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民無信不立

即墨古爲萊夷之地,被齊國征服後,漸漸移民同化,建立了城垣。

田齊時代,即墨非常繁榮,巍然屹立在齊國的東方,即墨大夫田種首讓這裡變得富饒,田單藉此一座孤城,力敵強燕數年,最後巧用火牛陣大破燕軍,光復齊國,又讓即墨人多了幾分骨氣和驕傲。

現如今,秦吏和秦軍搬進了即墨,他們佔據了昔日即墨大夫的府邸,將此處當做了辦公場所。還於三年前增修了城牆,讓整個官寺區,成了即墨的城中城,即墨人稱之爲“秦城”。

一月初二這天,新來的郡守黑夫就站在秦城高兩丈的牆垣上,他拍了拍夯土牆,望着外郭的人羣,以及內城門如臨大敵的兵卒,看向一旁的郡丞:

“將官寺修成堡壘,外築城牆,使郡兵環衛如臨大敵,這是誰的主意?”

膠東郡丞有一個黑夫也不認識的名,叫司馬橺(xiàn),據說是秦國名臣司馬錯後代,他說道:

“城垣是郡尉提議修的,即墨人對秦不善,郡尉恐一旦生變,彼輩會圍攻官寺,便使人築內城,好讓郡城能堅持到郡尉來援……”

在秦朝,郡守和郡尉的駐地不一定重合,黑夫駐即墨,郡尉則在賊寇、輕俠出沒頻繁的黃縣。黃縣在膠東北部,臨海,與南部隔着丘陵山脈,得繞一大圈才能抵達。

“至於讓兵卒荷甲持戈守於內外,是兵曹掾的主意,郡守初至膠東便遇到兇徒驚擾,這才加強了戒備。”

黑夫點了點頭,不置可否,心裡卻道:

“內城秦吏、郡兵加一起不過數百,若即墨真的有事,遭到數萬人圍攻,就算將城池修得再高,又有何用?”

黑夫今日之所登內城巡視,是因爲抵達即墨後,陳平向黑夫獻上了六條治郡的步驟。

“其一,立威。”

勢立威,術馭臣,法制民,這是上位者必修的三個法子。黑夫運氣好,剛入膠東就遇上刺殺,他一口氣將淳于縣令、尉解職,在淳于縣大索刺客黨羽,這件事不論對官,對民都是一個警告:這新郡守,不好惹!

“其二,立事!”

下馬威遲早會消散,既然黑夫不對諸田抱有懷想,那就必須早早明確治理綱領,讓所有人明白,郡守此來要做什麼,新官上任三把火,於是黑夫拋出了自己的施政準則:“扶舊族,興法教,省刑罰。”

膠東人不是嫌秦律太嚴苛麼,黑夫也打開天窗說亮話,只要你們不越矩違法,我便不會妄施殺戮,而且,官府歡迎一切願意合作者!

黑夫亦清楚,目前治理即墨最大的難題,在於官府沒有自己的代理人,法令難以出城,只能依仗昔日的豪強、貴族。

過去五年已經在這種得過且過的默契中浪費了,所以黑夫甫一下車,就宣佈籌辦學校,將自己從高密帶來的十餘名青年,統統扔到學室裡,讓郡吏教他們秦地言語、律令。只希望半年後,能得到第一批和官府綁在一起的青年幹部,依靠這些人,將有效統治推至城外,推向廣大的鄉村。

至於“小學”,一來是逼迫各家富百萬的豪強送人質,同時,也是將統一的觀念,從娃娃開始教起……

如此一來,便將小貴族、不得志的儒生拉入陣營。

接下來就是黑夫正在做的事了:“兵權!”

在司馬郡丞引導下,巡視了內城一圈後,黑夫回到了官寺中,讓長史陳平,立刻傳檄,把現在郡府裡上值的各曹吏員召來!

