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那些以爲遺忘的記憶(上)

蕭樂張嘴想勸他,看到陳依的表情很冷靜時又打消了念頭。她忽然才認識到他是一個多任性、又多麼不以爲然的人。

‘也許高考的時候不會再這麼想,那時候該不會這麼任性吧……’

蕭樂只能這麼安慰自己。

蕭樂本來以爲放假後會有很多時間相處,但這個寒假幾乎沒有見過多少次面。多數是靠電話聯繫。剛放假時陳依說白天也要去武館練習,蕭父早有主意說安排旅遊,開始因爲陳依說不想去,蕭樂也不願意去。

結果一連一個多星期也都是匆匆約會,後來陳依又告訴他過年的時候家裡準備回故鄉看看,蕭樂當然不好意思說跟着去。於是就跟蕭父乘年前的假期外出旅遊了。

距離上一次回故鄉已經五年。

陳父回來的比較頻繁,但陳依就間隔了很久。

陳依的爺爺奶奶還在家鄉,1992年的時候去過深圳,陳父陳母當時的意思是希望接他們來團聚。一來陳依的爺爺非常不習慣城市的生活,個性原本也比較古板,在故鄉的高山上生活了幾十年,根本就不捨得離開;二來陳依的爺爺奶奶跟陳母的關係很糟糕,頻繁爭吵。而陳父又是個非常孝順,尤其偏袒陳依奶奶的人,陳母受的委屈越多,爆發的越頻繁越厲害。

最終陳依的爺爺奶奶又回了故鄉居住。

陳依很小的時候曾經被他爺爺奶奶照顧過些日子,是有感情基礎的,彼此並沒有陌生感。對於爺爺奶奶和她母親的關係問題,他覺得難以論斷對錯,總之是一團糟糕,無法理清。

陳依的奶奶是個很多心的人,如果說陳母是個遇事多心的人,那麼陳依的奶奶更勝十倍。因爲多心故而挑剔。

陳父的祖屋一隔多年還是當初的模樣。

獨居高山上,左右鄰居相隔幾裡山路。攀山上來時陳依累的險些想就那麼睡倒在雪地裡。實在不敢相信年幼時候的他竟然能夠滿山遍野的亂跑。還有祖屋旁邊的山坡,約莫六十度的斜角,被厚厚的一層雪覆蓋。

五歲時候的他竟然曾樂此不倦的坐在塊木板上從三十多米的高處往下滑,一趟接一趟。現在他看着那斜坡,都覺得可怕。

‘越長大怎麼越膽小?因爲明白摔傷的嚴重性嗎?’

他不由想起更多很久不曾回憶的事情。

剛到深圳跟着陳父生活時,他身上仍舊帶着農村孩子的野性。特別喜歡找高的地方往下跳,五六歲大,竟然從一層樓高度的地方朝下跳,一次不夠,還樂此不倦。他還記得曾有一次傻乎乎的吸足了氣跳下去,結果雙足傳遞到身體的衝力震的他胸口難受了兩天。

他不由想起曾經一次在桂林米粉店遇到兩個約莫二十歲的年輕人。看到他放辣椒的份量後問他在學校是不是常跟人打架。當時陳依不知道怎麼回答,覺得也打過些架,但也不算是‘經常’。

那兩個大哥哥淡淡然笑着說一看他就是。辣椒吃的那麼誇張,典型的喜歡找刺激。隨後說起他們讀書時老成羣結隊找刺激打架追女孩的往事。末了還笑說年輕就那樣,工作了才發覺一點意義都沒有。

陳依看着眼前的斜坡,忽然想起這些事,覺得當時感到莫名其妙的那番話也許說的對,他可能從小就有這種找刺激的天性。

來時路的另一頭漸漸走過來個身影,遠遠看到陳依,歪頭打量半響,有些拿不準的試探叫道“是君君?”

陳父結婚晚,有陳依的時候已經28歲。陳父是長子,下面還有三個弟弟,一個妹妹。陳依的爺爺今年已經六十多歲了,但是身體很好,仍舊跟年輕時候一樣的習慣,早出晚歸,都在田地裡忙。

無論陳父怎麼勸都沒有用,這是一種習慣,也是生活的意義。

“爺爺。”

“真是君君!長這麼大了?”

陳依被他爺爺抓着手往屋裡領,直說天氣冷進去烤火別站外頭。

陳依覺得爺爺的手掌還是跟過去一樣,長滿厚厚的老繭,即使不經意的牽手也充滿力量感,像鉗子一樣不容掙扎。

“咋想起回來了啊?”

“都好幾年沒回來了,都想你們啊。”

屋裡陳父陳母和文文坐成一圈,枯柴堆在一起,燃燒熊熊烈火,濃濃的煙霧有些嗆人,只有陳依的爺爺滿不在乎的坐在頂着煙霧的那面。陳父讓他挪過來,他擺擺手說不用。又拉了文文到面前打量半天,高興的關問了幾句,就忙乎着讓陳依的奶奶去拿幾個土豆放火裡烤。

看着幾個土豆被埋進火下面的碳灰裡時,陳依倍感親切。

文文喜歡吃土豆,這麼烤熟的土豆剝皮就能吃,味道也確實很香,她一口氣吃了幾個。就聽她爺爺說餓了吧,她奶奶連忙跑去張羅做飯,陳母也忙追過去幫忙。

“你們也是的,跟你們說過多少回了,這麼大年紀了還去檢柴?直接買點碳燒不方便多了,也沒有煙子。”

“買什麼碳?哪裡來那麼多講究,有那錢買點別的什麼不行。滿山都是柴火還去花錢買?”

