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私學

“船家,能不能快一些。”

看着老漁父慢悠悠地搖着櫓,對岸看上去還有很遠,再擡頭看看日頭,白生都快急死了。

白生家是即墨城郊的小地主,家裡有三百畝地,雖然有幾名僱農庸耕幫忙幹活,但每到春天,他父親都會帶着白生親自下地。今年也不例外,父親與他挖開了冬日裡淤塞的水溝,這是要爲過些天春耕播種做準備。

幹活時,父親逞強卻不小心閃了腰,白生只能先送他回家,再急匆匆趕到大沽水渡口,讓船家送他去東岸……

“這一來回耽擱,肯定是遲到了,夫子最討厭遲到的弟子了。”白生抱着袖中的竹簡,面色焦慮。

好不容易船靠岸,白生也顧不上守禮,留下幾文錢,便跳到岸上。渡口處是一個小集市,人很多,卻都不敢大聲說話,因爲一羣持戈矛的秦卒正在一名皁衣吏的帶領下,往市門牆壁上貼紙製的告示,秦卒黑色的甲,和儒生素白的儒服形成了鮮明對比。

“又出什麼事了?”

白生暗道,一般要貼公文,都不是什麼好消息,要麼是徵發民衆服役,要麼是耀武揚威的宣佈,很遠的塞北打了勝仗,斬首胡虜多少云云。

“秦人打勝仗,關吾等什麼事。”白生暗暗嘟囔。

其實也沒多少人圍觀,因爲普通膠東人別說秦篆了,懂齊字的都少。白生亦然,雖然做了好幾年秦的“黔首”,但他學的依然是齊言齊字、詩書禮樂,對虎狼之秦的律令文書,提不起半點興趣。

用他父親的話說,田畝三百,勤勉一些,每年收穫不比一個縣官俸祿差,爲什麼要去當討鄉親怨恨的秦吏呢?爲虎作倀的人畢竟少數,並不是人人都削減了腦袋想當官。

白生雖然好奇告示上寫了什麼,卻沒空等小吏用東齊語言宣讀,便匆匆往桃林方向趕去。

東岸的桃林,有一片在當地很著名的空地,數年前,一位從魯地至此的大儒浮丘伯在此開壇教學,遠近八方都聽聞他的名聲,前來求學。

據說浮丘伯是荀子的授業弟子,以掌握了《詩》三百篇而出名,他原本在魯地、淮泗一帶活動。楚亡後,秦人佔據魯地,浮丘伯便避難至膠東。

卻沒料到,齊也很快亡了,好在秦政難以出即墨城,當地官府也沒怎麼管他們。浮丘伯便一直授課,他收的束脩不貴,幾根肉乾而已。於是學生越來越多,至今已有百餘人。

和往常一樣,白生遠遠便能看見數十人席地而坐,將桃林佔得滿滿的,而他們的夫子浮丘伯位於中間。

今天氣候暖和,日頭晴朗卻不酷熱,畫眉在發出綠芽的桃林邊宛轉唱歌,這是一個聽學的好天氣,夫子和弟子本該誦讀詩書,或者激烈地討論問題,但今天卻有些不同尋常,一切偏安安靜靜的。白生甚至見到了幾個雖拜入浮丘伯門下,卻很少來聽課的中年人,所有人都肅穆着臉。

看見這些情形,白生略感詫異,暗道夫子不會是在爲我遲來而生氣罷?他只能硬着頭皮上前,拱手道:“夫子,弟子來遲……”

浮丘伯正坐在一株老桃樹下,他年紀不小了,腰背有些彎曲,頭髮也稀稀拉拉,但鬢角的白髮依然梳理得一絲不苟,席子右邊是幾卷竹簡,席子前方,則是一塊平整的沙盤,還有一根樹枝,這是弟子們用來習字的。

浮丘伯原本看着沙土緘默無言,白生的到來,卻好似將他驚醒了一般,也未怪罪弟子遲到,溫和地點了點頭,讓其就坐。

白生連忙坐到了平常的位置上,邊上是從魯地便追隨夫子的魯穆生,他低聲問魯穆生:“出了何事?”

魯穆生轉過頭,眼圈竟有一絲紅潤:“你沒聽說?”