鼓點咚咚作響,這是要開大會了,各曹掾的領導們連忙丟下手裡的事,齊聚正堂!一個個都身穿黑裳,頭戴官帽,魚貫入室,拜謁黑夫。

只見黑夫高冠黑衣,印綬俱全,腰佩長劍,高坐於主位之上,下首則分別是長史陳平和司馬郡丞,門客親隨數人披甲持劍,侍立在門口,

黑夫到任以來,這是初次大召郡吏登堂,來的這些郡吏不知道他想幹什麼,紛紛暗中猜測不已,可惜這位郡守面色黝黑看不出情緒。衆人拜謁過了,都規規矩矩地站起,彎腰垂手,排成數列,站在堂中。

“人不少啊。”

黑夫掃視衆人,雖是第一次開大會,但他已經單獨見過下屬們,記住了他們的名字和職位,這些人,分別是:戶曹,主戶口、籍貫;倉曹,主稅收、積粟;吏曹,主官員升遷,也叫功曹;司空曹:主刑徒、隸臣妾;金布曹,主山海專營,市稅貿易。

除此之外,又有田、畜、工等諸官,均聽郡守調遣。

此外,還有理論上從屬於郡尉的賊曹、兵曹,因爲郡尉駐地在黃縣,所以他們平常也聽黑夫指派,無形中增加了他的權力。

再加上郡丞管着的獄曹、令曹,開大會的時候,將近二十人到場。

黑夫已經讓長史陳平提前調查過了,這二十人中,幾乎全部是外來秦吏,佔據了重要的職位,本地人則管着無關緊要的部門,或作爲少吏協助。

既然都是秦人,那就好辦了,黑夫先清了清嗓,談了下以始皇帝爲領導的中央政府對膠東局勢的重視,又聊了聊膠東郡在第一個五年計劃裡取得的成績,隨即,就開始讓大家暢所欲言,談談工作上的不足之處……

衆人面面相覷,這位郡守開會的方式倒是新奇,你推我攮,好歹湊了些“不足”出來。

既然他們不老實,黑夫便自己點名了。兵曹掾很倒黴,第一個被點到,黑夫笑着問他道:

“內城和街巷上滿是兵卒巡視,如臨大敵,是你下的令?”

兵曹掾應諾,他這麼做,本心存討好之意,卻被黑夫批了一頓:

“汝讓兵卒在外面設鹿角,持弩守之,不知道的,還以爲出了內城,就是敵國!區區幾個盜賊就如此作態,豈不讓即墨人輕之?立刻將放出去的崗哨兵卒撤回來,外鬆內緊即可!”

一番敲打後,黑夫對兵曹做了一些小的人事調整,將自己從北地、南郡帶來的一些個有爵位的門客騎從,安插進郡兵之中,擔任軍吏。

這是在爲月餘之後,共敖結束淳于的任務,來到郡城後,將兵權交給他做準備,秦兵雖寡,僅有數百,但多一把劍,黑夫晚上睡覺也能安心些。

至於其他曹掾,黑夫暫時沒動他們,初來乍到,手下又沒有足夠的人才能補上,不宜搞太大的人事變動。

讓衆吏下去後,黑夫只留了陳平,問他道:“如今威已立,事已明,兵權也開始着手掌控,你的後三策,又是什麼?”

……

陳平先前賣了個關子,只言前三,此刻便道:“第四條,是立信。當年,子貢問孔子,應當怎樣治理國家?孔子說,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貢又問,若不得不去掉兩項,只留其一呢?”

“孔子答,去兵,去食,因爲若民不信其官吏君主,則國不存焉!是故,民無信不立!”

孔子的原話是這樣,但在陳平看來,若不掌握兵權,空談立信,是沒有用的。

黑夫頷首:“商君當年變法,也是先徙木立信,但即墨人怨恨秦吏,我又當如何立信?”

“或可從新開設的學室入手。”

陳平給黑夫出了一個主意:“讓吏學一月後考試,膠東子弟能說秦言最佳者,能書秦篆最嫺熟者,能背誦律令最多者,皆賞五十金,並將其列入官吏簿冊,可以一邊學律,一邊領一份斗食俸祿!”

五十金當然不是什麼黃銅,那是騙人玩,而是正兒八經的黃金,加起來也有近三千錢,相當於沛縣劉亭長一年的工資,可不是小數目。富豪之子或許不在乎,但那些得以免費入學的小地主家子弟,肯定會心動。

“如此一來,既能讓學室的膠東子弟競相學習秦言秦字,又能借他們之口告訴所有膠東人,官府言而有信。”

黑夫突然興奮了起來:“不必只做一次,可使之成一項制度,一月爲月考、半年爲期中考、一年爲期末考。小學升吏學,爲中考,吏學升佐吏,爲高考!給考試優異者發的錢,就叫獎學金!”

陳平沒想都黑夫會想出這麼多門道,愣了愣,拱手:“一切如郡守之言。”

考試大法好啊!黑夫頷首:“此策甚善,只要考試優異者得錢,必宣揚官府守信,而膠東人將爭相使子弟學秦言秦篆,第五策呢?”

