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撥雲見日

泰山頂上的小小行宮廟宇,只容得下皇帝和丞相九卿,其餘人等,都要在外守着火燎。

黑夫拎着酒囊,尋了一會後,在行宮背面找到了縮在這發抖的張蒼。張蒼今日一番振聾發聵之言,卻被羣臣當成了洪水猛獸,連師兄李斯也斥責他,最後被皇帝不耐煩地趕走,雖然沒定罪懲處,但冷淡嫌惡之情已顯,這會正看着雨顰眉而思。

“山上冷,喝點酒暖暖身子吧。”

黑夫將酒遞給他,又笑道:“你現在想的,莫非是舉世皆濁你獨清,衆人皆醉你獨醒?”

“不敢。”

張蒼裹着羊毛毯,喝了口酒,擡頭問黑夫道:“你也相信,這雨水是天意麼?”

黑夫道:“我不這麼覺得,我也認爲,日出日落,風雨無期,本就是自然規律,不爲堯存,不爲桀亡,和天人之感沒有什麼關係?”

不同於在秦始皇面前對方術士的附和,黑夫那麼多年政治課沒有白上,他發自內心相信唯物論,甚至連穿越這件事,他也認爲是科學可以解釋的。

“你的意思是,我說的沒錯?”張蒼有些感動,黑夫算是第一個站出來認可他的人。

“我當然相信,子瓠,你還記得,荀子《天論》最後一段是怎麼說的?”

“記得,這是我最喜歡的篇章,每個字都背得!”

荀門弟子雖然同出一師,但側重不同,李斯重帝王術,韓非重老子、刑名,浮丘伯繼承了荀子偏儒家的部分,而張蒼,則所學甚雜,但他最喜愛的,還是數學、曆法,相應的,對探尋世界運行規律的《天論》也鑽研頗深。

張蒼擦了臉上的水,想要大聲念,卻又害怕引來其他人,只能用壓抑的低沉聲音誦道:

“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望時而待之,孰與應時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與騁能而化之!”

黑夫擊節讚歎:“說得好!事在人爲,放棄人爲的努力,而寄望於天賜福祉,那就違反了萬物的原理!”

荀子的這番理論,已不僅是原始的樸素唯物論,而上升到了辯證的高度!他並非簡單地批判祈迷信風俗,還在不斷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這句話翻譯過來,不就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麼!

在這個矇昧迷信的時代,荀子的思想,猶如劃破夜空的閃電一樣耀眼奪目!不愧是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

稱讚完後,黑夫又嘆息道:“子瓠,我真是羨慕你,能遇見如此良師,可惜荀子已逝,我不能去蘭陵聽聽他講的課,也沒有機會拜入門下……”

“夫子雖逝,但留下來的學識不滅。”

張蒼受了鼓勵,咬着牙道:“我知道,今日在泰山頂上說這番話,掃了陛下封禪求長生之興,實在是不合時宜。但這些道理,雖不被陛下和諸公理解,甚至連李丞相也不再提及,但張蒼卻不會將其捨棄!定要將其發揚光大!”

“何其難也。”

黑夫卻搖了搖頭:“荀子之言雖是真知灼見,但這世上之人,卻信者寥寥。”

廣大黔首自不必說,社會上一般人的思想,與精英們所達到的高度尚有不小的差距。黑夫的家裡人,就無不篤定神明,他母親還在雲夢澤畔捐了一個少司命廟。再翻翻《日書》就可以窺見,人們多如牛毛的禁忌,和繁雜的避邪驅鬼法術。

在古代,中國人雖然十分功利,什麼神都信,但就是不相信沒有神。

唯物論在底層沒有基礎,那高層呢?

首先,有“天命”加持的皇帝是絕不會承認的,一旦承認,長生、求仙,都成了泡影,這對秦始皇來說是絕對無法接受的。

再放眼社會的中層,九流十家的知識分子們,墨者尊鬼神,儒家講究天人之感,道家黃老對神秘主義也十分中意,方士化的陰陽家就更不必說了,他們就是靠鬼神仙術吃飯的。

法家理論裡極少談及天地神明,也推崇人的力量,但在秦朝,他們多是官吏,除了謹遵律令外,極少動腦思考更深層的東西。

思來想去,唯獨可能接受這一理論的,就只有埋頭苦耕,希望用人的力量而不是老天爺賞臉,增加糧食產量的農家了……

從數十年前,那場震驚稷下的天人之辯起,便決定了,荀子“天人相分、人定勝天”的理論,只會被少數人篤信,這羣人,還被各家當成了異端……

張蒼懷揣的理念,像極了黑夜裡亮起的一點燭光,微弱卻奪目,但隨便一點風雨,就會將其打滅,再次被點亮,可能要到很久以後了。

黑夫不希望兩千年後,有人在故紙堆裡翻出了荀子的話,才驚訝地說:“我們的先輩在那麼早的時候,思想就到了如此高度!”

