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喪家之犬

商隊得以進入大帳的一共三人,一是烏氏延,二是作爲副手,捧着一些貴重禮物的陳平,三是換上一身匈奴人打扮的譯者。他是極少數秦人與匈奴人所生的”夏子”,流落到邊關,已經爲烏氏服務十年了,十分忠誠。

但膽子嘛,卻也有些小。

頭曼單于帳內那華服老者一說話,懂匈奴語的譯者首先勃然色變,瑟瑟發抖。烏氏延常年替兄長行走域外,對匈奴言語也略曉一二,聞言也大爲震驚,暗道不妙!莫非是己方的目的暴露了?

唯獨陳平,哪怕他再聰明,面對一種與夏言截然不同的語系,幾個月下來,也只明白了一些簡單的詞彙。

眼下聽出了“單于”“秦”“商人”“壞的”“殺”幾個常用詞,再看同行二人面色,哪能猜不出是何意!

好在,頭曼單于沒有一擲酒盞,無數匈奴武士從帳外涌入,而是一對細目看向瑟瑟發抖的譯者,問道:“爲何如此振恐?”

“彼輩被我戳穿身份,豈能不恐?”

華服老者以匈奴語搶着回答,又複用夏言說了一遍,似乎是想恐嚇恐嚇烏氏延、陳平二人,讓他們也露出原形。

但烏氏延好歹見識過一些場面,只是額頭微微冒汗,而陳平,則注意到了老者濃重的燕地口音……

譯者下拜,訥訥不能言,眼看就要撐不住了,還是他身後的陳平站了出來,拍了怕其肩膀,上前一步,作揖道:

“譯者乃匈奴人,常年居住在內地,但素來仰仗單于,渴望迴歸故土,參與祭祖。今日迴歸頭曼城,恰逢蹛(dài)林大會,觀萬馬奔騰,已十分驚喜,又見單于威勢,更是又敬又畏,故而振怖,還望單于勿怪。”

匈奴中亦有通胡夏語言的人,將陳平的話翻譯給單于,那老者卻冷哼道:“再掩飾也無用,明明是因爲細作身份暴露而惶恐!”

陳平看向他:“敢問丈人是何許人也?爲何要污衊吾等小商賈,一口咬定吾等是細作?”

“你又是誰?”老者傲然反問。

“我是官府安排在商隊的北地計吏張平,敢問丈人姓名。”

陳平不慌不忙報出了自己的身份,烏氏商隊是秦官商,這不是秘密,匈奴人也清楚,這麼多年來,自己究竟在和誰做生意。

“一介秦國小吏,也配知道老夫姓名?”老者對陳平不屑一顧。

還是單于點了點頭,示意身旁的人代爲介紹:“這位是燕國的鞠太傅!太傅說,秦欲對匈奴動兵,派汝等入境刺探情報,請客人解釋解釋罷!”

“鞠太傅?”

烏氏延不知道這是何人,陳平卻心中一驚:

“我當是誰,原來是鞠武啊!”

陳平作爲黑夫謀主,助其謀匈奴,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故而也瞭解過秦、趙、燕和匈奴的糾葛。他知道趙將李牧曾大敗匈奴,也知道燕國覆亡之前,燕太子丹的太傅鞠武曾提出過一個建議:

當是時,秦叛將樊於期逃亡至燕,鞠武力主不要收留此人,給秦國伐燕口實,應該把他送到匈奴去生活。又因爲燕國力弱小,地處偏僻,難以與強秦抗衡,應該“西約三晉,南連齊楚,北購於單于,其後乃可圖也。”

所謂“購”,便是借兵,若黑夫在此,肯定會覺得,這跟後世石敬瑭借兵於遼的策略有幾分相似……

內戰引外敵入寇,無異於引狼入室!