陳父有些無可奈何,但他太清楚自己父親的脾氣,那就是頭牛,多少人拉不回頭的那種倔牛。

“還是到S市跟我們一起住吧,雖然不大總也有你們兩個老的住的地方。你們兩呆這老高山上,萬一有個病痛找哪個幫忙?我在外頭也總惦記,總是擔心。你現在也不年輕了,身體也不比以前。”

“哎呀!莫羅嗦了,我不去!你們那麻煩的很,做飯不燒柴用什麼煤氣爐子,風一吹就滅了。經常半天也打不着火。出門進門都得上樓梯,我受不了那個罪!”

文文過去就曾問陳父說爺爺在山上忙活一天都不嫌累,爲什麼害怕那幾層樓梯。

陳父就說山上住慣了的人不習慣水泥地板,城市裡的鞋穿着總容易打滑,是很難習慣。

“要不然我在山下找個房子買下來給你們兩個老的住吧,家裡那婆娘河邊村子裡老房子都還在,她妹妹也能就近照顧你們……”

“我在這住慣了,莫沒完沒了的羅嗦搬這搬那的事。我這麼多糧食,這些地,家業,搬走了怎麼辦?”

“這些東西值幾個錢?到時候再給你們買新的……”

“我這些都是好東西,你看這些家業,都是花柳子樹木頭做的,能買到這麼好的?用了幾十年都沒壞……”

陳父沒好氣的聽他說着,無可奈何。他常抱怨陳依的爺爺頑固,覺得拖累了陳依的奶奶也要跟着住在高山上,有點病痛還得走二十多裡山路才能在小鎮上找到醫生,還不是醫院!

第35節 埋伏第17章 1998—1999 第二十八節 異物第48節 匆匆時光(十二)第16章 代名詞神話 第十節 仙劍的謊言第69節 西風之歌(三十一)第19章 適應 第三十五節 第三方觀察者第37節 匆匆時光第15節 勸言下第17章 1998—1999 第五十三節 決戰在撒哈拉第15節 勸言下第17章 1998—1999 第五十四節 決戰在撒哈拉第51節 西風之歌(十三)第7節 有些誤會無法解釋(下)第17節 A——密錄第5節 大大小小的圓和圈第31節 一樣的情況第17章 1998—1999 第三十八節 慧第16章 代名詞神話 第二十五節 金牌第17章 1998—1999 第十五節 心思第15章 月華 第三十八節 背景第16章 代名詞神話 第十四節 仙劍的謊言第25節 陷(下)第16章 代名詞神話 第二節 青春第3節 戰中第12節 對,我們是朋友(中)第1節 閒極無聊第15節 勸言下第6節 不動如山第10節 爲什麼……感動?第2節 爲什麼會這樣?爲什麼……(上)第8節 執理?是無理!第17章 1998—1999 第二節 凌駕第54節 匆匆時光十八第9節 過非失第29節 頹廢 一種噩夢和傳第4節 是英雄?還是殺手?第19章 適應 第二十六節 六分鐘第19章 適應 第四十五節 小城第19章 適應 第二十二節 前夕第8節 原來泡妞可以這麼容易……(上)第4節 夢裡的危機(上)第73節 西風之歌(三十五)第19節 約定第32節 歸期第21節 被遺忘者的發現第16章 代名詞神話 第十四節 仙劍的謊言第17章 1998—1999 第八節 化不可能爲可能的人第19章 適應 第十四節 陰影第6節 君子的期盼?第13節 變(上)第16章 代名詞神話 第五十二節 真正的同盟第41節 匆匆時光(五)第19章 適應 第十三節 陰影第12節 事端(下)第16章 代名詞神話 第四十七節 瘋狂的救世主第9節 原來泡妞可以這麼容易……(中)第21章 直覺?第六感?(上)第29節 頹廢 一種噩夢和傳第17章 1998—1999 第五十五節 決戰在撒哈拉第18節 魔窯第5節 欺瞞的平衡第11節 意料外的增節一第72節 西風之歌(三十四)第2節 戰(上)第30節 頹廢第16章 代名詞神話 第三十四節 開始第53節 西風之歌(十五)第48節 西風之歌(十)第17章 1998—1999 第二十四節 靈魂與理智第18章 包袱不在肩上 第五節 落難的……第76節 西風之歌(三十八)第16章 代名詞神話 第十節 仙劍的謊言第20節 借款第21章 歸雀 第八十節 西風之歌(四十二)第11節 你不喜歡我同樣不喜歡第4節 奇怪的石頭(上)第16章 代名詞神話 第三十五節 初會第1節 攀龍附鳳第15章 月華 第四十二節 玻璃中的娃娃第11節 對,我們是朋友(上)第57節 傻瓜第8節 執理?是無理!第3節 那些以爲遺忘的記憶(上)第69節 西風之歌(三十一)第17章 1998—1999 第二十節 漂亮說詞與實情第16章 代名詞神話 第十四節 仙劍的謊言第24節 這座城市真小(上)第9節 卡里斯瑪式互動影響產物(下)第19章 適應 第三十一節 太平洋裡的冤屈第22章 晚霞第四節黃昏之景(二)第12節 夜色,浪漫第17章 1998—1999 第三十七節 慧第19節 胸膛內的心第19章 適應 第四十八節 所爲何來第19章 適應 第八節 誰影響誰第17章 1998—1999 第三十八節 慧第36節 生死立判第17章 1998—1999 第三十七節 慧第8節 可恥第17章 1998—1999 第十四節 密令