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終風且霾

風起於青萍之末,這件大事初起的時候,一樣是非常的平靜,靜得讓人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這一天,張儀帶着李巖,又一次來到吳家老店看望吳心藍。此時尚早,店裡沒別的客人,吳心藍也閒着,就弄了壺茶,陪着二人喝。張儀問了問縣城中可有什麼情況,心藍搖頭,說沒有,可又想了想,說道:“兩天前,縣城裡來了一些兵馬,只是路過,也沒多大動靜。”

張儀隨口問:“是些什麼樣的兵馬?”

吳心藍道:“從來沒見過,好像和陝西的兵不一樣,每個人都騎着馬,而且後面還拉着一匹馬。”張儀點頭:“每個人兩匹馬,也沒什麼不同嘛。”吳心藍道:“可他們穿的和別的兵不一樣,而且用的兵器也不同。”

張儀有點注意上了:“有什麼不同?”

吳心藍說:“一般的騎兵都是用長槍和馬刀,可這些人除了馬刀以外,每個人背上都揹着一根鐵棍子,大概兩尺多長,小腿粗細,看着像狼牙棒似的,可沒有齒,不知道是什麼。”

張儀又問:“這支騎兵隊大概有多少人?”

吳心藍回答:“大概也就一千多人吧。”張儀不再問了,一千多人的官軍騎兵,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勢力。他哪裡知道,不久之後,他就要爲自己這一次的大意,付出慘重代價了。

這支千餘人的騎兵,爲首的將領叫做曹文詔,而這支騎兵的名字,叫關寧鐵騎。他們是遼東督師袁崇煥活着的時候,訓練出來的一支精兵。縱觀整個大明朝,他們的戰鬥力,應當排在第一位。

正在此時,門外進來兩個差人,來到張儀面前一拱手:“張先生,我家大人有請。”張儀認得這兩個人,都是孫傳庭手下的,他問道:“你們如何知道我在此處?”

一個差人笑道:“張先生每次來城中,不是都在此處嗎?今天您一進城,我家大人就知道了,所以才差我們來此尋你。”

張儀心頭暗凜:這孫傳庭好厲害,不知道在城中暗伏了多少探子。眼下派人來請自己,肯定有事。於是張儀帶着李巖,來到了縣衙。

一進後堂,孫傳庭顯得非常客氣,派人上茶,問了問幾個村子眼下的情況,這才道:“這幾天正想派人去請先生,不想先生倒先來城中了。”

張儀一笑:“大人相請,定有要事,不妨直言。”

孫傳庭淡然道:“眼下的陝西先生可能有所耳聞,又是盜賊蜂起,黎民遭秧,各地州縣紛紛殘破。所幸我華陰縣還未有流賊襲擾,可也不能吊以輕心。今日請先生來,是有一件大事差派,望先生不要推卻。”

張儀以爲孫傳庭又要派他們去對抗民軍,也沒多想:“大人只管吩咐,小民定當從命。”

孫傳庭道:“爲了以防萬一,我在各村都設了團練,教習弓馬刀槍,訓練民兵,這樣一來,就是流賊來了,大家也能抵擋一陣,不致於一觸即潰,任人宰割。其他村鎮都已派下人去,只有你那四個村子,因爲先生是保正,所以先要知會先生一聲。”

張儀心頭暗自吃驚,孫傳庭這哪裡是派人教習弓馬刀槍,以備流賊啊,分明是怕各村中有人反叛,或串通流賊,事先安插了人手進去。

好厲害的一招。

張儀知道,拒絕是不可能的,那樣更會招來孫傳庭的猜忌之心,眼下只有先答應下來,再做計較。想到此,他滿口答應:“原來如此,就算大人不提,在下也有此意,既然大人已經做好安排,我等從命就是。待我先回村子安排食宿,再來回稟大人,好派人下去。”

說罷他要告辭,孫傳庭一笑:“用不着那麼麻煩,既然下去,就必須與民同甘共苦,食宿方面,讓他們自備,來人,讓他們進來。”

說着不由張儀分說,讓手下僕人帶進八個人來,張儀定晴看去,那八人個個虎軀堂堂,面露精幹之色,就知道這幾個不是渾人。心頭有些不安。

孫傳庭吩咐道:“你等隨張先生下去四個村子,每村兩人,不得擾民,不得偷懶,一定要好好教習,要在最短的功夫,將村民們訓出一個模樣來,聽清楚了嗎?”

