人?”

田儋一邊問,一邊親自點起人數來,隨後有人告訴他:“僅餘五百……”

“能與五百士同死,儋之幸也!”

田儋看向渾身傷痕的田橫:“橫弟,還能戰否?”

田橫大笑:“兄長曾告訴我,刑天斷首,尚能以乳爲目,以臍爲口,操干鏚以舞,何況我只是壞了條腿?”

“好!”

田儋深吸一口氣,看向越來越近,越來越多的秦人,下達了他作爲“齊國相邦”,最後一道命令。

“開門,迎敵!哪怕是死,吾等也要力戰而亡!”

沒有人反對,內城大門緩緩被推開,高唐臺上的衆人,皆持兵刃,直面秦軍的強弓勁弩。

田橫雖然嘴上說自己能戰,可實際上,他的傷入骨,往前走了幾步,差點一個不穩摔倒,還是田儋扶住了他,將他攙了起來。

“兄長……”田橫有些哽咽,他的親哥田榮已被斬首,但從兄田儋,亦如親兄。

沒有更多的話,像小時候一樣,兄弟相互扶持,一個拄着矛,一個握着劍,紅着眼看着十倍二十倍於己的秦兵包圍過來。

田儋忽然笑了。

“吾等雖死而無悔,然此情此景,無歌相和,真是可惜。”

“誰說無歌?”

田橫卻扶着矛杆道:“吾等在那小島上,別無他事,唯獨慷慨悲歌,能打發些許時辰。但那是一曲爲人送葬的歌,兄長要聽麼?”

“葬歌?再好不過!”

田儋撫掌大笑,秦軍更近了,幾乎能看到他們甲冑的紋路,事到臨頭,他看到旁邊不少人仍然止不住地發抖,直到田橫那豪邁悲愴的歌聲響起。

“薤上露,何易晞……”

從沙門島上歸來的海寇們張開了嘴,用沙啞的嗓音,跟上了田橫的歌聲。

“露晞明朝更復落,人死一去何時歸?”

……

悲愴豪邁的歌曲,在高唐僅存的高臺上響起,也傳到了黑夫的耳中。

齊人的歌,黑夫聽不懂,讓人將僞軍翻譯晏華、萊生喊來,問那些將死之人在唱什麼?

晏華聽了聽後,臉色發白,良久無言,萊生則垂首說,唱的是:

“蒿里誰家地?聚斂魂魄無賢愚。

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躕!”

他解釋道:“齊地之人以爲,人死精魂歸於泰山左近的蒿里,那裡不分賢愚貴賤。將軍,這是一首葬歌……”

黑夫聞言,詫異道:“彼輩是在爲自己而歌麼?”

方纔見內城洞開,手下們或以爲是詐,或以爲那田氏兄弟要投降,但一聽此歌的含義,黑夫便了然了。

這負隅頑抗的數百人,已心存死志!

鬼伯催促得是多麼的急啊,容不得人一絲的猶疑,這羣復齊的叛軍已不再踟躕,而秦軍,便是催命的鬼伯!要送反叛者去往蒿里!

戰場上,容不得半分同情,隨着黑夫揮手,進攻的鼓點已然敲響,秦軍邁着整齊的步伐,五兵相雜,齊齊向前,它們像是時代的巨浪,要將一切磐石碾碎。

可那磐石,卻也巋然不動,迎接這猛烈沖刷。

高唐臺上的數百叛軍,這卻齊齊發出了呼喊,他們朝着秦軍,發動了最後一波進攻!

這是送死般的進攻,在秦軍的弩機下,一個個鮮活生命,魂歸蒿里,如同被太陽蒸乾的露珠,消失得飛快……

但薤露、蒿里之歌,卻久久未絕,伴隨着戈矛起落,箭矢飛馳,縈繞在高唐城頭,但卻越來越輕,越來越輕……

直到,最後一個活着的“叛賊”被斬掉了人頭!這歌聲,才戛然而止!

此情此景,連本以爲自己看慣了諸國滅亡,沙場征戰,已經心如堅鐵的黑夫,也不由爲之動容。

“齊非亡於齊王建投降入朝之時……”

方纔毅然高歌赴死的衆人,此刻卻只剩下遍地屍骸,了無生氣。

黑夫縱馬上前,環視死人盈城的高唐,又擡起頭,長太息曰:“齊亡於此地,此刻!”

第1005章 嘗麥第536章 要有光第911章 輸不起第82章 盲山第558章 螳臂第705章 熒熒火光第7章 喜第646章 刀劍第614章 賭徒第719章 混亂是一把梯子第690章 除天下之大害第491章 天下無事第745章 戰長沙第191章 若驅羣羊第895章 待到打下咸陽城第6章 搶功的第860章 舟中指可掬第44章 這麼大!第268章 潁水爲之不流第461章 糖氏第986章 出關(上)第572章 君臣第398章 匈奴第316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815章 攻守異勢第69章 人贓俱獲第102章 諜影第997章 泗水第915章 爲何而戰?第865章 原來是同行第300章 不可與之爲敵第236章 威懾第1026章 鳴鏑第767章 壯士十年歸第701章 兵家大忌第241章 勝者即是正義!第206章 立足之資第586章 看不懂第260章 商功第886章 影子第57章 赤幘第421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360章 有妻如此第386章 大原之戎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第619章 項氏第34章 版築之間第734章 太陽落山了(上)第128章 爭首第777章 陳勝吳廣第996章 招安第500章 綁架第987章 出關(下)第576章 舊部第118章 大梁第34章 版築之間第712章 亡秦者第998章 驅虎吞狼第732章 上病益甚第209章 做個有用的人第325章 李斯第746章 用兵不遜吳孫子第497章 魚入大海第53章 鄉里鄉親第272章 無不陷之矛與不可陷之盾第157章 黍離第555章 勿害我第54章 衷第495章 虎女焉能嫁犬子!第779章 苟富貴第457章 愷歌振旅第312章 水深第578章 邊釁第303章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528章 世界那麼大第933章 結交樓煩將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54章 衷第1012章 死亦爲鬼雄第391章 良弓第762章 忠信第375章 烏氏倮第968章 洛陽親友如相問第1026章 鳴鏑第325章 李斯第400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444章 不動如山尉黑夫第519章 一夫第636章 魚脫於淵第824章 趙客縵胡纓第66章 監守自盜第980章 結第94章 封診式第752章 在街壘上第498章 方術士第203章 退婚第819章 包羞忍恥是男兒第391章 良弓第446章 撼山第766章 將軍百戰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