燕太子丹認爲鞠武的建議不錯,但是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合縱又不能保證一定成功,遂不應鞠武計劃,而開始鼓搗刺秦。

鞠武倒也盡心盡責,又給太子丹推薦了他的老友,一名叫“田光”的劍俠,田光則以年老推讓,又向太子丹推薦了一個叫荊軻的衛國人……

於是,纔有了易水邊的送別,纔有了高漸離的擊築聲。

荊軻刺秦失敗後,燕國也敗亡,燕王喜逃入遼東,據說當時鞠武沒有去遼東,而滯留在了代王趙嘉處,繼續主張聯合匈奴抗秦。後數年,燕代俱亡,鞠武也不知所終,或以爲死,或以爲亡,原來是逃到了匈奴!(事見286章)

想明白前因後果後,陳平暗道:“鞠武乃燕國公族,又當過太子丹之傅,不顧年過六旬之軀,輾轉於燕代塞北,恐怕也是和高漸離一樣,是一心報仇復國的,所以今日才欲置吾等於死地!”

果然,鞠武踱步而出,開始一條條數落起秦商們的罪證來:

“我聽聞,近一年來,秦調換了上郡、雲中、北地守尉,增加了邊境守卒,還向邊地移民屯戍,顯然是欲對邊外有所圖謀。”

“其二,去年秦王趙政西巡隴西、北地,今年又北巡代北,對匈奴用兵的意圖更昭然若揭。”

“其三,值此非常時刻,秦商又公然出塞,不走往年舊商道,卻繞了一大圈,經沙漠,走河套,將匈奴河南、北假踏遍,這不是細作,是什麼?”

鞠武時刻關注着秦的動向,其嗅覺也是敏感的。雖然秦對匈奴用兵是機密,只有朝廷大員,地方郡縣守尉才知曉。

黑夫已經很謹慎,杜絕了私人商販出塞暴露情報的可能,又將備戰、練兵做得很隱秘,但其他郡縣,還是會有蛛絲馬跡……

鞠武每說一點,烏氏延的頭便低下去一分,眼下的情況是非常危險的,一旦他們細作身份被坐實,即便不死,恐怕也再別想離開匈奴了!

陳平可不願如此,老婆孩子在等他回家,未來還有大把功名要得,他可不甘心在沙漠裡牧羊爲奴……

不過,眼下還有機會,陳平知道,頭曼單于能讓己方解釋,說明他對鞠武的話也將信將疑!

入帳三人,譯者膽裂,烏氏延只是一商賈,做生意還行,眼下這種場面卻沒經歷過,今日能否走脫,只能靠自己了!

於是鞠武言罷,陳平忽然哈哈大笑起來。

頭曼單于奇怪,讓人問陳平爲何發笑?

“我笑這位老丈,居然還自稱燕國太傅?”

他語氣誇張,故作奇怪地說道:“世間還有燕國麼?燕既已亡,又哪來的太傅?丈人,你嫌棄我只是一個斗食小吏,不肯與我對言。殊不知,你卻連我都不如,失了燕國的職祿後,說好聽點,是一介老朽布衣,說難聽點,只是一條……”

“喪家之犬!”

鞠武即便流亡在匈奴,也被頭曼單于奉爲上賓,待他有禮,何曾被這麼羞辱過,頓時大怒,罵道:

“豎子敢爾!單于,彼輩爲間證據確鑿,請立殺之!同時厲馬秣兵,防備秦人北襲!”

“這算什麼證據?”

陳平一攤手,不緊不慢地說道:“我雖然只是斗食小吏,但常年在邊境行走,也知道,長城之內乃冠帶之民所居,長城之外乃引弓之民所居,壤斷土隔,不相侵涉。內地田宅,於單于無所用,域外草原、沙漠,於皇帝也無所用,雙方各守其境,貿易有無而已,此種情形,已持續十餘年。”

烏氏延表情怪怪的,這是一年多前,他兄長反對皇帝對匈奴用兵的理論,其實不止烏氏倮,咸陽的一些大臣也持此看法,如今卻被陳平借用,此子敢毛遂自薦請求出塞探查虛實,看來還真有幾分本事……

卻聽陳平繼續道:“至於官吏派遣、巡視邊境,更是尋常之事,何足怪哉?單于不也會春夏巡狩,更換草場麼,還派冒頓王子去賀蘭駐守,撤換了幾位當戶,甚至還收留這等皇帝通緝的犯人,使之刺探內地消息……”

陳平指了指鞠武:“難不成,也是單于欲對大秦邊郡用兵的證據?”

