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亂我心曲

戰馬的四蹄已經包起,馬嘴用嚼子勒上,跑起來沒有聲音,漸漸接近了營地。洪承疇吩咐弓兵:“看準巡營哨兵,一齊發射……”數十名弓兵一齊射出羽箭,那些哨兵應弦而倒。

洪承疇喝令:“點起火把,攻殺進去!”

衆兵點上火把,然後一齊大喊,殺進營地,他們逢人便殺,遇人就砍,手中的火把見帳篷就點,一時間賊營大亂。

洪承疇這次偷襲,說不上多有殺傷力,只是衆軍憑着一股血氣之勇,衝進來亂殺亂砍。如果能組織起有效的抵抗,這六百來人翻不起多大的風浪。可是這些天以來,王左掛手下的民軍實在太大意了,他們堅信,明軍方面不會有援軍到來,至於韓城裡的守軍,倒有可能突然襲擊。所以民軍這邊的防守,全面朝着城裡。佈置了弓弩,鹿柴,沒有鹿柴的地方挖了濠溝,至於身後,絲毫沒有設防。又加之這六百人衝進來的勢子極猛,黑夜中也不知來了多少明軍,因此衆人的心理都近乎於崩潰了。

只有一羣人例外,那就是李自成的八隊。

李自成當過明軍,也帶過隊,他知道平時訓練的重要性,於是八隊在這股義軍中成了一個另類,別人不訓練,他們訓練,這事還經常被別隊的民軍當成笑話。

而此時此刻,平時的訓練終於顯現出了效果。

八隊所有的民軍士兵全部鑽出帳篷,就地集結,三五個人背靠背,兵器向外,無一慌亂。李自成與李過等人連發號令:有亂者斬!

因此八隊這邊嚴陣以待,穩如泰山。

而其他的民軍隊伍就沒這麼幸運了。這次圍攻韓城,王左掛沒來,派出自己的兄弟做爲首領,這位兄弟沒見過什麼大陣仗,被洪承疇一衝,立時魂飛天外,也不管手下人馬了,自己騎上馬,飛一般地逃走了。

他一跑,手下羣龍無首,號令不行,只能任人宰割了。

六百明軍在營地中橫衝直撞,越殺越起勁,越殺越激動。沒有上過戰場的人雖然沒什麼經驗,可是一旦殺了人,立時會變得如同瘋狗一樣,殺傷力陡增十倍。於是這六百明軍竟然像六千人一樣,所到之處,無人能擋。

洪承疇自己也殺紅了眼,他的馬已被刺傷,便跳下馬來步戰,手下親兵護着他,拼死向營地衝擊,身後是一片狼籍的屍體。

可是民軍實在太多,一時不容易擊潰,一名親兵叫道:“大人,賊兵太多,不如且退。”洪承疇哈哈大笑:“一鼓作氣,絕不後退,只要再殺片刻,就會有大隊援軍到來。”

