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憂心如醉

將近黎明時分,白起等人回到了村子,一接近村邊,便有伏路秦軍截住,一見是白起等人回來了,還帶回了數十匹馬,馬上左一袋右一袋都裝得鼓鼓的,知道得手了,飛報秦王。

等到白起與范雎來到秦王住的院子時,秦王與張儀王翦早已在大門外接着了。白起等人跳下馬來,吩咐軍士將銀錢收攏查點,自己向秦王稟報了經過。

秦王聽得十分高興,白起並沒有說自己回城救范雎之事,可是范雎說了,言語之中對白起極是感激。秦王掃了白起一眼:“你做得很對。二位如果能協力同心,實是我大秦之幸,範相下去休息去吧,右相陪他去治治傷。”

張儀陪同范雎去了,這一萬秦軍將士之中,能人不少,他們在沒有參軍入伍之前,大部分是農民,還有一部分手工業者,能工巧匠,甚至醫卜商賈都有,因此秦軍來到這幾個村子之後,一方面重整村落,修葺房屋,另一方面在軍中選拔各類人才,開爐打鐵,製作兵器,甚至修補衣物。

秦王另派王翦查點銀錢,然後一半入庫存起,另一半交給軍士去買糧買鐵買衣物,以備過冬。

此時門前只有白起與秦王了,秦王招呼白起進屋,這是村子裡唯一一間尚且完好的屋子,可能是保正的家,人雖已死光了,可屋子沒燒壞。

二人進了正堂,秦王吩咐白起關上大門,自己正中一坐,突然低喝一聲:“跪下!”白起心頭一沉,急忙跪倒在地:“大王……”

秦王當頭就問:“範相是如何落入敵手的?”

白起忙道:“方纔他已經如實稟報了,我……”秦王冷然道:“一派胡言。你騙過范雎,可騙不過朕。四十名軍士在身邊,爲何你要親自去拉他?”白起忙道:“這……我是怕別人不可靠……”

秦王冷笑:“是嗎?”

此時雖是冬天,白起覺得額頭已經見了汗,他心裡像打鼓一樣,自己也有些奇怪,他爲何會如此懼怕這位秦王。這個人平時和顏悅色之時,感覺如沐春風,可眼下他坐在那裡逼問自己,就如同一座泰山壓在自己頭上,使他喘不過氣,翻不過身,直要把自己心裡的每一句實話都壓出來。

白起這時候真的信了,這位秦王能夠統一六國,絕對不是以前那三十六位秦王可比。

他幾乎要崩潰了。

秦王站起身來,慢慢踱到他身邊,嗆的一聲拔出長劍,壓在他頭上,白起不敢擡頭,不敢正視秦王的目光,他就像一隻待宰的羔羊一般,沒有絲毫反抗的意思。

但是秦王的劍並沒有斬下,只是用劍脊輕輕拍了拍他的頭頂,又收回了劍鞘內,他俯身在白起耳邊說道:“你能回去救他,做得很好,因此我不殺你,可是你要記住,只此一次,下次若再敢自作聰明,我必斬你頭,不要覺得秦軍沒有了白起就不會打仗,真正滅了六國的,是王翦……”

說完了,秦王出門而去,白起只覺得壓在頭上的泰山突然飛起,啵的一聲,他不由自主地噴出一口氣來,險些癱在地上。

秦王並沒有將此事告訴任何人,他心裡清楚,眼下最需要的,是將相合心。

有了銀子,很多事情就都好辦了。出去買糧的人出去又回來,一袋袋糧米運進村子,還有布匹,木料,鐵器,馬匹,只半月功夫,四個村子又變得生機勃發,日夜都是一派忙碌景象。

這個時候,河南洛陽正發生着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

“信兒,這次出門,要多加小心……”

一位中年夫人正在囑咐自己年少的兒子,旁邊有兩個家僕,正在準備着馬匹的食水等物。

夫人身邊站着一位官員模樣的人,生得威儀穩重,此時穿着便服,可是話語中還是帶着濃濃的官威:“信兒,靈寶一地,接近陝西,近聞陝西大旱,朝庭無錢賑濟,起了無數流賊反叛,你要小心在意。”

那位少年李信向着父母一揖:“二老過慮了,靈寶雖然接近陝西,可陝西流賊若想進入河南,必過潼關,潼關是重要關口,朝庭守衛甚嚴,想來流賊也不敢去攻打。因此靈寶還是很安全的。”

那位官員瞧着夫人微笑:“信兒雖然年幼,可已有大將之風。”

夫人也甚是歡喜,但還是吩咐道:“雖然如此,路上也要謹慎,錢財不要露白……”一邊的家僕笑道:“夫人只管放心,我兄弟二人積年出門在外,這個豈有不知?”

