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中原任縱橫4

高傑知道,此時再打下去,自己的人馬就要吃虧,看來秦軍的援軍到了,不然不會有這麼多的人馬。他用眼睛掃了幾遍,粗略判斷秦軍最少也有兩萬人,他自己只帶來了一萬騎兵,而且已經疲憊,一旦落入重圍,再想突圍出去,要付出相當大的損失。

因此高傑很清楚,不能再打下去了。

他當機立斷,速速撤軍。

高傑確實狡猾,他吩咐撤軍,不向前衝,不向後突,而是向着起火的密林方向突去。這個方向上秦軍較少,他手下又都是騎兵,因此速度極快。

李巖沒料到高傑見機如此之快,一看形勢不妙,二話不說,掉頭就逃。因此指揮上便慢了一些,等到吩咐人馬截住官軍時,高傑已經率領人馬突開戰陣,斜刺裡衝了出去。

數千官軍緊跟着高傑,匯成一股巨大的洪流,不多時便將秦軍甩在身後。李巖在馬上跺腳,罵道:“好個狡猾的翻山鷂,溜得倒快……”

他此時纔想起來,高傑原來便是李自成的部下,農民軍都有一個習慣,打得贏就打,打不贏比誰跑得都快。他們並不在乎戰績,戰功,殲敵多少,唯一在乎的是自己能不能夠存活下來。

對於農民軍來講,只要能活着,就是勝利。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這些剩下來的人,深通此理,所以他們纔可以屢次東山再起。

李巖一看高傑逃走,立刻吩咐人馬緊追下去,而留下的步兵打掃戰場。

由於高傑逃得快,因此這一仗殲敵不多,只殺死俘虜了一千餘名官軍,高傑帶着八千多人,衝出包圍,逃向開封。

而另一路賀人龍的人馬聽說高傑失敗之後,立刻後撤,也撤回開封去了,賀人龍與高傑一樣鬼精,絕不會讓自己的人馬去送死。

李巖雖然取了勝,可是心裡很不滿意,認爲自己還是指揮出了問題,要不然戰果會更大。

此時探馬傳來消息,開封城外的會戰已經展開,而李巖的人馬相隔着幾百裡,再趕過去已經沒有作用了,因此李巖下令全軍搬師,回奔潼關。

等回到潼關之後,李巖本想休兵幾日,但一到潼關,代替涉懷守關的副將立刻告訴李巖,秦王急令他回去西安,有要事相商。

李巖不敢耽擱,吩咐紅娘子與小青等人帶着人馬緩緩向西安進發,自己則帶着百餘名騎兵,離開大隊,快馬加鞭返回西安。

按李巖的想法,秦王肯定是招他回去,商議河南之事,而且是關於開封會戰的。但他想錯了,等他回到西安,見了秦王與諸位秦軍重臣之後,秦王卻沒有說開封的事。

秦王取出一封書信,交與李巖,李巖打開一瞧,卻是張獻忠送來的。

信是寫給駐紮在漢中的李敢的,因爲二人是結義兄弟,因此張獻忠這封信寫得很是隨意,大意是說,他要攻佔四川,請李敢向秦王提個建議,雙方一起出兵,打下四川之後,雙方平分地盤。李敢不敢作主,立刻派人將此信快馬送到西安,請秦王決斷。

秦王對張獻忠雖也瞭解,但是沒有和他聯過手,而李敢又是張獻忠的兄弟,也不好聽他的意見,因此一聽李巖回來了,立刻召他來見,聽聽他的看法。

畢竟李巖與張獻忠並不陌生。

李巖一看這封信,再想想秦王急召自己回來,立刻便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他笑了笑,望着白起說道:“這是重大軍事行動,我想聽聽大將軍是如何想的。”

白起不動聲色:“張獻忠爲人詭詐,我的意思是先不出兵。因爲李公子剛剛率軍在河南打過幾仗,軍馬疲憊,漢中也是剛剛拿到手,還未安定,這個時候,不宜動兵。”