親兵們聽了,勇氣更增,殺得越猛。

果然此時,韓城中看到賊營大亂,知道有援軍來了,城中將領大開城門,率領五百騎兵衝了出來,這五百人全部是長槍鐵馬,排成陣勢,撥開鹿柴,猛衝敵營。

如果民軍沒遇到突然襲擊,還可以憑藉鹿柴掩護,亂箭齊發,將騎兵射退,可眼下早已亂成一團,哪裡還能抵擋騎兵的衝擊。

五百鐵騎在營地中如同一條巨大的鐵蟒,當者立斃,不是被馬蹄踩死,就是被長槍貫穿胸膛,所到之處盡是血光一片。

李自成看着遠處的陣勢,輕輕搖了搖頭:“我們贏不了啦。撤……”他清楚,再晚撤片刻,騎兵衝到近前,那時想走也走不成。

八隊的士兵一聽撤退,卻也不急不徐,緩緩撤下,李自成與李過,劉芳亮,袁宗弟等人親自斷後,悄悄地撤了下去。

洪承疇遠遠地看到了八隊正在撤軍,他心頭一凜,覺得這股民軍非同尋常,他們撤退時絕不慌亂,走得從容不迫,最後面斷後的人手執弓箭,穩步而退。

這股民軍的頭領,絕不是一般人,要知道,敗退中還能保持隊形嚴整的軍隊,絕不能輕易追趕。

於是他全力指揮手下明軍,追殲眼前的殘敵。

這一仗,洪承疇一戰成名。以數百新募之卒,破了數千民軍,威名大震。

等結束戰鬥之後,洪承疇專門提審了幾個俘虜,問起了那支臨危不亂,穩步撤走的隊伍,俘虜們告訴他,那支隊伍是八隊,爲首的頭領叫李自成,號稱闖將。

洪承疇牢牢地記住了這個人。

王左掛在韓城大敗,一時間陝西的民軍心驚膽戰,朝庭文有楊鶴,武有洪承疇,連撫帶打,雙管齊下,不到一年的功夫,整個陝西消停了下來。

而這樣的局面,也給正在發展中的秦軍一個可趁之機。各地都不再打仗,於是外地的糧食運了進來,有些縣城已然恢復了生氣,商賈也多了起來。

在華陰城外的秦軍,因爲手中有銀子,整個村子熱火朝天,糧食,布匹,馬匹,鐵器,絲綢,牛羊……每個夜晚都源源不斷地運進來。爲了掩人耳目,所有軍士的訓練都在夜間進行,而且不點火,不出聲,不讓外人知道。

有了馬匹,秦軍的騎兵開始發展起來,在戰國時代,戰馬沒有馬蹬,因此騎兵只能用弓弩作戰,如今裝備了馬蹬,秦軍開始練習馬上刺殺砍殺的本領,戰鬥力直線上升。

再說那位少年李巖,由於在張儀面前露了一手,張儀對他十分看重,除了與秦王商議大事之外,幹什麼事情都帶着他。

近來張儀往華陰城中跑的次數越來越多,每次去除了買些書籍之外,就是跑到吳家老店,找那位心藍姑娘聊天。每次去還非常喜歡鬥嘴,心藍姑娘自然鬥不過他,到了最後,幾乎都是一頓亂拳,將張儀打出門來。

張儀這人也犯賤,從來不記打,每次還去鬥嘴,弄得李巖和心藍姑娘都哭笑不得。

李巖哪裡知道,這位張儀平生最喜歡鬥嘴,憋了一千多年,此時活過來,哪裡還能忍得住。不過他也不是光鬥嘴,在心藍姑娘不生氣的時候,他也求過心藍一件事。按他的說法,自己是新降之人,官府對他們不一定十分放心,萬一縣城裡有什麼風聲,對他們不利,還望心藍姑娘告知一聲,免得遭秧。

心藍姑娘當然答應了,整個華陰城,幾乎沒有比她這裡消息更靈通的地方了,平時衙裡的差人也經常來店裡吃喝,打聽點官府的事,也不困難。

就這樣,張儀成功地在縣城裡安插了一個密探。要知道,雖然那些哨探也能打聽到消息,可都是在外圍,大多消息是捕風捉影,老百姓衆口相傳的,準確性並不高。

轉眼幾個月過去了,陝西大地一直風平浪靜,這期間下了幾場雪,給乾枯的土地帶來了生機。開春之後,各地紛紛開始春耕,隨着種子播到地裡,農民們的心又有了希望。

但是這種希望維持的時間並不久,因爲老天爺並不想讓人間的苦難這麼快就結束。

於是……崇禎三年,陝西仍舊大旱。

糧食仍舊顆粒無收,而楊鶴帶來的安撫銀子已經用光了。

於是,平地一聲驚雷,陝西大地風雲又起。

神一魁率先反叛,又一次扯起了造反的大旗,各地又是蜂起響應,比前一年更大的風浪襲來,淹沒了陝西大地。

這一次參與造反的人數,多達數十萬。

崇禎大怒,認爲楊鶴的策略完全失敗,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於是發下旨意,將楊鶴捉回京師問罪。

楊鶴在被捉走的時候,給洪承疇寫了一封信,末尾四個大字:奈何天乎!