於是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依我之見,若想要人相信一件事,光說道理可沒用,還得證明!”

張蒼詫異:“證明?”

黑夫點撥他道:“打個比方,我做亭長那些年,家鄉的人常說,螢火蟲是從腐草和爛竹根而化生的,衆人信之不疑,但我不信。”

“於是閒暇時,我便在雲夢澤畔的泥地裡翻找,發現螢火蟲其實也是卵生的。秋冬之際,螢火蟲在水邊的草根產卵,使之潛伏土中,次年季夏之月,草蛹化爲成蟲,從土裡鑽出來,在旁人看來,就是所謂的腐草化螢了!”

“原來如此!”張蒼也有些詫異,他自己沒有觀察過,也以爲螢火蟲真是腐草化成的。

“你瞧。”

黑夫攤手道:“你也如此,何況旁人?人們不明白事物的變化過程而只看到成果,因爲不明所以,故稱之爲‘神’,可若是將這變化過程找出來,讓人知道原來如此,將那神秘的紗布揭下!這就是我說的證明,據實以明真僞也!”

“我明白了!”

張蒼是聰明人,一點就通,他大喜過望:“我說衆星旋轉,日月交替,四季有時,風雨施博,這些都是自然發生的,而非天意,但沒有人信,因爲他們不清楚這其中的變化,只能歸結爲天數。除非我去證明它,將這變化過程找出來!”

辯證辯證,光是辯,沒有證怎麼成?眼看張蒼被自己引到一條新道路上,黑夫暗喜,也擊節道:“沒錯!”

張蒼興奮了起來,猛地灌了一口酒,解了羊裘,走到已經小了許多的雨中,仰頭笑了起來,唸了一首古樸神秘的詩歌。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日月安屬?列星安陳?

自明及晦,所行幾裡?”

張蒼回頭對黑夫道:“這是屈子拜訪稷下學宮時,留下的《天問》!當初夫子常常看着它,唸叨這一百七十多個疑問,稱之爲千古萬古至奇之作。”

黑夫頷首,這像極了懵懂的人類孩童,向未知宇宙發出的疑問,!

張蒼嘆道:“我當年不明白,而現在,我懂了!我要做的,便是將這些疑問一一解出來,日月運行的規則,爲何會有白天黑夜之分?四季爲何輪換,還要讓人知道天爲何而雨,何時將雨!”

他嘆了口氣:“但這太難了,我張蒼四十歲了,光是編寫半本《九章算術》,就耗費了十多載歲月,想求索這些問題,只怕是要把我下半輩子搭進去啊!但是……”

張蒼猛地擡頭,胖子眼裡滿是堅毅。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說得好!”黑夫鼓起了掌,心裡卻在吐槽道:“老兄,你的下半輩子,還長着呢……”

黑夫對張蒼充滿了信心,那句話怎麼說來着?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張蒼這個大數學家,天生就是搞科學的料。

他相信,有自己相助,這個兩百多斤的胖子,可以成爲華夏的自然科學的奠基人!

黑夫邁步上前,拍着張蒼的肩,給他打勁道:“雖然如今衆人皆醉你獨醒,舉世皆暗你獨明,恰似這烏雲將天地籠罩得嚴絲合縫,看不到一絲光,但只要鍥而不捨,定能守得雲開,見到日出!”

“不對。”張蒼卻笑道:“有時不管守多久,雲亦不會自己散去,非得伸手撥雲,方能見日!”

黑夫訝然,隨即與張蒼相視而笑。

笑聲中,下了半夜的雨,停了!