白生忙着照顧父親,哪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再看其他同學,個個看來都很憂愁,心中更惑,這時候,浮丘伯卻開口了。

“二三子,今日不先講課,且先隨老朽將《齊風》吟誦一遍。”

課堂彷彿恢復了正常,抑揚頓挫的誦讀響徹桃林,浮丘伯讓衆人挨個起身,將十一首《齊風》誦讀一番。白生吟誦了《東方未明》,得到了浮丘伯的誇獎。

而輪到下一個,名叫“申生”的即墨弟子時,他頌着《雞鳴》,一時間感情激動,連聲音都在發抖。

這詫異的情形,卻沒有人笑,皆感同身受。

接着,他們又拿起樹枝,開始在面前的沙盤上,以齊文字,書寫其中的章句。

齊系文字不獨齊國一家,包括齊、魯、邾三國,異體字繁多,裝飾筆畫醒目,看上去很花哨和漂亮,就像齊人的生活一般。

往常大家對寫字這種簡單的事,都有些興趣寥寥,但如今卻個個都那麼專心。桃林十分安靜,能聽見樹枝劃過沙子的輕響,有時候一些鳥鵲飛過,嘰嘰喳喳,但是誰都不擡頭看一眼。

他們都極其認真地寫着,彷彿這是最後一課。

等一些做完後,日頭又往西邊偏斜了幾分,浮丘伯嘆了口氣,讓衆人停筆,說道:

“今日,我不僅要講《詩》,我還要說說,儒林之史!”

……

桃林之中,簡潔而富有邏輯之美的話語,用大儒浮丘伯沙啞而蒼老的聲帶說出。

“餘從荀子學,荀子言,周室衰而關雎作,幽厲微而禮樂壞,諸侯恣行,政由彊國。”

“故孔子擔憂王道廢而邪道興,於是編定《詩》《書》,整理禮樂。他到齊國聽到了美妙的《韶》樂,便沉迷不已,三月不知肉味。他從衛國返回魯國,開始校正樂章,使《雅》《頌》之樂各歸其位,有條不紊。但由於世道混亂,無人起用孔子,他只能感慨:‘若有諸侯肯用丘,只需一年,便可治理好國政。’當時,魯西郊獵獲麒麟,孔子聞後哀道‘吾道窮矣’,於是在孔子最後的日子裡,撰寫《春秋》,以當王法,其文辭精約深隱而寓意博大,後代學者多傳錄之……”

孔子有教無類,便是天下私學之始,它取代了已經衰敗的官學,大行於世,至今已數百年了。

浮丘伯接着說道:“自孔子卒後,七十子之徒散遊諸侯,大者爲師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隱而不見。但不論是三晉,還是齊楚燕魯,皆有儒生遍行於世。在西河者以魏言教之,入稷下者以齊言教之,在蘭陵者以楚言教之,故天下並爭於戰國,懦術雖絀卻不廢。尤其是齊魯之間,學者不絕。於威、宣之際,有孟子、荀卿之列,鹹遵孔子之業而潤色之,以學顯於當世。”

白生聽得認真,卻也感覺不對,夫子今天,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東西全教給他們,一下子塞進衆人的腦子裡去。而那話語裡,怎麼有一種不可名狀的悲哀,而同學們臉上,又盡是憤怒呢?

果然,浮丘伯面色隨即一哀:“只可惜,值此季世,非獨六藝將絕於老朽之手矣,連齊魯之文字,也將絕矣?”

老儒再次擡頭,太陽,已經徹底偏西了,就像是他的爲師生涯。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二三子,日頭將落,浮丘伯教授汝等的最後一課,便到此爲止了!”

“夫子!”

衆人皆泣,撲上前挽留,直到此時,白生才明白了,夫子和同學們悲憤哀嘆的原因!

申生解惑道:“即墨城中的新郡守已下令,將禁絕私學,不得以齊言齊語授業,這桃林授業,恐怕再也做不下去了。”

白生聞言,大驚失色,心裡萬分難過,也頓時明白了,那些烏鴉似的秦吏,在渡口市肆牆上貼的公告,恐怕就是這件事!

一旁的魯穆生恨恨道:“新來的郡守開設了公學,要膠東富戶豪長弟子入學,以秦言秦語教授秦之律令。他本來要邀請夫子做公學祭酒,爲夫子所拒,便惱羞成怒,下令從明日起,任何人不得再聚衆傳授私學,違者將遭流放!欲學者,可入公學,以吏爲師……”

縱然是大儒,也必須在強權面前低頭,桃林之外,一直有秦吏秦兵盯着呢,新來的郡守,只允許浮丘伯授課到日落,時間一過,便要派人來驅趕了!

