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擇世所需

十天後,臨淄行宮,在全副武裝的秦卒監視下,數輛牛車從東門駛入,它們的車輿裝載着什麼東西,但被上面的麻布遮蓋,無人能知。這隊牛車被上百秦兵護送,抵達了路寢之臺荒廢花園邊的一間屋舍。

墨者程商從牛車上跳下來,吆喝後面的工匠道:

“都抓緊了!將車上的器物卸下,一個時辰內要佈置妥當,膠東郡守和陛下,隨時可能會來察驗!”

程商是黑夫的老朋友了,在關中時,在黑夫的倡議下,由墨家出面,幫助他製作了水磨、水排等器械,又摸索出一套完整的造紙工藝,被賜了公大夫的爵位。

但隨着近幾年朝廷施政越發酷烈,與墨家的追求相去甚遠,程商也有些心灰意冷,辭去官職,專門鑽研技巧器械,希望能用自己綿薄之力,爲這嚴苛的世道出點力。

今年夏天,黑夫已將農家邀請到即墨,又寫信給程商,說膠東百廢待興,既要重開鹽場,又要採挖金礦,很需要墨家的幫助,請他來膠東。

程商到了膠東才發現,除了鹽、金外,黑夫還在籌備一個大計劃:雕版印刷。

他們牛車上裝在的東西,便是過去幾個月裡,黑夫募集全郡印匠後,篆刻出來的數百塊雕版……

工匠們不敢怠慢,將雕版一一卸下,搬到屋舍內,按照不同內容放置,印書的場所,則放在花圃中的大石案上,程商又安排其他人將專門用來印刷的煙油墨調製好備用。

一切俱備後,半個時辰已過,程商纔剛來得及鬆了口氣,卻聽一陣鼓點響起,是皇帝御駕來了!

郎衛軍魚貫而入,將這座廢園圍得水泄不通,膠東工匠們都有些緊張,郎衛讓閒雜人等統統離開,只留下程商等能操作印刷的數人,還搜了遍身,出去稟報一切妥當後,皇帝才帶着羣臣才踱步過來。

在前引路的是黑夫和大胖子張蒼,黑夫朝程商作揖,道了聲:“辛苦了。”

張蒼則拍了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長地說道:“子殷,你來得及時,救了天下的讀書人,也救了墨家啊……”

“啊?”

程商聽傻了,發生在臨淄齊宮裡的焚書之議,乃是機密,尚未傳出,外人只知道有幾個儒生因爲誹謗朝廷而被下獄。

張蒼知道,皇帝這幾天對“焚書”之議遲遲未決,就是想看看,黑夫所言的“印刷術”是真是假。

“不對。”張蒼看了看身後的皇帝車駕,若有所悟:“不是陛下自己要看,而是要給羣臣,給丞相等人看……”

程商卻有些莫名其妙,但也來不及問,因爲秦始皇高大的身影,已出現在他們眼前。

“這就是卿所說的印刷?”

秦始皇走到大石案上,伸手摸了摸陽文篆刻的木板:“果然很像印章,只是比印字多。”

言罷也不廢話,一比手,下令道:“印幾張給朕看看!”

黑夫應諾,也不避諱,親自給程商打下手,爲他按好一塊雕版,程商拿起一個毛刷子,蘸着摻了麻籽油,和煙製成的煙墨,在雕版上來來回刷着,確定均勻後,這才從張蒼手裡接過一張淡黃色的皮紙,小心翼翼地覆蓋在雕版之上,手持滾木輕輕拂拭紙背,使之完全接觸。片刻後將紙拿了下來,輕輕吹乾之後,呈到了秦始皇面前……

秦始皇定睛一看,只是一會的工夫,方纔一塵不染的皮紙上,已密密麻麻印滿了隸書。

秦始皇閱畢,將它傳示羣臣,待所有人都經手後,掃視他們道:“諸卿,可還有疑此事者?”

之前質疑黑夫所言真僞的五大夫王戊臉紅了,尷尬地朝黑夫賠禮。至於其他人等,李斯面無表情,葉騰則心裡嘿然,黑夫的鬼機靈,他可見識過不知多少回了。

其餘人紛紛稱讚,說用這雕版印刷之法,還真的能飛速印出一篇律令來,速度勝過手抄數十倍甚至百倍!

“又是造紙,又是印刷,皆考工之事也,郡守可以進去做少府少監了。”有人如此開玩笑。

黑夫謙遜道:“我何德何能,不過是請墨者和工匠,將常見的刻章和印花相合,才得出了此法。”

黑夫沒有說謊,和造紙一樣,他只提供了想法而已,其餘技術,統統是現成的。

印章這東西,秦朝官吏人手一枚,黑夫便是銀印青綬,每寫一份文書,就要蓋一次戳子。官府所屬的工匠裡,就有專門刻印的人,他們不僅做印章,還要爲青銅器刻銘文,刻篆技術爐火純青。

不過璽印的字數較少,印面也小,刻字可以,壓印經驗就不足了。黑夫又將目光放到了官營的織坊裡,膠東桑麻之業繁盛,那些市面上美輪美奐的絲製衣裳,多是用凸版印染技術批量壓印而成。

將兩方的工匠集合到一塊,再等程商到位後,就可以開工了。

墨者是優秀的工程師,程商和黑夫合作不是一兩次了,被他一點就通,按照黑夫的描述,伐採膠東本地的梨花木、黃楊木、銀杏木、棗木等,經過浸泡、乾燥、刨光等諸多程序後,製作成尺牘大小形狀,只是比普通尺牘要厚。

然後,便按照已經很成熟的印章製作技術,將寫滿字的薄紙反鋪上去,花了不短的時間篆刻,使木牘上密密麻麻全是陽刻的反字,這便是所謂的”雕版“,再由印染工匠研製印刷專用的煙墨,調配淡濃程度、壓印時間,不過月餘,一套成熟的技術就新鮮出爐了!