他一直知道洪承疇對於流賊亂民的態度與自己不同,自己以撫爲主,而洪承疇只有一個信條,誰造反,就殺誰,殺光了,也就無人造反了。眼下的陝西,似乎也只有用洪承疇的策略了。

果然,楊鶴被抓走後,洪承疇升任陝西總督。他一上任,就制訂計劃,大刀闊斧地剿殺農民軍。

此時他的手下,再不是那僅僅六百人的弱旅,而是新招募的上萬人馬。洪承疇很有眼光,他知道安撫雖然起到了一定效果,可這種安定局面必不長久,因此他一刻不停,開始招募訓練人馬。

這支人馬,與洪承疇的性格一樣,堅韌,大膽,狡猾,而且,無所畏懼。

這就是他手下的“洪兵”。

正因爲他早有準備,因此經過幾個月的進剿,成果顯著,不少股農民軍被殲滅,首領被殺,包括李自成曾經的統帥,王左掛。

而此時,這股肅殺之氣,也開始吹到了華陰縣。

第307章,局中謀1第366章,禍不單行5第251章,死戰4第335章,空前決戰2第555章,氣吞萬里如虎4第151章,節外生枝5第397章,破陣子5第276章,子午谷4第573章,大陣仗6第142章,西安之戰5第137章,關中的危局17第546章,強虜灰飛煙滅11第二十九章,東方未明第九十五章,西安的危局9第298章,天下事1第187章,合兵一處1第239章,險招6第306章,天下事9第456章,勝敗尋常事6第435章,江南好7第590章,風雲詭5第452章,勝敗尋常事2第107章,秦王的危局5第368章,禍不單行7第333章,紅顏有淚5第282章,生死劫3第413章,關河令4第287章,生死劫8第二十章,厭厭良人第二十六章,君子于役第145章,西安之戰8第154章,圍魏救趙1第331章,紅顏有淚3第522章,古今幾人曾會5第229章,奇計6第433章,江南好5第229章,奇計6第441章,賀新郎4第二十五章,可以攻玉第426章,破陣樂4第587章,風雲詭2第149章,節外生枝3第413章,關河令4第513章,一時多少豪傑6第515章,一時多少豪傑8第454章,勝敗尋常事4第368章,禍不單行7第511章,一時多少豪傑4第八十九章,西安的危局3第440章,賀新郎3第486章,關山九萬里2第186章,奇謀脫困10第581章,大陣仗14第454章,勝敗尋常事4第211章,決裂9第239章,險招6第326章,兄弟情義3第167章,心腹之患5第503章,指點濤生雲滅5第149章,節外生枝3第521章,古今幾人曾會4第四十五章,奇兵制勝第156章,圍魏救趙3第六十章,兩軍重逢第239章,險招6第403章,楚雲深1第571章,大陣仗4第520章,古今幾人曾會3第九十一章,西安的危局5第417章,關河令8第218章,被擒5第543章,強虜灰飛煙滅8第503章,指點濤生雲滅5第422章,怨王孫5第544章,強虜灰飛煙滅9第585章,大陣仗18第497章,吳鉤霜雪明4第313章,局中謀7第二十八章,終風且霾第477章,國危顯忠卿2第四十一章,一戰成名第132章,關中的危局12第227章,奇計4第538章,強虜灰飛煙滅3第487章,關山九萬里3第579章,大陣仗12第480章,國危顯忠卿5第569章,大陣仗2第592章,風雲詭7第317章,相見歡2第六十八章,人心難測第594章,風雲詭9第365章,禍不單行4第285章,生死劫6第541章,強虜灰飛煙滅6第四十九章,死裡求生第258章,奇兵3第184章,奇謀脫困8第253章,死戰6第114章,白起的危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