李信向二僕點頭:“有兩位哥哥,定然一路平安。”

然後他向父母跪倒辭行,二位老人送出大門,看着他們三個上了大路,向西而去。

少年李信當然不會知道,這一次出門探親,竟使他的人生完全改變。

再說秦軍這邊,有了銀子,很多事情就都好辦了。出去買糧的人出去又回來,一袋袋糧米運進村子,還有布匹,木料,鐵器,馬匹,只半月功夫,四個村子又變得生機勃發,日夜都是一派忙碌景象。

村子一有了動靜,立刻就招來了官府的人。這天正午,由華陰縣城出來一隊官差,直奔月華莊而來,白起接到哨探稟報,命令暗中戒備,見機行事。自己來范雎藏了起來,怕有人認出他們。

官差們進了村子,要保正來見。張儀上前答話,官差問他們從哪裡來,爲何住進村子,張儀一一作答,只說自己這些人是咸陽來的饑民,見村子空着,走投無路才住進來。

說着遞上幾封銀子做見面禮。

那些官差立時眉開眼笑,跳下馬來與張儀親切地拉起了家常。張儀那張嘴當真是羞死媒婆,氣死說書的,片刻之間就哄得官差們心花怒放,覺得眼前這個文文弱弱的書生,絕對是大大的好人。

眼下的明朝,早已亂得不成樣子,官與匪幾乎分不清楚,只要見了銀子,一切好商量。

張儀又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這些饑民的親人父母,都被流賊殺死,今後與流賊勢不兩立,只要華陰有賊人犯境,絕對是義不容辭,只聽官府差遣。

官差們非常高興,這下子不光有銀子入帳,回去還能以“安撫鄉里,重整村落”的名義報上一功,何樂而不爲。於是在視察了村中一派勃勃生機之後,心滿意足地回了華陰城。

官差一走,張儀便來見秦王,開口便說:“大王,此事不太妙啊。”

秦王聽了一愣:“我已聽人報來說,右相的接待差事辦得很好,哪裡不妙?”

張儀回答:“官差們是滿意了,可他們揣着銀子回到縣裡,那縣令豈會不知?眼下他正沒了數萬兩銀子,對了,還沒了一個鼻子,鼻子嘛,估計是長不出來了,可是銀子,他必定想方設法地往回撈。咱們初來此地,居然有銀子打點,縣令定然眼紅,接下來肯定要來索賄。給多了,等於咱們不打自招,銀子來路肯定不正,給少了,他絕不罷休。以後會加倍盯着咱們,我等再招兵買馬,就極易暴露,因此我說,大事不太妙。”

秦王點頭稱是:“照此說來,還真的不易應付。”

張儀哈哈一笑:“大王想必也知道,張儀騙楚誑韓,欺趙詐魏,那些國君哪一個不比這個縣令狡猾,張儀照樣玩弄他們於股掌之間,這區區華陰小縣,張儀只用半張嘴,就擺平了。”

秦王大笑:“我倒忘了。此事非先生不可。只要這縣令不深查,朕這一萬大軍就可以安安穩穩地呆在這裡,生聚教訓!”張儀點頭:“正是,我明天就往華陰城走一遭,憑三寸不爛之舌,穩住那縣令。”秦王想了想:“光是穩住還不夠,最好能討個名份回來。”

張儀拱手:“必不辱命。”

秦王問他:“先生這次去,準備帶多少禮金?”

張儀一晃腦袋:“紋銀十兩足矣。”

第470章,聞鼓思良將4第275章,子午谷3第420章,怨王孫3第458章,勝敗尋常事8第567章,新局面9第八十一章,潼關的危局4第382章,餘勇可賈5第393章,破陣子1第三十九章,良將無雙第382章,餘勇可賈5第438章,賀新郎1第285章,生死劫6第316章,相見歡1第三十八章,岐路亡羊第134章,關中的危局14第445章,煮酒論英雄3第八十八章,西安的危局2第132章,關中的危局12第412章,關河令3第212章,決裂10第574章,大陣仗7第129章,關中的危局9第452章,勝敗尋常事2第241章,險招8第128章,關中的危局8第206章,決裂4第300章,天下事3第379章,餘勇可賈2第474章,聞鼓思良將8第102章,西安的危局16第九十四章,西安的危局8第257章,奇兵2第138章,西安之戰1第555章,氣吞萬里如虎4第331章,紅顏有淚3第296章,乾坤亂8第219章,被擒6第606章,英雄淚10第438章,賀新郎1第505章,指點濤生雲滅7第493章,關山九萬里9第218章,被擒5第498章,吳鉤霜雪明5第二章,復活第275章,子午谷3第394章,破陣子2第219章,被擒6第139章,西安之戰2第514章,一時多少豪傑7第541章,強虜灰飛煙滅6第431章,江南好3第八十七章,西安的危局1第473章,聞鼓思良將7第三十一章,嗟我懷人第六十七章,罪魁禍首第409章,楚雲深7第215章,被擒2第528章,浪花淘盡英雄2第172章,兵困絕谷4第464章,患難見真情6第364章,禍不單行3第440章,賀新郎3第九十三章,西安的危局7第567章,新局面9第296章,乾坤亂8第349章,以和爲貴6第457章,勝敗尋常事7第314章,局中謀8第297章,乾坤亂9第477章,國危顯忠卿2第526章,古今幾人曾會9第297章,乾坤亂9第254章,死戰7第589章,風雲詭4第515章,一時多少豪傑8第207章,決裂5第367章,禍不單行6第439章,賀新郎2第234章,險招1第七十八章,潼關的危局1第438章,賀新郎1第194章,合兵一處8第254章,死戰7第244章,退敵2第146章,西安之戰9第十三章,前世冤家第201章,決戰關中7第254章,死戰7第272章,蕩春心5第417章,關河令8第340章,空前決戰7第441章,賀新郎4第二十二章,王於興師第592章,風雲詭7第487章,關山九萬里3第568章,大陣仗1第241章,險招8第484章,國危顯忠卿9第294章,乾坤亂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