……

次日清晨,五更天時,驟雨已停,雲也有散開的跡象。

秦始皇已坐在山頂亭中,在羣臣陪伴下,等待日出。

此時此刻,亭東面從腳底往下一片雲霧瀰漫,如同大海般廣袤,雲海中依稀可見十多個島嶼,雲霧繚繞,那是泰山的其他諸峰。

向遠望去,天邊雲彩如線,原本是灰白相間,但很快,就變成了五顏六色,這是太陽升起來了,其色純正,赤如丹砂,下有紅光,動搖承之,回首觀望日觀峰以西的山峰,有的照到日光,有的照不到,或紅或白,顏色錯雜,都像彎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樣子。

見此情形,秦始皇想起自己昨日謙卑地向上天告成,卻換來一場急雨,是夜換上了不卑不亢的姿態,與天賭鬥,結果卻是雲開霧散,旭日東昇,不由露出了一絲冷笑:

“天,也欺軟怕硬麼?”

他認爲,這場雲雨,是被自己的威勢撥開的!

是日,在轉晴的泰山頂上,秦始皇令兵卒立石,李斯親自撰字,工匠銘刻於石上,是爲泰山石刻,頌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

“皇帝臨位,作制明法,臣下脩飭。”

“親巡遠方黎民,登茲泰山,周覽東極。”

“大義休明,垂於後世,順承勿革!”

秦始皇將原本的石刻銘文略加修改,不再尊崇什麼古往七十二帝王,而是自視“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

秦一天下之前,是暗淡無光昏悖混亂,從此之後,天下進入嶄新的光明的新階段!通過這種方式證明秦帝國的合法性。

不法古王,而法今王!

到了傍晚時分,一切禮畢,秦始皇坐着輦,從泰山從陰坡下山。快到山腳的時候,皇帝又回過頭,看着這座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大山。

初登山時,感覺它似乎高山仰止,很難登上,畢竟是被齊魯士人頂禮膜拜,加了無數含義的天下第一名山。

到山頂時,風雨欲來,秦始皇只覺得高處不甚寒,就像他治國一樣,一腳踏錯,到處都是萬丈深淵。

但如今,下山後,秦始皇卻覺得,這只是他登基三十一年來,翻過的無數險阻裡,普普通通的一座。

再次回頭,將泰山拋在腦後,秦始皇也留下了簡短的評語。

“這山……”

他輕蔑地說道:“真矮!”

第189章 捐甲徒裼以趨敵第943章 思蜀第787章 權謀第709章 更吹落,星如雨第477章 落子第41章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第711章 今年祖龍死!第1022章 驕兵必敗第309章 南昌第785章 一騎紅塵第819章 包羞忍恥是男兒第276章 當我們的旗幟插滿山崗!第37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59章 天狗第29章 無衣第399章 喜事第640章 一飯第781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732章 上病益甚第432章 公子扶蘇第602章 殺人第17章 失期當斬?第582章 任將第625章 碣石第498章 方術士第946章 粉飾第671章 美夢第409章 胡馬追隨出蹛林第560章 武者止戈第410章 喪家之犬第858章 三呼第138章 禮與劍(下)第1010章 玉碎第492章 青青園中葵第665章 你信的是哪個洛阿神?第894章 陛下可知罪?第482章 私學第321章 人生贏家第237章 五月五第226章 自三峽七百里中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496章 竊鉤者誅第140章 八卦第90章 捷報第313章 女大十八變第959章 河東第476章 得國不正第71章 遲來一步第956章 肱股羽翼第692章 建木高百仞(二合一)第476章 得國不正第250章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第329章 一國兩制瞭解一下第534章 天無盡頭第406章 統一戰線第538章 請學爲圃第641章 富貴還鄉第774章 以一隅抗天下第793章 君夫人第294章 獨當一面第76章 榮辱之責在乎己第311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29章 無衣第347章 法術勢第530章 成王敗寇第291章 欲刺第388章 一個莖結出兩個果第946章 粉飾第660章 待我長髮及腰第939章 胠篋第440章 頭狼(騙月票)第431章 御中發徵第882章 會獵於關中第176章 冒險第589章 毒士第177章 高歌猛進第1031章 扶桑第25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1013章 開始和結束的地方第249章 有種無種很抱歉,晚上的一章鴿了第862章 等上路兵線第235章 潺陵第603章 三千里江山第550章 今欲舉大事!第358章 護短第763章 白衣渡江第388章 一個莖結出兩個果第645章 銅鐵第442章 千里馳遠李將軍第459章 大丈夫第512章 以古非今第177章 高歌猛進第984章 石頭第583章 甌越第390章 溫暖第706章 我勸你謹言慎行!第1010章 玉碎第455章 除惡務盡第102章 諜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