他頓了頓,又道:“況且川軍十分勇悍,而且地形又多是山地,秦軍以疲憊之師進入川中,百姓又不支持,前途殊難預料。”

李巖聽了,連連點頭:“這話也對。秦軍最近連續作戰,軍士已經疲於奔命,再進川中去作戰,只怕會被累垮,我也贊成大將軍的意見,秦軍不出兵爲好。”

張儀道:“我也是這個意思,咱們可以這樣回覆張獻忠,就說秦軍剛剛打過幾仗,人馬傷亡不小,而且打下來的靖邊與漢中,也需要大量人馬防守,因此秦軍已經沒有能力再派大隊人馬前去川中,最好能夠等上半年或八九個月,再做進攻準備不遲。”

說完之後,大家都看着秦王,李巖道:“不知大王如何打算的?”

秦王並未直接回答,而是看着他桌案上的地圖,用手敲擊着四川的位置,緩緩說道:“能夠和張獻忠聯手取川,真是一個好時機……”

衆人都是一愣,白起道:“大王是想出兵……真的出兵嗎?”

秦王吩咐秉筆官:“給張獻忠回信,就說秦軍將於半個月之內出兵,讓他在湖廣方向上,進攻四川,秦軍則從漢中進兵,兩面突擊,務必會師於成都城下。”

衆人聽了,都睜大了雙眼,一臉吃驚的神色。張儀連忙勸阻道:“大王不可啊,秦軍連續作戰,已經疲憊不堪,再殺進川中,要知道川中道路十分難行,不光人馬通行困難,糧草如何供應,也是難事,大王您要三思……”

白起也道:“況且四川一直以來都在和張獻忠,羅汝纔等農民軍交戰,士兵們保衛鄉土觀念很濃,打起仗來會拼命死戰的,況且四川女將秦良玉作戰英勇,深得人心,這都會給秦軍造成很大困難的,不可出兵啊……”

李巖也出言勸阻,秦王一看衆人都勸,這才哈哈一笑,走下階來,站到衆人面前,柔聲道:“諸卿的見解,正是良策,孤又豈會不明白,只是眼下的四川兵力雄厚,日後秦軍要進攻,會有很大阻礙,正好張獻忠願意進攻,就先讓他打去。我秦軍名義上出兵,暗中則遲緩進軍,如果張獻忠打進四川,節節勝利,將川軍殺得大敗,我秦軍便趁機全力出擊,收取地盤,如果張獻忠屢戰不利,我秦軍正好藉機退回漢中,也不損失什麼。在張獻忠那裡,也不會留下仇恨,不是一舉兩得麼?”

衆人聽了,這才恍然大悟。

秦王看了看李巖:“李公子,這封信還是你去送吧。信上寫的是出兵的事,但你可以私下交代李敢,別人去不合適。”

李巖自然明白秦王的用意,他與李敢是兄弟,李敢與張獻忠也是兄弟,張獻忠沒有直接給秦王寫信,而是給李敢寫信,意思非常明白,就是非常希望秦軍可以出兵,因爲他和李敢的關係非常好。要是寫給秦王,秦王多半不會同意。

這種名義上出兵,暗中則駐軍觀望的事,不能派別人去給李敢說,怕李敢會反感,因此只能李巖去說。

李巖一拱手:“大王放心,我一定按照您的吩咐,將事情辦妥,李敢將軍那裡,您儘可放心。就算他不聽我的,也會聽大王之令。”

這話倒不是寬慰秦王,事實上秦王在所有秦人心目之中,已經是神了。自己能夠活上兩千年,而且還讓一萬秦軍隨之復活,不是神是什麼?