有現成的前置技術,加上他提供的想法,發明很簡單,應用卻難。

它的出現,能否滿足這時代人們的某種需求?如果不爲人所需,哪怕被後世賦予再偉大的意義,也很快會淹沒在時間長河裡。

就拿紙做比方,若非秦朝官府海量的文書往來需求,黑夫篤定,紙張絕對會只在小圈子裡流行,沉寂很多年。

而眼下的印刷術,若想它被人廣泛利用,前提是,社會需要大規模批量的文字複製!

中國雕版印刷術的出現大概是唐代,最初卻不是用來印書籍,而是用來印佛經,這東西只要是信佛的人,幾乎都需要,光用手抄是滿足不了需求的。

歐洲也差不多,文藝復興時代,歐洲人最初大批量印的是聖經。

一種發明要能廣泛應用,不在於它超越時代多少,而在於能否被時代所需要。

這就是黑夫搞發明的原則:擇世所需。

他倒是覺得,印刷術和秦朝挺搭配的……因爲秦朝在某件事上,也需要又快又多的文字複製。

這時候,程商已將第二張紙印好,黑夫雙手奉上,秦始皇接過一看,露出了笑。

“方纔那張紙,印的是《尉雜律》,而這一張,則是《內史雜律》!黑夫,你這是在告訴朕,往後御史府給郡縣頒佈律文,不必再讓刀筆吏手抄,而可改用印刷了?”

“陛下聖明!臣最初讓工匠研製此法,正是爲了印製律令!”

黑夫正是此意,《尉雜律》上最重要的一條內容,是“歲讎闢律於御史”,意思是,廷尉每年十月,要去御史府覈對新頒佈的律文。

這點很有意思,黑夫的老丈人葉騰雖爲廷尉,掌握天下刑獄,但管的只是司法權,立法權在御史府手裡攢着。秦朝可不會守着“祖宗之法不可變”,律令隨時根據實際情況變動,所以御史府每年都會搞一次“法律修正案”,讓廷尉派人來旁聽。

廷尉讓人覈對完新修改的律法外,又令刀筆吏抄錄,將其頒佈給各郡法官,郡法官又通知縣法官來學習抄錄……這就是《內史雜律》裡寫的:“縣各告都官在其縣者,寫其官之用律”。

縣法官帶着中央和郡裡的紅頭文件回到縣城,又將其發予小吏和鄉嗇夫傳看。就這樣,律令從中央傳到了地方基層。

黑夫對朝廷從立法到布法的過程再熟悉不過,侃侃道來,最後不知怎麼地,竟說起了自己家鄉安陸,那位叫“喜”的法官獄掾幾十年如一日,抄錄律文的故事……

第960章 強渡第18章 袍澤們第775章 南北戰爭(上)第509章 天人第651章 常識第318章 寡人以眇眇之身第316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81章 掠賣第25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688章 將軍第160章 大夫爵第8章 咱們法庭上見第186章 材士第1005章 嘗麥第660章 待我長髮及腰第537章 推廣普通話要從娃娃抓起第919章 魚龍第485章 松柏之凋第349章 勞動人民的智慧第533章 海市蜃樓第355章 宰之第410章 喪家之犬第625章 碣石第242章 人臣無外交第440章 頭狼(騙月票)第259章 章邯第672章 驕傲第774章 以一隅抗天下第57章 赤幘第61章 匿名信第722章 國家終於同意給我們發老婆了!第655章 回家的誘惑第564章 儈子手第860章 舟中指可掬第690章 除天下之大害第924章 甩掉歷史包袱第1012章 死亦爲鬼雄第965章 劃江而治第168章 烽火連三月第300章 不可與之爲敵第820章 信第934章 一個就夠了第65章 牽出一樁大案!第440章 頭狼(騙月票)第515章 野火燒不盡第954章 東出第832章 天下誰人不通黑第140章 八卦第530章 成王敗寇第513章 法今王第963章 泥潭第828章 誰能置身事外?第294章 獨當一面第620章 黃石第615章 南方不可以止些第160章 大夫爵第552章 羣雄第89章 善惡對錯第637章 鳥上青宵(第四卷完)第954章 東出第840章 襄平城邊胡騎來第360章 有妻如此第595章 牽星第590章 縱橫第146章 沸鼎第843章 隻手豈能扶天傾?第886章 影子第451章 諸夏親暱第924章 甩掉歷史包袱第480章 三傑第658章 陽山第361章 奸生子第217章 執斧斤者第225章 盡地力之教第776章 都散了吧(第五卷完)第47章 秦之律令第227章 夷道的危機第574章 坑術士第432章 公子扶蘇第465章 你故意的?第680章 玩蛇第992章 大蟒第1007章 贏家第669章 君道第13章 十月份就過年?第516章 擇世所需第545章 兔死狐悲上傳的章節一直在審,大家彆着急第23章 軍訓開始第41章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第825章 今天下三分第307章 隻手豈可建城都第624章 快活第249章 有種無種第743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中)第99章 邦亡人第610章 商社一些醉話,關於孔子第78章 大行於世第45章 生產力啊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