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厭厭良人

張儀聽了一笑:“據說縣令大人受了傷,眼下是誰在統領縣事啊?”

吳心藍回答:“是華陰城的參將王大人統領,由於縣令大人破了相,這官嘛,自然也無法做下去了,就這幾天,朝庭就會派新官上任。”

張儀點頭:“姑娘可知道這新來的官是誰嗎?何時到任?”

吳心藍撇撇小嘴:“問這個幹嘛?”

張儀道:“先打聽清楚,提前準備啊。免得臨時抱佛腳,來不及。”

吳心藍哼了一聲:“你們是想賄賂新縣令,好讓你們在此地長住吧。”

張儀哈哈一笑:“姑娘好聰明,一語中的。城外那幾個村子已被點燈子等人毀得不成樣子,左右無人居住,我們重整村落,也算有點功勞了。”

正說着,忽聽街上鑼聲噹噹,一陣騷動,吳心藍向外指指:“新縣令八成來了,你要不要去看看?”

張儀點頭,帶着隨叢出了大門一瞧,果然街上來了一陣人馬,前面有差人舉着迴避牌,後面四個人擡着一頂紅色小轎,轎子前後有十六名官差護着,後面還有大車,拉的是家眷。

轎子旁邊還有一人,騎着一匹紅馬,方面闊口,鳳眼長鬚,顧盼之間,棱棱有威。此人身穿便裝,但是那股雄渾沉鬱的氣勢,使得此人卓爾不凡,令人望而生畏。

張儀看到此人,心頭突地一跳。原本微笑的臉色一下子變得僵硬起來。

他精於相術,只看此人一眼,就知道此人前途無量,具有英雄氣概。眼神中那股剛毅狠絕,顯示着他的心狠手辣,張儀知道,一旦此人執掌華陰,大秦這一萬將士,絕對無法輕易矇混過關。

他是誰?應該如何對付?張儀一時陷入了沉思。

等這一干人過去,街頭的人也散去,吳心藍站在張儀身邊,叫了他兩聲,張儀才聽到。吳心藍道:“縣令大人都過去了,你還呆立什麼?”

張儀問她:“縣令叫什麼名字?是何來歷?你可知道?”

吳心藍得意地一笑:“自然知道,我開的可是客店,南來北往的人多了,這華陰縣數我這裡消息靈通。這位新來的大人姓孫,叫孫傳庭。聽說是剛剛起復的。”

張儀一愣:“剛剛起復?”

吳心藍臉上有了一絲敬佩之色:“孫大人是看不慣魏閹,才主動辭官的,眼下魏閹倒了,可國家也成了這個樣子,正該孫大人這樣的好官出來治民。他一來,華陰縣就有救了。”

張儀問:“此人不貪財?”

吳心藍打了個哈哈:“他要貪財,早投靠魏閹,成爲閹黨了。還用得着辭官麼!”張儀點頭:“也是,唉,這回有點麻煩……”

他不自覺地將心裡話說了出來,吳心藍一愣:“麻煩?什麼麻煩?”張儀一驚,忙打圓場:“他一來,那些流賊就麻煩了,哈哈,你說是不是?”

吳心藍點頭:“這個自然,要不我怎麼說華陰縣有救了呢!”

張儀回到柴房,愁眉緊鎖,他知道眼前這個孫傳庭絕不是好對付的。正思索間,吳心藍敲門進來:“這位先生,有房間空出來了,你們搬過去吧。”張儀一笑:“前倨而後恭,莫不是因爲我等做過流賊,把姑娘嚇到了?”

吳心藍一撇嘴:“別說你做過流賊,就是做過皇帝,到了我這兒,也一樣整治。我只是看你還像個好人,這才讓你搬過去,別不識擡舉啊……”

張儀拱手一揖:“識擡舉,當然識擡舉。這間屋子,哪裡是人住的嘛!姑娘說是吧……”吳心藍哼了一聲:“貧嘴……”

二人搬進了客房,張儀又和吳心藍聊了半天,又問了整個陝西的情況。吳心藍這裡來的人多,天南地北的都有,因此各地的情況都知道些。聊這半天,張儀對天下之勢,大概有了一個瞭解。

吳心藍慢慢地對這個年輕書生也有了好奇之心,這傢伙哪來的,自己從來沒有遇到過此等樣人。他雖是個書生,可與其他那些迂腐文生大不相同,學識不用說了,淵博得令人可怕,偏偏又生着一張利嘴,無論你說什麼,他都能接得上話,而且引經據典,說得頭頭是道。有些道理明明是歪理,可經過他的嘴一說,立馬變得天經地義。

她當然不知道,別說是她一個市井婦人,就算是一國之君,也被眼前這傢伙糊弄得顛三倒四,五迷三道。對付她,張儀睡着覺也辦了。

二人說着話,張儀也套出了她的大概身世,這位吳姑娘也不是凡人,乃是陝西大豪吳九州的女兒。吳九州是當地的武術大家,生了九個女兒,她是最小的,上面八個姐姐都已遠嫁,唯有她在家守業,吳九州死後,產業被八個姐姐分光了,只剩這間客店,吳心藍也不計較,只是她出身武人世家,眼光頗高,既看不上那些咬文嚼字的書生,也看不上那些粗魯兇暴的莽漢,更瞧不起官家商賈,因此不知有多少提媒的人來,都被她趕出門去。

這樣一來,提媒的人少了,吳姑娘的年紀卻一天天大起來,因此直到二十五歲了,也沒嫁出去。華陰城裡都知道這位老姑娘,一提她,都憋不住想笑。

但是吳心藍爲人仗義疏財,樂於助人,周圍的街坊大都受過她的接濟,因此人緣是極好的,她罵別人幾句,別人知道她的性子,也無人計較。大家甚至有一個共同的想法,這位吳姑娘最好永遠別嫁出去,永遠呆在華陰縣裡,因爲這樣的好人實在不多了。