李巖知道此事緊急,因此沒有在西安城中休息,出得王府立刻帶上那一百多名騎兵,準備了些錢糧清水,這便上路,直奔漢中而來。

這個時候,李敢也是左右爲難。

一方面,大哥來信讓他出兵相助,這個情面不好駁回,畢竟人家曾經救過自己的性命,又冒着被官軍發現的風險,明殺暗放,因此自己欠着張獻忠的情。可另一方面,李敢也非常清楚,秦王多半是不會答應出兵的,因爲秦軍此時也非常需要更多的人馬守住漢中與靖邊。至於派李巖去河南,只是打打游擊,撈些好處罷了。不會盡力死拼。

而攻取四川便不同了,張獻忠說得清楚,打下地盤之後,雙方平分。張獻忠之所以有如此膽氣,也是因爲左良玉被調往開封,四川地面上沒有了他的對手而已。

但是想要攻下四川,談何容易。誰不知道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大隊人馬入川,糧草轉運困難,一不小心,便會軍糧接濟不足,後果難料。

而秦王不下令發兵,他自己是不敢出兵的,秦軍的軍法非常嚴,私自用兵,主將必定殺頭。況且沒有秦王的虎符,他自己也無法調動一兵一卒。秦軍一向是認符不認人的。

正在左右爲難之際,有人來報,李巖公子到了。

李敢大喜,急忙親自出迎,將李巖接進自己府中。兄弟相見,極是親熱,閒話了一會兒之後,李敢擺酒給李巖接風,席間,李巖將秦王回信取出,請李敢觀看。

李敢看過信之後,大爲吃驚,說道:“大王同意出兵?這可不是兒戲啊,是如何考慮的?”

李巖一笑:“這話怎麼說?此時與張獻忠聯手取川,而左良玉又不在,不正好是個機會嗎?”

第105章,秦王的危局3第四十二章,討明檄文第365章,禍不單行4第201章,決戰關中7第172章,兵困絕谷4第603章,英雄淚7第261章,破軍計1第534章,浪花淘盡英雄8第393章,破陣子1第389章,霜天曉4第268章,蕩春心1第123章,關中的危局3第189章,合兵一處3第349章,以和爲貴6第332章,紅顏有淚4第三十九章,良將無雙第七十四章,少年的危局2第165章,心腹之患3第192章,合兵一處6第三章,兵俑戰士第317章,相見歡2第九十四章,西安的危局8第十一章,兵不血刃第146章,西安之戰9第七十九章,潼關的危局2第八十二章,潼關的危局5第454章,勝敗尋常事4第210章,決裂8第252章,死戰5第500章,指點濤生雲滅2第314章,局中謀8第329章,紅顏有淚1第532章,浪花淘盡英雄6第448章,中原任縱橫3第276章,子午谷4第五十二章,重返華陰第551章,強虜灰飛煙滅16第575章,大陣仗8第109章,秦王的危局7第223章,被擒10第575章,大陣仗8第462章,患難見真情4第468章,聞鼓思良將2第198章,決戰關中4第二章,復活第185章,奇謀脫困9第158章,圍魏救趙5第四十三章,正面迎敵第180章,奇謀脫困4第442章,賀新郎5第500章,指點濤生雲滅2第二章,復活第六十九章,各奔東西第570章,大陣仗3第474章,聞鼓思良將8第417章,關河令8第571章,大陣仗4第185章,奇謀脫困9第五章,豈曰無衣第445章,煮酒論英雄3第165章,心腹之患3第532章,浪花淘盡英雄6第十一章,兵不血刃第374章,烈烈西風5第595章,風雲詭10第325章,兄弟情義2第247章,退敵5第214章,被擒1第353章,以和爲貴10第162章,圍魏救趙9第528章,浪花淘盡英雄2第345章,以和爲貴2第117章,白起的危局6第509章,一時多少豪傑2第294章,乾坤亂6第161章,圍魏救趙8第414章,關河令5第299章,天下事2第143章,西安之戰6第592章,風雲詭7第381章,餘勇可賈4第130章,關中的危局10第527章,浪花淘盡英雄1第141章,西安之戰4第361章,佳人如玉8第316章,相見歡1第312章,局中謀6第417章,關河令8第211章,決裂9第253章,死戰6第249章,死戰2第495章,吳鉤霜雪明2第102章,西安的危局16第333章,紅顏有淚5第103章,秦王的危局1第351章,以和爲貴8第153章,節外生枝7第七十七章,少年的危局5第210章,決裂8第559章,新局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