這下輪到頭曼單于尷尬了,匈奴對內地瞭解實在不多,多數是來源於鞠武等流亡人士,但鞠武與秦有仇,提供的信息主觀性太強,所以頭曼才半信半疑。

陳平乘機對鞠武反咬一口:“鞠武說秦欲攻匈奴,不過是想引單于和皇帝交惡,他好乘機恢復燕國,爲了一喪家之犬,布衣老朽的揣測,與強秦結怨,單于,這筆買賣,還望仔細思量,可值得做?“

頭曼聽完轉譯後,良久無言,倒是鞠武緊緊盯着陳平,竟不怒反笑。

在鞠武看來,陳平在這口若懸河,自鳴得意,殊不知,卻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張平,你真只是秦國斗食小吏麼?爲何我聽你言辭中,頗有幾分縱橫策士的風采,莫非此次以秦商爲細作探查匈奴虛實,竟是以你爲主!?”

第332章 同行冤家第498章 方術士第529章 只有我能搞事!第637章 鳥上青宵(第四卷完)第860章 舟中指可掬第520章 存韓第726章 而立第590章 縱橫第676章 王之蔽甚矣第506章 儒法之爭第475章 黑色恐怖第748章 灌水第825章 今天下三分第793章 君夫人第326章 大朝會第796章 一紙婚約第838章 北有強胡第117章 大時代第253章 兵成第654章 三鼓第162章 李信第528章 世界那麼大第705章 熒熒火光第778章 張耳陳餘第1015章 統一哈第1010章 玉碎第850章 一手獨拍疾無聲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爭!第248章 言志第1034章 秦吏(大結局)第773章 二世皇帝第735章 太陽落山了(下)第621章 天罰第316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252章 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第1001章 喚醒睡龍之怒第87章 最後的依仗第554章 乘風破浪(求月票)第555章 勿害我第756章 小小的改變第359章 你喜歡熄燈還是亮着?第579章 兩戰第845章 遺臭萬年劇情沒想好,今晚第二章先鴿了,不要等第783章 子胥鴟夷第569章 蒿里第708章 罰天子之劍第530章 成王敗寇第639章 韓信第140章 八卦第160章 大夫爵第1015章 統一哈第750章 復生第620章 黃石第992章 大蟒第898章 驅傳渭橋上第737章 仁者無敵第994章 了斷第270章 世易時移第974章 假王第878章 狗血第947章 三千年來誰著史?第437章 單于王庭第249章 有種無種第543章 田官第706章 我勸你謹言慎行!第250章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第293章 二十五年第142章 千古奇冤?第378章 衣食足而知榮辱第380章 秦頌第697章 愛有等差第636章 魚脫於淵第90章 捷報第850章 一手獨拍疾無聲第675章 按圖索驥第850章 一手獨拍疾無聲第686章 不知足第835章 世無忠臣第771章 狗咬狗第251章 何以美土疆?第674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931章 舞殿冷袖第113章 不可千日防賊第90章 捷報第90章 捷報第554章 乘風破浪(求月票)第754章 廣闊天地第37章 順杆爬第661章 北江第133章 劉季第241章 勝者即是正義!第123章 任俠第278章 結束和開始的地方第857章 鄧林之險第967章 江與夏之不可涉第320章 帝業第116章 每個人都要做出選擇第751章 推倒這堵牆第1028章 敵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