那八人一齊拱手:“領命!”

孫傳庭向張儀一笑:“張先生,事不宜遲,領他們去吧。”

那八人一齊轉身,盯着張儀。張儀只好拱手說聲謝過,然後帶着他們出了縣衙。張儀心想,此時最重要的,是先給秦王報信,可是自己若先走,必然後引起別人疑心,他眼珠一轉,計上心來。

一行十個人上了大街,來到吳家老店前時,張儀跳下馬來,向那八人一拱手,說道:“各位軍爺,此時天氣快到晌午,我們不妨吃過午飯再走。”

領頭的一人搖手:“縣令大人吩咐,不可中途耽擱,咱們還是快走吧。”張儀一笑:“咱們說實話吧,我們如果不在城中吃飯,就得回村去吃,我們咸陽人歷來好客,如果您幾位一到,肯定是大擺酒宴,可是縣令大人又明確吩咐,不得擾民,您幾位到時候是吃還是不吃呢?因此不妨在此吃了,我掏腰包,不算擾民,各位看如何?”

八個軍官相顧看看,覺得張儀的話也有道理,於是便說聲叼擾,一齊跳下馬來,張儀大喜,帶着他們進店,大聲喊道:“心藍姑娘,我有貴客,要一桌最好的酒菜……”

心藍出來一瞧,見是幾個軍漢,微微一皺眉,便明白了,這傢伙要巴結當兵的,便有點瞧不起他,哼了一聲:“眼下這兵荒馬亂的,有什麼好酒好菜,湊合着吃吧。”張儀當時軟了:“也好也好,總之你這店裡有什麼,就端什麼吧。”

說着向幾個軍官陪笑:“這女人是母老虎,咱們別招她。”

幾個軍官也知道吳心藍的大名,知道這女人在這條街上人緣好,不好惹,於是也都偷偷地暗笑,圍了一桌。

吳心藍雖然嘴裡說得兇,可還算殷勤,招呼夥計侍候,不多時,一盤盤菜餚端上了來,吳心藍親自捧出一罈子高梁酒,給各人滿上,張儀十分得意,陪着衆人喝起來。

喝了一會兒,他看看身邊的李巖:“你小小年紀,又不會喝酒,先回去等着。”

李巖知道他的意思,故意不走:“讓我喝一口,嚐嚐什麼滋味好不好?”張儀慍道:“等你長大兩歲,再來嘗滋味,快走快走……”

李巖嘟着嘴,一臉的不高興,站起來走出店外,解下自己的馬,飛身而上,打馬回村報信去了。

張儀陪着衆軍官,直喝了一個多時辰,這才酒足飯飽,張儀放下幾兩碎銀子,與衆軍官出了城,向村裡而來。

由於李巖早已送來了消息,秦王做了細緻的準備,自己當然不露面,白起和范雎也不露面,因爲二人在城中鬧過一次,怕這八人中有人認出他們,那就壞事了。於是由王翦出頭,安頓好了這八個人,每個村子住了兩個,忙活了一會兒,天就黑了。安排軍官吃過飯後,又帶着他們在村中走了一圈兒,便派人帶着那些軍官去休息了。

秦軍這邊,秦王與四個大臣緊急議事:“孫傳庭畢竟還是不放心。眼下村中安插了細作,咱們一舉一動都要小心在意。”