這天晚上,張儀很晚才睡,他的腦海中不時浮現出那位孫大人的臉龐,在他前世的經歷的對手中,除了那位犀首——公孫衍之外,沒有如此厲害的人物。可此人的性格脾氣又是怎樣的呢?原來準備的一番說辭,可能是不好用了,而眼下又無人知道孫傳庭的底細,因此明天的會面,他必須下足功夫,做好準備,以應付各種可能出現的局面。

直到定更時分,他才睡下。

第二天一早,未到巳時,張儀就準備好了,帶着隨叢向縣衙而來。按他的想法,新縣令昨天到來,縣裡各級官吏總要設宴招待,縣令又是一路勞乏,今天絕起不了太早。

可是到了縣衙門口一瞧,新縣令早已升了堂,正在處理民事呢。

此時堂上跪着兩個人,一人又高又胖,一人是個瘦子,堂下圍着一羣百姓,伸着脖子在那裡看。

大堂裡面條案後,坐着孫傳庭,正是昨天騎紅馬的,他身邊沒有師爺,只有一個班頭。

孫傳庭此時已聽完了兩人的供訴,正在發問:“魯二,你是屠戶?”那個高個胖子回答:“正是,小人賣肉,已有十年。”孫傳庭又問:“何老古,你是買肉的?”瘦子點頭:“正是。我與魯二住得不遠,常在他那裡買肉。”孫傳庭又問:“那你因何陡起歹心,偷了人家的錢財?”

何老古連連搖手:“小人沒有偷他的錢,小人自小老實,不會偷盜。雖然與他有些過節,可不會行此齷齪之事啊。”

孫傳庭問魯二:“你說他偷了你的錢,有何爲證?”魯二取出一個錢袋:“這是他的錢袋,裡面的錢就是偷我的。”班頭將錢袋呈上,孫傳庭看了看,錢袋上繡着一個何字,便問何老古:“這是不是你的錢袋?”何老古點頭,孫傳庭道:“據你所說,你今天一早,買完了肉,走出巷口,發現錢袋沒了,急忙回去尋找,發現錢袋果然丟在了魯二的肉攤上。魯二還了你錢袋,而且裡面分文不少。你很感激,可是正要回家,魯二突然反口,說你偷了他的錢,是也不是?”

何老古連連點頭:“大人說得,正是實情。”

孫傳庭又問魯二:“可據你所說,何老古根本沒有失落錢袋,買完肉後,你進屋如廁,出來時發現肉案下的錢少了,此時街上只有何老古一人,因此斷定,是他偷了你的錢,是也不是?”

魯二連連點頭:“正是如此。”孫傳庭嘆息一聲:“此案只有物證,卻沒有人證,這可有點難了。”

下面的百姓也都紛紛議論,且看孫縣令如何斷這樁疑案。

孫傳庭吩咐打盆水來,衆人不解,都瞪大眼睛瞧着。

第153章,節外生枝7第188章,合兵一處2第198章,決戰關中4第606章,英雄淚10第188章,合兵一處2第428章,破陣樂6第244章,退敵2第462章,患難見真情4第597章,英雄淚1第484章,國危顯忠卿9第306章,天下事9第八章,與子同仇第244章,退敵2第380章,餘勇可賈3第五十六章,後備良將第550章,強虜灰飛煙滅15第223章,被擒10第264章,破軍計4第369章,禍不單行8第490章,關山九萬里6第399章,定風波2第167章,心腹之患5第265章,破軍計5第115章,白起的危局4第239章,險招6第335章,空前決戰2第225章,奇計2第一百章,西安的危局14第288章,生死劫9第183章,奇謀脫困7第178章,奇謀脫困2第548章,強虜灰飛煙滅13第306章,天下事9第574章,大陣仗7第393章,破陣子1第134章,關中的危局14第475章,聞鼓思良將9第291章,乾坤亂3第120章,白起的危局9第332章,紅顏有淚4第405章,楚雲深3第141章,西安之戰4第411章,關河令2第389章,霜天曉4第177章,奇謀脫困1第215章,被擒2第430章,江南好2第四十七章,禍不單行第320章,相見歡5第383章,餘勇可賈6第200章,決戰關中6第六十五章,禍起蕭牆第132章,關中的危局12第513章,一時多少豪傑6第三章,兵俑戰士第569章,大陣仗2第314章,局中謀8第353章,以和爲貴10第332章,紅顏有淚4第461章,患難見真情3第六十四章,突遇截殺第157章,圍魏救趙4第211章,決裂9第二十五章,可以攻玉第557章,氣吞萬里如虎6第120章,白起的危局9第110章,秦王的危局8第501章,指點濤生雲滅3第106章,秦王的危局4第424章,破陣樂2第420章,怨王孫3第277章,薄倖名1第176章,兵困絕谷8第440章,賀新郎3第353章,以和爲貴10第317章,相見歡2第313章,局中謀7第344章,以和爲貴1第240章,險招7第138章,西安之戰1第158章,圍魏救趙5第104章,秦王的危局2第205章,決裂3第346章,以和爲貴3第303章,天下事6第十四章,裡應外合第535章,浪花淘盡英雄9第二十五章,可以攻玉第586章,風雲詭1第321章,相見歡6第535章,浪花淘盡英雄9第269章,蕩春心2第470章,聞鼓思良將4第五十三章,蒙汗藥酒第606章,英雄淚10第441章,賀新郎4第331章,紅顏有淚3第九十二章,西安的危局6第365章,禍不單行4第六十八章,人心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