陳平道:“信既立,接下來自然是足食了,春耕在即,郡守當委任良吏,效仿南郡、內史之事,在即墨修公廁,再推廣堆肥漚肥之術。”

即便有官府支持,科技傳播速度依然很慢,膠東距離秦地實在太遠了,黑夫在沛縣窺見的公廁,這裡尚無,更別說堆肥漚肥之術了。雖然黑夫沒辦法更改朝廷稅率,但若能把產量提上去,將蛋糕做大點,或許農民的對重稅的怨憤就沒那麼大了。

黑夫沉吟:“第六策又是什麼?”

陳平道:“王者之政,莫急於盜賊,如今膠東多盜,已經張狂到行刺郡守的程度,等春耕結束,官府騰出手來,必須按照淳于縣查到的線索,肅清郡中任俠盜賊,以震懾宵小!”

見黑夫皺眉,陳平又道:“以上諸事,郡守也不必事必躬親,而當使雞司夜,令狸執鼠,皆用其能,上乃無事,從諸吏中挑選善者任之。”

黑夫點點頭,郡守和郡尉不同,什麼都要管,陳平作爲長史,雖然能替他分擔,面臨繁雜的工作,也分身乏術。

故而,他必須分權。

但黑夫現在最缺的,就是能分任各處,獨當一面的人才,郡中官吏的脾性才能他還不熟悉,無法信任。學室裡的各氏子弟,學成尚有一年半載,也派不上用場……

就在這時,卻有門客小吏來報,說即墨內城門處,有人自稱郡守之客,請求謁見……

“一行數人,這是他們讓下吏奉上的信。”

黑夫接過來一瞧,頓時哈哈大笑起來:“真是瞌睡時遇上了枕頭,我手邊正缺的司夜之雞、執鼠之狸來了!”

陳平已經猜到是誰:“莫非是沛縣的曹參到了?”

“來的可不止曹參。”

黑夫起身笑道:“來的是‘沛縣三傑’!”

第203章 退婚第323章 王、蒙第541章 莫如樹谷第724章 厲人憐王第581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436章 深踐戎馬之地第174章 表演第327章 封建與郡縣第904章 布衣將相之局第912章 江東子弟今雖在第1033章 最後的審判第45章 生產力啊生產力第490章 財政危機第731章 贏得生前身後名!第304章 六百石第394章 崑山之玉第560章 武者止戈第716章 臨之以兵第607章 南征第358章 護短第611章 如蠅逐臭第463章 大生產第551章 朕安第556章 必會君符第859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第1032章 楚漢第657章 吃瓜第379章 黑白第907章 中國合則強分則弱第658章 陽山第412章 拍案叫絕第340章 背井離鄉第911章 輸不起第44章 這麼大!第752章 在街壘上第786章 萬人敵第526章 停下!第269章 墨攻第857章 鄧林之險第493章 虎頭蛇尾?第611章 如蠅逐臭第35章 秦國沒有豆腐渣工程第168章 烽火連三月第659章 自討第405章 對歷史人物要一分爲二第751章 推倒這堵牆第152章 香餌之下第586章 看不懂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617章 汝之蜜糖第138章 禮與劍(下)第262章 軍中戲乎?第304章 六百石第145章 錢文異形第240章 內間第647章 滄浪之水第327章 封建與郡縣第342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928章 何續初繼業,而厥謀不同?第360章 有妻如此第471章 今晚就走第367章 夸父逐日第639章 韓信第997章 泗水第877章 如果忠誠有顏色第277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330章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第482章 私學第143章 這秦吏怕不是有特殊癖好吧?第195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89章 善惡對錯第961章 猗氏第257章 樹上開花第306章 溯流而上一定要看看,寫在第五捲開始前的話第645章 銅鐵第93章 案發現場第578章 邊釁第505章 笑話第501章 安得不死藥第421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67章 踏月而行第685章 圖騰第560章 武者止戈第980章 結第626章 三十五年第10章 哪隻手打的你?第705章 熒熒火光第320章 帝業第651章 常識第437章 單于王庭第698章 雁南飛第448章 騎戰第329章 一國兩制瞭解一下第515章 野火燒不盡第307章 隻手豈可建城都第225章 盡地力之教第335章 巨利甘若醴第993章 骨鯁之臣第889章 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