白起點頭:“大王之言甚是,只要被他們看出一點破綻,孫傳庭就會知道。到那時,我們就不得不提前起事。”

王翦皺眉道:“可是村中的武庫,滿是刀槍,想要掩藏很久,實在不容易!而且只要一開始訓練,咱們的軍士肯定會露餡。”

他所說的是實情,久經訓練的軍兵與從來沒有訓練過的農民,一舉一動都差別很大,久在軍中的人要發覺這些,並不困難。

范雎說道:“孫傳庭這一手很厲害,如果不被他發覺,只有殺掉這八個人。”

王翦搖頭:“如此一來,他會再加懷疑。”范雎一笑:“咱們當然不能明着殺,可以借刀殺人,準確地說是嫁禍於人。”說着看了白起一眼。

白起也笑了,他記起那天夜裡,他們冒充點燈子大鬧華陰城的事情來。

可是秦王搖頭:“不妥,要知道,孫傳庭派出來的人分佔了各個村鎮,別人那邊都沒事,單單我們這邊出事,孫傳庭不是傻瓜,豈會不明白?”

白起也贊同:“那麼依大王之見……”

秦王哼了一聲:“多給金銀,收買其心,反爲我用。”

第306章,天下事9第十四章,裡應外合第362章,禍不單行1第596章,風雲詭11第549章,強虜灰飛煙滅14第167章,心腹之患5第590章,風雲詭5第九十七章,西安的危局11第八十章,潼關的危局3第577章,大陣仗10第369章,禍不單行8第461章,患難見真情3第155章,圍魏救趙2第288章,生死劫9第305章,天下事8第556章,氣吞萬里如虎5第六十二章,江湖門道第479章,國危顯忠卿4第九十五章,西安的危局9第579章,大陣仗12第197章,決戰關中3第七十一章,民軍的危局2第320章,相見歡5第348章,以和爲貴5第163章,心腹之患1第472章,聞鼓思良將6第438章,賀新郎1第六十五章,禍起蕭牆第452章,勝敗尋常事2第144章,西安之戰7第355章,佳人如玉2第六十一章,娘子治軍第494章,吳鉤霜雪明1第220章,被擒7第150章,節外生枝4第125章,關中的危局5第187章,合兵一處1第147章,節外生枝1第590章,風雲詭5第375章,烈烈西風6第320章,相見歡5第157章,圍魏救趙4第347章,以和爲貴4第165章,心腹之患3第425章,破陣樂3第247章,退敵5第577章,大陣仗10第158章,圍魏救趙5第201章,決戰關中7第424章,破陣樂2第494章,吳鉤霜雪明1第443章,煮酒論英雄1第547章,強虜灰飛煙滅12第441章,賀新郎4第九十二章,西安的危局6第540章,強虜灰飛煙滅5第411章,關河令2第229章,奇計6第554章,氣吞萬里如虎3第509章,一時多少豪傑2第125章,關中的危局5第135章,關中的危局15第366章,禍不單行5第二十四章,他山之石第276章,子午谷4第104章,秦王的危局2第169章,兵困絕谷1第329章,紅顏有淚1第263章,破軍計3第112章,白起的危局1第606章,英雄淚10第391章,霜天曉6第277章,薄倖名1第八十八章,西安的危局2第569章,大陣仗2第144章,西安之戰7第140章,西安之戰3第145章,西安之戰8第366章,禍不單行5第420章,怨王孫3第496章,吳鉤霜雪明3第236章,險招3第253章,死戰6第403章,楚雲深1第379章,餘勇可賈2第351章,以和爲貴8第331章,紅顏有淚3第十四章,裡應外合第十八章,憂心如醉第367章,禍不單行6第240章,險招7第六十四章,突遇截殺第593章,風雲詭8第111章,秦王的危局9第340章,空前決戰7第301章,天下事4第二十六章,君子于役第322章,相見歡7第497章,吳鉤霜雪明4第563章,新局面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