浮丘伯無奈地起身,意味深長地說道:“就像我方纔說的,魯雖亡,然只要《春秋》尚在,則魯不滅。齊雖亡,若以齊言齊語吟誦之《齊風》尚在,則齊亦不滅……”

“記住這句話,這便是汝等最後一課!”

浮丘伯看向自己的弟子們,又看看這片熟悉的桃林,一下子哽咽住,再也說不下去,只是比了比手:“弟子們,皆散去罷……”

……

浮丘伯在幾個弟子的攙扶下走遠了,只留下白生等數十人呆愣在原地。

“我十一首齊風還未背誦齊全呢。”白生擦了擦眼淚,他沒料到,自己的求學就這麼結束了,而且聽這意思,今後再無私學,他們再也學不到詩書了?

他從前被家裡的事耽擱,沒有好好學習,錯過了不少夫子的課,現如今追悔莫及。

“我亦然,夫子說的沒錯,若有朝一日,齊之士人,連齊字都不會寫了,也忘了齊國數百年之史,那還有什麼資格說,自己是齊人?”

這時候,那個背誦齊風時,激動地熱淚盈眶,名叫申生的年輕士人赫然起身,悲憤地說道:

“新郡守不是說,要興法教,省刑罰麼?如今禁絕私學,與周厲王堵塞民言何異!”

年輕人一腔熱血,容易衝動,申生激動了起來,振臂大呼道:“二三子,吾等去鄉校,將此事告於豪長、百姓,讓他們隨吾等,一起向官府請願,恢復私學,誰願與我同行!?”

……

另一頭,傍晚時分,黑夫剛結束了一天的辦公,要回去吃飯休息,耳邊,卻響起了隱隱約約的鼓點聲……

“是何處在鳴鼓?”

黑夫皺眉間,陳平匆匆走了進來,稟報道:“郡守,有十幾個浮丘伯的弟子,不滿律令,竟至早已廢棄的鄉校處,擊鼓召集民衆,如今已有上千人聚集!”

第36章 可願爲吏?第504章 真到假時時假亦真第1012章 死亦爲鬼雄第465章 你故意的?第306章 溯流而上第284章 秦王(上)第612章 命名第797章 北線無戰事第789章 望夫第695章 祖先的土地第579章 兩戰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第941章 開門,查戶口第697章 愛有等差第679章 閩在海中第740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1007章 贏家第878章 狗血第714章 上下一日百戰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409章 胡馬追隨出蹛林第819章 包羞忍恥是男兒第263章 這不是足球……第306章 溯流而上第112章 今亡亦死!第615章 南方不可以止些第53章 鄉里鄉親第460章 不謀全局者第444章 不動如山尉黑夫第942章 故事第246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659章 自討第241章 勝者即是正義!第290章 燈下黑第471章 今晚就走第579章 兩戰第814章 蜀道難第366章 解夢第579章 兩戰第413章 善馬愛妻第285章 秦王(中)第458章 好男兒第251章 何以美土疆?第20章 寧爲雞口第999章 蜂王第245章 除安陸尉第43章 舂穀持作飯第235章 潺陵第905章 始皇帝未竟的事業第932章 多多益善第343章 滑稽第280章 國之將亡第528章 世界那麼大第258章 以銖對鎰第762章 忠信第992章 大蟒第169章 家書抵萬金第854章 須臾不敢忘第560章 武者止戈第427章 磧裡徵人三十萬第502章 狐假虎威第57章 赤幘第722章 國家終於同意給我們發老婆了!第796章 一紙婚約第461章 糖氏第161章 烽煙再起第702章 背水第1000章 以鄰爲壑第89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937章 好皇帝第565章 惡名第593章 海圖第434章 鄰人失火第403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562章 人禍第664章 越女第294章 獨當一面第14章 立小功得微名第479章 民無信不立第549章 大索十日第811章 誤會第340章 背井離鄉第644章 武昌第861章 武關第843章 隻手豈能扶天傾?第358章 護短第246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219章 鶯鶯燕燕第665章 你信的是哪個洛阿神?第842章 生當作人傑第813章 立國家之主贏幾倍?第655章 回家的誘惑第399章 喜事第343章 滑稽第951章 沒有皇帝的帝國第109章 羔裘第159章 婚姻在於有利可圖第905章 始皇帝未竟的事業第441章 凡事預則立第231章 帆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